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南巡:海岱、三韓篇(4)
天啟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大明天啟皇帝朱由校抵達了他忠實的朝鮮。
雖然朝廷上下都明確了皇帝的態度,但此時朝廷對朝鮮的定義還不夠明確,內閣已經同意將朝鮮從「屬國」降為「屬地」,但究竟是應該設為「都統使司」,「都司(都指揮使司)」還是「宣慰司」仍舉棋不定。
朱由校其實對此並不在意,他認為不論設立什麼類型的行政單位,都只是一個向「郡縣化」發展的過渡機構罷了,但顯然內閣也有自己的思量。所以,朱由校朝鮮之行的任務之一也是做考察,尋找合適它的行政管理單位。
就朱由校本人的意見來說,他希望成立朝鮮總督區。總督是皇帝和政府的雙重代表;是政府及其利益的象徵。總督任命根據政府的建議產生,由皇帝任命。但對於具體安排,現在他還沒有頭緒,目前無從下手,而這正是機會。
朱由校的艦隊現在仁川都護府(今南朝鮮仁川市)登陸,順便前去江華島視察了一番大明駐朝鮮的海軍;並進入漢江,駛向漢城。
同日下午,朱由校在漢城靠岸。看著遠處的結綵黃帳殿,他的心中難免有些感慨,那就是迎恩門。
朝鮮王朝時期,中國明朝使臣來到朝鮮時,朝鮮國王都要親自出城到迎恩門去迎接「天使「,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即所謂「郊迎禮「。並在迎恩門「設黃屋、龍亭、香亭於帳殿正中,陳列金鼓、黃儀仗、鼓樂於其前「。朝鮮國王需要穿翼善冠袞龍袍,率宗親、百官來到迎恩門,向中國使臣鞠躬致敬,使臣將皇帝頒布的詔敕置於龍亭中,而後朝鮮君臣平身,與中國使臣先後穿過迎恩門,入城前往王宮舉行正式大典。
(在明代宗藩體系中,朝鮮國王的等級是郡王,但因與明政府關係親密,所以享親王的待遇,故可以穿袞龍袍,但不允許綉十二章紋,而是只有九章紋。
十二章紋: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花、鳥兩章)、宗彝(虎、蜼(長尾猿)兩章)、藻、火、粉米(粉、米兩章)、黼、黻,通稱「十二章「,實際上為「十六章「。)
可惜,在現代迎恩門已經不復存在,於清末被毀,1896年11月,朝鮮獨立協會又開始在迎恩門原址上修建「獨立門「。所以朱由校前世自然也未見過,這讓他很遺憾。不過好在今世他可以彌補。
馬兒行駛得很快,不久他就能清楚地看見迎恩門的全貌了,匾額很大,上書「迎恩門「三字,並落款「欽差正使金陵朱之蕃書「,他是萬曆朝鮮戰爭時期的明使。
而在一旁,朝鮮率宗親、百官伏地跪拜,等著朱由校的到來。禮樂官在奏曲:
一奏《上萬歲之曲》:聖主垂衣裳,興禮樂,邁虞唐。簫韶九成儀鳳凰,日月中天照八荒。民安物阜,時和歲康。上奉萬年觴,胤祚無疆。
二奏《仰大明之曲》,《殿前歡》:鳳苑御筵開,黃花映玉階。《鹿鳴》《天保》歌三代,古調新裁,奉君王壽杯。日月明,乾坤大,看年年秋報賽。太平有象,元首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