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浮

第278章 浮

浮是個神奇的字,可以是動詞來用,也可去表現一種狀態,或是與其他字組詞的片語,但我沒有究其字義的想法,便只是將要對一個醜惡形象進行展露。三番五次讓人產生一種「由衷」的厭惡,那樣的形象是鮮少的,可見其品性之差矣,並非三言兩語便可見識到的。

首談及自己下,比較感性,傷感更為多些,想要嘗試一些諷刺來塑造一些形象,但總達不到效果來。我最為敬佩的人物便是魯迅,一位能夠將文字深刻擊透人性,剖析世態的大師,諷刺、一語雙關等各種手法已到爐火純青之地步。而我連其汗毛都不及,那是一種怎樣的經歷才會有如此碩果,承擔了一種責任,踏上了救國救民的偉大之路。他的人生是吾輩青年應當去思索的,「有一份光,發一份熱。」在各自的行業當中實質性做到為國為民,而非將那標語浮飾化。一個「浮」的用處可見,此處是貶勝褒足些。

總有人喜歡對號入座,我不想作何種想法來。那便說是他們很聰穎,有足夠的自知之明罷,對自己的行徑「瞭若指掌」罷。過多的綴辭只會引來他人的厭惡,這個時態本就進入一個快餐式的消遣,人們對文作的評判標準漸乎趨向了能否讓心理達到一種欣娛的狀態,而非關注那醜態的表象,或是有的吧,只是量是有限罷,以一顆真誠的心境去閱讀,閱一些可能被厭惡稱之「非主流」的著文,泛不起他人的一些警醒,只是莫名感到了一陣傷悲,那也是一種對寫書者的莫大鼓舞,這裡的感言並沒有夾雜著一種虛偽的成分,望一些人不必多做「探考」。

不然將要進入初處寫的群人的頭目當中去,或許很多人都是以「皇帝的新裝」的臣子般那樣隨波逐流,不甘「落於」他人後面,那樣形象視乎才應於相當下發展?人們的疑惑沒有人能夠做個讓人信服的解答,換成是個辯題,專門針對性去開了大型辯論會,讓群善辯論道者前來解惑。卻然結果也是不盡人意的,對字詞深度剖析,而對現實只進入一層皮毛間的探知,將那所謂的典型性的例子推出來,結果只是一種多餘浮綴化罷。

因此我們早嘆服於先哲的智慧,「人非聖賢,孰能無惑?」那是對一個古時便存在的問題的理性認識。文人並非都如相當下認為那般的文縐縐的,其所謂邏輯也是很多理工的佼佼者所望恐莫及的。因此那些漂浮之群,可以安定下來,繼續佩戴好高度近視的鏡片來摸前方向,發揚「鑽研」的神氣,收斂那暴露無遺的傲氣,誠心去作為罷。可能如此之言論該是權貴者對他們講的,而非我這種無名小卒能夠說道的,必然引起公憤的,卻然我表達了內心的想法,將之見了天日。

幾個形動的虛擬便能夠讓其傻笑半天,熬到三更半夜,晨日半探出頭,便又起身「忙碌」。果真是是將「魂牽夢縈」理解到了極致,身姿臃腫,落下那狹小的座椅上,四目緊扣在那四小屏幕當中,偶爾拍弄旁邊無辜的物體,進而宣洩自己的不滿,一個虛擬事象能夠將一個人的情緒轉換為陰晴不定,甚至有點暴露傾向的形象,那真是一種「進步」,知識的認識邁步了一個瓶頸期,它所帶來的文明物質爆出了一種人類不可限量的劣性來,以怎樣的方策來應對之,人類的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減浮,讓事物保持原來的那種親和力,而非被他物所侵染后的粗陋形象,浮的形態該是我們所鄙棄的,是應該去以嚴肅的心態應對的。回歸本性為善,將火燭拂向那黯淡之地去,奮然尋光明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薄紙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薄紙談
上一章下一章

第278章 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