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風雨江南 第七十六章 孤家寡人
沒有人知道,發生在雙虎嶺附近,浦下鎮東邊的這一場追擊戰造成了多大的影響。(更新最快最穩定,,搜索56shuku.org)哪怕是一直身處戰局,親自參與了追殺的張忠和林南,當時也沒有任何這方面的想法。但隨著戰爭的結束,消息很快便被層層上報。一方面是都指揮僉事張忠的戰報,經由都指揮司的軍內系統上報到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另一方面則是由浦下鎮縣丞方天白髮出的,經由州、府傳到漢南布政司鄭慈案頭,再由鄭慈重新謄寫,由文官系統最後發到通政司的。
在發往京師的消息還未啟程的時候,老謀深算的漢南布政使鄭慈,另外又發了一道行文,沒有別的內容,只是將襄陽城血戰、柳林鎮、拒馬河的反擊、浦下鎮的防守和雙虎嶺追擊戰大捷的消息明文下發,並且有意地使消息廣為傳播,擴散開來。尤其是雙虎嶺大捷,以五十餘人殲滅、俘虜近千人的淮王叛軍,這等消息雖然乍聽起來駭人聽聞,但在這個當口,對於一直以來頗顯被動的朝廷方面來說,卻無異於一支強心針。幾乎不用鄭慈有任何的渲染,以五十餘人對上千人,結果卻是異乎尋常的大勝!奇勝!這樣的結果無論怎麼描述,都是一場振奮人心,凝聚士氣的空前大捷!
這樣的勝利,如果利用得好了,哪怕僅僅是一個消息,一個結果,都可能對正在進行的全局戰事產生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於叛軍的心理,很可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鄭慈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沒有任何猶豫,下發了這道明文。因為這樣的事情,自然是越快傳播越好,遲一些,就很有可能被對方採取措施,盡最大可能地削弱這一戰事的影響。
很快,鄭慈的這個舉措便顯示出了效果。但是,儘管鄭慈事前已經對自己這麼做會產生的結果有了充分的估計,事實卻還是出乎了他的意料,甚至是讓他這個始作俑者,都感到了震驚和狂喜!
消息像長了腿一樣朝著四方傳播,很快,四下里便紛紛有了反應。先前由於三王叛亂開始時勢如破竹的鋒銳石頭,心內天平有些朝著叛軍傾斜的一些人,開始紛紛停下了私下裡的異樣舉動。
原本聽聞私下裡也開始聚攏人馬,暗自操練的滇王,忽然間偃旗息鼓,散了人馬;近日來頻頻與越王私下聯絡的漢王使臣,忽然間全部失去了蹤影;而偏安一隅,位居巴蜀之地的蜀王,一直以來都在籌集糧草,原本沒有任何聲音發出,頗為惹人猜疑。(搜索贏話費,)但隨著鄭慈明裡暗裡的消息傳言,隨後的幾天內,蜀王終於說話了:糧食,是為朝廷籌集的,只為解決江南水患,與其他無干……
原本或明或暗的形勢,似乎在一夕之間便忽然間明朗了起來,轉折之快,讓人目不暇接。更讓朝野上下吃驚的是,除此之外,還有另外兩個消息先後傳來。比起其餘諸王的動作,這兩則消息更讓朝廷振奮!
越王發布罪己文書,自縛於府門之外,向朝廷請罪。
西北兩面大軍壓境,叛軍連遭敗績之下,離著戰爭前線還有很遠距離的越王,居然開始撐不住,他降了!
淮西。
先前與吳王達成秘密協議,暗中出$淫蕩小說/class12/1.html兵奪取襄陽城的淮王,卻也開始了下坡路。
先是襄陽城血戰不下,退兵之時又被伏擊,五千兵馬最後只剩下兩千餘人,結果快到地頭了,其中攻打浦下鎮的部分軍隊又被打散,五千府兵最後安然而返的,居然僅有千餘人馬。昔日雄心勃勃,準備一舉拿下江南,與朝廷分庭抗禮的淮王,忽然間便失去了所有的雄心。哪怕他現在轄下仍舊有幾千人馬,加上撤回來的千餘人,足夠抵擋朝廷軍馬一段時間!聯合上吳王的兵馬,仍舊可以拚死一戰!但是,淮王沒有了信心和勇氣。
眼看著朝廷大軍潮水一般開到,淮王最後一絲戰心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淮王悔得腸子都青了,自己是何苦呢,要摻和這趟渾水!按照地理位置來說,他是在吳王的西北方,朝廷軍一到,最先挨打的就是他。吳王張秀雖然在後頭緊急遣使,叫他拚命死扛,可那損失的並不是吳王的一根毫毛,但是一旦朝廷勝了,罪責可都在他淮王自己身上,沒有人可以為他分擔一點半點!
