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死於征途的宿命
朱棣對待蒙古部落的這種指哪打哪,橫掃一切的軍事討伐有效地震懾了瓦剌和韃靼,自永樂十二年(1414)征伐瓦剌得勝歸來后,明帝國的邊界終於安靜了下來,瓦剌奄奄一息,韃靼心有餘悸。
「不打不服,打服為止」這句俗語用在此處十分合適。永樂大帝朱棣就這樣用武力為自己的國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此時永樂大典已經修成,邊疆平安無事,周邊四夷爭相向明朝皇帝朝貢,大明帝國可謂風光無比。
永樂二十年(1422),欠收拾的阿魯台又開始鬧事,他率軍大舉進攻明朝邊境,其本意只是小打小鬧,想干一票搶劫而已,估計明朝也不會把他怎麼樣,這一套理論用在別人身上有可能行得通,但可惜的是,他的對手是從不妥協的朱棣。
朱棣聽說這個十二年前被打服的小弟又不服了,也不多說,雖已年屆花甲(當時五十五歲),好勇鬥狠的個性卻從未減退。
不服就打到你服為止!
同年三月,朱棣又一次親征,大軍浩浩蕩蕩向韃靼進發,一路上都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到了七月,大軍抵達沙琿原,接近了阿魯台的老巢。
阿魯台實行不抵抗政策,是否有什麼后著呢?
答案是沒有。
阿魯台不抵抗的原因很簡單,他沒有能力抵抗。
這位當年曾立志於恢復蒙古帝國的人已經蛻變成了一個小蟊賊,只能搶搶劫,鬧鬧事,他沒有退敵的辦法,唯一的應對就是帶著老婆孩子跑路。
蕩平了阿魯台的老巢后,朱棣準備班師回朝,由於當時兀良哈三衛與阿魯台已經互相勾結,所以朱棣決定回去的路上順便教訓一下這個當年的下屬。
他命令部隊向西開進,並說道:「兀良哈知道我軍前來,必然向西撤退,在那裡等著他們就是了。」
部下們面面相覷,人家往哪邊撤退,你是怎麼知道的?
可是皇帝說話,自然要聽,大軍隨即向西邊轉移,八月到達齊拉爾河,正好遇到了兀良哈的軍隊及部落。
兀良哈十分驚慌,朱棣卻十分興奮,按照現在的退休制度,他已經到了退休年齡,雖然按照級別劃定,他應該是廳級以上幹部,估計還能幹很長時間,但中國歷史上,皇帝到了他這個年紀,還親自拿刀砍人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值此遇敵之時,他橫刀立馬,以五十五歲之高齡再次帶領騎兵親自沖入敵陣,大破兀良哈(斬首數百級,余皆走散)。
此後他又率軍追擊,一舉掃平了兀良哈的巢穴,這才心滿意足地回了家。
永樂二十二年(1424)元月,阿魯台又開始重操舊業,在明朝邊界沿路搶劫,侵擾大同等地,此時朱棣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但為了徹底解決問題,他還是十分勉強地騎上了戰馬,第五次率領大軍出征。
就算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兒子著想,幫他把對頭收拾乾淨,將來才好安心做皇帝,就算留不下多少遺產,也給你留個太平日子吧。
古往今來的父愛,大抵都是如此。
六月,大軍出發到達達蘭納木爾河,這裡就是原先阿魯台出沒之地,然而此刻已經是人去樓空。搶劫慣犯阿魯台早已收拾好包袱,逃之夭夭了。
經過反覆搜尋,仍然不見阿魯台的身影,朱棣的身體卻是一天不如一天,最終他選擇了班師。
朱棣也厭倦了,從少年時起跟隨名將遠征,到青年時靖難造反,再到成年時遠出蒙古,橫掃大漠。打了幾十年的仗,殺了無數的人,馳騁疆場的生活固然讓人意氣風發,卻也使人疲憊不堪。
還是回家吧,但朱棣想不到的是,他已經回不了家了。
可能上天也學習了朱棣這種凡事做絕的作風,他註定要讓這個喜愛戰爭和打仗的皇帝在征途中結束他的一生。
大軍到達榆木川后,朱棣那原本強撐著的身體終於支持不住,于軍營中病逝,年六十五。
六十五年前,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那個嬰孩,經歷了無數風波,終於在征途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獲得了永久的安寧。
在我看來,在遠征途中死去,實在是他最佳的落幕方式,這位傳奇帝王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
這似乎也是一種宿命,生於戰火,死於征途的宿命。
後人詆毀朱棣,無非就是棄地、縮邊,北部防線整體南移,沒有戰略眼光,窮兵黷武!
