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智激周瑜

第五十九章 智激周瑜

魯肅再三囑咐道:「適間所囑,不可有誤。」

諸葛亮點頭應諾。

堂上。

孫權降階而迎,優禮相待。施禮畢,賜諸葛亮坐,眾文武分兩行而立。

魯肅立於諸葛亮之側,只看他講話。

諸葛亮致劉備之意完畢,偷眼看孫權一眼:碧眼紫髯,堂堂一表。

諸葛亮暗思道: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說。等他問時,用言激之便了。

獻茶已畢,孫權對諸葛亮說道:「孤多聞魯子敬談先生之才,今幸得相見,敢求教益。」

諸葛亮對孫權說道:「亮不才無學,有辱明問。」

孫權發出了自己的疑問:「足下近在新野,輔佐劉豫州與曹操決戰,必深知曹軍虛實。」

諸葛亮回答了孫權的疑問:「劉豫州兵微將寡,更兼新野城小無糧,安能與曹操相持?」

孫權問出了曹操的總人數:「曹兵共有多少?」

諸葛亮如實地回答:「馬步水軍,約有一百餘萬。」

孫權再次問道:「莫非有詐?」

諸葛亮對孫權說道:「非詐也。曹操就兗州已有青州軍二十萬。平了袁紹,又得五六十萬。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萬,今又得荊州之軍二三十萬:以此計之,不下一百五十萬。亮以百萬言之,恐驚江東之士也。」

魯肅在旁,聞言失色,以目視諸葛亮,諸葛亮只做不見。

孫權問諸葛亮:「曹操部下戰將,還有多少?」

諸葛亮對孫權說道:「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千人!」

孫權再次問道:「如今曹操平了荊、楚,復有遠圖?」

諸葛亮對孫權說道:「如今沿江下寨,準備戰船,不欲圖江東,待取何地?」

孫權對諸葛亮說道:「若曹操有吞併之意,戰與不戰,請足下為我一決。」

諸葛亮對孫權說道:「亮有一言,但恐將軍不肯聽從。」

孫權向諸葛亮請教道:「願聞高論。」

諸葛亮對孫權說道:「向者宇內大亂,故將軍起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如今曹操芟除大難,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荊州,威震海內,縱有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願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其不能,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孫權未及答。

諸葛亮又對孫權說道:「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有懷疑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孫權問道:「誠如君言,劉玄德為何不降?」

諸葛亮對孫權說道:「昔日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何況我主劉豫州乃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又安能屈處人之下?」

孫權聽了諸葛亮此言,不覺勃然變起,拂衣而起,退入後堂。眾人皆哂笑而散。

魯肅職責諸葛亮:「先生何故出此言?幸虧是我主寬洪大度,不然會面責學生。先生之言,太藐視我主了。」

諸葛亮仰面笑道:「孫仲謀為何如此不能容物?我自有破曹之計,他不問我,我故不言。」

魯肅聽了,眼睛頓時一亮:「果有良策,肅當請主公求教。」

諸葛亮對魯肅說道:「我視曹操百萬之眾,如群蟻耳。但我一舉手,則皆為齏粉矣!」

魯肅聞言,便入後堂見孫權。

後堂。

孫權怒氣未息,對魯肅說道:「孔明欺我太甚!」

魯肅對孫權說道:「主公,臣也以此責孔明,孔明反笑主公不能容物。破曹之策,孔明不肯輕言,主公何不求之?」

孫權回嗔作喜道:「原來孔明有良謀,故以言辭激我。哎呀,我一時淺見,幾乎誤了大事。」

於是,孫權便同魯肅重複出堂,再請諸葛亮敘話。

孫權見過諸葛亮,謝道:「適才孤冒瀆威嚴,幸勿見罪。」

諸葛亮也謝道:「亮言語冒犯,望乞恕罪。」

然後,孫權邀諸葛亮入後堂,置酒相待。

數巡之後,孫權對諸葛亮說道:「曹操平生所惡者:呂布、劉表、袁紹、袁術、劉備與孤耳。今數雄已滅,獨劉備與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吳之地,受制於人。我計決矣。非劉豫州莫與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

