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廿六章 ,日方請和
東京之戰,是一場奇異的戰役,中國軍隊投入的軍事力量非常微弱,不過是三千名雜牌軍隊,三百名騎兵,近二百架的飛機的兩輪轟擊,在一場古老方式的火攻下,日軍的防線從現實到精神迅速崩潰。['小說`]品撤退的日軍潮流,浩浩蕩蕩三十餘萬,加上驚擾了的東京城市以東所有沿途的日本居民最終匯合成了巨大的脈動,從東京一直向東面泵去。從高空俯瞰的話,會發現,那些日本的道路,全部被這樣的人們充斥了。因為撤退緊急,拖運困難,所有的日軍重炮都被拋棄,還有許多的重武器,如機槍等,也丟掉了。在居民大量地進入了這團體以後,驚慌失措的情緒越來越濃郁,很多老弱病殘的哭喊聲,讓日本軍隊的士氣更加沮喪低落。許多官兵甚至開始咒罵,國家為什麼不投降呢?
許多的日本軍隊已經崩潰,由開始的撤退變成了漫邊際,缺失了編製和組織的潰退,最終,隨著道路的漫長,更成為潰散。許多人將軍裝一脫,拋棄到了路邊,轉眼之間就成為普通的百姓,然後,鑽進了附近的田野。
天皇和政府中央機關在軍隊的保護下,撤退向沿海地帶東南方向的千葉城,因為那裡還有一些正規的軍隊,有一些永久性的工事設置,可以迅速地轉化為戰鬥依據。因為距離一百里,第二天下午四時才趕到。
還有部分軍隊撤向了正東面,渡過數條河流,穿越了橋樑,一直向東進發,部分軍隊則沿著河流設置了防禦線,掩護主力軍通過,防範中國軍隊可能的詭詐偷襲。
第三天,天皇和日本的核心政治機構,又從千葉向東轉移,大本營的許多軍官都覺得,千葉距離東京太近,甚至在控制了東京以後,從那裡修築的機場出發的中國空軍將能夠直接威脅千葉地帶,轟炸日軍,這裡的安全性受到了苛刻地質疑。於是,數天後,日本的最高當局,來到了東北地區的土埔,再向東到達了水戶城,這裡成為日本全國大本營的駐紮地,而天皇則被安排到了北部的新地區,從水戶城沿著海岸線東進,先到日立,在百忙之中到磐城,估計到海岸線上容易遭到中國海軍艦隊的襲擊,趕緊向左轉,進入郡山,然後,改乘船隻,順流而下,到了福島。負責保衛天皇的日本政要表示,一旦事情緊急,則向奧羽山脈中的山形城轉進。甚至,他們計劃,在迫不得已的時候,將政治機關遷移到蝦夷,也就是日本的遙遠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北海道。[
不過,道路雖然這樣確定了,卻不是天皇本人的意思,在郡山城剛穩定下來,天皇就召開了緊急會議。
這是撤離東京以來的第一次會議,凡是不在前線的政府官員,陸軍的軍官們,稍上級別的,都被邀請與會,因此,這個會議可以說是一次擴大了的御前會議。參加者達四百人。
奇怪的會議方式,讓所有的官員都非常好奇,但是,崩潰了的戰局,則讓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沉甸甸的,在他們的臉上,天皇讀出了憂鬱,絕望。
天皇更加憂鬱,在他的眼前,許多熟悉的面孔就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經消逝了。現在能夠依靠的,是以前默默聞的末流之輩,陌生的臉龐鐵青色的僵硬表情,給會議描繪了一副悲愴的氛圍。
天皇在大雨中感冒了,因為鼻塞造成的語音變化,使每一個日本官員都感到了心中一陣悸動。這就是偉大的天皇嗎?
許多人忍耐不住,輕聲的哭了起來。
「今天,朕不是來傾聽諸位官員的作戰方案的。」天皇充滿了感慨,竭力作出振奮精神的姿態,還重重地在那張臨時找來的,破舊的桌子上拍了一記。「也不是要聽諸位主官的述職報告,」
會場里靜得能聽清最細微的響動。
天皇已經上了年紀,可是,面目一如既往地充滿了英武和睿智的氣質,上位者久了,這種氣場就會產生。
在所有的官員驚奇地抬起了頭,向天皇偷窺的時候,發現,天皇的臉上,一種罕見的絕決。
「朕決定,向中國新軍將領請和!」
「請和?」會場上一片震撼,幾乎所有的眼睛里都翻起了白色。
「對,請和!」天皇斟酌著辭彙,很滿意於自己的設定。「立刻派遣人員,和中國新軍接觸,談判,爭取和他們達成和解,以挽救日本帝國的命運。」
天皇說完之後,久久地盯著會場,掃視著人群。(純文字小說)會場里死一般靜寂。誰都知道,所謂的請和其真實本質是什麼。
日本要投降了。
迥然不同的天皇態度,讓許多官員頗感震驚,在東京失陷之前,天皇還信誓旦旦地堅守在城市裡,要和中國軍隊血戰到底,現在,僅僅幾天時間,怎麼會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彎呢?