有人笑話,天子守國門,本來北平就不是國門,朱棣一棄地,反而成國門了。
他們這個棄地,指的就是大寧和東勝。
關於棄守大寧。
最初的說法,是朱棣為了酬謝朵顏三衛在靖難中的幫助,割地給了兀良哈。但是朵顏三衛並沒有參與靖難,他們入駐大寧周邊,那都到了土木之變以後了,而且在俺答汗興起之前,他們一直都很安分,並沒有入寇行為。
最新的說法,是說靖難之役把河北、山東打成了無人區,朱棣不得不將大寧衛所南挪,充實北京周邊人口,結果造成了明朝北部防線的南遷。
靖難是造成了明朝在北方人手短缺,只能暫時濃縮一把。
那請問,永樂之初棄守大寧,是明朝在北方沒人。但二十年後,北方人口日漸恢復,晚年的朱棣為何還不恢復大寧?難不成朱棣的戰略眼光就這麼短視,看不透大寧拱衛邊疆的重要性?
大寧啊,這個前哨衛所有多重要,他爹朱元璋可以看出來,後世人可以看出來,就偏偏身經百戰的朱棣看不出來?你認為可能嗎?說白了,就是後勤壓力太大。
朱元璋初設大寧,除了散出銀錠和徵發民夫外,單是糧草就耗費了123萬石。
這是個什麼概念?朱棣北征,每次才耗費40萬石左右。即使是耗費最巨的第一次北征,才用了95萬石。換句話說,養一個大寧,所花費的糧食,相當於可以讓朱棣北征兩次了。
換你是朱棣,你是繼續養著個孤懸塞外的大寧,還是主動出擊干蒙古啊?
洪武年間,老朱是頃開平甘肅諸地養一大寧,才讓大寧的糧食儲備短暫的充足了一把。
到了永樂年間,大寧的戰略意義其實大不如前。朱棣就覺得,與其被動防禦,不如主動出擊。於是,做出了南撤大寧的戰略調整,把節省下來的人力和物力,用到了五次北征上。
「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
朱棣把大寧和興和、寧夏、甘肅等地相提並論,可以看出,朱棣並沒有真的想要永久放棄大寧。
葉向高(明朝內閣輔臣)在《皇明四夷考》中說過,朱棣是想打算消滅韃靼后,再恢復大寧,只是他本人猝然駕崩榆木川,於是「雄謨莫究,遺憾可知」。這屬於蒙古未滅身先死,恢復大寧的後續就這麼太監了。
的確,朱棣重視權宜之計忽視結構平衡,屬於是一次「失誤」,但是朱棣通過「廣設羈縻衛所」和「主動出擊」的方式,以戰術上的主動彌補了戰略上的被動,只是由於「後代君主缺少朱棣的雄才大略」,這才導致明朝中後期邊疆出現了重大危機。
換句話說,這個鍋,是後來明朝皇帝的,甩不到朱棣的頭上!
跟著大寧一起回來的,還有興和,也是同樣的原因在永樂元年回遷。之後興和就成了朱棣北征的中轉站。
嚴從簡《殊域周咨錄》載:
洪武末,調大興衛左所來守興和,是為興和所。至是,以興和無援,置移鎮城。所微不書,興和必書者,棄地也。或問興和之所以棄,曰余聞之土人云新興伯譚某者,鎮守興和,嘗出獵,守備王渙候之郊中酒,為伏虜所縛,因脅其從人乘昏呼門,守者不察,納之,城遂陷。問其年不知,曰國初事也。今考成祖北征,每駐興和,而所卒不復,豈以其孤絕難守,鑒渙事邪?然自是遂失興和矣。
說阿魯台在永樂二十年攻陷興和所,打了朱棣的臉云云,那時候興和連個人都沒有,你阿魯台唱戲給鬼神聽是吧?
不過是永樂十九年,阿魯台因不知名原因流竄到了興和一帶,引起了朱棣的警惕,這才有了後來的第三次北征,你還真當阿魯台敢故意挑釁朱棣啊?
