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第 302 章
第三百零二章
不管這事有多湊巧和可疑,能混到房跟皇帝對話的人都不是傻子。他們不知道四爺此時此刻是怎麼想的,之後又會做出什麼決定和安排,於是都紛紛對視一眼,臉上全是一副凝重和疑惑震驚的神色。
十三和弘輝隱晦的對視一眼,由十三站出來說道∶「此事諸多蹊蹺之處,不如先將郭絡羅氏和薛氏收監,待查明原委后再另行處決?「
四爺冷著臉對十三點頭,然後看向刑部侍郎叫他去刑場親自審訊看押郭絡羅氏和寶釵二人。
刑部侍郎抽了下嘴角,只得硬著頭皮去了。
這會兒都快午時了,從房到宮門口,再從宮門口到刑場…他怕是收屍都趕不上熱乎的。
別說,還真叫他猜著了。
午時三刻,手起刀落。寶釵只來得及看一眼一側被人替換回來的真郭絡羅氏,便放心的閉上了眼睛……
真郭絡羅氏在昨夜子時過後就被人悄悄替換掉了,因寶釵就關在郭絡羅氏旁邊的牢房裡,自是看得一清二楚。
當然,她能看見這一幕,也是因為對方完全沒有想過要背著她。
能不背著她就換人的…怕是只有龍椅上坐著的那一位了。
早起,看著不再挑食,吃得比她還上食的「郭絡羅氏「「,寶釵一邊吃著自己的斷頭飯,一邊細細品味嘴裡的飯菜。
這些飯菜都是金陵口味的。
自從她搬到宗人府大牢房后,一日三餐便都是金陵口味,也是她熟悉的味道。她想,一定是她家的廚子來這邊做飯了,不然不可能做得和她記憶中的一模一樣。
回憶這一生,她未必是過得最苦的那個,卻也是最不甘的那個。
如果沒有八爺和郭絡羅氏,她明明可以過另一種不一樣的人生。如今卻要…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大口吃飯的「郭絡羅氏」,寶釵壓下心中苦澀繼續吃東西。
算了,臨死還能大仇得報,老天待她也算仁厚。
人間哪都好,但若有來生…她再也不來了。
寶釵一直擔心不能看見真郭絡羅氏伏法,此時刑台下出現一個洞口,假的郭絡羅氏跳下去,不曾昏迷卻全身不能動彈的真郭絡羅氏被抬出來與她一樣跪在那裡。見狀,寶釵終於鬆了一口氣。
還好,你沒掉隊!
儈子手手起刀落,寶釵和真郭絡羅氏便徹底的結束了她們傳奇的一生。
寶釵有薛家和小姑娘幫忙收殮,郭絡羅氏那裡卻因為八爺的突然遇害而無人張落後事。
萬項工隊里有位手藝極好的「縫紉師傅」,他可以用魚線將人的身體和頭顱縫得天衣無縫。
小姑娘本著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商人良心還將那位師傅借調過來為寶釵縫合屍身。
縫好了屍身,再擦去血跡,最後換上材質最好的壽衣,由薛姨媽親手將一塊口含放到寶釵嘴裡,最後又將從寺里請下來的佛經都鋪在棺材里和蓋在寶釵身上。
寶釵交待的供詞和自傳里,這十來年寶釵沾過手的「生意」不知凡已,害過的性命早就數都都不過來了。薛姨媽自知女兒罪孽深重,還是希望她能夠早日投胎轉世,所以按著習俗請了佛經替寶釵化冤孽。
超度的法事早在寶釵進京后便坐起來了,薛姨媽財大氣粗,準備先來兩個九八十一日法事,前一個給亡於寶釵手上那些無辜之人做的,后一個則是專門給寶釵一個人做的。
這邊的過程多少有些血腥,小姑娘卻竟然半點不懼的全程跟著了。正當寶釵的棺材蓋上蓋子時,邢部侍郎也趕過來了。
看一眼薛家這邊準備充分的配套服務,再看一眼無人問津更無人收屍的郭絡羅氏,刑部侍郎抽了抽嘴角從馬上下來了。
小姑娘是從三品稽查員,但身上還背著個世子爵位,所以這位侍郎大人一到刑場就先給小姑娘請安,然後在你來我往間說起了八爺遇害的事。
「我就說嘛,以八伯人的性子,這種時候哪能不顧念一下舊情。怕影響八伯發揮,我都不敢多事。話說回來,若不是他們,薛氏也不會有今天。那些枉死的路人也不會遇害。他們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如今郭絡羅氏伏法正典了,本世子再說這些也不合適。」會讓人覺得落井下石,太沒品。小姑娘很是「心直口快」的吐槽了一句,又不屑的在心裡腹誹了一回這才指向郭絡羅氏的屍身,「算了,不說了,本世子的八伯沒了,怎麼著也得禮貌性的傷心一會兒。既然大人來了,那這裡就交給大人了。」
她這邊的事也忙完了,正好趁今兒有時間回去清理一下這一波的營利。
刑部侍郎那您可真有禮貌。
1(V)r
小姑娘快樂的翻著帳本,數著銀子的同時,竟然還記得給她老子娘也寫一封信,告訴他們自己如今多有出息,就問你們驕不驕傲吧!