其實,大家不知道,東京城就是天皇的底線,只要日本軍隊能夠堅守住東京,則天皇決定就和中國軍隊周旋下去,這也是許多日本官員,官兵,民眾的心態,島國軍民,富有夜郎精神,表現在民風上是驃悍刁鑽,在政治上是強硬頑固。一種不到黃河不死心的頑固,一直支撐著日本的政治要人,但是,東京之戰的過程實在太蹊蹺,印象太深刻了。區區兩支中國小部隊,加上兩群飛機的轟炸,就將東京搞得一塌糊塗,充分向日本人展示了,中國新軍是多麼強大的軍隊,即使不拿出他們賴以成名和看家的坦克軍團,依然可以取得絕對輕鬆的勝利,根據各方面的統計,誠實的日本軍隊的戰績讓天皇本人,天皇身邊的軍官和大臣們,都明白了一個道理,中國新軍是不可戰勝的!
東京之戰,日軍戰死者三千二百餘人,戰傷者四千餘人,被俘或者曾經被俘又被中國軍釋放的估計有五千餘人,而他們能夠殲滅的中國軍隊則寥寥幾,頂多在一千五百人,其中包含擊斃,擊傷,以及可能的擊斃和擊傷。兩軍對戰的條件是,中國軍兩部,總數三千五百人,沒有飛機,坦克,重炮,朝鮮軍約一千,日本新軍約四百,日軍是兩個警備軍區的得力部隊,凡是參戰的軍隊單位都算的話,有警備師團五個,坦克部隊兩個,飛機中隊一個,重炮部隊三個,正規軍部隊一個旅團,兵力為中國聯軍的十數倍。
當然,日軍的失敗還不止於這些,大火中的混亂,撤退的慌忙,以及中國飛機的轟炸直接和間接地打擊,造成日軍的損失,非常驚人。根據計算,能夠逃到東面,還保持著建制的日本警備軍隊,只剩下了完整的十個師團,約十萬人,(正規軍尚好,如果加上千葉等沿海地帶的精銳,還能湊集起兩個旅團,一萬三千人)。槍支同樣只剩下了十萬多一點兒,飛機被中國空軍擊落了二十餘架,而黑夜中的撤退,飛機法起飛,不得不放棄,這樣,現在所有的日本軍隊,能夠保有的飛機只剩下了千葉城前線的五架。損失了百分之九十。坦克部隊還剩下三十輛。因為暗夜,許多坦克在潰退的日本軍民面前,不得不讓步,而大雨又使之寸步難行,許多坦克被放棄了。至於大炮,四百多門,沒有留下十門。能夠拖著十門大炮跑到了千葉城的日本炮兵部隊,成為一個神奇的部隊。[
最初的意向,天皇以為,日本軍隊以堅固的工事為屏障,以四十萬人的龐大軍隊,完全可以抵抗中國軍隊的攻勢,往輕鬆里說,能夠抵抗半年是很容易的,即使日本軍隊最後失敗,其結果也至少是,消滅中國軍隊十萬人以上,然後,日本軍隊安全撤退。
這樣的話,進攻日本的中國聯軍,將損失三成的兵員。
甚至,天皇有一點兒沒有說明,他幻想依靠自己的威信,帶領日本軍隊,在東京徹底地擊敗中國軍隊!徹底地逆轉戰局。天皇知道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建築在山東半島上的諸侯國,齊國,在五個國家的聯合進攻面前,依靠區區兩座城市。最後竟然恢復了國土的傳奇故事。那兒是臨淄。那人是田單。
天皇幻想著,自己是田單,日本就是數千年前的齊國。
可惜,這一切都隨著東京戰役的慘敗而煙消雲散了。
結論是,東京之戰,日軍大敗,重武器裝備絕大部分喪失,部隊殘留率為百分之二十五。
這樣的結果,讓許多日本軍官難以忍受,天皇更是這樣感到難以置信。在逃難的日子裡,他最初非常焦急地想知道戰鬥的情況,最初的結果一出來,他根本不信,後來,當遷移到了郡山城的時候,他終於相信了。
在中國軍隊的精銳部隊面前,日本的烏合之眾難以有任何取勝的可能,再打下去,日本的殘餘軍隊,或者說是殘餘的青壯年百姓,很可能被徹底地葬送掉!
