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阿伍的家庭
阿伍後來感慨萬千的是,自己一生中居然親身體驗了五次生死難關,還是在那個蒸蒸日上的和平年代里。
頭一次時他在上初中。那是個讓他又自豪又自卑的時代,雖說平時弔兒郎當,不守校規,但每逢大考,總能出乎意料又果然如此的拿下年級第一,常常成為同學老師津津樂道的奇人奇事,他也總是這樣樂此不疲的表現著,甚至還刻意的跟後排的社會人預備役們打得火熱,以此來彰顯自己近墨者也不黑的獨特性。
可他的隱憂卻一刻也不曾消失過,這造成了他在中考大喜過後的大悲,也在那個暑假第一次體驗了生死難關。
家裡兄弟姐妹六人,長姐小妹,中間四個男娃,阿伍除了在小妹面前充充大,其餘場合都是買鹽打醬油的家庭地位。
在那個時間軸上,種花家的北方多是農業為主,特別是在山水皆無的平原地區,除了土裡那點產出,幾乎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頂多就是春天賣賣各種秧苗比如辣椒茄子番茄紅薯等等,夏天賣賣瓜果梨桃時鮮蔬菜,秋冬天冷了,可以異地販運些紅薯山藥,都是些苦力變現,利潤實在是談不上多少,勉強維持一些調味料供給和小孩過年的新衣服也就罷了。
自古以來,資源越是貧乏的地區,通過血緣宗族抱團以取得更多配給優先權的法則從來都是在暗中左右著社會運行的基本秩序。
多子多福,多福多壽,簡單自然的因果邏輯始終佔據著鄉土原生家庭的思維高地。
聖人有教: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既然當下資源不足,就要管控管控人口了,阿伍是和小妹一起踩著初始的紅線降臨的雙胞胎,交付兩扇門板一袋口糧算是對那個後期非常嚴厲的規則一個起碼的交代。
幸好,當時農業技術的發展讓地里的產出超越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阿伍和小妹的童年雖然吃的很一般,但也很少有餓過肚子的記憶。
孩子們的接連出世並沒有讓父親顯得慌亂,反而讓他的內心有了一絲篤定和自豪。
年輕時習武跑江湖的經歷使得父親見過了不少世面,鄉村裡的種種場合也都表現不錯,甚至有些出彩,婚後不久,阿伍的爺爺就積勞成疾早早離世,剛剛二十齣頭的父親被迫開始了撐門立戶。
農忙時盡心竭力,農閑時東奔西跑,父親母親和奶奶一起,維持著種花家最小單位的家庭運轉,日子清苦平靜也很普通。
然而地球是圓的,種花家的開放,帶來了很多物質和精神的衝擊,西半球的發達不斷刺激著東半球的貧瘠平原,除了艱苦奮鬥迎頭趕上的可喜局面,虛榮和貪婪這些小惡魔也開始侵襲樸素的鄉村小世界。
嗯,沒錯,就是彩禮,這種一次惡性透支的做法使得很多家庭背負了沉重的枷鎖,也讓很多小家庭的可持續性發展出現了停頓。
阿伍面臨的就是這種背景,大姐大哥二哥都已經中學輟學出來充當勞力,三哥高中讀的辛苦無比,每次回家就像逃難一樣,面黃肌瘦,只是大吃狂吃,一句話也不說。
北方的鄉村重男輕女自不必說,大姐的嫁娶須得抻一抻親家,給後邊的兄弟多弄一點現金流才好周轉後邊的彩禮。
父親雖然有這想法,但並不會過於為難女兒,只要好好聽話,兩者互相配好合也就可以兩全其美,可他低估了大女兒想早點出嫁自立的強烈念頭。
大姐比阿伍整整大了十歲,從懂事起就開始和大人們一起承擔整個家庭帶來的邊邊角角的責任和壓力,弟弟妹妹的陸續出生,從打打下手,到半個母親,再到整個母親的角色,生活的歷練讓她過早的成熟了,變得能幹的同時,也迫切的想逃離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