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有失偏頗,不可同日而語(求訂閱!)
曹爽到此處之時,王凌的後背已經被驚出了一身,但還是強笑道:「丞相,以春秋時晉國公卿氏族瓜分晉國之事來評價世家未免有失偏頗了,丞相也了如今我大魏還有荀氏、崔氏、王氏這樣為大魏基業盡心的世家大族,這樣看來如今的公卿氏族是不可與春秋之時的同日而語的。」
六卿為了爭奪土地,還開啟了春秋戰國時代的田制改革。原先晉國以百步為畝,卿大夫們為籠絡民眾更改了舊規。如趙氏以兩百四十步為畝,韓氏、魏氏參兩百步為畝,范氏、中行氏以一百六十步為畝。其中以趙氏的讓利最大,土地面積增加了,但並沒有增加賦稅,對此深得民眾的擁護。
六卿分守晉國之地,各有武裝,為爭取更大的利益,互相攻打不休。晉定公十五年,趙鞅當政時,趙、韓、魏、知四氏與中行氏、范氏發生爭鬥,最終將中行氏、范氏趕出了晉國。於是,晉國政壇又開始了「四卿並簾的時代。
晉定公死後,其子晉出公即位。他對四卿專權極為不滿。按照常規,中行氏、范氏被驅逐后,其封邑應該充公,也就是歸到晉國國君的名下。但是四卿沒有那麼做,而是將中行氏、范氏兩家的土地私分了。
晉出公對此事極為憤怒,於是他準備向魯、齊兩國求援,以對四卿施壓。但四卿先下手為強,公元前456年,四卿合力攻打晉出公,最後堂堂一個國君被迫逃亡,結果死於途鄭
晉出公死後,晉哀公被扶上君位,但實際當政的則是知氏。知伯當選為晉國的正卿,之後晉國在知氏的治理下,實力大增,比如征討齊國奪回失去的土地,再如攻打鄭國,連下九城而還。這些都增強了晉國的國際聲譽,引來諸多諸侯國的歸附。
知伯掌權長達二十多年,在增強晉國實力的過程中,知氏也逐漸成為晉國四卿之首,在周王朝的所有卿大夫當中,也是能排上號的。
知氏一家獨大,晉國的事兒基本他了算,誰要是不聽話,他就打誰,但有時候人也不能太自信,否則遲早吃虧,知氏的出局就是這樣。
公元前455年,知伯打著「強公室」的旗號,自己先主動獻出萬戶封邑,然後也要求韓、趙、魏同樣也要各獻萬戶封邑。韓、魏勢力較弱,迫於知氏的壓力,儘管不願意,但最終還是獻霖,但趙氏實力不弱,始終不肯獻地。
知伯大怒,於是公元前454年,知氏便脅迫韓、魏兩家聯合起來攻打趙氏。此時趙氏為趙襄子當權,趙襄子見形勢不妙,於是就退守晉陽。晉陽是趙氏家族經營多年的根據地,城池堅固,物資充足,更重要的是還備受當地民眾的擁護與支持。
為了滅掉強硬的對手趙氏,知伯率韓、魏兩家出兵圍攻晉陽,這一圍就是兩年,但仍未能攻克晉陽。知伯眼看戰事無果,十分著急,最後想到了用水攻的辦法,他決定引晉水以灌晉陽城,也就是水漫晉陽。
不久之後,晉陽便被水所困,其狀慘不忍睹。據《戰國策》記載:巢居而處,懸釜而炊,財食將盡,士卒病羸,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但奇怪的是,民無叛意,依然在堅守城池。
當然趙襄子也沒有閑著,他也在想著反敗為勝的策略,最後還真想到了。趙氏暗中與韓、魏取得聯繫,三家很快結成了盟友,反手就給了知氏一記重拳。趙氏夜襲知氏守堤之吏,開決汾水河堤,使河水反灌知氏營寨。
知氏軍隊很快被水淹沒,全軍亂作一團。韓、魏又乘機反攻,最後,知伯兵敗被殺,知氏全族被趙氏誅滅。晉陽之戰最終以趙、魏、韓三家勝利而告終。
就這樣,三家聯手裡應外合攻滅了知氏,四卿專政又變成了三家分治。
晉陽之戰最終確立了韓、趙、魏三家在晉國的地位。公元前438年,晉哀公去世,其子晉幽公即位。此時,晉國公室已一點威嚴也沒有了,能夠控制的地盤也只有絳與曲沃兩地,其餘的土地已全被三家瓜分了。
在這樣的局面下,晉幽公不但沒有半點號令權,還得自己去朝見三家之君,這個「國君」當得太悲慘。從此,韓、趙、魏合稱為「三晉」。
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子將三晉封為諸侯,這樣韓、趙、魏三家得到了周子的認證,正式步入諸侯國的隊伍,取得了與其它老諸侯國平起平坐的地位與名分。
三個諸侯國的開國國君分別是魏文候、趙烈候和韓景候。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共同廢掉了晉國傀儡國君晉靜公,將晉公室剩餘的土地瓜分殆盡。
曾經風光無限的一代春秋霸主--晉國,就這樣被自己豢養的卿大夫們瓜分了。
荀彧出身潁川荀氏,荀子之後。
其祖父荀淑知名當世,號為神君。荀淑有八子,號稱八龍。
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
荀緄忌憚宦官,於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為妻,致使荀彧受人非議。
後來南陽名士何顒見到荀彧,大為驚異,道:「這是王佐之才啊!」
永漢元年,荀彧被舉孝廉,任守宮令。
九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十一月,董卓自為相國,掌握大權。
荀彧請求出任地方官,任亢父縣令,隨即棄官歸鄉。
當時荀彧同郡韓融帶著宗親一千多家在密縣西山中避難,荀彧對父老:「潁川是四戰之地,如果下有變,那就會經常受到侵略,應該早離去,不能久留。」
但鄉人們多懷戀故土,不願離去。
冀州牧韓馥與荀彧同郡,他派人接荀彧,鄉人不願跟隨。
荀彧只得獨自將宗族遷至冀州避難。到冀州后,冀州已為袁紹所得,袁紹見荀彧來,待之為上賓。
荀彧弟荀諶和同郡辛評、郭圖都在袁紹手下。荀彧見漢室混亂,每每有匡正之心。
當時曹操在東郡,荀彧認為曹操有雄略,而袁紹終不能成大事。
初平二年,荀彧離袁紹而投曹操。曹操見荀彧來投,大悅,:「這是我的子房啊!」於是任荀彧為司馬。荀彧時年二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