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此1縱女子,人盡夫也
「聊齋鬼神客棧()」
葉天師收下鐵傘,便聽鱗位講述古神與寶具的來歷。
之後,葉天師掐指占卜,嘔血三升。
鱗位大驚,急問何故。
天師將避水珠贈予鱗位道:「吾妄窺天機,見天地大劫未盡。此寶珠可助你道成,待汝千年守道即成,寶具當現世。」
鱗位拜謝,更想要報答葉天師,不過被葉天師謝絕了。
天師歸去后,鱗位再次登門道謝,發現天師所在道觀無法打井,道觀取水,必於十里之外。
鱗位離開后,第二天,天生異象。一天里有三次天黑,有三次天亮。
之後發現石甃繞觀,清流潺潺,既周而南,入於海。
天師嘆曰:「泉水之流,天界所有,非力可致。汝何損道行,逆天行事。」
卻聽雲中有傳來一聲龍吟,一道龍影隱在雲中而去。
從此,這個道觀以及周邊的人,都靠這條小溪打水,眾人乃題渠曰:「仙師渠」。
……
故事講完,崔尚書對鐵傘客說道:「鐵傘即已入你手中,說明寶具現世。那古神與天地大劫之說到底是何事?」
鐵傘客搖頭答曰:「我也好奇問過黃衣大仙,大仙問我修行與葉天師相比如何?我就明白了,天師尚且需要寶具才能聽得,我等凡人自是聽不了的。」
崔尚書點頭,江進士似乎有些領悟:「如葉天師之大能者,不取寶具,黃衣大仙亦不取寶具,反而是轉手他人。那藏之守龍有言,其族人持寶具鎮壓封印,歸來無不癲狂。想來這寶具雖玄妙,卻也不可輕用。」
鐵傘客哈哈笑道:「兄台所言不無道理,不過我這將死之人又有何懼怕?」
崔尚書見鐵傘客豪情萬丈,不禁感慨:「想來黃衣大仙將寶具贈你使用,也是因為如此啊。」
江進士也感慨道:「識得二位,近日之所見,當真是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一時間,竟不知自己前路該如何走了。」
鐵傘客道:「春闈尚早,不若跟我去雷州一觀,看看那天地生機如何?」
江進士點頭:「善。」
時晨光熹微,三人臨近介休城。
鐵傘客將傘撐起,罩住崔尚書:「你且呆在傘下,可護魂魄周全。」
介休城外,草棚連片,正是先前介休大火前逃出來的群眾。
此時,這片暫居地已經炊煙淼淼,城裡的壯丁正在吃飯,準備趁著白日,抓緊回城裡復建家園。
江進士不知其故,找來百姓詢問,這才知道前幾日介休城著了火,若不是縣令大人得了神仙的預言,他們可就都難逃一死了。
崔尚書聽罷,也說道:「半月前,全國多地發生火災,疑似有邪教作祟。這介休縣令令行簡,早在之前就向朝廷上奏真仙教一事,可惜並未引起重視,直到火災發生,皇上才下令調查此事。算算日子,此案的證物應該已經移送至南江府了。」
江進士此前並不知道此事,也是頗為驚訝:「行簡他剛剛赴任,竟然查出這麼一件大案。這介休城如今一片混亂,不知現在他在何處。」
江進士正欲再去打聽,突然看到人群中一陣騷亂,似乎有什麼熱鬧可看。
「西邊來了個胡僧,正在給那許姓小娘子哭墳呢。」
「許娘子是哪個?」
「就是五年前死掉的那個騷貨,你那時候還小,不然說不定也爬過她的床。」
……
如此粗言穢語,多是一些油頭男子。
略一打聽,才知道他們所說的許姓娘子是何人物。
這許娘子,白皙貌美,年約二十四五,獨自一人來到介休。
在介休城,這婦人經常和少年子弟來往,對這些少年的狎昵薦枕,她從不拒絕。
其不端之名,傳遍城中,甚至有外地人專門過來與之行床笫之事。
幾年後,這婦人暴斃,城內與之玩樂的少年無不惋惜,於是籌錢給她辦了喪事。
因為她沒有家庭,所以就簡單的葬在了路邊。
那墳不遠,三人跟著百姓過來圍觀。
果然看到一個胡僧在焚香禮拜,為其誦經讚歎。
一人問僧曰:「此一縱女子,人盡可夫也。以其無屬,故瘞於此。和尚你為何敬重她?」
胡僧答曰:「眾位施主有所不知,斯乃大聖!」
此話一出,圍觀者嘩然。
這樣一個浪蕩女子,怎麼會是大聖人?
胡僧繼續說道:「慈悲喜舍,世俗之欲,她拋開偏見,施捨給你們最想要的東西。此即鎖骨菩薩,順緣已盡,聖者雲耳,不信,即啟以驗之。」
眾嘩然,皆不信。
即開墓,視遍身之骨,竟然鉤結如鎖狀,果如僧言!
百姓見狀,皆伏地參拜。
先前與之有染的男子,皆作懺悔狀。
胡僧雙手合十,道了句善哉善哉。
鐵傘客望之,眉微蹙,問崔尚書:「可覺周身有不妥?」
崔尚書搖頭。
鐵傘客低聲言道:「若真是菩薩,你乃陰物,斷不可近。吾觀此物有咒力,非凡物,但卻不是菩薩骨。」
江進士也低聲對曰:「小生也讀過佛經,知鎖骨菩薩者,或現作**,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后令入佛智,以好合誘少年誦佛經,使人永絕**。
然而剛剛視之,這介休城中與之合者,有幾人絕了慾望?」
鐵傘客也點頭:「此中必有古怪,且看那胡僧到底想作何。」
少頃,胡僧起身大聲誦道:「爾等若誠心向佛,當起大齋,為菩薩立塔。塔成之日,貧僧願廣施善緣,贈佛丹八百顆,供之可驅邪避鬼,食之可治病延壽。」
聽到胡僧說贈丹,有人開口問道:「敢問高僧,這丹可治何病?延壽幾何?」
胡僧答曰:「此丹為我師父所煉,共煉三十六年才得這八百顆。食之可治百病,無病可延壽十載。既然菩薩在此度化世人,貧僧也願在此廣施善緣。」
延壽十載!
當下一些富人就坐不住了。
又有人問:「我介休城上萬人口,這八百佛丹,何人可得?」
胡僧答曰:「心誠者可得。」
此話一出,立刻有富戶喊道:「我願出二百兩,為菩薩立金身!」
一人牽頭,人們很快反應過來。
心誠這個事兒怎麼算?
這做齋立塔,誰出的錢多,誰的心肯定誠!
現場很快就熱鬧起來,出錢的、出力的,誰都想搶個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