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難民何處去?

第一百零九章難民何處去?

原本作為天選之子的朱溫,這幾年接連不順。

自己用了小一年的時間,終於把李曄搶回了長安。

這邊剛要消停,東邊的青兗就出了事。

同時,那個什麼德王小屁孩就要出京去南陽。

原本自己還親自測試過的,他就是個貪財好色的紈絝小王爺,誰知他去了南陽就接連走了幾步好棋。

先是和趙氏聯姻,獲得了荊襄的大力支持,一下就在南陽站穩了腳跟。

還招募難民,開荒種地。

這樣安心種田的王爺朱溫是喜歡的,只要不關心政治,幹啥都行。

原本預計王師範幾個月就能平定,誰成想竟和自己硬扛到了現在!

致使遷都計劃一再拖延。

趁著自己和王師範攻伐的時候,荊襄南擴,把荊南拿下了。這步棋使南陽系的實力大大增強,這是自己的失誤啊,當初就應該及時制止。

翻過年來,淮南、河東、青兗、荊襄就聯手圍攻自己,搞得自己兵力捉襟見肘,一時間手忙腳亂。

而那個被自己忽視的德王竟然帶兵進京,把自己留在關內的大軍滅了。

還讓關內的李茂貞服軟,楊崇本放權。

此時,朱溫雖然惱火,可他依然看到了機會。

只要李裕這個時候登基稱帝,他就可以聯合朝廷舊臣反對李裕。

到那時,他就會功敗垂成。

自己的機會不就來了嗎?

李裕非法登基,他可以不承認,這樣大唐的皇帝就沒了,自己登基順理成章。

誰知,這個李裕不按套路出牌。

竟然放著皇帝的寶座不要,返回了南陽。

致使自己偷襲南陽的計劃也破產了。

不僅如此。

他還趁著自己忙於戰事的機會,一舉打進了湖南,把馬殷趕去了衡陽。

搞到現在,連江西都歸了他,是可忍孰不可忍。

河南道全境滴雨未下,今年的糧食將顆粒無收。

好在淮南撤兵了,青兗的旱情也很嚴重。

自己只與李克用用兵河北。

還好,還好。

細作為自己弄回些糧食,雖是杯水車薪,但也解了燃眉之急。

放眼天下,旱情緩解的只有南陽、荊襄和荊南等地。

朱溫看著地圖發獃。

自己有軍隊二十多萬,沒有糧食是很可怕的。

去哪裡就食呢?

他的手指很自然的滑向了南陽。

一是南陽距他最近,二是南陽這幾年一直豐收,不去他這打秋風去哪?

嗯,秋收一過,定要打進南陽。

即能解恨,又能解決糧食問題,一舉多得!

這樣想著,他的嘴角露出了笑容,把張浚被斬的壞消息都忘記了。

「主公,各州的難民太多,現在都往汴州聚集,恐怕要出事啊。」

李振皺眉說道。

「呃,難民?」

朱溫一縷鬍鬚看著敬翔說道:「送去南陽可好?」

「哦?這是個好主意!」

敬翔這段時間也在為難民發愁。

這麼多張嘴要吃要喝,汴軍連年征戰,糧食本就緊張,這一乾旱,災情就非常嚴重了。

「主公之策甚妙,南陽不是在關內收攏難民嗎?咱們主動給他送去,看他要不要。」

李振排著馬屁。

「嗯!他要是不要,就是沽名釣譽之輩,要是收下,他的糧食怕也得吃光。」

敬翔當然也不示弱。

「馬上去辦,讓難民去南陽。」

……

京師長安。

關內各州的難民面對如此的飢荒,根本扛不住。

更何況朝廷本就沒有多少存糧。

剛剛緩轉的關內經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長安城外的曠野上,黑壓壓的都是人流。

粗粗一看,竟有幾十萬之眾。

長安城各門早就關閉了。

城裡的百姓都只能稀粥度日了,哪裡敢去救濟城外的百姓。

自從朝廷下達詔令,讓周圍各鎮招募關內難民以來,只有為數幾鎮開關放行了。

蜀王王建就放行了部分百姓。

他雖放行了,可還是挑挑揀揀,只要青壯和年輕婦女,老人孩子一概不得入境。

馮行襲也招募幾萬難民,用來充實自己的州縣。

至於河東、河北、河南,他們自己都自身難保呢,哪還有餘力安置關內的難民?

