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第 193 章
烏力罕就算有千般算計,也只能等到第二年春天再進行。
如今雪已經越來越大,到處都滴水成冰,想要送信出境變得非常困難。
李洵所處的地域要靠南邊些,情況雖然要好些,卻也好不了太多,同樣也被冰天雪地給封印了。
他來格桑堡時,已經是十月中旬,如今快兩個月過去,大雪已經完全覆蓋了路面,不宜再率軍遠距離出行了。
早在來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春節,他滯留在邊關已成定局。
宋世明擔心他的安全,李洵倒是很坦然。
以格桑堡所處的緯度,溫度已經低到無法長時間在野外停留。一般情況下,沒人會選在這樣的時間大規模出兵。
就算有人出兵,李洵也絲毫不懼。
格桑堡在北戎手裡的時候,就構建了還算堅固的防禦體系,經過駐軍這近一年的擴建,城牆又加厚了幾米,要防禦冷兵器完全沒問題。
加上格桑堡原本的駐軍,以及李洵帶來的精兵,這裡總共有一萬兵馬。
之前的一個多月里,肅城也陸續運來了更多的震天雷和新造好的短距炮。
並非他託大要拿自己的性命冒險,而是對他來說,這樣兵力與裝備,不管是突圍還是據守,都完全夠用了。
就四方形勢來說,西戎剛剛元氣大傷,大啟被西戎這一仗給震住了,大概率都不可能在這個冬天主動出擊。
即使有什麼變故,西邊的伍汲,東邊的劉淵都是老成之輩,又有震天雷加持,都是能穩住局面的。
政務上,具體事務也可以放心地交給保父林德康和妹妹李明婉等人。
他在西北邊境耽誤一個冬天,並不會造成什麼嚴重後果。
基於這些原因,李洵在這個冬天可以過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從容悠閑。
他帶著宋世明一起,親手訓練著那一百名奴隸與三戶農奴之中的男性。
雖說奴隸們比較懶惰,李洵卻一點都不覺得棘手。
胡蘿蔔加大棒的辦法,在哪裡都是適用的。
他將這些人全部趕到軍營里,像訓練新兵一樣訓練他們,強化他們的體魄,也反覆訓練服從性。表現得好的那一批,每天都有肉食獎勵,表現得不好,則是餓肚子賞一頓鞭子。
除此之外,還用上了釣魚執法的辦法,讓翻譯去策反他們中的幾個人,但凡上當的,就拉出來當眾抽五十鞭子。沒上當的,則可以收下翻譯給的全部賄賂,還額外獎勵一塊金幣。
李洵警示眾人,他會一直隨機試探他們,下次若再有背叛的,會直接被砍頭。
第二次的試探和第一次隔了快一個月,他讓人去套他們的話,讓他們說一些軍營中規定了不能外傳的事情。
這次還是有一個人泄密。
李洵沒有手軟,把所有奴隸拉出來,對通過考驗的忠誠者進行獎賞,並且讓所有人親眼見證那個泄密的奴隸當場被斬殺。
傑洛道夫與梅納德這兩個被選出來的管理者,也被私下裡警告過。他們在將來,同樣會受到考驗,若沒能通過,他這個領主對背叛者從不寬恕,必然會不計一切代價殺掉他們。
兩人對這位新領主敬畏不已,指天發誓說自己一定對領主忠心耿耿,什麼誘惑都不會背叛。
這樣一個多月訓練下來,這些奴隸的整體面貌與才來的時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走路腰背挺直,虎虎生風,也不再像以前一樣懶惰得猶如躺在地上的鹹魚,戳一下動一下。服從性也非常強,半夜緊急集合的時候,哪怕睡得再香再暖和,也會像立刻翻身起床去去集合。
倒不是他們有多麼害怕挨打,被鞭子抽打的疼痛雖然也很難受,但在前面的領主那裡卻也是領教慣了的。
他們更害怕的是挨餓。
伴隨鞭子的還有不給飯吃,這異族的飯菜實在太香太美味,間隔兩三天還能吃到羊肉,若是錯過了那一天的飲食,可實在是虧大了。
