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全面出擊
直到二月二十五日,返回杭城港休整的艦隊才將鵬城海戰的結果傳回了北都城。
雖然一戰殲滅了大離南海水師一半的戰力,但大夏水師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折損的戰艦數量遠超預期,在遊星看來,鵬城海戰不是大捷,而是大敗,故此第一時間遞上了請罪的摺子,請求降罪責罰。
當遊星請罪的奏摺遞到李琦手中時,李琦也是十分無奈。
雖然戰損較大,但戰略目的還是達到了,大夏取得了東海的制海權,後勤線安全得到保障大軍可以全面進攻不說,還可以從海上出擊,切斷鎮守鎮海州的數十萬大離軍退路,可以說遊星只有功,沒有過。
而艦隊的損失,在李琦看來實屬正常。
儘管艦隊的戰船質量和數量超過南海水師,但大離身為海上第一強國,海戰的經驗十分豐富,而大夏水師之前不過是內河艦隊,只能勉強自保而已,主要目的不過是保護望岳江一線的防線安全,和大離完全無法相比。
從屬的加入,只能加速艦隊成型,對海戰的影響其實很小。
因此,李琦對站在眼前的吏部尚書丁世軒說道:「我大夏水師成型時間太短,經驗和大離無法相比,此戰的損失,完全是經驗差距造成的,讓遊星不必自責,多吸取教訓,繼續努力即可。
將遊星和水師將士們的戰功記錄下來,等大戰結束再一起封賞。
徐彬,儘快調撥工匠物資,將損壞的戰船儘快修復,重新投入戰鬥,接下來還有重要的作戰計劃,戰船數量越多越穩妥。
審閱,修復戰船所需物資儘快調撥到位,另外安排官員攜帶一批物資,前去杭城犒賞水師,水師將士大勝一場,得好好的犒勞一番。
傳信給前線諸位大將,可以按照計劃全面進攻了。
讓停留在南岸的大軍向杭城集結,準備出海。
另外,傳令給天羅,想辦法把大離歷年積累下來的水師戰法書冊搞過來,想必對水師的提升會有所幫助。」
一項項命令發出,大夏中樞開始忙碌起來,將命令下發到各部。
兩個多月的時間,鎮海州佔據的區域早已穩固下來,通過強征民壯,大夏在大離鎮海州北部兩郡之地徵兵近五萬,其中光從屬,就徵集近一萬五千人。
這麼久下來,這批從屬早已成長起來,金靈的影響加上大夏軍隊優厚的待遇,不僅這批從屬忠誠度達到了令人滿意的地步,其餘非從屬的忠誠度也略有提升,勉強可用。
這批士卒的認可,讓大夏開始不斷反向影響民間,整個佔領區逐漸穩定下來,至少不像剛佔領時那般抵觸。
眾將早已等得不耐煩,希望能早日對鎮海軍的防線展開新一輪的進攻。
收到命令后,眾將都興奮不已,按照原定計劃,兩個郡城將作為主要後勤集散地,駐軍五千,完全由大夏軍隊駐防。
十四個縣城,每城駐軍一營,這些縣城的駐軍早已被鎮海軍調走,大夏接管時,只留下一座空城,需要大夏安排駐軍。
這些縣城的駐軍則由在大離徵召的士卒組成,其中每營從屬五百,普通大離士卒五百,總計分兵一萬四千人。
雖然分出去兩萬多人,但南岸大夏軍的總數非但未曾減少,反而增加了兩萬餘人,但可用於作戰的從屬精銳總數未變,依然保持在七萬左右,畢竟分出了一萬從屬守衛兩座郡城。
但馮軍等人絲毫不懼。
此時大離通過增兵,在正面的兵力增加到近四十萬,這麼強大的兵力,兩個多月的時間,沈濤自然不可能毫無動作。
多次發起試探性的進攻,但都被大夏強勢的打了回去,損失了近五萬人,而大夏的損失卻微乎其微,一時間有點摸不清大夏軍隊的底細,不敢繼續發動進攻。
此時正面大離依然保持著三十五萬以上的兵力,是大夏軍隊數量的兩倍。