隨著北面六皇子明忠率領的濟州衛、洛城衛和南北水師大營的軍馬向淮西的推進,前面最後的兩座州縣被摧枯拉朽一般地打下來,兵臨城下的淮王,再也扛不住了,忽然派出了使臣,向朝廷請降。打,他不敢打。可是投降,他也不敢實打實地降!越王凈身出戶,親自效仿負荊請罪這一出,是因為越王本身就沒有兵馬,只是打個旗號,提供些錢糧罷了。而他淮王,卻是招兵買馬,亮明旗號地反叛了!此刻雖然想投降,卻害怕萬一出去降了,一個不慎丟了性命,未免有些失察,因此淮王沒有親自到兩軍陣前,而是一邊遣使投降,一邊仍舊暗中調遣著自己的兵馬,生怕被朝廷砍了腦袋。
但即便如此,淮王請降的消息仍舊讓許多人為之側目。
朝廷方面,自然是欣喜異常,三王叛亂,諸王蠢蠢欲動的局面,到此已經大為改觀。越王已經降了,如果淮王再降,那無異於斷掉張秀一臂,三王叛亂,最後就只剩下吳王一個,孤家寡人!如果進行的順利的話,戰事或許很快便會結束了!
而叛軍方面,對於淮王主動請降,最憤怒和著急的便是吳王張秀了。最開始和淮王私下鼓動,張秀未必便安著好心,多半便是有一個算一個,能多拉一個下水,便多一個幫手。而淮王所處的地理位置,對吳王來說更是一種屏藩和遮擋。然而現在大軍壓境,淮王請降,萬一事情成了,唇亡齒寒之下,失去了淮王的遮擋和保護,吳王的處境肯定會變得異常艱難!
因此吳王一邊緊急派遣使者遊說淮王及其上上下下的幕僚佐屬,一邊暗中挑動淮王屬下的矛盾,收買著各級可用的將官,同時,吳王還暗中調動手下的軍隊,緩慢地朝淮西壓了過來。
兩手準備,如果淮王聽從了自己的勸告,沒有投降而是選擇繼續反抗,那就萬事大吉;如果淮王一意孤行,徹底投降了朝廷,那自己就必須接管淮王的地盤,同時最大可能地保留下來淮王的勢力為自己所用!眼下自己兵馬雖多,但面對朝廷三面夾攻,無論是輿論還是戰場上的形勢,都變得異常嚴峻,要打破這個局面,就要爭取戰場上再次反客為主,獲得一場大勝!而作為這一點的前提,軍隊數量自然是越多越好!
聽聞吳軍在背後壓上來的消息之後,淮王一顆心頓時更加焦躁起來。前方朝廷的意見遲遲沒有下來,後方吳王的反應可是快得很!淮王雖然膽小,可也並不是傻子,略一分析吳王的舉動,便已知道其用心若何了。一前一後,淮王彷彿被夾在兩片烙餅中的肥肉,燙得快要冒油了……
如果堅持投降,惱羞成怒的吳王說不定會殺了自己,獲取整個淮西的指揮權。這一點說起來駭人,但可行性還是相當高的。當前的形勢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天知道身邊哪個人被吳王收買,成了他的人?哪怕吳王迫於輿論壓力不會殺了自己,但軟禁起來,虛傳號令也是極為可能的!
可是眼下投降的使者已經派出去了,消息都傳遍了大江南北,現在要改口也已經晚了。何況眼下朝堂上的消息雖然沒有傳回來,可是朝廷的大軍卻是近在眼前的,如果自己臨時改口,惹得那個脾氣暴躁的六皇子明忠動了真火,朝廷大軍鐵蹄之下,自己還能有命么?
左右為難,淮王是寢食難安,原本豐潤的體態急劇地瘦了下去。萬不得已之下,一邊與吳王的使臣虛與委蛇,淮王一邊暗中調動,忙不迭地分了一半的兵馬出去,不是對著朝廷的兵馬,相反,卻是朝著後方開去,很明顯,是防備著先前一條戰壕的戰友——吳王的!
如此一來,吳王更是怒不可遏,但是朝廷大軍壓境,卻不宜再起戰端,因此吳王一邊譴責著淮王,一邊暗中加緊動作,準備策反淮王的軍隊。
努力終於有了成效,淮王派往後方,防備吳軍鵲巢鳩占的三千府兵,忽然在一夜之間發生了叛亂!近半數的士兵倒向了吳王的陣營,頓時打亂了淮王的部署。本來淮王派兵後撤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一點,因為如果投降朝廷,他的命是肯定會保住了,但是這些兵,肯定是再也不會有了。但是他沒有想到,倒戈的事兒會來的這麼快!這一下淮王心緒徹底大亂,慌忙召集了貼身的護衛,乘著深夜護著他出了城,居然直接就到了朝廷的大營!
淮王徹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