親眼見證著這些人的變化,宋世明嘖嘖稱奇,對著李洵拍馬屁:
「這世上就沒有郡王訓不出來的兵!」
李洵卻笑著問他:
「本王訓這些人的時候,你也在身邊跟著,可看出了其中的門道?」
宋世明心中一緊,郡王這是在考校他啊。
不過,宋世明若不是一個愛動腦子有能力的人,最初的護衛營三千人,也不可能是他來做這格桑堡守將。
他手下如今雖然只有六千人,但凡郡王的兵力更充足一些,遲早都會擴充到一萬人,那就是真正的一軍將領。
他在升任的過程中也是帶過不少新兵的,只是那些新兵一開始不像這些沙國奴隸一樣愚蠢懶惰,那時候他是照著軍營里制定的規章制度,一板一眼地訓練新兵。
如今又親眼見證了這一過程,自然也總結出了其中的規律。
「回郡王,屬下以為,所有的辦法,都無外乎獎懲二字。好的行為要獎勵,壞的行為要毫不留情地懲罰,多來幾次,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把所有規矩都銘刻在心裡。」
李洵滿意地點頭:
「說得不錯。用獎勵來強化好的行為,用懲罰弱化壞的行為,這個辦法,連豬狗牛馬都是能訓出來的,何況是更聰明的人。」
「以後再帶回來新的沙國奴隸,都由你來訓練。」
「是!」
宋世明欣然領命。
郡王能把一件事專門交給他,自然是因為認可他的能力。在郡王跟前掛上了名號,他還愁以後不能擔當重任嗎?
想想也真是他的運氣來了,郡王要在格桑堡過冬,就相當於整整三四個月,都只有他和另外那位跟著郡王來的護衛營小將隨侍在郡王身邊,這不正是他表現的好時機么。
自這以後,宋世明是越發殷勤,不僅訓兵巡防更認真,還時常向李洵請教兵書陣法。
李洵也不吝教導,這北方邊疆線漫長,將來若對沙國開戰,一個劉瑾肯定是不夠用的,能多培養一些能幹的將領他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除了訓兵,李洵也陸續收到一些從各地寄送來的折本。
他已經在一地長期停駐,政務軍務上的事情,自然都是要向他彙報的。
各地的折本都是先送到肅城,再由肅城送往格桑堡的。
大雪紛飛的天氣雖然行路艱難,從各地向肅城這個實際上的國之王都送折本,再由王都送折本到國君所在處,卻都是能辦到的,只是比起其他季節的速度要慢很多。
早在李洵剛接手北戎草原的時候,就已經在著手建立應對冬日的驛站線路了。
不然,一個漫長的冬天,草原和邊關的消息都傳不回肅城,誰知道會出什麼亂子。
如今這驛站線路便正好用上了。
接近年關,折本上並沒有太多需要他決斷的事,這些摺子,更像是各部以及主要大廠的年終總結。
保父林德康在摺子里向他彙報了今年的人才選拔情況。在他四處行軍打仗期間,肅城又舉行了兩次招考,總共選拔了近一千一百餘人,以滿足各部及地方的人才需求。
還彙報了官吏的考評,和年中向各地的調遣情況。
李洵全都認認真真地看了一遍,對各處的人事分佈做到了心中有數,也對政績表現突出的幾位文官在心裡稍微掛了個號。
農事部的周如植則向他彙報了今年農業方面的情況。
肅城,燎原,河原,樊城與河陵,糧食都取得了大豐收,多地的糧食產量,比起去年都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增幅。
兩季的收穫讓百姓倉廩豐足,家家戶戶交完了稅賦都還有不少的餘糧。
因為甜菜的推廣,百姓們不僅獲得了售賣甜菜原料的額外收入,每個村落的大多數百姓也都按照官府的要求養了豬。
甜菜養豬的效果很顯著,七八個月時間,百姓們養的豬,少說都有一百七八十斤,養得更好的,還能上兩百斤。
各地上交的豬肉稅賦,他下令讓各縣都辦了臘肉廠,將那些上交的豬肉,全部用鹽腌了熏製成臘肉,以便全年儲存。