大離皇帝劉宇的耐心是有限的,根據天羅傳回的消息,劉宇對沈濤萎縮不前十分不滿,多次下令斥責,要求沈濤儘快發動進攻,收復失地。
沈濤已經有些頂不住壓力,大軍開始集結兵力,準備對大夏佔領區域展開一次大規模進攻,預計投入的兵力將會達到二十五萬以上。
此時,接到命令的馮軍、鄧明陸俊三人圍坐在一起,商議著接下來的打法。
「說實話,若是沈濤龜縮不出,我們只能等海上另一路大軍切斷鎮海州的後勤線路后,慢慢圍困,困死鎮海軍,但沈濤頂不住壓力選擇出擊,就給了我們機會。」馮軍笑吟吟的看著沙盤,一臉的喜色。
「不錯,大離軍雖然足有三十多萬,但實際上可用的兵力卻依然不多,除了十五萬鎮海軍主力外,二十餘萬人,大部分是剛剛徵召入伍的新兵,只有十萬出頭是從別處調來的州軍。
實際可用的兵力,不過二十六萬上下。還得分出部分兵力守衛鎮海、安海兩座城池,可以調動的戰兵數量不超過十五萬。這樣的兵力,完全不必擔心。
說實話,憑藉我們手裡的十餘萬大軍,圍城實在過於勉強,這下了劉宇可是幫了我們大忙了。」鄧明原本已經到幽狼軍任職副帥,此次大戰,臨時抽調過來,畢竟自己麾下的英雄,用起來更放心,一個S級的統帥,放在雲霄峽谷吃灰有些浪費,此時忍不住調侃起大離皇帝來。
「所以說,外行指揮內行要不得。這次若不是劉宇,沈濤還未必肯出來。
這個老東西經驗還是老道。只有一月份試探性的進攻了幾次,估計是在摸咱們的底,之後就再也未曾發起過攻勢。
這一個多月,可把我給憋壞了。」陸俊也忍不住調侃了起來。
「沈濤也是沒辦法,手握三十多萬兵馬,一個多月沒什麼動靜,劉宇自然不滿,他雖是一軍之主,但面對皇帝的命令,也只能執行,而且想必現在沈濤也收到了南海水師覆沒的消息了,失去了制海權,我們可以隨時切斷鎮海軍的退路,斷絕他的補給。
想必這也是沈濤決定聽從大離皇帝命令,選擇出擊的原因吧。
畢竟給到沈濤的選擇不多。
要麼在我軍切斷鎮海一線補給,形成合圍之勢前推出鎮海州,保留有生力量。但這個選擇必然不被劉宇允許,兵力佔優,還主動退卻,即使沈濤是一軍主帥,侯爵之位,也必然被罷官去職,甚至打入大獄。
而另一個選擇,便是遵從劉宇的命令,全面出擊,在我軍形成合圍前,於我們拚死一戰。若是勝利,則鎮海北部諸城重回大離控制,還斬斷了我大夏一條臂膀,重新奪回戰略優勢。
即使敗了,沈濤也有理由,這是皇帝的命令,他不得不尊從。雖然依然免不了責罰,但罪責會輕很多。
這個老狐狸,不是省油的燈啊!」馮軍分析到。
「沈濤能擔任鎮海軍主帥二十餘年,自然是有幾分本事的,十年前,鎮海軍兵力佔據優勢,面對只有數萬的我軍,竟然毫不猶豫的放棄即將到手的萬安,果斷撤退,這份果決,我不如也。」陸俊也表示同意,當年潞州一戰,就見識過沈濤的果決,這是一個硬茬子。
「所以,不要大意,雖然我軍野戰實力夠強,但也要防止沈濤出陰招。」馮軍給大夥打了個預防針。
「此次沈濤主動出擊,我們不能放過機會,眼下我軍可戰之兵只有十四萬,三萬多新兵就丟在後方守護輜重吧,等追擊戰開始后再介入戰場,積累些實戰經驗。
跟國內溝通一下,看看是不是能掉一批騎兵過來,贏了鎮海軍,鎮海州就不會再有大規模戰事,剩下的都是圍城的漫長對峙了,趁這次大戰,多抓些俘虜,現在的新兵人數,可不足以滿足鎮海州各個城池的守衛任務。」鄧明想了想,建議到。
軍中雖然有五千騎兵,但主要職責是偵察和傳信,偶爾擔任突襲任務,想要多抓俘虜,這點數量遠遠不夠。
「你是不是飄了,仗還沒打,你就想著抓俘虜和接管鎮海的事了?