諸葛亮對孫權說道:「豫州雖新敗,然關雲長、羅子義猶率精兵萬人,劉琦領江夏戰士,也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憊。近來追趕豫州,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況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士民附曹操者,迫於勢耳,非本心也。如今將軍誠能與我主協力同心,破曹軍必成矣。曹軍破,必北還,則荊、吳之勢強,而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惟將軍裁之。」

孫權大悅道:「先生之言,頓開茅塞。我意已決,更無他疑。即日商議起兵,共滅曹操!」

於是,孫權就令魯肅將此意傳諭文武官員,就送諸葛亮於館驛安歇。

張昭得知孫權要興兵,就與眾人商議道:「主公中了孔明之計也!」

張昭等人急忙入見孫權,去勸諫孫權。

張昭對孫權說道:「昭等聞主公將興兵與曹操爭鋒。主公自思比袁紹若何?曹操向日兵微將寡,尚能一鼓克袁紹,何況今日擁百萬之眾南征,豈可輕敵?若主公聽諸葛亮之言,妄動甲兵,此所謂負薪救火也。」

孫權聽了張昭的話,只是低頭不語。

顧雍也對孫權說道:「主公,劉備因為曹操所敗,所以要借我江東之兵以拒之,主公奈何為其所用乎

(本章未完,請翻頁)

。願主公聽子布之言。」

孫權沉吟未決。

張昭等人出去了,魯肅入見孫權。

魯肅對孫權說道:「適才張子布等人,又勸主公休動兵,力主降議,此皆全軀保妻子之臣,為自謀之計耳。原主公勿聽也。」

孫權尚在沉吟。

魯肅又對孫權說道:「主公若遲疑,必為眾人誤矣。」

孫權對魯肅說道:「卿且暫退,容我三思。」

魯肅無奈之下,便退了出去。

此時,武將或有要戰的,文官都是要降的,議論紛紛不一。

孫權退入內宅,寢食不安,猶豫不決。

吳國太見孫權如此,問道:「我兒何事在心,寢食俱廢?」

孫權對吳國太說道:「母親,如今曹操屯兵於江漢,有下江南之意。孩兒問諸多文武官員,或欲降者,或欲戰者。欲待戰來,恐寡不敵眾。欲待降來,又恐曹操不容:因此猶豫不決。」

吳國太對孫權說道:「汝何不記得我姐姐臨終之語?」

孫權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想出這句話來了。

吳國太見孫權疑惑不決,再次說道:「我姐姐說道:『伯符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今何不請公瑾問之?」

孫權大喜,立即派遣使者往鄱陽請周瑜議事。

原來周瑜在鄱陽湖訓練水師,就聽聞曹操大軍至漢上,便星夜回柴桑郡議軍機事。

使者未發,周瑜已先到。

當周瑜到達柴桑的時候,就已經是晚上了。

魯肅與周瑜最厚,先來接著,將前項事細述一番。

周瑜對魯肅說道:「子敬休憂,瑜自有主張。今可速請孔明先生來相見。」

魯肅上馬去了。

周瑜的妻子——小喬出門來迎接周瑜,因為周瑜去鄱陽湖練兵了,她和周瑜就沒有見過面了。

周瑜方才歇息,有人來報張昭、顧雍、張紘、步騭四人來相探。

小喬嘆息道:「剛回來,不讓我夫妻二人私聊片刻。」

「那麼我去將他們給打發走,不見客,陪夫人?」周瑜問小喬。

小喬對周瑜說道:「去吧。」

於是,周瑜將張昭等人接入堂中坐定,敘寒溫畢。

張昭問周瑜:「都督可知江東之利害否?」

周瑜佯裝不知道,回答道:「未知也。」

張昭對周瑜說道:「曹操擁眾百萬,屯於漢上,昨日傳檄文至此,欲請主公會獵於江夏。雖有曹操相吞之意,尚未露其形。昭等勸主公且降之,庶免江東之禍。不想魯子敬從江夏帶劉備軍師諸葛亮至此。他因自欲雪憤,特下說詞以激主公,子敬卻執迷不悟。正欲待都督一決。」

