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看世家表現,見風使舵的世家(求訂閱!)

第六百一十章看世家表現,見風使舵的世家(求訂閱!)

曹爽此言正是戳中了王氏等世家的痛處,王凌只好故作鎮定的回道:「丞相多慮了,當初崔琰崔尚書即便是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但還是欣然赴死,對武帝沒有絲毫的怨言,亦沒有讓崔氏子孫追隨司馬懿謀反為自己復仇,足可見大部分世家還是誠心輔佐大魏社稷的。」

曹爽不假所思的道:「崔琰崔尚書這樣的人自然是值得世人敬佩的,可是如今我大魏世家之中像崔琰這般的人物又是何其之少,更多的還是些只顧自家私利之人,罷了,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且看此番他們在幽州戰事中的表現吧。」

王凌笑道:「丞相放心,他們自然是會全力支持幽州戰事的。」曹爽知道王凌雖然嘴上是如此說辭,但亦不可全信,畢竟大部分世家向來可是最會見風使舵的,當初這些世家自詡對漢室忠心,可沒過多久還不是全都改旗易幟了,

曹爽見宮門處已經站滿了前來參加朝議的朝臣,便開口道:「王司空,人都已來得差不多了,咱們這便進殿去吧。」

王凌點頭道:「丞相您先請。」

曹爽笑著道:「長者為先,還是王老司空先走。」

崔琰年少時性格樸實,言辭遲鈍,喜好擊劍,崇尚武功。

二十三歲時,鄉里按規定將他轉為正卒,才開始感慨發奮,研讀《論語》、《韓詩》。

到了二十九歲時,與公孫方等人結交,到鄭玄門下求學。

學了沒有一年,徐州的黃巾軍攻破了北海,鄭玄與其弟子到不其山躲避兵難。

那時買進的糧谷十分缺乏,鄭玄只好停止授學,辭謝眾學生。

崔琰既被遣散,又到處都是盜寇,西去的道路不通,於是周旋於青、徐、兗、豫四州郊野,向東到過壽春,向南也幾乎到了長江、洞庭湖地區。

自離開家鄉四年後才歸,在家中以彈琴讀書自娛。

大將軍袁紹聽說后徵召崔琰。

當時袁紹的士兵專橫暴虐,挖掘墳墓,崔琰規勸說:「昔日荀況有過這樣的話:『對士兵平素不進行教訓,戰鬥力就不會強大,即使是商湯、周武王那樣的人,也不能憑藉他們作戰取得勝利。』如今道路上屍骨暴露,百姓未見到您的德政,應該命令各個郡縣掩埋屍骸,以顯示您的為死者傷痛的愛心,追隨周文王的仁慈之舉。」袁紹讓崔琰作了騎都尉。

後來袁紹在黎陽縣帶兵,將部隊駐紮在延津渡口,崔琰又規勸說:「天子如今在許昌,百姓的願望支持順從朝廷的一方,我部不如謹守治境,向天子述職,以便安定這一地區。」

袁紹卻不聽從,於是在官渡大敗。

等到袁紹死後,他的兩個兒子互相爭鬥,爭著想得到崔琰。

崔琰說自己有病,堅決推辭,因此獲罪,被關進了監獄,依靠新野陰夔、陳琳營救,才免於一死。

建安十年,曹操打敗袁氏后,兼任冀州牧,徵召崔琰任別駕從事史,對崔琰說:「過去查核戶籍,可以達到三十萬之多,冀州可稱得上是大州了。」崔琰回答說:「如今漢家天下分崩,九州分裂,袁氏兄弟同室操戈,冀州百姓露屍荒野。王師駕到,沒聽說先傳布仁聲,以擴充實力為當務之急,這難道是敝州男女老少寄希望於明公的嗎?」曹操肅然動容,向他表示歉意。當時賓客都大驚失色。