至於棄守東勝,是因為沒人。這裡的沒人,是指沒有敵人。
在明初,河套地區根本沒有蒙古人駐牧,這一帶就是無人區。
所以,東勝最早只是一個拱衛大同的中轉站,在設立之初,它就與河套地區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因為河套無人,你在一個無人區放一個衛所,除了讓後世的網友看著地圖上的塗色印記激動一把外,只會憑空給開中鹽商增添麻煩。
東勝衛士兵的日常,就是種種地,管理民戶,偶爾吹牛打屁,沒了...
沒仗打啊……
恰好,此時河北又缺人,朱棣就乾脆把東勝挪到河北了。
就可以把河套劃出明朝版圖外了?
明朝沒在這裡駐軍,那韃子們難不成就在這裡駐軍了?
一個三無地帶,顏色能塗到蒙古那邊的?
難不成阿魯台的牙賬就駐紮在長城腳下了不成?
蒙古人真正大批進入河套,是在土木堡之變后。
在成弘之際,他們和明軍玩起了「搜套遊戲」,河套一直在兩家之間反覆易手。
直到嘉靖年間,俺答汗崛起,入住河套,不走了,這時明朝才算是「失了套」。
可問題是,這時候距離朱棣死球都一百來年了。
請問他是開了天眼了還是咋,知道後世子孫能把河套玩丟了?
關於五征蒙古,朱棣晚年對韃靼重拳出擊,導致瓦剌坐大,漠北均勢失衡,最終釀造了土木堡之變。先不說這個時間線和邏輯鏈有多麼離譜。
韃靼被滅,瓦拉崛起,本就是朱棣想看到的局面。
因為這就是他晚年的真實戰略目的,而不是維持什麼狗屁的「漠北均勢」!
法國歷史學家勒內·格魯塞的《草原帝國》說道:
明朝偉大的永樂皇帝所貫徹的政策,即為了打倒忽必烈家族而扶持年輕的發展中的衛拉特勢力,是在他死後才見效的。
朱棣貫徹的政策,就是滅掉北元正統的韃靼本部,而瓦剌就是他尋找的幫手。
只可惜朱棣天不假年,他的這一偉大構想,在他死後才得以實現。
這也可以看出,為何朱棣在最後三年每年一征。
他不聽夏元吉勸告,不計後果的打擊韃靼,很可能就是朱棣那時候身體已經不好了,想著趁自己活著,一勞永逸的把阿魯台問題解決掉。
只是沒想到還是沒看到那一天,但他的好聖孫看到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宣德時期是明朝收復蒙古的好機會,不說類似清朝那樣盟旗制度外加聯姻牢牢把控,畢竟清朝有民族buff,但是明朝最起碼可以和唐朝那樣羈縻漠北或者漠南,但是朱瞻基對此戰略失誤太大。
宣德六年,阿魯台被瓦剌各種吊打,放棄了呼倫貝爾草原,逃亡漠南。
此時,阿魯台就在明朝近塞,並且已無法約束麾下的永謝布十營,跑都跑不動了。
這個劇本熟悉不?
西漢時,南匈奴被北匈奴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逃到了漠南,於是在漢宣帝的招降下,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從此成為漢朝的北方門戶。
唐朝時,頡利可汗因為遭到鐵勒諸部和薛延陀汗國的排擠,不得不駐守漠南,於是被李靖閃襲,唐軍一戰滅亡突厥。
清朝時,外喀爾喀三部因為遭到噶爾丹的進攻,不得不南下歸附滿清,於是康熙兵不血刃,白撿了一個漠北。
基本上都是一個路數:草原霸主遭到另一個霸主的追殺,窮途末路之際,歸附或者投降中原王朝,無奈成為中原王朝掌控大漠草原的工具人。
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明朝也出現過。
就是在宣德六年。
朱棣窮盡畢生心力,就是為了現下這個大好局面。
只是他有生之年沒有看到,就把這個良機給到了朱瞻基手中。
漢宣帝、唐太宗、康熙帝都抓住了這個機會。
結果……
你朱瞻基幹了個啥?
當時就有廷臣建議,趁機出兵阿魯台,徹底收降韃靼的永謝布十營。
結果你猜朱瞻基咋說的?
「乘人之危而擊之,豈仁義之師。」
然後還遣使韃靼,告訴阿魯台不要怕,我們不會趁機打你們的,同時勒令大同總兵鄭亨不準出兵。
有明一朝二百來年,如果真要說有什麼機會可以吞併蒙古、整合草原,那麼就是宣德六年。
就這麼活生生的被朱瞻基錯過了。
關鍵在於,你朱瞻基就算不趁機收服韃靼,好歹扶植一下,遏止一下瓦剌的發展,也不失為次要選擇吧?
