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明白的太晚了
二弟帶走超華到學校住,解決了燃眉之急,又得到娘家送來的一口袋麥子,孫老萬夫婦振作起來,兩口子商定,不再為分家不公,而萎靡不振,應該趁著孩子還小,他們年輕,多為孩子幹些實事。
「既然二弟讓超華到學校住,那咱就把娃供給成有出息的人。」兩口意見一致,要把超華培養成才。
超華所在的學校,它的名字叫新莊學校,初建是為小學,到今天已有六十年的歷史,據二弟(也就是超華二叔)講,是由五間大廟改建而成,那是只開設小學前三個年級,二弟的啟蒙教育就在這裡。
解放以後,學校擴建成初中,七五年、七六年還承擔了兩屆的戴帽子高中教學。
學校有約500名學生,公辦教師大約6個,民辦占多數,大約有12名,承擔了附近五個村莊的孩子們教學任務。
二弟平時住校,周末在家住一晚,辦公室有張桌子,一個小炕,雖然小點,但也能讓孫超華有個睡覺的地方。
不知不覺,孫老萬靠生產隊分的紅薯粉條,拉到五十里以外的河北換成玉米,支撐著一家六口人生活,分家所得的小麥捨不得吃,留著建房子招待幫忙的鄉黨。
生活雖然艱辛,但卻無兄弟矛盾煩心,孫老萬特別不願看到,三弟那陰陽怪氣的嘴臉。
兩年以後,也就是一九七四年,孫老萬申請了一院樁基,儘管寬只有兩丈七尺,俗稱小三間,且是生產隊過去的沃糞池坑,要把它建成可以建房的庄地,並非是容易的事。
在鄉黨親戚的幫忙下,用30輛的人力架子車,經過半個多月拉土添土,才做好樁基,儘管樁基比隔壁低兩尺,但畢竟做出了一個像樣的院子。
岳父帶著一群匠人,給備好了木料,建起了三間一邊倒的土坯房子,裡邊有兩間屋子,可以安置孩子們。
這一年,孫超華十五歲,還住在學校,孫超群十二歲,與孫老萬兩口子住,孫大妮九歲,孫小妮三歲,住在一間。
孫超華非常懂事,跟二叔住學校,冬天每天把炕燒好,早晨起床鈴響起,第一個起來,到學校廚房打好水,給叔叔備好洗臉用。
二叔非常喜歡孫超華,因為他不但懂事,而且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
孫老萬為了感謝二弟,經常算著二弟家的豬圈糞滿日子,不等到日期就幫著起圈,拉土墊圈。
二弟過意不去,用自己老師補貼,給孫老萬買點汗煙,孫老萬推辭說,「二弟能收留我家超華住,就是天大的恩情,我無意回報,只能出點蠻力,怎麼好意思要你這個。」
「大哥,舉手之勞,不要在意,我知道大哥實誠,這個你用得著,你不收,我也不會享用,扔了可惜,還是拿下吧。」
孫老萬推辭不過,只好收下。
超華在學校也習慣叫二叔為宋老師,他曾問過二叔,為什麼對他好?對父親也好?
二叔告訴他,他在最困難的時候,超華的父親供他上學,每星期要步行往返學校二十多里,送吃穿用東西,從未有怨言。在此困難之際,他應該有所表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報答大哥之情。
孫老萬為人厚道,莊稼活是個好把式,鄉黨便推選他做生產隊副隊長,主要負責農活安排。
當了三年生產隊長,他的人品被鄉黨認可,又積累了一些人脈關係,有著良好的信用,孫老萬夫婦平時,跟鄉黨借錢,就方便多了許多。
鄉黨的幫助,他們從不忘懷,總是找機會,舍力報答。
眼看二兒子也不小了,再與父母住在一起,極為不便了,在岳父的催促下,孫老萬向鄉黨借了一些錢,加上自己做副業工攢的積蓄,終於重新建蓋了三間土坯大瓦房,裡邊有四間房子,孫老萬夫婦一間,接回了超華,和超群住一間,大妮、小妮住一間。
建好了房子,孫老萬還把母親接過來住,張熱情說,「媽,現在條件好多了,你想住多長時間就住多長。」
孫子們,特別是超華見奶奶來了,格外親熱,問長問短,奶奶拉著超華手說,「真乖。」
俏皮的孫超群插嘴說,「我也乖。」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奶奶看了兒孫們,想起分家受委屈的大兒子和孫子們,自責地說,「都怪我當時糊塗,讓你吃虧了。」
這時,已經是六歲的小妮,爬過來說,「奶奶我也想你了,去年姐姐帶我去叔叔家,嬸嬸見了我們,用眼看了我們好久,好像生氣了,姐姐就拉我回來了。」
小妮童真無邪的話,讓奶奶聽了,鼻子又是一酸,還是熱情接過話茬說,「媽過去了,現在都好了。」
在那個年代,能天天吃上白蒸饃、喝上白糖、偶爾烙上芝麻餅對老人來說就是福分,張熱情福分儘管生活還不如算富裕,但她總是傾其所有為婆婆改善生活,並囑咐孩子們不要搶吃給奶奶單另的東西,孩子們也懂事,在奶奶給時都盡量謝絕。
孫老太在孫老萬這裡住的很開心,給當大隊幹部的娘家兄弟周明說要跟老大過了。
這一下可嚇壞了孫老二,一來擔心大舅多找他說事,二來怕老太太翻后賬,提出要給老大補償什麼,一時急得團團轉,趕緊找孫老萬說要接母親回家,並保證好好善待媽媽。
「我沒有什麼意見,至於媽回不回去,看媽的意思」,孫老萬對孫老二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孫老二又給大舅二舅保證,一定對母親像老大那樣,幾番來請母親,用劉備三請諸葛的招數,每次來都哭得很傷心,以此感化母親。
母親實在拗不過,加上二舅周明再三勸說,孫老太太很不情願地跟孫老二回去。
老太太回去過得不開心,加上孫老二照顧不周,老太太高血壓控制不當,心裡憋屈,第二年就離開人世。
多年以後,不論孫超華走到哪裡,張熱情總是囑咐孫超華每逢忌日給孫老太太上墳、燒紙,寄託哀思。
母親走後,孫老萬在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七九年,在院前又蓋了兩間廈子房(俗稱一邊倒),專做灶房,解決了滿屋煙塵霧氣的問題,讓屋子也乾淨了好多,住起來舒服了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