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刑名師爺
此時,張鍥修的心思並不在這裡,死一個青樓女子又算的了什麼,他現在在意的是另一個死人,石湖那裡的死人。
說起來,石湖的案子,之所以會如此棘手,並不僅僅是因為其中涉及到當地的名門望族,還有就是張鍥修的經驗不足。
要是他身邊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刑名師爺,雖說這案子還是會有破案期限的,但絕對不會像現在這麼棘手。
現在,不但破案的期限短,手底下的人還一個個陽奉陰違的,這不,都已經過去一天了,到現在,張鍥修除了焦頭爛額還是焦頭爛額,案子毫無頭緒,一點線索都沒有找到。
「媽的,還真以為老子沒了你們就玩不轉了么?」張鍥修咬牙切齒的想著。
而出現現在這種狀況,完全就是張鍥修咎由自取的。
說起這事,還得從張鍥修半年前納的小妾金氏說起。
金氏,江陵縣人士,七歲那年,父親金長清因犯事被殺,她也被貶為樂籍了。
但金氏生的明眸皓齒,月貌花顏的,不但擅長於琴、棋、書、畫,還能說會道的,服侍人那也是一把好手。
可謂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跳得了艷舞,入得了卧床。
幾天下來,就把張鍥修迷得是七葷八素的,感覺就像是前腳剛從銷魂窟里跳出來,後腳就又掉進了溫柔鄉里。
似駕著雲霧,又似醉了酒一般,身體酥麻,心弦動蕩的。
這不,在張鍥修來吳縣上任之時,家眷,就只帶了金氏這一人來。
而這金氏還有一個弟弟,可她的弟弟就沒有她這麼多才多藝了。
但金氏就這麼一個弟弟,於是便想給自己這個弟弟找份差事做做。
這枕邊風一吹,張鍥修為了讓自己的愛妾開心,便滿口答應了下來。
秉承著肥水不流外人田,於是就把徵收稅賦的這個肥差給了自己的小舅子。
但令張鍥修沒想到的是,自己這簡簡單單的一個人事調動,竟然給自己帶來這麼大的損害。
刑名師爺,書啟師爺,為了這錢穀師爺的事情,都在極力勸說張鍥修在考慮考慮。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做,到不僅僅是為了幫助那個辭退錢穀師爺說辭,很大一部分還是為了工作。
畢竟這個錢穀師爺是不同於其它種類的師爺。
錢穀師爺是一個比較穩定的職業,它一般不會因地方官員的變更而更換,有著「鐵打的錢穀流水的官老爺」之說。
據說,錢穀師爺有一本自己的小冊子。
上面記載著是當地真正的土地丈量名冊、富戶名單、官場關係圖、行業規矩和禁忌等等。
是一本最能反映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統計年鑒。
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有了「鐵打的錢穀流水的官老爺」之說。
但張鍥修是誰啊,他偏不信這個邪,在加上年輕氣盛,大叫一聲,「你們在教我做事?」
於是,一氣之下,張鍥修就準備重新組建「內閣」。
在辭退完這些師爺后,張鍥修就修書幾封,托自己的那些好友幫忙給自己物色幾個聽話的師爺。
但張鍥修的這個運氣啊,這不,這師爺還沒有找到,石湖那邊就發生命案了。
沒了師爺的監督和牽制,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任官,還真的是件不容易事啊。
張鍥修直勾勾的看著陸路,都將陸路看毛楞了。
「大人,大人,這人真的不是我殺的。」陸路再次說道。
「我知道。」
張鍥修終於說話了,而這一開口,就將陸路給整不會了。
嗯?這麼簡單就相信了,陸路還準備了其他說辭呢,比如罪犯很可能是個左撇子,而自己則是右撇子的這個事實。
陸路一臉懵逼的看著張鍥修,不知道要不要將這個左撇子的事情說出來。
但這個張鍥修並沒有讓陸路糾結太久,而是再一次將陸路給整不會了。
就看到,張鍥修一把抓過陸路的大手,一臉興奮的看著陸路,搞得陸路都以為這個張鍥修看上自己了。
雖說自己穿著的是有些女性化,但自己可是正兒八經的男子漢啊。
夜御十女可能有些誇張了,但梅開二度還是搓搓有餘的。
「那個大人,既然你都相信了,那在下......」陸路一邊說著,一邊艱難的將手抽了出來。
「先生,你會屍首檢驗之術?」張鍥修並沒有在意陸路的不自在,而是又一把抓住了陸路的大手說道。
「呃...略知一點皮毛。」陸路尷尬的說道。
「那先生,你也懂得《大明律》吧?」張鍥修繼續追問道。
《大明律》?
這麼說,自己這是穿越到了明朝了。
明朝啊明朝,陸路想了一通,關於明朝的事情,陸路知道的還真的不多。
只知道開國皇帝朱元璋,永樂大帝朱棣,再就是末代皇帝崇禎了。
就不知道自己穿越的是明朝的哪個時期?現在的皇帝又是誰?
但最好不要是崇禎啊,雖說亂世出英雄,但陸路是一點都不想當英雄,他只想生活在和平年代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這樣就很好了,現代如此,古代亦是如此。
「這麼說,先生是答應了。」張鍥修握著陸路的大手,一邊左右搖晃著,一邊興奮的說道。
「呃...」
陸路瞬間懵逼了,我答應什麼了我就答應了,我剛剛在想事情啊。
看著興奮的滿臉通紅的張鍥修,陸路頓時一陣惡寒,該不會,該不會自己答應他那個了吧。
不過顯然是陸路自己想多了,張鍥修只是想請陸路給他當幕賓而已。
幕賓。
幕賓是各級官吏所幕聘,幫助出謀劃策之人,他們為東家參與機要,起草文稿,代擬奏疏,處理案卷,裁行批複,聯絡官場,簡單說就是幕主雇傭幫著處理政務的人。
而其中負責處理刑事判牘的幕客,又叫做刑名師爺。
而這幕賓,自古有之。
只是明朝時期,由於定員編製太少,而政務又過於繁忙,光靠官老爺一個人那是忙不過來的,所以就有了出資請人幫忙這種事情發生。
再加上,明朝官吏都是出身科舉,錦繡文章雖然做得漂亮,但人卻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對政務實踐工作也是大馬哈一個。
所以,這就需要更加專業的人才來輔助他們,因此在明朝時期,師爺這個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到清朝時,達到頂鋒,並有著「無紹不成衙」的說法。
就這樣,陸路稀里糊塗的成為了張鍥修的刑名師爺了。
雖然有些莫名其妙,但陸路還是欣然接受了,畢竟初到這明朝,既能站穩腳跟,又能做自己的老本行,這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看沒看過《大明律》,那都不是事,自己可以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