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勸勉
合上筆蓋,我也沒有什麼收劍入鞘般的驕傲。
正常水平的同學在剛考完試的時候都不會一臉得意的說:哎呀,我穩了!
那是朝巴,或者壞蛋,前者純純不學無術,後者就為了搞人心態。
我不是朝巴,也不是壞蛋,我雖然沒在歷史上多下功夫,但是也絕不做搞人心態的壞事。
但是更多的,是我做完這張試卷以後的迷茫。
歷史和其他科目不一樣的點在於,即使你寫完了,志得意滿交了上去,你並不能確定究竟考的如何。
而物理生物則是,你交上去,也就知道自己考得不好,要完蛋了。
歷史完全沒有這種感覺。
我們班一半人學歷史,每次交上去都感覺自己像斯老師或者錢穆先生,發下試捲來發現自己還是個弟弟。
或者反過來,明明前面幾科狀態不好,或許是喜歡的人跟自己的好朋友拍拖了,或許是吃飯吃到了一隻蟑螂或者蒼蠅,或許是昨晚睡覺腦袋硌著枕頭了。
總歸是狀態不好,已經準備擺爛了,匆匆忙忙寫點字兒。
誒!最後選擇題蒙的好了,竟然也能到90。
大概就是這麼個情況。
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我覺得歸根到底還是歷史這們學科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相關的說法並不統一,甚至模糊點很多題目的不同選項也說得過去。
這裡我一時間想不到實際的題目例子,或許你自己也明白我在說些什麼。
有一次,我忘記是什麼題了,答案貌似是選A,結果劉鵬良看錯了答案,看成了B,於是就對著錯誤的B一頓講。
底下的同學們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敢反駁,畢竟可能真的是答案錯了。要是瞎喊,說不定還會被戴上「不會別瞎說話」的大帽子。
來回一頓講,竟然把B講完了。
劉鵬良說:「懂了嗎。」
其他人說:「昂……」
我直接開口道:「這題答案選A」
劉鵬良趕快翻了翻答案,發現確實選A,我才知道不是這本書的印刷商針對我。
歷史老師一時也摸不著頭緒,可能也是按著b來準備的。
於是就順延到了下一節。
到了第二節歷史課,劉又把a選項講了一遍,也是對的,卻對b選項啞口無言。
下面的同學們都很識趣,包括我,都明白這時候不能提出一些讓劉尷尬的問題。
於是這事就這麼過去了。
然而,類似的事件似乎在我的腦中並不只有一件,類似的尷尬經歷我也不只是經歷過一次。總而言之,歷史課上的題目,本身就是一種很邪門的東西。
我曾經也想過去看答案明白它們解釋的套路或者反覆複習常常考察的知識點,但是每次都大敗而歸。
差點有幾次考試,我只錯了一兩個,就以為我掌握了歷史學科的核心機密,卻最後被牡丹城的一套二模題直接摧垮。
我才明白,這玩意的選擇題真的就是靠運氣。
大題?
綜合來看,批卷老師的心情,你的字跡好壞,內容數量的多少是決定你大題分數的重要尺度。
我認識一個人,由於化學實在是學不會了,就轉了歷史,學了一個月,就在之後的歷史測試中考到了年級前三,98分。
那時候,她已經快一年沒學過歷史了。
在亭翰中學里,她也不可能是什麼國學的李清照或者謝道韞。
這件事曾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我的疑惑也直到看到她的書法作品展覽以後才得到消除。而整個學校的輿論也是被一個月以後又一次的歷史考試所平復了下去,那一次她神奇不再,只有81分。
不談其他人,我自認我學習還算認真,不算丟三落四的人,但是我也一直在歷史的汪洋大海里掙扎,在71到97的區間內徘徊不定。
相對來說還算認真的同學已經苦不堪言,而稍微沒有那麼認真的人卻喜笑顏開。
在後面大題明顯拉不開分數的情況下,選擇題的分值就顯得尤為重要。
於是,對他們而言,歷史反而是給他們帶來奇迹的一科。
所以,在我們這個學校,往往可以見到一種奇特的現象。那些學習成績稍微不理想的同學往往拒絕和別人討論語文數學英語之類的,-就抓住地理或者歷史不放,最喜歡的就是考完歷史和地理之後著急忙慌地找人對答案。歸根到底,還是由於這兩科運氣所佔的比例要選高於其他的學科,可能平時在其他學科上毫無發言權,於是乎就只能在運氣上找點自信了。
我不知道高考的閱卷是不是如此,但是高考的選擇題同樣出得讓人費解。
可以在一些問題網站上搜索一下往年的歷史試題,哪一年的歷史考生不為自己的選擇據理力爭?哪一年的歷史答案不是最後一波公布?又有哪一年的歷史答案不會引起廣泛的爭論和質疑?
感慨萬千,或許選科的時候你會覺得化學或者物理不好學,難以理解。
但是它們畢竟和歷史不一樣。
歷史是講究玄學的,當你想提高它的時候都無從下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栽得頭破血流。
化學畢竟要有個標準答案。
如果本省以後的考生,在六門科目里徘徊不定的話,不妨參考一下我這些話。
如果你志向遠大,力爭600分甚至要更高,那麼你有把握能夠掌握歷史的深水嗎?
看看一分一段表吧,為什麼理科和文科的選擇比例會如此誇張?
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的目標就是本科,那麼無所謂,物理化學你要真的斟酌一下,畢竟只有考上大學才有選擇專業的機會。這時候,歷史說不定就會給你一個驚喜。
最後,喜歡讀歷史故事,真的和學歷史區別很大。
謹以此篇,結束我的高中歷史,也勸勉看到這些文字的後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