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徹查
百官的目光都瞟向了大燕的鹽運使——可足渾祿。
尚書左丞申紹雖說是財政部長,掌管燕國的稅收。
但,只有作為鹽運使的可足渾祿,才能真正回答慕容霸的這個問題。
(可足渾祿,是可足渾翼的兒子,也是之前燕國太后可足渾氏的親弟弟。)
可足渾祿此時已經有點心虛了。
在慕容霸冷冽的目光注視下,他感覺自己每一個回答都要小心,要斟酌。
此時,就聽他恭敬回道:「陛下,各地都有戰事,鹽路又受阻,鹽商不願意買鹽,因此鹽稅也就減少了。」
慕容霸聽后邪邪一笑:「嗯,聽起來很合理,各地卻有戰事,鹽不好賣,所以,鹽商不進貨也對,他們不進貨,自然就不納鹽稅,那我大燕的鹽稅自然就少了。但奇怪的是,雖然這些鹽商不進貨了,不賣鹽了,但市場上的鹽卻並沒有短缺,朕一路攻打高句麗,在遼東朕都未曾聽說有哪裡買不到鹽的。只不過鹽的價錢,卻是一日比一日高,鹽的價錢翻了一倍,但朝廷的稅收卻少了近一半,你難道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嗎?」
鹽運使可足渾祿聽后是大吃一驚,他心道:皇上親征一次高句麗,回來竟然對食鹽的價錢掌握的這麼準確?
此時,殿上的眾臣聽后也都是點頭。
大家紛紛都在想著慕容霸的話,這鹽的價錢漲了,正常情況下,朝廷的鹽稅按理說應該增加,就算不增加,也不應該減少,但現在卻偏偏少了近一半。。。
慕容霸的臉色一下就陰沉了,他正色道:「也就是說,各地並不缺鹽,以一人一年需要五斤鹽,以我大燕的人口計算,全國去年一年消耗了多少食鹽呢?那眾位再幫朕算算,我大燕復國之前,往年一年的總鹽稅,應該有多少呢?」說完,慕容霸看向眾臣。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片沉默。
半晌之後,統領全國稅收的尚書左丞申紹回答:「大約……400萬銅幣!」
慕容霸隨即看了一眼申紹,心道:可以啊,他對心算還挺精通的。
——轟!
朝堂上,徹底騷動了......
這下,殿上的朝臣們可是震了。
其實,要說鹽政弊端並不是秘密,大燕曾經從開國一直到秦國苻堅滅燕,幾任燕國皇帝都曾經大力整理鹽政。
然而,鹽稅經過好幾次的改革,但是,其間的弊端卻始終無法杜絕。
到最後,最後一個燕國皇帝慕容暐都已經沒有氣力再整頓鹽政了。
此時,作為財政部長的尚書左丞申紹的額頭已經滲出細汗了。
鹽運使可足渾祿也是臉色鐵青。
照尚書左丞申紹所說,每年的鹽稅大概是400萬銅幣,但實際收上來的,只有他說的一半。。。
——那為何少了這200萬銅幣呢?
鹽稅的弊端,慕容霸不是不知道。
他查過燕國舊檔,同時派出自己的斥候去調查過,他今日就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必須打掉大老唬!
慕容霸很清楚,燕國的國庫空虛的驚人,但外表看起來,是光鮮亮麗。
可內在的朝政就是鹽商和各地大燕的官員相互勾結。
再加上富商巨賈,還有各地的文武勛貴,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群體。
他們將每年的鹽稅悄無聲息的分掉了大半。
因為這個團體太龐大了,真要清查下來,非動搖國本不可。
因此,歷任的財政部長都是睜隻眼閉隻眼。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只要每年的鹽稅不是少的太離譜,都不會過於追究,或者也追究不起。
當然,這一屆的內閣也是如此。
慕容霸這次也確實沒有細想過,他沒想到,大燕每年的鹽稅竟然應該有400萬銅幣之多!
——這究竟是一個怎樣恐怖的數字啊......
400萬銅幣鹽稅,再加上300萬銅幣的貨商稅,再加上田畝農稅,那大燕,完全就可以正常的運轉起來。
而且,可以說是國富民強啊!
據慕容霸對燕國稅收的了解,鹽稅曾一度佔到朝廷收入的六成。
他當時沒穿來之前,歷史上課上,老師講到宋朝時,鹽稅收入最高可以佔到國家收入的八成。
這是什麼概念?
龍座上的慕容霸已經相當不悅了。
他來大燕那麼久,卻從來都不知道,每年的鹽稅竟然差了這麼多,真的有一半。
此時,慕容霸忽然問:「申紹算的每年400萬銅幣的鹽稅,可是,朝廷卻沒有收到這麼多稅,那麼,消失的鹽稅,去了哪裡了呢?」
——答案很明顯,肯定是被偷稅漏稅了。
有些商人沒有納銀就拿到了鹽,然後在市場上大肆販賣。
這也就是,所謂的私鹽。
此時,殿下的一群言官,激動了。
或許是400萬銅幣的數字給他們刺激有點太大了。
他們開始面紅耳赤,紛紛上前進言:
「臣彈劾鹽運使可足渾祿!」
「臣附議!」
「鹽運使可足渾祿貪污舞弊,應交由我大燕刑部司徹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