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漠十年
「哈哈,好,好一個『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大哥柯鎮惡先清醒過來,「默兒,你很了不得啊,這麼簡單的道理,卻困擾了我們很久,也困擾了太多的世人。」
「今後靖兒的武功由三弟、四弟來傳授,默兒的武功由二弟、六弟和七妹來傳授,我就做你們的總監督吧」。
「今天先這樣,大哥我偶有所得,想自己靜一下,二弟、四弟分別傳授默兒和靖兒,其他人都找地方自己修鍊去吧」。
郭默真的沉默了,沒想到自己隨意的一番話,大師傅會有如此大的感受,貌似這就改變了郭靖學武的方向和進程?
------
「郭靖、郭默,來喝水啦,休息一下吧」。
一陣風吹來,有著絲絲的涼意,草原上的草也開始枯黃,已經是農曆冬月時節,冬未至,秋意濃。
一聲銀鈴般的聲音傳來,多少年了,還是保留著這樣的出場方式,人未到,聲先傳。
來人當然是華箏,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華箏也不再叫「二哥、三哥」,而是直呼其名「郭靖、郭默」。
也許是草原上的人生性豪爽,也許是那次結拜安達不過只是兒時的玩鬧,也許是小姑娘長大了,心中有了別樣的心思。
一如既往的滿頭小辮子,隨著一步一跳的,顫顫巍巍。手裡一左一右拿著兩個皮囊,那是給郭靖、郭默兄弟帶的水囊。
背後居然還跟著一個小女孩歲的樣子,梳著跟華箏一樣的髮飾,遠遠看去,就像華箏小時候一模一樣的。可是,這個小女孩不是蒙古人,而是漢人,她叫張婷。
張婷?是的,一個原著中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的人物,她傅張阿生的女兒,張婷的娘就是七師傅韓小瑩。這也是郭默非常驕傲的一件事情,再一次證明自己可以改變原著的可能性。
十年了,從江南七怪尋到大漠來傳授他們武藝,已經過去整整十年了。十年時間,當年的孩童都已長大。
拖雷已經將近二十歲了,跟著鐵木真東征西戰的,平時不經常能見著。
華箏也快十六歲了,出落的亭亭玉立的。
郭靖、郭默,都已經過了十六歲的生日,在這個年代,過了十六歲,就正兒八經算是成年人了。
由於常年練武的原因,而且奶類和肉食不斷,郭靖和郭默身高都挺高,十六歲的少年,都超過了一米八。
郭靖要更威勐一點兒,小麥色的膚色,健壯的很,依然不是很愛說話。不過看到華箏,就會止不住地眉眼含笑,真說起話來,也一套一套的,不再顯得那樣木訥。
華箏也更喜歡跟郭靖接觸,也許宿命如此,也許這種高大威勐、忠厚老實的形象,更符合蒙古人的審美吧。
郭默,卻一如既往的白皙,用華箏的話說「如果給郭默換上了女裝,他將會是整個草原上最美的『女人"」。
雖然也練武十年,但是郭默卻屬於那種「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型的,這要是回到了中原,換身讀書人的衣服,妥妥的一個秀才郎。
十年時間,每個人變化都很大,或者說跟原著相比變化很大。由於郭默的引導,郭靖主修了大開大合的武功,韓寶駒、南希仁、張阿生主要調教郭靖,郭靖還學會了柯鎮惡的伏魔杖法。
也許是第一印象的緣故,諸多武功里,南山掌法是郭靖練的最好的。
現在別說對上郭默,即便是南希仁自己,跟郭靖比試掌法都沾不到半點便宜。有了郭默的存在,可以有個比照和對練,比郭靖自己練習、毫無實戰經驗要強多了。
這也是郭默最為得意的事情,與其說是江南七怪在傳授郭靖武功,不如說郭默才是背後真正教導郭靖的師傅,只是大家已經默認了這種關係的存在。
據郭默估算,現在郭靖的武功,已經超越了江南七怪里大部分的人。除非是生死相搏,能穩勝郭靖的或許就柯鎮惡一人,能跟郭靖相持的反而是南希仁和韓小瑩,這還是因為這二位近年來功夫大進的原因。
至於郭默,沒有人能清楚的知道他的功夫到了什麼地步,只是郭靖覺得弟弟要比自己厲害的多。跟郭默對練,自己從來沒有贏過,每次都是自己累倒了就宣告結束了。
當然,十年時間,兄弟二人也不斷向哲別學習騎射功夫,郭靖彷佛天生就屬於馬背,哲別的騎射功夫完全學全了,差的只是火候和實戰經驗。
在這方面,郭默就沒法比,要不是三師傅「馬王神」給他開小灶,正常騎射都是問題,這也是郭默少有的,能夠被大家用來打趣的地方。
郭靖骨子裡是一個乖寶寶,可郭默卻膽大無比。從十四歲開始,就瞞著李萍和各位師傅,打著去跟哲別學藝的旗號,帶著郭靖跟隨哲別偷偷地參加了多次戰鬥。
雖然大多是在馬背上的爭鬥,郭靖、郭默也都受益匪淺,真正受過血與火的洗禮,二人再練武的時候,已經不再只是花架子的套路。
因為年齡還小,從軍升職是不可能的,哲別就有意無意地,多給這哥倆一些錢財或者牛羊的賞賜。因此郭家這些年也闊綽了起來,母親李萍已經不需要再像往年那樣的操勞。
本來年齡也不大,郭靖十六歲,母親也才三十齣頭。看著孩子日漸長大,家境也變好了,女人愛美的天性也展現出來,衣著與打扮也講究了很多。
閑著無事,偶爾也隨韓小瑩練上幾手,不求禦敵,健身即可。
郭默倒是蠻贊成母親學武的,他對這個母親除了愛戴,內心莫名還有著一絲的憐憫。
在郭靖、郭默他們十歲那年,孩子逐漸長大,為了方便習武,索性搬離了集體營寨,緊挨著七位師傅的住所,修建了一套院落。
值得一提的是,因傅和七師傅成親后,原來的居所再次得到擴建。現在,總體方圓佔地已經超畝,主要還是七位師傅在住,現在又再加上郭家三人。
隨著住所面積的擴大,在周圍的影響力也在增加,好事者給這個地方還起了一個名字,叫「七賢庄」。
眾師傅也樂見其成,二師傅更是大筆一揮,寫了「七賢庄」的名號,讓人做成牌匾掛在大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