天皇的御前侍衛大臣們,也和天皇保持了同樣的觀點,就是鈴木首相,也認為,也許,中國軍隊只需要再付出一萬人的代價,其中還很可能包含大半的朝鮮軍和日本新軍,中國新軍就可以橫掃整個日本列島,生擒天皇。如果中國軍隊稍事休整,將其精銳的坦克軍團派遣過來,則日本軍隊將毫抵抗能力,就是殘餘的最後精銳一萬餘人,恐怕打不掉中國軍隊十輛坦克,。就被人家啃得連渣兒都不剩下了。
「不得不冷靜地看到,中國軍隊的強大,即使是英國和德國,也不是他們的對手。」鈴木首相看著會場的氣氛太過尷尬和壓抑,主動站起來緩解:「天皇的旨意毫疑問是正確的,我們必須對中國新軍請和!這才是上策,儘管,我們都非常痛苦!」說著,鈴木放聲痛哭。
鈴木的失態,沒有讓天皇動怒,反而讓那些還堅持要血戰到底的主戰軍官們,覺得了深深的寒意。
連天皇和首相都這樣了,他們再興風作浪又有什麼意思呢?
其實,日本軍隊中,主戰的官員已經極其稀少了,不是在戰場上被擊斃,或者戰敗自殺,就是被俘進了中國人的戰俘營。失去了說話的資格。
更多的人在稍一愣神之後,也被鈴木首相的痛苦感染了,會場上陸續響起了壓抑的哭泣聲,很多人雖然沒有哭出聲來,眼淚卻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
天皇用手捂著臉,保持著一貫的矜持,眼淚卻順著手指縫隙洶湧而出。
日本,日本,曾經的亞洲第一強國,如今卻被逼迫到了滅亡的邊緣。軍隊被殲滅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天皇的心裡沒有任何底氣,不知道中國新軍那幫子狠人將以何種手段來對付自己。
中國歷史的知識,他後來閱讀過不少,對《史記》和《資治通鑒》等還是非常熟悉,有見解的。對其他野史也知之甚多,知道中國古代君主們面對吞滅的國家君主是如何的殘暴。被俘也罷,投降也好,主動地投靠也算,最後能夠善終者能有幾人?就連最冠冕堂皇的禪讓之主,暗地裡的結局都叫人難以揣測。
天皇其實早在朝鮮戰場的失敗`以後,就想象過各種各樣的結局,可惜,他一直被軍官們擺布,不能實現對華的及時聯絡,談判。
日本會亡國嗎?中國新軍會不會殺了他?毒藥?毒酒?刺刀?還是其他人們根本想象不到的陰險招數?會不會用凌遲。。。。。。
「好了好了!」天皇忽然一擺手:「鈴木首相,鈴木君!」
鈴木在天皇的威勢面前,哭泣聲嘎然而止,顯得相當滑稽和戲劇性,梨花帶雨的他一抬頭:「嗯?陛下?」
「朕決定派遣你去東京尋找中國新軍,和熊本司令官一起,和中國新軍的將軍們談判,」天皇盡量保持著克制,溫和的話語里有刻骨銘心的嚴峻,「熊本將軍?熊本將軍?」[
有人提醒天皇,熊本將軍在撤退的過程中,因為人群擁擠,被踐踏致死了。
「哦,可憐的熊本君!」天皇驚呼一聲,遲疑了半晌,才為自己的錯誤嘆息:「那好,朕的御前大臣前原豐滿先生和你一起前去吧。」
「哈依!」鈴木站起來,御前大臣前原也站起來,向著天皇深深鞠躬。也許是因為剛才跪的時間太長,心情太過激動,鈴木首相在鞠躬的時候,忽然把持不住,摔倒了。
儘管很快就有人上前攙扶住了鈴木,這一插曲,還是讓天皇和許多的日本官員認為不祥之兆。天皇在心裡就認為,可能是日照大神在警示自己,中國新軍不會同意和談的。
「如果中國新軍不願意和談,堅持要滅我大和民族,則朕自將會統帥全國軍民,一道英勇戰鬥到最後,」看了看周圍,見所有的人都表示肯定和支持的眼神,天皇的心裡,有了些許的溫暖:「英國政府,德國政府,美國政府,絕對不會坐視我日本帝國這樣的窘迫局面的,他們絕對要干涉,也許,當日本軍隊向我國再次進攻的時候,英國,德國,美國的聯軍已經在滿清的遼東半島或者京津地區登陸作戰了。」
天皇鼓勵的話語,讓日本官員們面面相覷,誰都知道,日本現在是扶不起來的洋阿斗,英國和德國已經扶助了數回,可是,它就是不爭氣,這些國家難道還沒有對日本失望?要不,為什麼不派遣軍隊來參戰呢?畢竟,現在已經到了日本帝國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了。