只有南陽李裕,敞開了懷抱往裡放人。

他原來的計劃是把難民安置在南陽、荊襄和江西。如今看來,這樣是安置不了的。

於是他與老丈人們商量,把這些難民往南方安置,尤其是那些洞蠻之地,這樣可一舉多得。

即安置了難民,也改善了當地人口結構,使少數民族地區更加穩定。

在李裕的帶動和要求下,趙匡凝的荊南、趙匡明的湘北、馬殷的湘南都敞開了懷抱。

衡陽馬殷,經過戰爭的洗禮,湘南各州的人口數量下降不少,急需補充。

趙匡明的朗州、澧州、辰州、漵州等洞蠻之地,更是人口數量下降,能有漢人來定居也是趙匡明想要的。

長安宮城。

太極殿。

今天的朝會開的有些鬱悶。

主題就是京師的糧食和難民問題。

這幾年,荊襄和南陽連續給長安輸送貢賦,加上關內回收到朝廷手中的州縣,也多少能產出些糧食,一下子讓長安的糧倉充盈起來。

各衙門官員補發薪俸也有了盼頭,軍隊也養了五六萬,一時間,上至皇帝,下至吏員都覺得大唐中興了。

太子李祚更是意氣風發,每日幻想著自己繼位之後,如何大展宏圖,征服天下。

可一轉過年來,進入了到了天復六年,形勢急轉直下。

老天爺對整個大唐實施了乾旱政策,連續幾個月滴雨未下。

很多河流乾涸,大江大河水量急劇減少。

像個別重視水利的地方尚有灌既用水,沒有水利設施的地區,則只能等著老天爺開恩。

普天之下,乾旱成災。

大批的難民逃離家園。

關內各州縣的難民只能往京師跑。

不是說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么?

我們這些百姓沒吃沒喝,你皇帝管不管?

難民的回答很直接,早早的跑來京師等著皇帝救濟了。

至於朝廷的答桉,則是一紙詔令,把這些難民推了出去。

其他藩鎮朝廷也指望不上,就盼著南陽的反應了。

李裕倒是反應快,積極響應朝廷的號召。

可是去他南陽的通道也只有這一條,這段時間已經把大批難民送走了。

可長安周圍的難民太多,每天都有人餓死在城外。

運送屍體的差役都有幾百人,忙都忙不過來。

「聖人哪,再不救濟怕出亂子啊,死的人太多了,咱們至少也得施點粥啊。」

獨孤損鬚髮皆白,顫抖著聲音奏道。

「獨孤相,咱們哪裡還有糧食啊,城內外還有幾萬大軍要吃飯,城裡百官人人都得要俸祿,這點糧食一撒手就沒了。」

崔胤皺著眉頭。

「是啊,這點糧食是我們的膽氣,不能施粥。」

柳璨雖然也知道城外的苦難,可他還是硬著頭皮不同意放粥。

「要不讓南陽來關內施粥?」

崔遠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像看傻子似的看著他。

崔遠老臉一紅,都囔道:「大不了就准了他鎮南軍節度大使的官職……」

「咳咳。」

高台上的李曄看著朝堂下的眾臣為了施粥爭吵,心煩起來。

這日子怎麼過成這樣了?

剛過上兩年舒心日子,就鬧飢荒。

唉,要不就准了裕兒的鎮南軍差事?

「承旨,下詔書,任德王為鎮南軍節度大使,持節。」

「崔愛卿,馬上辦理手續。就讓南陽在關內設立施粥點,讓他加快難民的轉運。」

「就這樣,散了吧。」

眾人心頭一松。

不管怎麼說,總算有了解決的辦法,總比沒人管強吧?!

至少這些大臣有了心理安慰。

現在不僅是丹水上有幾百艘木船日夜運送著難民,如今在魯陽關和方城關前,也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群。

守關軍兵如臨大敵。

早有急報直飛襄陽。

李裕這幾天處理了細作大桉,心裡踏實不少。

至少這個潛伏在身邊的炸彈解除了。

接到魯陽關、方城關的急報,他先是一愣,而後就明白了。

往年,南陽招募流民,朱溫轄區管控極嚴,根本就沒人從這兩處通道來南陽,很多都是從淮南輾轉而來。如今突然出現了這多難民,不用說,這是朱溫故意的。

「呵呵,想用這樣的陽謀來打擊我?」

他想明白其中的關節,把王厚協找來商議對策。

這幾天,王厚協忙得找不著北了。

以前有張格幫著張羅,現在就他一人,如何忙得過來?

「主簿,朱溫用此陽謀,如何破之?」

王厚協也看出這是朱溫的計策。

即能減輕他屬地的糧食壓力,又能給南陽添亂。這樣的陽謀確實難辦。

不收,德王的仁義之名怕是不保。

收,自己的糧食壓力太大,往哪裡安置這些人?

他沉吟半晌,也沒想出好主意來。

李裕心裡有點著急。

那都是活生生的性命,不能讓他們在關前等死。

「放他們進來吧,先集中安置在房州。」

下一章:第一百一十章大生產書籍詳情頁上一章:第一百零八章牽連

鐵血殘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鐵血殘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九章難民何處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