就喜歡聽人誇自己的小姑娘,那封信上是半點都不含蓄。數日後湘雲收到信時,先是一臉糾結的問了胤德一回,她小時候是不是也這般臭屁。
你可比你閨女淘氣多了
當年搞的那個什麼盲拍,玩的那叫一個刺激。然後銀子你爭著,卻爺給你收拾攤子背黑鍋。
湘雲「……「
哎呦喂,多早前的事了,咋還記著呢。
八么小
說起小姑娘,湘雲和胤德就不得不說一回八爺夫婦,寶釵和十二了。
郭絡羅氏前腳爆出八爺和十二在密謀,後腳八爺就遇害了。若說這裡面沒有十二的問題,看熱鬧的百姓都不信。
十二一口咬定是被人栽贓陷害了,四爺冷著一張臉問十二,你有什麼好被栽贓的?
這話多少有些打臉,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十二也不是吃素的,他直接跪在地上說四爺名正言順繼承皇位,膝下兒女成群,即便他有異心,皇位也輪不到他坐。
四爺點頭,所以郭絡羅氏說你與老八商量著如何逼宮呢。
逼宮了,就自立為皇了。自然不會按順序接手皇位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萬歲爺若不相信臣弟,臣弟也無語可說。「
呦呵,連渣男語錄都出來了。這是跟朕耍無賴是吧?
呵呵,那朕就成全你。
四爺點頭,做了一個又缺德又彷彿偏心十二的決定。
他讓富察馬齊,也就是十二阿哥的嫡親岳父徹查八爺被害以及十二是否有心謀反一事。
讓老丈人調查女婿…這可真是缺了大德了
不光如此,四爺還扒拉了一回十二的外家,又勉強扒拉出一位在輩份上算是十二舅舅的官員共同調查此案。
這樣的調查小組,無論誰看了都會對調查結果的公正性產生質疑吧。
十二被四爺的騷操作氣得好懸噴出一口血來,可叫十二沒想到的是四爺轉天就下了一道聖旨,說八爺與十二情同手兄,如今八爺過世,特准允十二贍養八爺生母,以慰八爺遺願。
為此,四爺還特意提了一回位份,直接將八爺生母提成了良太妃。
皇后得四爺授意親自去了一趟寧壽宮不遠處的慈寧宮,對著良太妃一頓語重心長的安撫。
未必是十二弟謀害了老八,咱們這邊也沒什麼確切的證據。再一個,皇室的聲譽總不能再被扶黑了,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挽回皇家清譽。您老先去十二弟府上小住幾日,等風頭過了咱們再接了您老回宮。
話里話外的意思彷彿四爺並不想深究八爺的死因,只想著為了皇家名譽和個稀泥。讓良太妃住到十二府上也不過是暫時的權宜之計。
可見死的不是你們的親兒子了。
良太妃聽說皇后話里的意思后,面上雖不曾說什麼心裡卻是打定了主意要親自調查一回自家兒子的死因。若真是十二乾的,她定要叫十二血債血償。
另一邊,惠太妃到是進宮請安來了。
寧壽宮再大,還能大過一座貝子府去?更何況她還只是住在其中一處偏殿里。如今八爺府里就只有她一個主子,日子不知道多快活。
這次惠太妃進宮來,一來是告訴太后等人她一不想回宮,二不想去弘昱府上養老,她就呆在八爺府里了。
再來則是問一問太后,老八沒了將來是不是還要過繼個子嗣給她,她想問問能不能過繼弘昱的庶子給老八做孫子。
老八就一個貝子爵位,一個貝子府,名下幾處皇子開府時給的皇莊,其他的產業幾乎沒有。
哦不,不能說沒有。
郭絡羅氏的嫁妝還沒有抬走呢。
安親王府那邊早就與郭絡羅氏少了往來,郭絡羅家待郭絡羅氏也不親,這兩年更是因為這個那個的事遷回了盛京,便是兩家人惦記郭絡羅氏的嫁妝這會兒也不敢伸手索取。