周瑜問眾人:「公等之見皆同否?」

顧雍等人齊聲聲地對周瑜說道:「所議皆同。」

周瑜對顧雍、張昭等人說道:「我也投降久矣。公等請回,明早見主公,自有定議。」

張昭等人辭去了。

房間內。

周瑜走了進來。他來見小喬。

周瑜對小喬說道:「夫人,文臣已經給我打發走了。現在沒有任何人打擾我們了!」

話音剛落。

這時,又有人來報,說程普、黃蓋、韓當等一班戰將來見。

小喬再次嘆息道:「真的是。又走了一波,又來一波。去吧,夫君。」

周瑜迎入,各問慰訖。

程普問周瑜:「都督知江東早晚屬他人否?」

周瑜再次佯裝不知道,回答道:「未知也。」

程普對周瑜說道:「我等自隨孫堅將軍開基創業,大小數百戰,方才戰得六郡城池。今主公聽謀士之言,要投降曹操,此真可恥、可恨!我等寧死而不辱。還望都督勸主公決計興兵,我等願效死戰。」

周瑜問黃蓋等人:「將軍等所見皆同否?」

黃蓋忿然而起,以手拍額道:「我頭可斷,誓不降曹!」

眾人皆對周瑜說道:「我等都不願降曹!」

周瑜對黃蓋等人:「我正欲與曹操決戰,安肯投降!將軍等請回。瑜見主公,自有定議。」

程普等人告辭周瑜而去了。

然後,周瑜前往內室,準備去陪他的妻子——小喬。

可是,正當周瑜走進內室不久,諸葛瑾、呂范等一班兒文官相候。

小喬柔聲地對周瑜說道:「去吧,別耽誤工作了。」

然後,周瑜迎入。

諸葛瑾對周瑜說道:「舍弟諸葛亮自漢上來,言劉豫州欲結東吳,共伐曹操,文武商議未定。因舍弟為使,瑾不敢多言,專候都督來決此事。」

周瑜問諸葛瑾:「以公論之若何?」

諸葛瑾對周瑜說道:「降者易安,戰者難保。」

周瑜笑道:「瑜自有主張。來日同至府下定議。」

諸葛瑾等人辭退。

正當周瑜要回內室的時候,忽然又有人來報,說呂蒙、甘寧等一班人來見。

無奈之下,周瑜便請入,也敘談此事。有要戰者,有要降者,互相爭論。

周瑜對呂蒙、甘寧等一班人說道:「不必多言,來日都到府下公議。」

眾人便辭去了。

周瑜冷笑不止,因為他內心之中,已經有退曹操之計了。

然後,周瑜就到內室之中去找小喬。可是,他在內室之中沒有看到小喬,大抵猜測是在涼亭之中,就前往涼亭。

涼亭那裡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小喬果然站在那裡。她站在那裡,等著周瑜前來。

只見周瑜走來了。他看見小喬果然站在這裡,便走到了小喬的身後,直接將他的雙手從小喬的腰間,保住了自己的愛妻。

周瑜對小喬說道:「夫人,文臣武將都被我打發走了。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打擾我們了!」

