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商議

第二章 商議

中國四大名著,發生的朝代各不一樣,這水滸的故事背景,是在宋徽宗時期。

宋徽宗是出了名的昏君,為了修建墾岳,大興土木,以至江南百姓,流離失所,方臘也是因此抗起了起義的大旗。

北方雖然不興土木,但也被那括田稅法搞得苦不堪言。

數年前,朝廷胥吏杜公才,向大太監楊戩進言,巧立名目,查閱老百姓的田產地契,一開始被稱之為稻田務。

而宋朝的田地,大多都是幾經易手,基本都是開墾出來的,何來地契一說?

於是這些沒有地契的田地,就被朝廷沒收,充公了。

楊戩將這些田產收歸公有后,又測量出面積,按照面積收稅,強迫百姓租種。

然而這些被強迫租借給百姓的田產,十有八九又都是荒地、沼澤、退灘等,這種田地如何能夠種糧食?

但百姓能不能種,朝廷卻是不管的,該交的稅,卻是一分都不會少。

原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如此一來,就更加食不果腹了。

而楊戩借著杜公才的巧立名目,搜颳了一大批民脂民膏,甚至忝為自己的功績。

杜公才也因此舉,從一個小小的胥吏,被楊戩破格提拔為觀察使,一躍成為了朝廷的官員。

早就腐朽不堪的朝廷,那些官員,如同看見屎的蒼蠅一般,從蔡京,到高俅,再到張佑以及李彥之流,不甘落後,徹底將搜刮民脂民膏發揚光大,稻田務搖身一變,成為了西城所,較之楊戩,有過之而無不及。

舉個例子,李四有一塊田,賣給了張三,張三又賣給了王二麻子,朝廷就向王二麻子索要地契,王二麻子只能去找張三,張三隻能去找李四,找到最後,沒人拿得出地契,於是這塊地就會被朝廷沒收充公。

簡單來說,就是朝廷看上的田產,不擇手段,也要搞到自己手裡。

最著名的就數京西汝州魯山縣,整個縣城的田產,竟然全都被朝廷沒收充公了。

這些貪官污吏,巧立名目,不擇手段,將田產歸為己有,又將那些荒田強行租借給百姓,加重稅賦,百姓不堪負重,流離失所。

宋朝的歷史,汝州為起點,隨後迅速蔓延到河北、淮北等多地。

俗話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於是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石亭雲一家,就是被這稻田務所毀,數代的積累,一夜之間,全被沒收充公。

石亭雲也因此,一怒之下,將朝廷胥吏殺了個乾乾淨淨,直奔梁山而去。

此時,梁山聚義廳中,石亭雲坐在首位,左側則是坐著老爹石老太爺。

這石老太爺已到古稀之年,老來得子,石亭雲原本想讓這個便宜老爹來坐這梁山大寨主的位置,但石老太爺死活不肯。

老爺子性子頑固,本是石碣村的保正,又樂善好施,被迫上了梁山,已然難受至極,怎肯再當這土匪頭子?

而石老太爺左側,則是坐著史文恭,身高八尺有餘,約莫三十齣頭,氣度不凡,精神抖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水滸:開局刀了王倫,我當老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水滸:開局刀了王倫,我當老大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商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