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第一節
國家航天局梁秋華局長來到宇航員訓練中心,他今年五十八歲年紀,身形魁梧,一張方臉,兩鬢有些花白。陪同他的有秘書劉志和宇航員訓練中心主任向陽紅,劉志三十二歲,身材高高瘦瘦,戴著眼鏡。向陽紅也有五十多歲,中等身材,頭頂是地中海式的髮型。一邊走向訓練館,向陽紅一邊向梁秋華介紹宇航員這三年來訓練的情況,道:「宇航員受訓的時間一般是三年左右,這三年之間,宇航員要接受體能、熟悉宇宙飛船、搭建基地、應急處置等十三大項,一百五十二種小項的訓練。」
c1號訓練館位於宇航員訓練中心的東南角,面積比一個標準足球場還大。整棟建築方方正正,但是裡面的訓練場罩著一層特製的玻璃,就像是一個切開了的半圓。以前失重訓練是在巨大的水槽中進行,模擬太空中失重的情形。但是近十年來,科技突飛猛進,不必再在水槽中模擬訓練失重了。c1號訓練館模擬月球表面,通過各種科技手段,使其萬有引力達到了月球的水平,也就是人進去之後變輕了,就像真的在月球表面上行走一樣,一旦用力蹦跳就會飄起來。c1號訓練館際集最新科技於一體,是目前最大最先進的訓練館。
梁秋華三人走進c1號訓練館的指揮控制室,幾名工作人員正聚精會神的觀察訓練館中的情形,不時與宇航員進行對話,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五名宇航員中有三名人,另外兩個則是人形智能機器人。潘四維博士是智能機器人的首席專家,正在接受訓練的第一代人形智能機器人哨兵和第二代機器人護天士正是他嘔心瀝血的傑作。哨兵和護天士的軀殼都由特殊的柔性合金材料製造而成,看上去與真人無異。由於智能程度的不同,他們內在的差別其實很大。首先是外觀,哨兵就像是一個普通人。而護天士戴著一個頭盔,這個頭盔類似於殲–50隱形戰鬥機飛行員所戴著瞄準頭盔,因此看上去像是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他們高度智能化,會學習能思考,哨兵的智商達到了150,護天士的智商更達到了驚人的220,遠遠超過普通人。哨兵由高密度電池提供電力,電力耗盡,則需要充電。而護天士就沒有這樣的煩惱,因為他的體內是一個微型核動力裝置,為他提供綿綿不絕的強勁動力。理論上可以不休不眠的工作十年,十年更換一次核燃料。他們都有武器,都有自衛的能力,但是哨兵的武器遠遠不如護天士先進。
吳清荷女博士是生物農業方面的專家,由她主持改良的大豆、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產量極高,解決了我國糧食高產難題,使得糧食安全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葉志飛雖然只有二十二歲,卻是物理天才,在國內國際上發表的物理論文不計其數。他們的任務是在不久之後乘坐宇宙飛船到月球表面,建造第一座月球實驗基地。
為了更加真實的模擬月球表面,訓練館里鋪的不是普通的土壤,而是特製的灰色土壤。這種土壤經過燒制、凝結等幾道工序,密度、質量、顏色等諸多特性與月球表面的土壤十分接近。潘四維、吳清荷和葉志飛三人穿著宇航服,哨兵和護天士是機器人,不需要穿宇航服,只是在身體外套上普通的訓練服。他們在潘四維的指揮之下,正井然有序的搭建模擬的實驗基地。實驗基地分為核心室、實驗室、休息室、洗漱室、訓練室、泄壓室幾個部分。最中間的是核心室,其他六個艙室圍繞核心室,每個艙室之間都有通道連接,每個艙室又都與核心室連接。每個艙室都是直徑六米的半圓形建築,下方是特製的合金材料,上方則是特製的玻璃罩子。每個艙室的佔地面積大約是二十八平方米,整座實驗基地的總佔地面積超過三百平方米。
向陽紅微笑道:「為了真實的模擬月球表面,訓練館內部已經抽成了真空。」梁秋華沉吟片刻,問道:「哨兵和護天士是機器人,他們不需要呼吸,可是潘博士他們需要氧氣,萬一宇航服破了,氧氣泄露,可是會出人命的。」向陽紅道:「這些我們都考慮到了,宇航服上有報警系統,一旦出現破裂。報警系統自動啟動,一秒鐘之內,空氣會充滿整座訓練館。」梁秋華點了點頭,又道:「模擬搭建實驗基地的進展是否順利?」向陽紅道:「還算順利,今天是最後的收尾工作,總用時二十天。不過月球表面情況複雜,說不定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險情,時間應該會更長。經過超級量子計算機模擬,沒有意外的情況下,最少需要三十天時間。」
