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山法明常掛心 忠孝信義重如金

第三章 金山法明常掛心 忠孝信義重如金

詩曰:秉承大乘佛法台,遠播盛世朝國來。

滴水之恩常牽挂,牡丹花貴它花白。

唐聖佛師徒辭別洪江龍王,行至渡口,孫聖佛問道:「師傅,我們意欲何往?」

唐聖佛沉思片刻,道:「我身生不足一月,便被迫拋江,幸得我恩師金山寺法明大師相救,才有我今日之幸,此恩金山不換,至終不移。今雖已修得正果,其功法明大師為重,今要西行,年月難定,我欲拜別恩師於金山。」

眾人聞聽此言,皆願隨師前往。

途中,孫聖佛雙手合十,歪頭看著坐在馬上的唐聖佛,謹問道:「師父,我有一事不明,願當面請教。」

唐聖佛道:「悟空啊,你我師徒親如父子,做事有過,師傅尚且不究,況有事不恥下問,本該誇讚才是,哪有責怪之理?」

孫聖佛喜道:「師傅,我們自入佛門以來,逢人便道『阿彌陀佛』,何也?」

唐聖佛微微一笑,看了看孫聖佛,道:「阿彌陀佛,真是慧根頓悟,大有長進了!」

孫聖佛笑道:「師傅莫笑,小徒願聞其詳。」

唐聖佛道:「徒弟們,你們都聽好,你們大師兄已慧根頓悟,汝等當效之。」

眾人稱是。

「大乘佛經對阿彌陀佛及其西方極樂均有詳述,主要如《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等。阿彌陀佛是諸佛之一,其名曰「阿彌陀」。阿彌陀,意為無量光,無量壽。佛之光明橫遍十方;佛之壽命豎窮三際。《阿彌陀經》曰,因其壽命無量、光明無量,故名阿彌陀。參佛之人互曰『阿彌陀佛』,有相約往生極樂世界之意,與路人曰『阿彌陀佛』,種善根,日後學佛修行,離苦得樂也。」

眾人皆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

說話間,前方到了金山寺。

見金山寺廟依山而建,殿宇廳堂幢幢相銜,亭台樓閣層層相接。寶塔聳立於金山之巔,拔地而起,突兀雲天。山麓至頂,殿閣層層,樓台座座,密包金山,山寺一體。

孫聖佛道:「好去處!」

唐聖佛道:「阿彌陀佛,金山寺乃我大唐佛教禪宗四大名寺之一,始建於東晉,是佛教誦經設齋、禮佛拜懺和追薦亡靈的水陸法會之發源地。金山寺大門西開,面向極樂。寺內殿堂樓閣皆散其上,有大雄寶殿、迦蘭殿、祖師殿、畫藏樓、鎮江樓等。遠望金山,只見寺廟不見山,故以「金山寺裹山,見寺、見塔、不見山」之風貌而聞名遐邇。」

天蓬使者聞言,急不可耐,道:「師父,既然金山這麼好,趕快進寺把佛找!」

近至寺門,八部天龍亦化人形。法明大師早已得知眾人前來,已迎候多時。

唐聖佛見法明大師近在眼前,往事歷歷在目,欲行大禮,被法明大師扶住。兩人噙淚握手,欲言又止。

法明大師將眾人引進寺內。見寺內群殿雄偉,樹影婆娑,古木參天,樓閣迂迴,如入迷宮。

再看法明大師步履蹣跚,搖搖晃晃。

唐聖佛見狀,連忙問道:「阿彌陀佛!恩師為何行走不穩,何疾所致?」

法明大師道:「阿彌陀佛!自你拜別之日,吾心極痛,心情煩躁,寢食不安。忽一日,腳滑墜地,便致右腿如此。多日醫治終不得愈。」

唐聖佛道:「恩師莫急,小僧願為師解憂。」

眾人在法明大師禪房落座,唐聖佛讓法明大師坐好伸腿,細觀之。隨讓弟子拿來筆墨紙硯,隨手寫下藥方:艾葉、伸筋草、透骨草各30克,磨粉後放半斤白酒中,浸泡即可。

法明大師隨命弟子採藥。

葯到,如方炮製。

室內只剩師徒幾人,唐聖佛將藥酒敷於腿上,讓大師閉眼感受。唐聖佛手懸腿上,念念有詞。但見唐聖佛手心射光,如閃似電。

片刻,唐聖佛道:「恩師感覺如何?」

法明大師微睜雙目,慢慢起身,翹腳蹬腿,手撫拳砸,不痛不酸,恢復如常。

法明大師大喜,道:「玄奘不愧成佛,如此難症亦能醫治,可喜可賀啊!」

唐聖佛道:「阿彌陀佛,慚愧,慚愧!」

法明大師隨邀眾人入席就餐。席間,談及唐聖佛兒時諸事,感慨萬分。

唐聖佛道:「阿彌陀佛!若非恩師再造,我命休矣!」

法明大師道:「哪裡話來,是汝不當絕,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現已靈驗,汝之大成,我大唐之幸也!」

唐聖佛道:「阿彌陀佛!善信當輔,惡賊當誅,我佛慈悲,能輔則輔,能化則化,願我大唐盛世普惠四方,大乘真經布浴眾生。我等此番西去,重任在肩,時日不定,為報答恩師再造之恩,願在金山寺普法一日,濕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金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惡因業墜,善以緣升。」

法明大師道大喜,隨命弟子凈掃講法之所,遍邀敬法之眾。

暖陽高照,微風習習。唐聖佛坐於法台之上,孫聖佛、天蓬使者、金身羅歡和八部天龍分兩旁坐禪。其他眾人坐於法台之下,靜聽法講。

「各位聽了!」唐聖佛開始講法,「貧僧自東土出發,遠至西天取得大乘真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三藏: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計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可超脫苦惱,解釋災愆。」講經之時,天飄祥雲,香風陣陣。

「佛教近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佛法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佛法之核心就為渡己、自渡,講究自身為發展目標;大乘佛法,修行之目標由渡己、自渡的個體修行轉換為普渡眾生、眾生為本。看我泱泱大國,大乘佛法更合發展之需,更貼國情。自取得《大藏真經》,太宗皇帝大悅,隨作《聖教序》御文。為廣播我大唐盛世之法,普惠四方,今誦太宗皇帝《聖教序》御文,與我大唐子民共享。」

「鹿苑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三乘六律之道,馳驟於心田;一藏百篋之文,波濤於海口。爰自所歷之國無涯,求取之經有數。總得大乘要文,凡三十五部,計五千四十八卷,譯布中華,宣揚勝業。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陲。聖教缺而復全,蒼生罪而還福。濕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金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惡因業墜,善以緣升。升墜之端,惟人自作。譬之桂生高嶺,雲露方得泫其花;蓮出綠波,飛塵不能染其葉。非蓮性自潔而桂質本貞,良由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凈,則濁類不能沾。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矧乎人輪有識,寧不緣慶而成慶?方冀真經傳布,並日月而無窮;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也歟!」

唐聖佛正誦《聖教序》御文,忽來一陣香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只讓人閉目不睜。

待眾人慢慢睜眼,法台之上已空無一人。天空祥雲裊裊,傳下一個聲音:「大乘佛法,玄妙精奇,博大精深,願世人勤修之,普度眾生,拯救世人。大唐盛世普惠四方,願世人遠播之。」

唐聖佛眾人去了哪裡?敬請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去西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再去西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金山法明常掛心 忠孝信義重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