不管倒是有道理,可以申請一下看看。」鄧明同意到。
馮軍滿腦袋黑線的看著兩個同伴,這倆人逗逼的氣質又冒出來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李琦的影響,其一眾從屬,或多或少都有些逗逼的氣質,時不時的不分場合的犯點事,讓李琦哭笑不得。
「行了,你倆別扯那些有的沒的,專心把這一仗打完再說。
我軍十四萬,二十八個戰團,其中輕騎戰團一個,重步兵戰團五個,陌刀戰團六個,正面進攻的力量充足,若是損失太大,就有些丟人了。
這次作戰,依然以重步兵戰團為先鋒,先行消耗敵軍士氣,順便尋找大離軍新兵所在位置,待時機成熟,以陌刀戰團為先鋒,擊其軟肋,一戰決出勝負。
此戰依然以破敵為先,儘可能的俘虜更多的敵軍。我會想辦法抽調一萬輕騎過來,等待時機入場。」馮軍作為鎮南軍統帥,一錘定音,定下了此次作戰的方略。
「諸將,此戰若勝,則大離軍東部主力盡失,東部地區再無可以阻擋我軍的兵鋒,所以,諸位務必盡心,大夏萬勝!」
「大夏萬勝!」
二月二十七日,在大離皇帝劉宇的催促下,沈濤出兵三十萬對夏軍展開進攻,僅留下五萬餘戰兵和近八萬鎮海水師防守城池。
馮軍起兵十七萬五千,前往迎敵。
三月十日,雙方在鎮海中部平原相遇,雙方近五十萬大軍展開對峙,整個中部平原戰旗漫天,雙方營寨綿延近百里,大軍數量太多,不得不將整個戰場分割成三塊。
東線,大離布置七萬大軍,由鎮海軍副帥丁岩統帥,麾下鎮海軍主力四萬,州軍三萬,多為步卒,騎兵僅有五千。而夏軍則由鄧明率四萬五千大軍迎敵,麾下重步兵戰團一個,陌刀戰團兩個,主力戰團五個,新兵戰團一個。
中線由沈濤直接統帥,麾下大軍十六萬,其中鎮海軍主力七萬,州軍四萬,新兵五萬,帶有一萬騎兵。而夏軍則由主帥馮軍率九萬對敵,麾下重步兵戰團兩個,陌刀戰團兩個,輕騎戰團一個,主力戰團八個,另有五個新兵戰團。
西線由鎮海軍另一位副帥呂先繼統帥,麾下鎮海軍主力四萬,州軍三萬,共七萬大軍。大夏則由鄧明率剩下的四萬大軍對敵,麾下重步兵戰團一個,陌刀戰團兩個,主力戰團五個。
從兵力上看,大離佔據絕對優勢,戰力上來說,大離也絲毫不弱。
為了此次大戰,沈濤孤注一擲,鎮海軍十五萬主力盡出不說,還將十萬州軍全部帶出,可用於作戰的戰兵數量多達二十五萬,僅帶了五萬新兵出征。
但數量上的優勢毫無意義,裝備和單兵作戰能力上,大離遠遜大夏。
大離除主戰的鎮海軍大範圍裝備鐵甲外,州軍僅少數裝備鐵甲,多數裝備的是鑲鐵皮甲,而大夏,全部裝備鐵甲不說,五個重步兵戰團,六個陌刀戰團,全部裝備重甲。
若僅是如此也就罷了,兵員的素質上,大夏也超出大離甚多。
但大夏的問題也不少,大軍整合的時間尚短,彼此的配合還不熟練,加上重甲體力的消耗也更多,如果久戰,會存在體力不支的情況。
因此,此戰的雙方各有優劣,在沈濤看來,就看誰臨陣指揮能力更勝一籌了,而從軍數十年,沈濤自信在這一方面要強於對面的幾個小年輕。
沈濤之所以不願意主動出擊,想要擊潰對面的夏軍,鎮海軍付出的代價絕對不小。即使擊退了正面的十餘萬大軍,大夏南岸還有十餘萬軍隊可以隨時渡江,於整個戰局無益。
還不如爭取時間訓練新兵,將大離整體的戰力提升上來,再依靠本土作戰和兵力的優勢,一戰決出勝負。
可惜沈濤多次上書陳明緣由,都被劉宇駁回,眼下大離南海水師被重創,大離失去制海權,補給線和後路都將受到致命威脅,不得已,沈濤只能帶兵出擊,希望能為大離爭取更多的時間。
沈濤不知道,劉宇雖然暴戾,但卻不是滿腦子,原本他是贊同沈濤的做法的,但無奈西線戰局突變,白羽軍遭受重創,南嶽城陷入絕境,整個大離西部都處於大夏兵鋒之下,甚至離京都受到威脅。不得已之下,讓劉宇只能強逼鎮海軍出擊,想辦法解決鎮海州戰事,抽調兵力解決西部的大夏軍威脅。
而這一切,都被劉宇下令封鎖消息,沈濤對此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