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恆常

歷史的恆常

「歷史長河緩流,流經千年,也不過彈指揮間,周而復始罷了。」——題記

讀書如鑿井,看似一口一口井都是獨立的,但實際上天下水皆有一脈相通之處,十口鑿井必然可緣一源。這個比喻倒不是空巢來風,曾經也聽聞過,讀書時也升起過這般想法,只不過今日囫圇吞棗地讀了幾本書,這感慨便頗為深刻了。

很多書籍讀起來若要探尋其共通之處是需要假以時日的思索和須臾間的大悟才能通曉。但是歷史類的書籍是別具一格的,你讀著讀著便能從百年千年的變更窺探到其中不變的迴環往複。

《英國簡史》是今天讀的新客,雖然還差些許未能及時讀完,但思緒萬千,唯恐后忘記如麻般卻又似泉涌的文思,便想草率地先提筆談談自己的拙見。

讀下來英國的一路變遷,其實總結一下不過是宗教與政治,慾望與掠奪罷了。

縱觀英國以及整個歐洲的歷史,他們的政治總是與宗教掛鉤。在歐洲有這麼一句話:「宗教決定政治,政治影響宗教。」在那時候的西方,宗教與政治的關係類似於中國古時候的官商勾結。

相較於東方文明,西方文明在開始似乎是更為原始的。他們崇尚神明,堅信上帝,他們擁有著各自不同的信仰,並且堅決地捍衛著。然而正是這份堅決點燃了無數戰火,引發了無數變革。

由小見大,由西方強國英國來觀覽整個歐洲,你會發現在文藝復興前,歐洲的民眾是難以得到文化知識科學上的教導,只能學習宗教知識,背誦聖經。他們的學富五車,實際上就是對聖經的倒背如流。

他們對於宗教只有盲目的聽從信仰,因而也就給了教會的一些貪婪之人一些可乘之機。那時的教皇權威之大盛過國王,所以在宗教文化之鄉——羅馬,也就出現了國王給教皇錢財,教皇給國王加冕的勾結現象。

這時的宗教不是簡單的信仰,而是對下利用人民群眾的狂熱來召集支持,來引起有利自己的暴動,對上誘導政治走向,打擊政敵。

不斷的宗教糾紛和政治爭鬥組成了冗長而單一的歐洲歷史。如果說英國或者是整體歐洲在政治上有什麼比較好的變革思想,那或許就是至今還被美國唱得響響的所謂的「民主」和人道主義。

但說是如此,人道主義究竟又是何人的主義?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還是幕後操控的資本家?如果人道主義果真是維護人民群眾的好主義,那為何口口聲聲倡導著它的美國要去不斷地將戰火燃燒到敘利亞、伊拉克等國家,挑起無數紛爭如俄烏戰爭和中國的台灣問題?如果他口中的人道主義真的是維護大眾的,那為何又能如此對民生疾苦視而不見?

目睹著西方的政治思想,我禁不住聯想到了中國的政治觀念。

與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表面民主背地霸道的統治不同,中國自古以來講究的的仁道主義,倡導的是王道精神。

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主張的是以個人利益為中心的人道主義精神,與中國所傳承下來的仁道主義精神迥然相異。

這又令我不得不想起了孟子以及孔子對仁道主義的描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或許這就是對它最好的一個闡述。先將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管理好,關係處理好,孝順親長,禮讓幼小。但這不僅僅只是全部,最終要做到的,是寬懷整個天下。

在宗教方面,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延綿五千年文化而不倒的大國,這的確是有與零碎短暫的西方眾國有區別的。

中國的宗教十分地多,例如道教、佛教、***教……但為何中國由宗教而產生的劇烈糾紛很少呢?原因就在於對其態度。

中國對於宗教秉持著一種兼容並包的廣博胸襟。再者,中國人並沒有特別地將宗教作為生命的全部,傾注一切的狂熱。在上古時期,雖然古人極其注重祭祀,但是這不是迷信,而是對祖先的敬重,對未知的敬仰;注重占卜,不是屬於迷信,在那個文化知識較為匱乏的時代,占卜給予人們安慰與希望,在戰爭中給予戰士們動力與信心……對於中國人而言,真正地信仰在於自己,在於書籍,只有書籍能充盈自我,只有自己才能改變命運。

還有一點,中國的宗教是不參與政治的,只是作為修身養性的存在。

這以上種種原因促使中國能夠總是在分裂后重新被仁慈君主統一,且一旦統一多是幾百年,例如周朝八百年的國壽。中國人因為其獨特的宗教哲學和政治思想而總是能夠分而合之,這便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

而再反觀歐洲各國,哪個不是命運多舛,曇花一現?就那英國來說,哪個王朝不是幾十年就隕滅了?哪個王朝能夠屹立百年?屈指可數。再看看印度,同樣因為宗教和政治思想,導致其多分裂長殖民且到如今看似統一的國家又是各自為政的亂局。

這便是文化主導歷史。

肉眼可見,歷史變化的因素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但是在如此無常的變化中卻能夠一眼窺探出其規律。

是的,無論如何分裂,無論分裂時間長短,最終總會走向統一的海洋。

正如,一切的變遷,終歸是不變的亘古——起點亦是終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萬古青樹攬雲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萬古青樹攬雲天
上一章下一章

歷史的恆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