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回 群英縱酒,廢池喬木厭言兵(一)

第7回 群英縱酒,廢池喬木厭言兵(一)

江寂疑惑道:「這兩句詩有何深意,竟可說動李全出兵?」

章堯道:「大哥三弟可知一百多年前的吳越國?」

李瓊樓道:「我在史書上看過,吳越國是五代十國時十國中的一國,唐末錢鏐所建,疆域囊括兩浙繁華富庶之地,定都杭州,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臨安,立國七十餘年,最後納土歸宋。吳越國並非大國,建國亡國都未經戰事,所以不引人注目,我也只知道這麼多。」

江寂道:「我小時候曾聽師父提起過吳越國,經常讚賞東坡先生對吳越國的評價:其民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

章堯道:「家父也經常提起東坡先生這段話,想必是他們在酒會上有所討論。」

李瓊樓道:「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這句詩寫得極好,但我未曾聽過,不知和說服李全,又和吳越國有何關聯。」

章堯道:「起初我也不知道這兩句詩出處,我爹說,這是出自唐朝和尚貫休的《贈錢尚父》,專為歌頌錢鏐所作。全詩是: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

「好詩!」江寂李瓊樓齊聲道。

「詩是好詩,但我認為多有諂媚之嫌。」章堯道。

三人又共同喝了一碗酒,清寒等女眷走後,他們已把杯子換成了碗。

章堯繼續道:「吳越國錢氏在我朝太宗皇帝時納土歸宋后,雖仍享富貴,但已無實權,當時有江湖傳言稱錢氏王族在歸降前埋藏了一批寶藏,以備日後東山再起,線索就藏在這首《贈錢尚父》之中,有說沉在西湖底,有說藏在雷峰塔下,還有說就埋在咱們腳下這玉皇山裡,當時我朝考慮到民心向背,沒有為難錢氏,自然也沒有將搜尋寶藏擺在明處。但此後幾十年間朝廷和江湖勢力將杭州翻了個底朝天,也沒發現絲毫寶藏蹤跡,經過幾代人之後,寶藏之事逐漸被遺忘,這首詩也少有人知,直到這次湖州之變,潘壬丙將這兩句詩寫給李全,使吳越國寶藏傳說重現人間。」

江寂道:「李全割據一方,需要大量軍費開支,若得此寶藏,可擴充兵馬,更有底氣與宋金蒙夏分庭抗禮。」

「正是。」章堯道。

李瓊樓疑惑道:「潘壬丙一介江湖草莽,李全為何相信他知曉寶藏內情?」

章堯道:「潘家世代壟斷太湖漁業,與錢氏關係密切,若不是這一代出了潘壬丙這種蠢材,仍可保富甲一方。李全也是潘家世交,自然知曉這層關係。」

江寂道:「定是李全與他那巾幗妻子梨花槍楊妙真商議之後,反應過來若潘家知寶藏內情,定早已據為己用,又何以去找他搬兵,故未敢輕動,此時怕是早已派人來到臨安暗查。」

「大哥所言極是。」章堯贊同道。

江寂繼續道:「我朝雖軍力式微,但財力雄厚,即使真有這吳越國寶藏,也未必看重。」

章堯道:「我朝富有四海,若真能得此寶藏也僅是錦上添花,但若其他各國或江湖勢力所得,無異於雪中送炭,扭轉乾坤也猶未可知。李全軍中魚龍混雜,想必這個消息很快流傳,兩浙境內,恐無寧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詞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詞俠
上一章下一章

第7回 群英縱酒,廢池喬木厭言兵(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