誰知道八爺到底犯沒犯事,郭絡羅氏還沒有旁的案子沒有發呢。
惠太妃之所以惦記這個過繼的事,主要還是因為弘昱的庶長子。
直郡王便是庶長子,他那一輩子成也是這個身份,敗也是這個身份,最後亡也亡在了這個身份上。所以當弘昱在死了幾個孩子后,排在下面的庶子成了庶長子后,惠太妃難免不會想到當初的直郡王。
和當初的直郡王相比,弘昱的這個兒子還是個沒娘的。於是事趕事的,惠太妃便有了過繼這個孩子給老八,然後她帶著這個孩子在貝子府生活的打算。
這是事嗎
這壓根就不算事。
而且現在給老八過繼嗣孫…四爺感覺他又能賺一波好名聲。
於是大筆一揮便直接將弘昱的庶長子過繼給八爺為嗣孫,並聖旨言明由惠太妃撫養。
良太妃才不在意這些事呢,她現在是一門心思的想要找到殺害老八的兇手。到了十二府上更是擺起了太妃的譜。
十二福晉暗恨在心裡的同時,也在想著她家爺的這個案子。
案子落在她阿瑪手裡,定然不會有什麼冤假錯案。可同樣的,這個案子的公正性也會被人質疑。借時一個弄不好,還會連累她阿瑪。
老八到底是被誰害的老四的葫蘆里又到底賣的什麼葯呀。
當然是拔出蘿蔔帶著泥,一拔一大片了。
馬齊是先帝老臣,能力是有的,但四爺卻知道這傢伙並不服他,心裡未嘗沒有叫自家女婿上位的想法。
對付這種還算謹慎,私心又極重的權臣,總要先做足了準備,然後需要用到的時候再發作他。
比如說徇私舞弊,包庇想要謀反的女婿這種的。
這個案子到底是怎麼回事,怕是沒有人比四爺更清楚的了。他將那些線索和真相掩藏,怕是馬齊也只能查到十二是無辜的。
你既然查出十二是無辜的,那朕就相信你的結論。等將來十二「東窗事發」,也就怪不得朕連坐你了。
不愧是先帝的選中的繼承人,竟然提前給朝臣挖坑,也是缺德得沒邊了。
其實四爺也沒想過他要這麼做。
以前他總以為坐上這個位置后,就可以隨心所欲些,不用再各種算計。哪裡想到坐上了這個位置他才知道權利是個好東西,卻也沒辦法可著心意來。
他偶爾餓的時候也會吃一些牛肉粒,這種牛肉粒的做法都是從湘雲他們家傳到四爺府上的,還是先由弘輝孝敬他,他們家才有了這種吃食。可四爺入宮為帝后,卻再不能像在潛邸時那般讓人準備一碟子牛肉粒放在案前,夜裡餓得心慌時就著茶水吃上一粒了。
牛肉粒不大,卻需要嚼上一會兒。一粒嚼完,腮幫子都累到了。人也就不會想著再吃些什麼了。
四爺最近吃腐竹老鴨煲很是受用,卻也不敢多吃。就怕叫人知道紛效仿,再給民間造成什麼不良風氣。
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例,比比皆是。所以處理老八和十二時,看著是小事卻也牽扯到了各方各面。
一個弄不好,就會給宗室和前朝餘孽,地方反賊一個造反的理由。
自古以來,打著清君側名義造反的還少嗎?而古往今來,哪朝哪代不是靠造反打下來的。
所以四爺想來想去,為了不叫百姓受苦,再起不必要的紛爭,也不叫自己的名聲受損,影響政令推進,就只能用這種辦法來料理老八和十二了。
更何況,他就喜歡看十二有苦難言的樣子。
四爺是大清的主人,是最大的贏家。不說他手裡的粘桿處,只說沖他如今的身份,想要做點事情就比旁人容易太多倍了。
良太妃宮裡的宮女太監,總有「「忠君愛國「「的。十二的府邸里也總有眼明心亮的,只要稍加運作,哪怕沒有證據,只是一些片面之詞良太妃也會認準誰是殺子之人。
將在後宮撕殺過的母狼放在十二府邸,四爺便將目光投向了馬齊身上。
