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學習
有小女兒打趣,秦松沈氏無奈笑了笑,大女兒聰慧是好事,他們應該支持。
會采草藥這件事情,在秦家過了名路,秦婉鬆了口氣,二十五歲的人要展現出十歲的孩子模樣,她一直在尋找平衡點,把改變一點點揉碎了在這家人面前展示。
下午,是韓希孟的教學時間。
沈氏十二歲開始也在女士學院,學習了兩年的刺繡,只是人沒天賦,至今綉出的作品也不過普通,綉坊不會收購的程度,綉坊出來的作品,最少也要達到精美的程度,若不然,那些商家世家官家的年輕夫人小姐們,怎麼會在綉坊花上幾百銅錢,幾兩銀子,在綉坊買綉品。
用向著阿娘請教的借口,展示自己的刺繡天分。
【刺繡大師韓希孟】:初學者,需要學會的選布,選針,選線,選布這一塊,群主這兒沒有其他布料,先用群主這裡的紡織棉布來練習。
選針這一塊兒,暫時只用群主這裡有的平常繡花針,選線,一直都會用在你的刺繡當中,當你的綉品需要更多的顏色。
如何選線,分線,判斷顏色,這些都有些遠了,……接下來,從簡單的平綉入門,平綉有不同的針腳排列方式,像是直平針、橫平針、斜平針,今天練習綉小花骨朵,小葉子,……你剛剛這一針下錯了,……很好,沒有偏離位置,……總算是出來了一朵能看的黃色花朵。
韓希孟大師的刺繡天賦紅包真不錯,說的每一句,她能聽懂,還能用於實踐,就是,刺繡這件事初期,它費手啊,如蔥白細嫩的手指端,出現了一個接著一個的小紅點,那都是秦婉自己扎的。
痛啊!!!
可痛還是要扎……
晚飯,久違的一家人在一起,上午兩姐妹辛苦的蕨菜做成了菜丸子,用油炸了一遍,香脆雙控,秦家人對這道炸菜丸子特別鍾愛,一口一個不停。
回房間入睡之前,秦婉檢查了自己的草藥,這是明日拿去醫館賣錢的傢伙。
卯時,沈氏率先從房間出來,來到了菜園子摘下新鮮的青菜,淘米,放入大鍋,燒柴火,等到大鍋裡面的白粥咕嚕嚕冒煙的時候,扔進切碎的青菜葉子,從雞窩找到一顆雞蛋,打入白粥當中,攪散,香噴噴的青菜雞蛋粥就好了。煮粥期間,用白面揉成巴掌大的餅,貼在另外一個小鍋里,等到快要熟了,撒上一點芝麻,芝麻餅也完成。
一日的早飯剩下最後的酸蘿蔔,冬天腌制的,一塊一塊正正方方的白蘿蔔,帶著酸甜的味道,用來下粥最好。
等秦家人吃完,沈氏在家,兩姐妹跟著秦父去縣城裡。
從小魚村到永安縣,路線是,穿過一條需要十分鐘從樹林轉至小河邊的小道,出來后,則是進入官道,一條筆直平整的泥土地貫穿了縣城與縣城的道路。
「婉婉,累不累?」走了半個時辰,秦父再次詢問,揉揉走了一盞茶時間就說走不動了,現躺在木桶里補覺,還有小呼嚕聲。
秦婉搖頭:「不累,阿爹,我可以走完的。」
秦父再有體力,也不能挑著貨物,再加上兩小孩的體重,古代人為什麼壽命那麼短,除了醫療不發達,再來就是勞動程度強大,透支生命的感覺。
原身這具身體風寒好了后,更虛了,秦婉認為要好好鍛煉鍛煉,不就是走一個小時的路么?怎麼走不得!
幾分鐘后,在她的視線里,總算是出現永安縣的城牆。
用青磚高高建起的城牆,外表灰撲撲,有的地方長了青苔,據說,在大周第一任皇帝攻打永安縣,這座淳樸混元,充當守護者的城牆,守護了城內的百姓,一連三天,都沒讓大周的軍隊攻入,後面,是縣令投降了,城內的糧食吃光了,再對峙下去,城內百姓不是死在戰火中,而是成為餓死的冤魂。
永安縣設立了四處城門,分別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秦父帶著兩姐妹走的就是南城門,有四位衙役守在城門口,進入城門的人乖乖排好列隊。
「入城費三文錢。」輪到他們,青年衙役只看了一眼說。
秦父掏出三個銅錢交給衙役,帶著兩姐妹進去。
一排排由青磚建起的房子,整齊的立在街道左右兩邊,也有絢爛的陽光灑在那綠瓦紅牆,高高飄揚的商鋪旗幟,川流不息的行人,偶爾還有車馬行駛,等到她們轉過街角,這條街道上的商業更發達,兩邊都是茶樓、酒樓、當鋪,作坊,書鋪,兩旁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各種吆喝聲。
「餛飩,好吃的混沌嘞,五文錢一碗,餡多柔嫩。」
「賣蔥油餅,好吃的,剛出爐的蔥油餅。」
「這位小娘子,要不要買簪子?髮帶?」
「糖人,好吃的糖人!」
「……」
兩姐妹站在一家包子攤走不動路了,主要是蒸籠裡面飄出來的香味太誘惑人,秦柔本就是小吃貨,走不動路正常,秦婉則是也想吃,她在現代壓根就沒吃過味道這麼香的包子,拉著妹妹走開,卻像兩人都停在這兒想吃。
秦父上前,「來一個肉包子。」
「好嘞,一個肉包三文錢,小姑娘接著。」包子攤是一對中年夫妻兩,給兩人包子的正是婦人,還好心的掰好兩半。
「謝謝。」
秦婉接過半個包子,小口的咬著,剎那間,鮮香麻辣四種味道同時爆發,豬肉的鮮,香菇的香味,麻油的麻,辣椒的辣,非常新鮮的食材,用了秘制的醬料,怪不得味道那麼香。
長見識了,真長見識了!
唔!好好吃!
兩姐妹吃了包子,去醫館的路程,非常平靜,家裡的銀錢不夠花,這是幾歲小孩都知道的事。
秦婉背著小籃筐,一馬當先的走進了醫館,一排排整齊的木頭柜子,每一個抽屜外,上面標著藥材的名字,七八位學徒正在不斷的尋找藥材,量好分量,給人用紙包好帶回去。
有夥計過來,問:「今天三位大夫都在館內,請問是誰需要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