可問題是你朱瞻基啥也沒幹啊。
整個仁宣時期,朱棣的好兒孫就坐視瓦剌脫歡暗殺太平、把禿孛羅,整合瓦剌三部;然後擊敗阿魯台,吞併韃靼;擄走哈密王,控制關西七衛;收服兀良哈三衛、侵略海西女真……真就全程眼瞎,沒有做任何的干預!
他眼睜睜看著,綽羅斯部從偏居西北的小老弟成長為統一整個蒙古高原的瓦剌汗國。
朱棣用一生心血,把飯嚼碎了,眼巴巴的喂到了好孫子嘴裡,然後……他就這麼給一口吐了。跟這個比起來,朱瞻基棄安南那都算小事兒,順便提一句,安南自此以後再也沒能收復,啊對,現在改了個名字叫越南了。
土木堡之變真正的始作俑者,就是朱瞻基。
他不但浪掉了自己爺爺一生的基業,還給自己兒子挖了一個大坑,的確,主觀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王振和朱祁鎮瞎指揮所致,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土木堡之戰打響前,在貓兒庄、鷂兒嶺明軍已經遭遇了兩場野戰的慘敗,陣亡數萬人。
這兩場戰爭總沒有王振和朱祁鎮瞎指揮吧?可為啥明軍還是打不過瓦剌兵?
還不都是仁宣時期,武備鬆弛,放任衛所制敗壞,明軍的野戰能力徹底退化了唄。
外加朱瞻基的放任,土木堡之變前的瓦剌,版圖已經不下於當年鐵木真剛統一時的蒙古帝國,也先的鐵騎都掃蕩到烏茲別克了。
此消彼長下,你把朱棣本人放在正統十四年,怕不是也得先避其鋒芒,你的好聖孫都把爺爺留的精兵給玩爛了,這還打個鎚子啊?
土木之變,這鍋說到底就是朱瞻基的,還想甩給誰啊?
土木堡之變的源頭是朱瞻基,早在明朝時,就有人提出類似的觀點了,如弘治時期的治理邊疆的大臣馬文升:
「言天下之安危系武備之修否,我太祖高皇帝以武功定天下,凡私役一軍,私借一馬者,皆有重罰,雖有興造竟不勞軍,三十餘年海內晏然。太宗文皇帝遷都北平,於武備尤為注意,故出塞千里,胡虜遠遯。宣德以來武備漸弛,迨至正統,民不知兵,所以有土木之敗邇。」
嘉靖時期,參與張璁變法的霍韜:
「世傳三楊入閣,極一時勛名之盛,不知三楊壞我太祖之法已多矣。上下要安,苟且度日,卒始正統之亂。」
這裡談的是三楊,一看就知道是為尊者諱,故意給朱瞻基留面子,誰都知道真正拍板的還不是你朱瞻基啊?
《宣德皇帝傳》:
「王振的專權和明英宗的無能導致了土木之變的慘敗,但在當時的情況下,瞻基那些能幹的老臣和經過調整完善的社會制度,幾乎無力阻止這一慘敗。從這個意義上講,土木之變是宣德時期政治隱患(邊疆、武備、閹禍)的總爆發,既是封建制度的悲劇,也是瞻基個人的悲劇。」
所以,朱瞻基才是導致明朝由盛轉衰的罪魁禍首。
有人惋惜朱瞻基怎麼才在位十年,幸虧這貨只在位了十年,他要是繼續活下去,等到麓川思任發叛亂的時候,以他一貫的做事風格,大概率又要撤軍棄地,到時候西南能不能保住這還兩說呢。
好聖孫好聖孫,他好個鳥的聖孫!明仁宗朱胖胖就撇得了干係?
安南事壞,就是朱胖胖擅自給前線將領下命令,在大優勢下要求用仁義招降,這個微操秀得跟當年隋煬帝一征高麗似的,真特么將從中御,還是從北京往安南御,你倒是御的夠遠啊?後世也有一位微操大師,遙遙電話指揮,然後給人趕到台灣去了。
至於有人說朱棣的盛世,一半的功勞都在朱高熾,什麼永樂大帝,那是朕的征北大將軍。
你尬不尬?
朱棣只是在北征途中,才會讓太子監國。
而且朱棣五次北征,后三次都集中在最後三年,前兩次出塞也就是個把月就回來了,五次北征總共也就兩年。
永樂一朝二十二年,你朱高熾監了兩年的國,就要把永樂盛世的功勞分走一半,你臉咋這麼大呢?
