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
「陳大才子,你可終於睡醒了啊,我們都等你好長時間了。」
看到陳文進門,王富貴欣喜不已,非常樂於當這個接頭人。
他欣然將陳文拉到二樓,這裡還有十幾名商人。
「陳公子!」
「陳掌柜!」
「陳才子!」
多種稱呼一同砸向陳文,陳文拱手行禮,一一回應眾人。
「陳文,這位是青雲商鋪的趙掌柜,青雲商鋪主營布匹,在東華街、西華街非常有名,很多人都認準了他們商鋪的名字。」
「這位是岳陽口十字坊的馬掌柜,十字坊客棧,你肯定聽說過。」
「這位是蘆花路的盧鐵匠。」
「這位是金生玉典當行的呂掌柜。」
「這位是清江胭脂鋪的白掌柜。」
……
一樓二樓,共計有三十六位東城掌柜,幾乎各行各業都有。
名字一時之間陳文也記不住,總之只要熱情回應即可。
介紹完這些人以後,王富貴又神秘兮兮的拉著陳文,笑道:「陳大才子,還有一人,你絕對想不到。」
「嗯?還有誰?」
「你猜猜。」
陳文看了一圈,發現在場的所有人都被介紹完了。
他哪裡能猜得到還有誰。
「王掌柜,你就別賣關子了,我還有事呢,趕緊告訴我是誰吧。」
這時,一道清脆悅耳的女聲從屏風後傳來。
「是呀,我們青州第一才子,可是很忙的。王掌柜,你就別耽誤他的時間了,還是我自己出來吧。陳子,可否還記得小女子?」
陳文循聲看去,見一仙氣十足、雙十年華的絕美女子,正端莊溫婉地站在屏風旁,笑吟吟地看著自己。
是陸菲鴻!
「啊?陸小姐!陳文見過陸小姐。」
三大家族的掌上明珠,陳文可不敢怠慢。
「陸小姐!」
「陸小姐!」
「見過陸小姐。」
其他掌柜也紛紛沖陸菲鴻行禮致意。
他們只是一些小超市、小商店的老闆,而陸菲鴻等於是大公司的千金大小姐,身份尊貴,這些人又怎敢不敬呢。
入座后,眾人一番客套話、彩虹屁,羅里吧嗦的一大堆。
隨後,陸菲鴻直入主題。
「陳子,我爹聽說你要在青州開商行,非常支持,陳子你的白糖、酒精、內衣,我爹略有耳聞,我們也詢問過一些百姓,對你店鋪出售的東西均是一致好評。(陳文低頭:「多謝!」)我也是實話實說而已。陳子,我爹跟我都想知道,你這次開商行,主要是想賣些什麼?還是白糖、酒精、內衣這些嗎?」
陳文點點頭,「對,百貨。但是請陸小姐放心,絕不會觸碰到你們三大家族的利益。」
鐵器、木業、食鹽,這是三大家族的主營項目,以陳文現在的實力,在三大家族面前就是只螞蚱,一旦在徐堯山這邊失去了利用價值,三家族一根手指就能碾死他。
所以,他還沒有那麼大膽,去動三大家族的蛋糕。
陸菲鴻笑道:「陳子誤會了。我今天來並不是要警告你什麼,昨日在望江樓,當著徐知府的面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我對你開商行是沒意見的。我爹他很欣賞陳子你的才華,特別是《望青台山》這首詩,今日讓我過來,主要是想請陳子贈詩一首,如能相比《望青台山》而不遜色,那我爹則答應你,你不光可以售賣木質器材,而且,我們陸家還會贈你兩名木匠大師,助你一臂之力!」
青州的木匠超過百分之九十九,都在陸家手裡。
普通老百姓如果隨手打造一張小凳子、小椅子去街上售賣,沒問題。但這凳子的大小,決不能超過一平方尺。
也就是,只能賣賣小馬扎什麼的。
像陳文等人如今坐的大板凳,陸家是不允許售賣的。
床、櫃、桌就更不用說了。
這是一塊大蛋糕,陳文怎麼可能不心動?
他可是有無數的點子呢。
什麼吊椅、藤椅、嬰兒搖籃、軟椅、圓桌、攜帶型桌子……
若是他能售賣傢具,保證能讓青州的百姓過的更加精彩,生活更有趣味。
但不得到陸家的允許,陳文不打算現在去做這一行。
如今,陸菲鴻給了機會,陳文自然得拿著。
至於陸家是不是真心給機會,等拿到這機會以後在具體觀察一下。
若是陸家真的允許陳文售賣,那陳文自然不會客氣。
如果陸家只是客氣客氣,那陳文也不會不識好歹,去得罪陸家。
周圍的掌柜們聽的一陣眼紅。
陸家這等於是分錢給陳文啊!
開客棧!桌子得買吧?椅子得買吧?床得買吧?
找誰買?
陸家!
門壞了、窗戶掉了、地板漏了、樓梯斷了,得補吧?
找誰補?
陸家!
看來,這陸家是有意要扶持陳文啊,那陳文今後還不得青雲直上。
真是讓人羨慕!
「要一首能與《望青台山》相比的詩,陸小姐你可真難為我了。」
「難為?以陳子的才華,我想應該不難才是。」
「我只能說儘力而為,文無第一,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見解,我喜歡的,未必你們也喜歡。我說好,你們興許並不看好呢。」
陸菲鴻笑起來美的不可方物,「無妨,我想陳子覺得好的詩,一定不差!」
「好吧,那就獻醜了!王掌柜,麻煩幫我拿張紙來。」
「哎,好嘞!」
見陳文又要作詩,王富貴一路小跑,麻利的拿來了紙筆。
而周圍眾人也都屏息靜氣凝重了起來,伸長了脖子看向陳文面前的那張紙。
「《無題,贈陸老爺》?」
王富貴讀出了詩名。
陸菲鴻滿懷期待地來到陳文對面,靜看陳文提筆疾書。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陸菲鴻不斷的重複著第三句,「不識廬山真面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毫無疑問,又是一句千古絕句!
這一句,甚至可以單獨拿出來使用。
「廬山?你去過廬山?廬山在西北行省,你去過西北行省?」
「不曾去過,但曾聽聞過。曾有緣結識過一名西北行省來的商人,那人名叫蘇軾,是他,講給我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