這老頭要是乖覺,老老實實的給朕幹活,朕也不是不可能給他一個老黃牛的位置。若是這次一如既往的不將朕放在眼裡…那朕不介意再吃一頓牛肉粒。
正史上馬齊就曾因為不管不顧康熙命令跟著佟家一塊擁立八爺為太子,而這個跑偏的時空里,八爺早早出局,太子和直郡王也齊齊隕落,到是馬齊的親女婿十二站在了台前,這不得不叫馬齊喜出望外。
也因此四爺登基的那一瞬間,馬齊的失望都濃郁的實質化了,四爺臉黑的同時也狠狠的在自己的小帳本上記了馬齊一筆。
竟敢當眾挑釁愛新覺羅家男人的小心眼和記仇天性。
哼,老頭,朕記住你了!
除了馬齊站錯了隊,迎春的夫家也站錯隊了。
迎春的夫家仇氏一門,除了她男人是個文官,其他人都是武將出身。
他們在十二和十四中間慎重選擇了一回,最終站到了十四那邊。
無他,十四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可能繼承皇位,而他親哥也有三分之一的可能。
哥倆加在一起就是三分之二,概率比十二多了一倍。
雖然不確定四爺一定不會收拾他們,再十二上位后肯定會排除異已就是了。
站了隊后,仇家便有兒郎跟著十四去了青海。如今十四被四爺卸了軍權留在京城,又派了十爺接手這支隊伍。然後仇家的兒郎又跟著十爺去找年羹堯了。
在這支軍隊里的正是仇家的長子嫡孫,他們早在十爺過來交接,年羹堯避而不見時查覺有異了。擔心受到波及,並不敢輕舉妄動,之後更是連夜去信京中想要打探些消息。
數日之後他們的家信尚未送到營中,到是四爺的聖旨和年貴妃的家書先送來了。
年羹堯「洽巧」帶人回營,開開心心接了聖旨和家書,轉日便意氣風發的帶著親信回京了。十爺不知出於什麼目的,竟還派了一支人馬一路護送。
仇家的長子嫡孫就被十爺派出去送年羹堯回京了。路過一處驛站時,洽巧碰見仇小五帶著一家老小回京述職。
在仇家老爺子和老太太相繼過世后,仇家就分家了。仇小五是仇家子弟里唯一的庶子,分到的家產自然不多,反正他和迎春也沒人在意這些就是了。
分家時,迎春他們這一房就分到了一處京城內宅的五進大宅,守完孝迎春一家便搬了過去。
雖說是搬過去了,卻正經沒住多久,仇小五就帶著迎春外放了。之後迎春再次生產,便找了些理由接了貝姨娘過去。
明面上是幫襯她照看孩子,實際上未嘗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並且給自己尋求幫手的意思在裡面。
不管面對誰,她和貝姨娘都是一個戰壕里的,自己好了,貝姨娘自然好了。有貝姨娘做幫手,她也不用再怕仇小五起什麼幺蛾子了。
大清官場,尤其是地方官場上的風氣並不好。上司和下級,哪怕是平級的官員都喜歡送人美妾和清俊小廝。
迎春以前只是聽說過,卻從不曾遇到過。如今到了地方,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清官場的某種不可言說的文化后,迎春多少有些厭煩。
仇小五不是來者不拒,卻也不曾放棄過自己的福利。因為仇家的老太太拿仇小五做面子工程,所以仇小五壓根就對嫡庶觀念沒有深刻的感悟。這幾年,仇小五跟這個時代的男人一樣,都有了通房和姨娘。
這種事,在大家族裡很常見,迎春也不曾拿這些事情與姐妹們訴苦。也因此在仇小五的庶齣子女出生前,兄弟姐妹們壓根不知道仇小五給迎春添堵了。
迎春不說,一來不覺得這種事情有說的必要。二來也是擔心她那些想法迥異的姐妹們會為了給她出氣再生出什麼旁的事來。