李洵覺得這辦法挺好,如今沒有冷凍庫,想要存儲這麼多豬肉只能腌制。
周如植卻覺得,熏臘肉太費鹽,或許應該想辦法讓豬肉的供給變得像羊肉一樣,一直養著,要用的時候隨時宰殺。這樣不管是運輸還是儲存都方便很多。
他建議是建立郡國專屬的養豬場,而百姓們交稅賦的時候,也可以整個村合計后,盡量交整頭活豬。
這些活豬,可以先在縣城的養豬場養著,等需要的時候再分批次宰殺。
李洵暫時沒有同意他的這個提議。
終年養著這些活豬,是需要很多糧食的。如今的郡國,還沒寬裕到能用那麼多糧食去養豬。
相比之下,他更願意耗費鹽。
如今他能控制的領地範圍內,有三個地方都產鹽,鹽場的數量多達十幾個,就算朝廷將來不肯與他繼續貿易,他領地上的食鹽量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甚至眼下領地上的四百萬人口完全用不了那麼多鹽,這些鹽場如今還會向南邊與東邊輸出產出的鹽。
在折本上給周如植批複了自己的想法。李洵又拿起了財政部的折本。
這是妹妹李明婉寫的。YUShUGU.COm
她在折本里寫了今年各地的稅收情況,各地稅收比起去年都有著很大的增長,尤其是商稅,比起去年直接翻了三倍。
銀錢上,加上各種戰獲,郡國目前的賬面上還十分充裕。
但糧草都比較緊張。
除了稅收,他們還額外花錢向百姓們徵購了很多糧草,還花費大量銀錢向附近的大啟郡縣購買了糧食,即使如此,也只是勉強夠上各地的開支。
這點李洵心裡是有數的。
他比較在意的是,妹妹在折本上提到的另一個問題。
沿途運輸耗費。
從肅城等地向駐軍所在地運輸糧食,需要大量民夫與牲畜,這些都是要吃糧食的。運輸路途稍微長些,路途上耗費的糧草,就比運送到目的地都要多。
她建議明年要規劃調撥路線,盡量從駐地附近徵收調撥糧草。
李洵很認同。
今年是沒辦法,很多地方才佔下來,還沒能收穫太多糧食,只能遠距離調撥,明年就能逐漸擁有就近調撥的條件。
不過,這僅限於中原地區。
如今的草原,糧食產量連自給自足都不夠,更別提額外給軍隊提供糧食了。
但偏偏北疆的運輸距離是最遠的。
有沙國這個威脅在,將來需要運輸糧草軍需的距離只怕會越來越遠,且整個北疆以後都會大量增兵。
這是他必須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他在折本上批複,讓她先擬定一些能節省路程的調撥路線,其他等他回去再具體商議。
話雖如此,李洵卻也立刻就思考起對策來。
若能像中原一樣就近調撥,就再好不過了。可草原上的氣候與土壤肥力,能開墾出產量還看得過去的耕地嗎?
畢竟土豆,玉米,紅薯這樣高產又不挑剔土壤的作物,目前都還沒有引進。
這事得讓周如植的農事部抓緊調研和試驗,給他一個明確的答案。
而他也要做好不能在草原上大規模種植的準備——
那就只能從運輸工具上進行改善了,要儘可能不使用或者少使用人力或者畜力。
蒸汽火車的構想浮上心頭。
煤礦,他的領地上是不缺的,除了附近村落與鄰近城鎮可以拿它來燒飯取暖,以及煉製鋼鐵,它沒有派上更大的用場。
或許真的應該試著研發蒸汽火車。
有了火車,不僅能運糧食,還能運各種軍需,即使是與沙國開戰,後勤上他也會輕鬆很多。
蒸汽火車具體的結構他不清楚,卻知道所有的蒸汽機原理,都是用強勁的蒸汽推動活塞進行運動,然後帶動輪軸或其他零件。
他手下這麼多人,不乏能工巧匠,他可以重金讓他們去試驗摸索。
想到這裡,李洵便提筆寫下蒸汽火車的構想與原理,畫了個簡圖,便讓林程去督辦此事。
研發需要時間,自然是越早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