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賣畫
自改革開放以來,滬市作為對外交流第一線,外賓一直不少。
五月份,幾位海外收藏家和市博物館取得聯繫,想捐贈一批早年流落海外的文物回國,其中包括兩幅白石老人的畫,價值高達七位數。
市委領導非常重視,安排的接待也是最高規格。
現在各單位的狀態都屬於用車難、買車更難,想批經費是難上加難,因此一旦有重大活動,都是包計程車使用。
周楊是此次博物館接待的司機之一,一大早就在機場等著。
這活其實還不錯,給的工資高,事情沒多少,畢竟外賓也不是總用車,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車上等著發獃。
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
就好比今天,有位收藏家許如山老先生想去書畫街轉轉,這屬於私人行程,沒有接待跟著,就由他頂上。
周楊對本地風土人情都很清楚,尤其是書畫街,他領著苗苗來過兩次,更是對口,跟人聊得倒是挺合得來的。
就是到其中一家店的時候,老闆看見他就說:「來拿畫嗎?」
苗苗是逮誰就送畫,周楊也有一幅,之前本來已經掛上,誰想到釘子不牢靠,摔了個稀碎,前兩天才又拿來重新裱的。
他本來都沒意識到這是自己裱畫的店,一抬頭才反應過來說:「今天先不拿,我這工作呢。」
老闆東西都拿一半了,收回去說:「行,那你隨時來拿啊。」
許如山今年不過六十,眼睛還是亮的,只瞥一眼,就很感興趣道:「我看一下可以嗎?」
周楊心念一動,這幾天他也知道這次的訪問團都是些什麼人,給苗苗戴高帽子說:「這是我一位長輩家的妹妹畫的,她是從小跟國畫大師趙千學習的。」
趙千這兩個字,只要收藏國畫的大家一定知道。
許如山也不例外,更加精神了,說:「這次來,我也是希望能拜訪一下趙老師的。他祖父崇山先生的《萬馬圖》,一直收藏在我家中。」
得虧苗苗,周楊還能知道誰是崇山先生,說:「巧了,這孩子倒是臨摹過一幅他的《秋山吟》,現在就掛在家裡。」
就這兩句話的功夫,許如山已經細細端詳起手裡裱好的畫。
畫中是一枝紅梅,別看簡單,想畫好可不容易,尤其是一打眼瞧,連花後頭的簌簌寒意都透出來,又有春將來的明媚。
說真的,周楊看著就是一枝花,不曉得有什麼值得看這麼久的,只觀察著許如山的神色,心想上年紀的人就是沉得住,也看不出人家到底是覺得好還是壞。
心裡替苗苗有些著急,覺得這對她來說可是個好機會。
許如山一言不發,沉默半響,他們做收藏的就是要有一雙好眼睛,這畫雖然稚嫩,但著實有潛力,以他的預感來看,假以時日,國畫界又要出一位大師。
到時候,即使是再稚嫩的作品,也是值大錢的。
他心中有決斷,說:「小周啊,不知道你肯不肯割愛。」
周楊當然是不肯的,開玩笑,那可是專門送給他的,送的時候苗苗還說:「你那屋太冷了,聊贈一枝春驅驅寒吧。」
當然,他現在已經不住那四處漏風的破房子了,今年冬天一準不用挨凍,但那也是心意,怎麼能給別人。
他搖搖頭說:「實在不好意思,這是專送我的,您要是感興趣,我倒是可以問問她。」
許如山也不強求,說:「行,那勞煩你幫我牽個線,就說我想有意收藏這孩子的畫。」
話說得客氣,周楊當然應,聽到「收藏」眼睛一亮,畢竟人家肯定是拿真金白銀來收,心想真是湊巧,苗苗那天還惦記怎麼掙錢,這錢就馬不停蹄來了。
真不愧是方圓八里投胎投得最好的小姑娘。
他招待完許如山一天,就趕快到方家宣布這個好消息。
這回捐贈文物的事,趙秀雲是知道的,電視台還要出一集專門的節目,她對幾位收藏家都有基本的了解,提起其中的許如山老先生,更是一清二楚,說:「許家在收藏界很有名,據說手上還有王羲之的真跡。「
這些周楊是不大清楚的,只說:「別的不說,要是苗苗第一幅畫能被這樣的收藏大家買走,將來可不用愁了。」
他就是這麼世俗,想到的也只有這個。
趙秀雲也是這麼想的,跟孩子一說,苗苗當場就點頭說:「我聽老師說過他。」
畢竟算半個同行,趙老師知道也是正常的,其實他本來都跟人約好,到時候重磅推出晚年收的這個小弟子,不過到時候人家多半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不比這樣的偶遇來得好聽。
更顯得學生的真功夫。
趙千轉天知道這件事高興異常,說:「不錯,許老師可是收藏大家,花開需有人知道,你這朵是要香飄千里啦。」
他也沒想著可以幫襯什麼,畢竟這花現在開得自然,勉強說不定就折了,只交代幾句讓她到時候謙遜一些,畢竟是對著年紀稍長的人。
趙秀雲教的孩子,從來都不會差。
苗苗平常不管是什麼性格,待人接物都是沒問題的。
就是有些緊張,等著人上門的時候有些不安地擰著裙角說:「媽,我這樣穿好看嗎?」
趙秀雲夫婦雖然也很重視這件事,不過說:「好看。沒事的,就當是有老師來給你做點評,好不好咱們都接受。」
生怕到時候人家沒看上,孩子太失望。
苗苗眼睛眨呀眨,也想到這種可能,給自己鼓勁說:「我勝不驕敗不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