朱棣好大喜功,仁宣不得不戰略收縮,這就是扯淡。
永樂時期,說來說去不過一個唐賽兒起義。
這場起義,參與者夠不夠一萬人還兩說呢,波及範圍就兩個縣,這麼小規模的起義怎麼就代表永樂一朝民不聊生了?
反觀「休養生息」的仁宣之治,在十一年的治理之後,正統初年就爆發了鄧茂七、葉宗留以及東南礦工大起義,每一個都是數萬人,波及數省的那種。朱胖胖父子這兩位「仁君」,又是怎麼把這麼大的起義給「修養」出來的。
在財政上,都說朱棣花錢如流水,還是仁宣父子懂得勤儉持家。
然而,宣德五年,工部尚書黃福卻表示:
「永樂間,雖營建北京,南征交趾,北伐沙漠,而供給未嘗乏絕。近年以來,無大營造、征伐之費,當有數年之積,而倉糧每歲僅足,設有水旱之災,徵調之用,將何以給之?」
自己看看這臉蛋打的響不響?到底誰在位期間的國庫更窮啊?
以前,當人們談到明代治理較好的時期時,常常提到所謂「仁宣之治」。但是戰績有時會說謊,戰線永遠不會說謊;國力有時會說謊,但人口和土地永遠不會說謊;
而仁宣之治期間,山西,北平,大寧行都司故地被蒙古人佔領,奴兒干都司和交趾布政使司被放棄,明朝戰線全面收縮,首都直接暴露在邊境線上。
實際上,仁宗只在位一年,算不上一個時代,即使他再英明,也不可能在一年間將國家治理成盛世;宣宗只在位十年,基本上只是個守成之君,其統治期間的相對太平也是永樂朝鼎盛的餘緒。
為什麼要吹宣德之治,不過就是休養生息,與民更使,重要文官罷了。武將們大多丘八一個,史書還不是那些文官來編?他們作為既得利益者,當然不吝嗇筆墨吹噓咯。
但是我們後人要清楚!
正是在明成祖永樂年間,出現了鄭和下西洋的空前壯舉,在東北設立了奴兒干都司,組織三千文士編纂了《水樂大典》;他五征漠北,八十萬大軍下安南,大規模營建並遷都北京,浚通大運河,使大運河一年的漕運能力由不過50萬石提高到500餘萬石。
永樂時還陸續興辦了一些浩大的工程,卻國力不絀。這種盛世景象,是明朝其他時期見不到的。因此,稱「永樂盛世」更合乎歷史實際。這一切都是以永樂時的經濟發展為基礎的。
永樂年間,朱棣因後勤壓力做出了南撤戰線的戰略調整,為了彌補衛所后移的短板,他開始尋求戰術上的主動,採用抑強扶弱的方式,先後兩次出擊大漠,使得瓦剌和韃靼在名義上稱臣。
在永樂後期,因為阿魯台的桀驁不馴,讓朱棣下決心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韃靼本部,於是採取扶植瓦剌的辦法,在晚年三次北征,一步步削弱和壓縮韃靼的生存空間,試圖達到徹底滅亡韃靼的戰略目標。
但是朱棣出師未捷身先死,駕崩在了榆木川,但他的戰略規劃還在繼續,脫歡正如朱棣生前的劇本所料,慢慢將阿魯台逼至絕境,為明朝收服韃靼創造了千載難逢的良機。
只是朱棣萬萬沒想到,他選擇的繼承人時走了眼,所謂的「好聖孫」中看不中用,「善於作秀而並無多少雄才大略」。他不但錯過了這個控制草原的良機,還坐視瓦剌一天天的壯大,成為橫在明朝北部的心腹大患,最終釀造了可怕的後果:土木堡之變。
所謂的仁宣之治,不過就是在吃朱棣的老本,為永樂盛世的餘緒罷了。
平定天下,遷都北京,修成大典,溝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壓蒙古。
以上就是朱棣同志的主要政績史。在執政的前十幾年中,他不停地忙活,不停地工作,付出了許多心血,也獲得了許多成就,正是這些成就為他贏得了一代英主的名譽。
對於朱棣的評價,我實在是不敢班門弄斧,而《明史》固然有很多缺漏,但是我認為,在對朱棣的評價上,縱觀諸史,無出其右者: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得評如此,足當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