第七百五十八章 垂死的掙扎
藤原善常自忖精於算計,卻沒有算到還有宋軍屯河集團軍的三座大營。
他的心思都在支援上來的十萬大軍身上,以為屯河集團軍已經是強弩之末,縮在大營里養傷已經是最好的打算,還能主動出擊助戰嗎?
他要是知道自己的對手是徐慶的話,就會好好算一算看一看這個徐慶所經歷的所有戰役,他就不會這樣去算。
趙泰早就接到徐慶的命令,屯河集團軍主要任務已經完成,第二階段的任務首要是接應傷兵就近進入三座大營,重傷員轉運至中軍野戰醫院救治,這是第一要務。
其次是組織五千人的機動部隊,隨時準備投入戰場進行支援作戰。
換句話說,屯河集團軍已經圓滿完成了自己的「釣餌」任務,接下來的戰鬥,他們會是預備隊。
儘管趙泰心有不甘,但軍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這是對軍人最基本的要求,趙泰作為從大帥身邊走出來的直系,自然是這方面的表率。
他隨即下令調整部署,趙顏的左大營和趙山的右大營主要任務是救治傷員,因為他們距離戰場最近,命令趙水率領五千重甲騎兵隨時待命出擊,自己的兩千名近衛親軍作為第二預備隊,隨時策應趙水的進攻。
其餘人馬全部在大營據營死守,弓箭手全部壓到第一線,以蹶張弩的射程,完全可以為戰場上宋軍步卒的第一道防線提供火力支援。
日軍全然不管不顧的進攻,還是對宋軍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炮三師的重炮雖然威力巨大,但也有致命的弱點,就是不能持久射擊。局限於現有的工藝,口徑越大,對炮管的要求越高,雖然在趙構金手指的作用下,鋼材的冶鍊和鍛造有了質的飛躍,但科學技術工業能力的發展是需要厚重的歷史沉澱和積累的,著急也沒有用。
所以,18磅的野戰重炮和20磅的艦炮,已經是這個時代頂尖的工業水平,偶有瑕疵和失敗,也是科技發展的必經之路,是繞不過去的。
顆粒黑火藥的提升,火炮身管口徑的增加,對應的就是膛壓的增大,對炮管的鑄造技術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儘管如此,這麼大口徑的野炮,在提高射速的同時,炮管的溫度也在急劇的上升,到後來,每次的清理炮膛殘渣火藥,都像是涼水潑在燒紅的鐵塊一樣騰起陣陣白汽,所有的炮位上消耗最多的就是水。
好在背靠宋軍左右大營,趙泰專門調了一個營的士兵,為兩翼的炮兵陣地運送水,炮位陣地上水桶裡面,始終沒有斷過水。
即使是這樣,表示停止射擊的橘紅色旗幟陸陸續續在各炮位上舉起,宋軍的火炮出現短暫的間歇。
藤原善常既然精於算計,早就在戰場上盯著宋軍的炮兵陣地,出現的任何異常情況,都會被他第一時間得知。
藤原善常果斷命令第二波次的兩萬騎兵開始衝刺,另外再派出兩萬鐵足軍攻擊宋軍的火炮陣地,給帶隊的部將下達了死命令,即使戰鬥至最後一兵一卒,也要拿下宋軍炮兵陣地。
在整個戰場的兵力部署上,藤原善常敏銳地注意到,兩翼的炮兵陣地前面的兵力配置是最薄弱的,只有步兵,沒有騎兵掩護,只要撕開宋軍步卒的防線,宋軍炮兵的短兵相接的能力,或許是最低的。
藤原善常的戰場應變能力非常強,眼光也是毒辣,宋軍火炮厲害,但你總有打不出去的時候,只要有些許的間隙,我就能把人貼上去近戰,都絞殺在一起,你的大炮轟誰?
況且,如果攻佔炮兵陣地,將大炮悉數搗毀,也就砍斷了宋軍的一支最有力的胳膊,勝算還是傾向於我們。
但藤原善常有一種情況他沒有算計到,或者說他根本想不到,那就是宋軍居然發動了反攻。
在一聲聲凄厲的竹哨聲中,宋軍的步卒頂著大盾,在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殺!」向前一步。
「殺!」再向前一步。
宋軍一步一停,一步一停卻步步為營,好不容易殺到陣前的日軍鐵足軍被突然而來的進攻打亂了節奏,關鍵是宋軍的配合異常默契,盾牌手每前進一步,先扎住陣腳,後面的錐槍手就會順著盾牌露出的缺口進行集體攢刺,又狠又准,鋒利的鋼製槍頭直刺之下,日軍**的上身任何防護都沒有,一個個被刺穿得像一串串糖葫蘆。
有一批日軍騎兵衝破炮火封鎖線,衝到陣前,極大鼓舞了日軍鐵足軍的士氣,「索幾給給」的喊殺聲充斥著整個戰場。
「嗚……」天空中突然出現特有的嘯叫,這是宋軍蹶張弩射出來的重箭,尾部箭羽部分的箭桿開有小孔,高速飛行的箭支會帶有那種特殊的尖利的嘯叫從半天空撲向敵軍,帶來極大的戰場震撼。
果然,當聽到半空中的嘯叫時,日軍下意識的四處躲避,但偌大的戰場,何處能躲得過箭雨的覆蓋,這是宋軍大營里的弓箭手射出來的支援火力,讓身處二線的弓箭手得以片刻的**和休息。
「護!」宋軍頂在第一線的連長、排長、班長大聲喊叫著,這是多少次訓練當中才會形成的默契,宋軍一但箭雨覆蓋,可不管你是敵人還是自己人,弓箭手是區域覆蓋射擊,也是無差別射擊,所以頂在前面的,一定要防護好自己才行。
第一層的大盾護住上面,第二層的大盾護住正前方,後面是蜷縮著身子眼睛卻緊緊盯著前面情況的錐槍手,正等著軍官的下一步口令。