「朕知道,諸位的心裡不願意和談,其實,朕的心裡,又何其甘心情願?」天皇面對著數的官員,忽然感慨萬千,不由自主地倒出了苦水。這種情況,也許是他此前沒有計劃的。「但是,如果朕不主張和談,則我皇國恐怕沒有一個官員願意站出來請和,現在是非常時期,帝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所以,不能不俯首思考,對敵人妥協了。朕心裡萬分不願意,也極端痛苦!可是,如果不和談的話,戰爭將繼續下去,我日本帝國的臣民,將遭受兇殘的中國軍隊,朝鮮軍隊,以及日本叛軍的侵襲,人民將遭受屠殺,軍隊將遭受死傷,國土將被敵人踐踏洗劫,日本民族的元氣也許會被敵人徹底地破壞!那樣的話,日本民族的生存都萬分危險了。」天皇講述了他和談計劃的初衷,卻不能不將日本面臨的危機講述了出來。
天皇擔心中國軍隊會一鼓作氣地橫掃日本列島,佔領全境,然後實行殖民主義化的統治,將日本控制在中國軍隊的手裡,甚至被修改成中國新軍的屬地,那樣的話,日本就徹底的淪亡了。
中國新軍在九州地帶的分而制之的做法,讓日本的最高當局非常擔憂。懷疑中國新軍的野心。
「只要能夠保存日本帝國的命脈,保存大和民族生存的餘地,則朕的處境,不在考慮之列!」天皇痛切地辯白著內心的焦慮。
緊接著,許多的官員被要求就天皇陛下的旨意,發表自己的見解,因為,這畢竟是頭號國家大事,生死攸關,所以,天皇罕見的非常民主,鈴木首相也極力地鼓動大家講將自己的心思。他最擔心的是,某些軍隊中的少壯派會反對這個意見,他畢竟是文官首相,沒有軍隊的背景,在各將領中的威信很有限,一旦性格兇悍的下級軍官受到了煽動,則他將法控制局勢。
果然,老於官場故事的鈴木首相沒有預料錯,因為以前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大山岩等人的反覆,日本政治局勢動蕩不安,儘管遭受中國軍隊毀滅性的打擊,那種潛伏在日本人心目中的頑固種子,還會生存發芽。
「天皇陛下!」一名軍官站了起來,他激動地顫抖著身體,喘息著粗氣。
「武宮正義少將,你難道要反對天皇陛下的旨意嗎?」看見武宮那激烈的情緒,前原大臣急忙站出來,他要維護天皇的決策,為鈴木首相的意圖保駕護航。
前原的厲聲訓斥,沒有阻止武宮少將,作為前日本外交人員武宮十八先生的弟弟,因為中國新軍的辱日事件而對中國產生了深刻的仇恨,他狠狠地瞪了前原一眼,似乎根本不把放在眼裡。「不,前原大臣!」對日本政治中樞非常熟悉的武宮少將皺著小蒜頭鼻子:「既然是要對中國新軍請和,我們就應該準備必要的條件。如果沒有條件地和中國新軍談判的話,那就是投降,這是我們,任何一名日本帝國的軍人都不願意看到,也不能夠坐視的!」
「大膽!」前原憤怒地吼道:「你不過是一名小小的少將,這樣嚴肅的國家大事,是你能夠參與的嗎?」
前原是天皇的親信大臣,原本和武宮這樣的小角色的距離,有天壤之別,可惜,當日本軍隊的精英盡皆戰沒以後,原來不過是街頭巷尾的紈絝子弟的武宮正義,居然也掛起了將級指揮刀,這讓前原感到的是恥辱。特別是在這個莊重的時刻,這傢伙居然敢藐視天皇,真是大逆不道。前原是武官出身,雙手一沉,已經壓到了腰間,準備拔刀。
「慢!前原,讓他說。」天皇的一句話,讓氣氛緩和了很多。
武宮還,沒有來得及回答,又有人站了起來,三名軍官齊唰唰地站起來,朝著天皇一陣深鞠躬:「陛下,我們以為,武宮少將說的很對,既然是請和,我們-就應該有條件。」
很多人點頭。
鈴木咬緊了牙關:「在目前情況下,我們不能抱有成見,畢竟,在局勢上,我們是弱勢的一方,所以,在派遣人員接觸了中國新軍以後,再確定我們的方略才是妥善的。」他替天皇做了擋箭牌。
在對中國新軍請和的問題上,鈴木是始作俑者,所以,武宮和三名將級軍官的發難,表面上是針對天皇,其實就是針對他的。他認為自己進行辯護責旁貸。
「如果我們任由中國新軍的欺壓而和平,則我等帝國軍人寧肯自殺!」武宮憤憤不平地說:「鄙人以為,中國新軍必須迅速退出日本帝國的領土。向日本帝國賠償損失!」
所有的人,都將目光瞪大了。就連那三個同一戰壕里的軍官,都顯得非常迷惘。看首發廣告請到品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