「我看未必。」小喬對周瑜說道。

話音剛落。

有人來報,魯肅帶著諸葛亮來拜見周瑜。

小喬對周瑜說道:「我說的對吧?」

「請魯大人和諸葛先生到中門等候。」周瑜將他的雙手從小喬的腰間給鬆開,看向了下人,說道。

然後,周瑜出中門迎入。

敘禮畢,他們分賓主而坐。

魯肅先問周瑜:「都督,如今曹操驅眾南侵,和與戰二策,主公不能決,一聽於將軍。將軍之意若何?」

周瑜對魯肅說道:「曹操以天子為名,其師不可拒。且其勢大,未可輕敵。戰則必敗,降則易安。我意已決。來日見了主公,便當遣使納降。」

魯肅愕然道:「君言差矣!江東基業,已歷三世,豈可一旦棄於他人?伯符遺言,外事付託將軍。今正欲仗將軍保全國家,為泰山之靠,奈何從懦夫之議嗎?」

周瑜對魯肅說道:「江東六郡,主靈無限。若罹兵革之禍,必有歸怨於我,故決計請降罷了。」

魯肅對周瑜說道:「不然。以將軍之英雄,東吳之險固,曹操未必便能得志。」

諸葛亮對周瑜說道:「我有一計,並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也不須親自渡江,只須遣一介之使,駕駛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曹操一得此兩人,百萬之眾,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周瑜問諸葛亮:「那麼,請問先生,要用哪二人,可退曹兵?」

諸葛亮對周瑜說道:「江東去此二人,如大木飄一葉,太倉減一粟耳。而曹操得之,必大喜而去。」

周瑜又問道:「是哪二人?」

諸葛亮回答道:「亮居隆中時,聽聞曹操於漳河畔新造一台,名曰『銅雀台』,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曹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曹操曾發誓曰:『我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將軍何不去尋喬公,以千金買此二女,差人送與曹操。曹操得二女,稱心滿意,必班師矣。此范蠡獻西施之計,何不速為之?」

周瑜心中有點動怒,但強忍著心中怒火,問道:「曹操欲得二喬,有何證驗?」

諸葛亮心中揣著明白裝糊塗,對周瑜說道:「曹操的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筆成文。曹操嘗命作一賦,名曰《銅雀台賦》。賦中之意,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取二喬。」

周瑜問諸葛亮:「此賦公能記否?」

諸葛亮對周瑜說道:「我愛其文華美,嘗竊記之。」

周瑜對諸葛亮說道:「試請一誦。」

諸葛亮即時背誦起了曹植所寫的《銅雀台賦》:「從明后以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天雲垣其既立兮,家願得乎雙逞,揚仁化於宇宙兮,盡肅恭於上京。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輝光。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御龍旂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道:「老賊,欺我太甚!」

諸葛亮急忙起身,止之道:「昔日單于屢侵疆界,漢天子許以公主和親,今何惜民間二女乎?」

周瑜將實話跟諸葛亮說了一遍:「公有所不知,那大喬是孫伯符將軍之妻,那小喬乃瑜之妻也。」

諸葛亮佯作惶恐之狀,對周瑜說道:「亮實不知,失口亂言,死罪!死罪!」

周瑜惱怒道:「我與老賊誓不兩立!」

諸葛亮向周瑜勸解道:「都督,事須三思免致後悔。」

周瑜向諸葛亮說出了實情:「我受孫伯符將軍的知遇之恩,安有屈身投降曹操之理?適才所言,故相試耳。我自離開鄱陽湖,便有北伐之心,雖刀斧加頭,不易其志也!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同破曹賊。」

諸葛亮對周瑜說道:「若蒙不棄,亮願效犬馬之勞,早晚拱聽驅策。」

周瑜對諸葛亮說道:「來日入見主公,便議起兵。」

諸葛亮與魯肅辭出,相別而去。

周瑜和小喬的房間外。

周瑜走來了。此時,他的內心很是不平靜。他看向了遠處。

只見小喬走了出來,來到了周瑜的身旁。

周瑜看見小喬走了出來,就抱住了小喬。

小喬對周瑜說道:「適才孔明先生所言,我都聽見了。縱然曹操不為我姐妹而發兵,那江南之地,就會成為一片焦土,民不聊生。」

「放心好了,我會讓主公起兵的。」周瑜對小喬說道,「孩子都已睡下?」

小喬對周瑜說道:「都已睡下了。」

諸葛亮巧妙的利用《銅雀台賦》中的二喬含義,刺激周瑜,讓周瑜發兵,使孫劉聯合,共同起兵,討伐曹操。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三國之幫助劉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回到三國之幫助劉備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智激周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