她擔心姐妹們會將失貞的仇小五浸了豬籠……
不管榮國府如何,也不管仇小五這些年官做得多順遂,仇小五都不敢怠慢迎春。一來迎春是正室太太自有體面,二來也是寶玉帶頭,下面的兄弟子侄沒事就要刷一下存在感,讓人沒辦法不注意他們姐弟情深。三來也是迎春的姐妹們都不是省油的燈。
迎春所求向來不是很多,日子也就這麼過來了。這次跟著仇小五回京述職,偏又在驛站遇上了年羹堯一行。
不動聲色的觀察了一回仇家長房巴結奉承年羹堯的樣子,再看到仇小五隱隱有些意動的神色,迎春心底隱隱有些不安。
另一邊,送走了年羹堯后,十爺坐在帳中撓了撓頭,一邊覺得他九哥不夠意思,一邊又只能繼續處理軍中事務。
快一年沒剃頭了,十爺總覺得有些癢。想著馬上就到九月份了,十爺又趕忙給四爺寫了份奏摺。
老爺子的周年就要到了,他這個做兒子能不能回去祭拜,還得看老爺子另一個兒子的意思呢。
巧了不是,四爺也正準備叫老爺子流浪在外的兒子們都回來呢。
一個是老十,另一個就是胤德了。
老十那裡得派人接手軍務,胤德那裡到現在還沒往草原蹦跳呢。按他們現在的行走路線,說不定給他們去信的時候,這倆兄弟能湊到一塊進京。
對了,既然是老爺子的周年不妨將他去年新任命的活佛也請到京城來……
一通安排后,四爺又發現他手裡能用的人好像不太多,而馬齊那一支的富察家卻是人才濟濟的。
扒拉了一回富察家的兒子和閨女,再扒拉一回自家的兒子和閨女,四爺幾經猶豫,直接給弘曆和小富察氏指婚了。
小富察氏,就是那位被十二寄予厚望的那位。
「罷罷罷,我最瞧不上她。」跟太后逛園子的小年糕一聽說這個賜婚,當即撇嘴說道∶「假惺惺的。」
太后沒好氣的伸出手在小年糕額頭上的點了點,恨鐵不成鋼的說了她一回。不過太后也知道,小年糕被四爺和四福晉給慣壞了,多說兩句准得嚶嚶嚶的來一頓。
人家生性節儉還有錯了
還有人家那規矩,再瞧瞧你的,虧你還是個做人長輩的呢。
「可她就是好假嘛!」被太后一通說,小年糕氣嘟嘟的威脅道∶「您再說我,我就回宮啦!」不陪你了。
太后呵,哀家好怕的呦~
見太后不說她了,小年糕超特意的揚了揚下巴。
怕了吧。
明明喜歡那些漂亮手首飾衣裳還非說自己不喜歡。這也罷了,自己想過什麼日子就過什麼日子,她還偏偏上來說教,好像她做得就都是對的一樣。
最叫小年糕氣不順的是四大爺摳門,最喜歡節儉的人和事了。雖然時常賞賜她,也會給她銀子貼補她生活,卻總是啰嗦她是吃金獸。
這小富察氏分明就是照著四大爺喜歡的模子打造出來的。
嘿嘿,幸好她沒進後宮。
小年糕開開心心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時不時的還會收到宮裡那邊的賞賜,心情美美噠,氣色不要太好。而四爺在這種時候給弘曆和小富察氏賜婚,於十二來說並不是件好事,臉都黑成了鍋底灰。
富察家從先帝所出皇子的妻族一躍成為新帝皇子的妻族…富察家更進一步,而他則成了可有可無的棄子。
他當初是算計過這門親事,也是有意促成此事,但前提並不是想要讓四爺反過來利用這門親事將他和富察家解綁。
人的悲喜自來不相通,弘曆得了這門親事後當即樂開了花。
扒拉一回手指,細細算了一回未來福晉的父兄子侄,他都恨不得跑了到房問一問他皇阿瑪能不能儘快成親了。
而消息傳到戶部的時候,小姑娘正和李衛幾個跟弘輝彙報稽查進度。后所有人的眼睛都齊刷刷的看向弘輝。
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