建安十一年,曹操征討并州,留下崔琰在鄴城輔佐曹丕。曹丕照舊外出打獵,改換服裝、車輛,興趣全在追逐獵物上。

崔琰上疏規勸說:「曾聽說周文王不敢以打獵為樂,《尚書》記載此事以為後人借鑒;魯隱公外出觀魚,《春秋》因其非禮而譏刺之。這是周公、孔子的格言,兩部經典所闡明的大義。夏桀無道,成為商朝的一面鏡子,《詩經》說『殷鑒不遠』;王者的疾日不該舉樂,《禮記》記載此事作為忌戒。這又是比較切近的得失成敗的事例,不可以不深思明察啊。袁氏家族富強,而其公子放縱,遊玩作樂,極為奢侈,正義之舉天下不聞,明哲君子,頃刻間便欲離去,勇武壯士,不肯為其盡爪牙之用。這就決定了袁氏雖然擁有百萬民眾,地跨整個河北,卻沒有立足之地。現今國家衰敗,恩惠的施予尚不普遍,男女百姓企望、想念德政。況且您父親親自參與戎馬征討,上上下下,操勞辛苦,世子您應當遵循正道,謹慎地使行為端正,思慮治國的最高戰略,對內有所鑒戒,對外發揚高遠的節操,深加思索你太子的責任,寶貴你的身份。而您卻失了身份地穿著管理山澤園囿者的卑賤的服裝,急急地四處賓士,身臨險地,志向只限於獵獲野雞兔子這類小小的娛樂,忘了國家社稷才是最重要的,這實在使有識者痛心啊。希望世子您燒毀獵具,捨棄行旅戎服,以滿足眾人的願望,不讓老臣獲罪於天。」曹丕答覆說:「從前奉悉您諄諄的教誨,要我燒獵具、棄戎服。如今獵具都已焚毀,戎服也已脫去了。以後再有類似的錯誤,還望您再次給我教誨。」

建安十三年,曹操做了丞相,崔琰又做了東西曹掾屬征事。起初授予他東曹職務時文告說:「您具有伯夷的風範,史魚的耿直,貪夫因敬仰您的大名而變得清廉,壯士因崇尚您的名聲而更加勉勵自己,這是可以作為時代表率的。所以授予東曹之職,你去履行職責吧。」

建安十八年,任命崔琰為尚書。這時尚未立太子,臨淄侯曹植有才華而且有愛心。曹操懷疑猶豫,發出信函命令在外地秘密訪探。只有崔琰信不封口答覆說:「我知道《春秋》有長子當立的大義,並且五官中郎將曹丕仁孝聰明,應當承繼大統。崔琰將用死來堅守這個原則。」曹植,本是崔琰哥哥的女婿,曹操十分讚賞崔琰的大公無私和高風亮節,喟然嘆息,調其職為中尉。

崔琰體態雄偉,聲音洪亮,眉目疏朗,須長四尺,很有威重的儀態,朝廷中人很是敬仰,而曹操對他也有幾分敬畏。崔琰曾經推薦過巨鹿人楊訓,說他雖然才能不足,卻清廉貞潔,遵守正道,曹操於是以禮徵召了楊訓。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作魏王,楊訓上表稱讚曹操的功績,誇述曹操的盛德。當時有人譏笑楊訓虛偽地迎合權勢,認為崔琰薦人不當。崔琰從楊訓那裡取來表文的草稿一看,寫信給楊訓說:「讀表文,是事情做得好罷了!時間啊時間,隨著時間的變化,情況也一定會發生變化的!」崔琰的本意是諷刺那些批評者好譴責呵斥而不尋求合於情理。有人卻報告說崔琰這封信是傲世不滿怨恨咒罵,曹操發怒說:「諺語說『不過生了個女兒耳』。『耳』不是個好詞。『會有變的時候』,意思很不恭順。」從此罰崔琰為徒隸,派人去看他,崔琰言談表情一點也沒有屈服的意思。曹操的令文說:「崔琰雖然受刑,卻與賓客來往,門庭若市,接待賓客時鬍鬚捲曲,雙目直視,好像有所怨忿。」於是賜令崔琰死。

亦有一說,崔琰的文集被人得到,攜帶的時候用布包裹。當時與崔琰有過節的人看到這個場景,就到曹操面前誣告崔琰,說他的文章中暗自諷喻朝政,故不得公之於人。曹操聞言大怒,將崔琰關入大獄而後處死。

本來,曹操性格忌刻,凡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人,如魯國人孔融、南陽人許攸、婁圭,都因仗著自己是曹操的老朋友,有所不恭被誅殺。其中崔琰最為冤屈,此後文人墨客為之伸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章看世家表現,見風使舵的世家(求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