模擬實驗基地已經搭建完畢,潘四維正帶領大家做最後的檢查,確定萬無一失之後,說道:「報告指揮室,模擬實驗基地已經搭建完畢。」指揮室的工作人員對著麥克風道:「潘博士,辛苦你們了,請到泄壓倉脫下宇航服。」潘四維回答說好。哨兵和護天士是機器人,不需要進入泄壓倉進行泄壓,因此站在原地。潘四維、吳清荷和葉志飛進入泄壓倉,脫下厚重的宇航服。出來的時候,訓練館里已經注滿了空氣,壓力也和外界一樣了。
他們從樓梯上了平台,梁秋華等人迎了上去。梁秋華微笑著與他們一一握手,道:「為了搭建模擬實驗基地,你們夜以繼日,不辭辛勞,真是辛苦你們了!」潘四維是這次登月工程的組長,當下道:「為了科學實驗圓滿成功,我們再苦再累也覺得值得!」他四十多歲年紀,戴著一付眼鏡,看上去文質彬彬。因為專註於事業,從不在意自己的衣著打扮,上唇和下頜有些鬍鬚,顯得有些不修邊幅。他不善言辭,回答完話,就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吳清荷知道他的脾性,眼見有些冷場,於是微笑道:「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累了要休息,困了要睡覺,倒是哨兵和護天士不停的工作,進展這麼快,他們功不可沒。」她三十四五歲年紀,肌膚白靜,雖然孩子都十歲了,但是在她的臉上竟然看不到歲月的痕迹。梁秋華拍了拍哨兵和護天士的肩膀,贊道:「二位都是好樣的。」受了讚許,哨兵顯得有點興奮,道:「多謝局長誇獎!」護天士比他沉穩一些,道:「這是我們的職責,做的再好都是應該的。」梁秋華笑道:「是啊,雖然我誇獎了你們,但是你們也不能驕傲,登月工程是我國的一次壯舉,萬眾矚目,不能出一絲一毫的差錯,有什麼問題,要及時提出來。在地球上解決了問題,上了月球才不會出現意外。」頓了一頓,又道:「潘博士,有什麼問題嗎?」潘四維正要回答,向陽紅笑道:「他們剛剛從訓練館出來,有什麼問題,去會議室坐下來慢慢說。」梁秋華頓然醒悟,笑道:「看來是我太心急了,走,去會議室慢慢說。」
來到會議室,除了哨兵和護天士,大家都坐在圓桌旁。梁秋華笑道:「你們也坐下吧。」護天士道:「我們不累,站著就行了。」哨兵應聲附和道:「是啊,我們是機器人,站著和坐著沒有區別。」梁秋華道:「今天是登月之前的最後一次小型會議,你們雖然是機器人,但也是我們的一份子。我們一直當你們是人類,從來沒有把你們當成機器看待。」潘四維回頭道:「梁局長要你們坐下,你們就坐下吧。」哨兵和護天士雖然擁有超越普通人的智慧,但是是潘四維製造出來的,見他這麼說,於是坐了下來。
梁秋華看了看大家,道:「雖然在訓練館搭建模擬實驗基地非常順利,但是到了月球表面,一定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困難,開這個會,就是要大家集思廣益。在月球表面搭建模實驗基地,國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探索宇宙的步伐不僅僅只局限於空間站,登月也只是第一步,將來還會登上別的星球。月球表面情況應該會比訓練館複雜,有什麼困難,大家都可以提出來,這就是未雨綢繆嘛。」潘四維想了一會,道:「可能會出現的意外和困難,我們都想到了,以前登月的宇航服也都提供了許多材料。宇航員手冊已經非常詳細了,並附加了應對的辦法,暫時沒有別的問題了。到了月球,如果出現意外,也只能隨機應變了。」梁秋華點了點頭,道:「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背後有無數科學家默默的工作,能想到的既然都想到了,大致是萬無一失了。」哨兵道:「我有一個問題。」梁秋華笑道:「有問題就大膽的提出來。」哨兵道:「我喜歡打開直播間和粉絲們互動,乘坐宇宙飛船前往月球途中,還有在月球表面上能不能在直播間和粉絲們互動?」梁秋華道:「在直播間和粉絲們互動,有助於推廣宇宙空間知識,我本人十分贊同。只要不是泄露機密,可以在直播間和粉絲們互動。潘博士是這次任務的組長,具體怎麼做,你聽潘博士的。」大家又討論了一個多小時,最後梁秋華道:「這次登月,搭建實驗基地,進行一系列的科學實驗,大約要六百多天時間,差不多就是兩年。今天是二十四號,放你們三天假,好好和家人聚聚。二十八號回訓練中心集合,然後去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備登月。」潘四維當下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