當響過三次嘯叫的時候,陣前的宋軍再次變陣,所有盾牌全部朝前,「殺!」「殺!」「殺」!的聲音再次響起,表示宋軍弓箭手的覆蓋射擊已經完成,左右大營合計一萬名弓箭手三箭急速射,三萬支箭足以橫掃陣前所有的日軍。
宋軍開始反擊,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還有更壞的消息,後面平谷川送來第一份戰報,聲稱在奶峰嶺和駱駝山山上,構築有宋軍的炮兵陣地,我部發起的三次衝鋒,都無功而返。宋軍火炮厲害,日軍又是仰攻,戰場的寬度不夠,只有一兩條山路直通山頂,宋軍左右交叉設置的火炮陣地將進攻路線封鎖得死死的,截至戰報時間,平谷川大軍已經損傷一萬多人,依然不能拿下兩山。
日軍的弓箭手壓不上去,也就無法形成掩護,倒是宋軍居高臨下,手中的鋼臂弓射程極遠,可達三百步左右,日軍弓箭手無法佔領射擊陣地,也就無法對攻擊部隊形成有效支援。
平谷川請求戰術指導。
這個時候,就顯示出平谷川的缺陷來,他只能打順風仗,一但遇到挫折,特別是重大挫折之後,就會顯得手足無措。
奶峰嶺的守軍兵力只有三千人左右,而駱駝山卻放了四千人,兵力上明顯是前輕后重,但奶峰嶺的炮兵陣地,卻是重點。
朱雀將炮師十一山炮團放在了奶峰嶺,二十門山炮形成交叉火力,死死守住唯一的一條上山的道路,第四山地團團長衛兵帶領四團一營和直屬警衛連在奶峰嶺駐守。
三營、二營和輜重營放在駱駝山,協助朱琦師長的第十山炮團防守駱駝山,雖然只有十門山炮,但卻多出了一千名弓箭手,重點封鎖兩山之間唯一的一條通道。
平谷川剛開始還想兩路齊攻,同時攻打奶峰嶺和駱駝山,從作戰部署上講,不能算錯,因為平谷川兵力佔據很大的優勢,這次又主要是鐵足軍為主,平谷川的底氣十足。
但第一次的攻擊,平谷川發現,自己對地形地勢的勘察和針對性部署,遠遠沒有宋軍做得充分。
雖然他的兵力佔優,但面對山區崎嶇不平的道路和處處山地高坡,兵力無法展開,尤其是駱駝山,宋軍佔據前後兩個駝峰山頭,就會封鎖所有的進出之路,不用山炮轟擊,單靠弓箭手,就能將平谷川的三千人的攻擊隊伍死死壓制在山溝里,根本沖不上去。
至於奶峰嶺,雖然有南北兩條山路,但卻被宋軍火炮封鎖得嚴嚴實實,宋軍根本不用密集炮火,他們的二十門山炮,根據南北兩條道路的難易程度,在南坡放了十二門,只在北坡放了八門,實際只有六門山炮輪流射擊,就可以將日軍的進攻限制得死死的。
平谷川也想繞路從後山發起突襲,不過,宋軍就是從後山突襲奪取的兩山高地,怎麼會不防備呢?
顧小川的特戰大隊就是負責反滲透作戰的,後山地勢陡峭險峻,不利於大部隊集團攻擊,只能派遣小部隊進行滲透。但面對顧小川的特戰大隊,日軍根本連山腳都摸不到,就被殺得屁滾尿流。
通向兩山的道路,已經屍橫遍地,給日軍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陰影,與其說是日軍攻不動了,不如說是日軍開始害怕了。
藤原善常看著手中的戰報,臉色陰沉,但是眼前的正面戰場,比平谷川的山後好不到哪裡去。
日軍已經開始被壓縮陣地了,宋軍開始反擊,這才是藤原善常極度不理解的地方。
他又算了算,自己手中的兵力還是佔有優勢,平谷川的五萬人,還有三萬人;源田盛的十五萬人,經過消耗,也還有七萬多人;藤原景的左翼軍團,損失不小,但也還有五萬人,加上自己的中軍,加起來還有十七八萬人。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從戰前的三十萬大軍,到目前不到二十萬,這不到一天的時間,已經損失十二三萬人,幾乎和宋軍人數等同。
但宋軍的損失,據粗略統計,不到一萬人,這還是加上昨天一天屯河集團軍的損失。
藤原善常看看天,已經打了兩個時辰,太陽已經偏西,日軍頗有一些強弩之末的態勢,但宋軍也好不到哪裡去,雙方都在這個戰鬥間隙在舔舐傷口,已經不可能停下戰爭的腳步,從宋軍開始反擊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藤原善常決定集中兵力,攻擊宋軍左翼,他要撕開一個口子,準備全軍突圍了。
藤原善常的決策,從戰略上講,是對的,保存實力,避免最大程度的損失,因為宋軍戰術火器厲害,這個時候,是要避其鋒芒的。
但從戰術角度來講,他的選擇卻極為錯誤,這就是所謂的東撤不成轉為西進,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沒有明確的戰術目標,最易引起底層軍官士兵的困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完成什麼樣的具體戰術任務。
但他這邊一動,徐慶馬上判斷出了藤原善常的作戰意圖,相繼做出了戰術調整,不等日軍發起進攻,馬修武的第一軍反倒是開始反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