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第一次十一月大審判(11)
【我能很明顯的感覺到,夏希羽的每一條請求都絕不是臨時起意,但我無法說出其中的問題。
——游佳燁,1983.11.10】
11月10日下午一點三刻,項天微見所有人都提前到達了能坐150人的一號學術廳——「群星廳」【1】,於是立刻宣布:本場會議提前一刻鐘開始。
「該項議程是卡羅爾·關原和安雅聯合提出的,因此請他們上台進行講解。」
隨後,關原和安雅一前一後地走到了項天微身邊。
「前年(1981年),美國報告了一批HIV病例。今年早些時候,美國CDC將其傳播途徑指向了血液和母嬰傳播。本月初,英國衛生大臣卻在加爾布雷斯博士已經擁有決定性證據的情況下,仍舊完全否認HIV和血液製品之間的任何聯繫……」
經過了一段簡明扼要的介紹后,確認在場眾人都明白了HIV和血液製品的相關性后,安雅接著關原的話開始繼續做發言。
「因此,我們在此提出一項新的應對措施:如無危及生命之必要,不建議全體成員使用任何出產於境外的血液製品。或者至少把這個範圍限定為:在境外使用任何1978年以後出產的血液製品。在經濟層面,研究所將不會承擔非緊急用途的血液製品的任何費用。」
「但在考慮到實際情況之下,這條措施將可能成為暫時措施而非最初構思的永久措施。因此,我們建議微羽集團儘快建立實驗室,應對HIV必然發生的全球爆發。」
宣讀完畢后,提出新增的、與上述議程捆綁的第十三項議程:「基於上一項議程,我們已經與加爾布雷斯博士方面進行聯繫,並在緊急情況下,可能實施一個以『毒血案』為契機,推動英國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倒台為最終目標的計劃。」
此話一出,會場幾乎所有人都被嚇到了,只有極少數人覺得這個計劃沒有什麼稀奇的。
項天微卻不管這些,只是若無其事地宣布陳述結束,讓其他人開始討論。
而調查組一開始就對「毒血案」相關的討論為針對點。
夏希羽則毫不留情地嘲諷道:「英國方面參與的刺殺就有三次,其中兩次都針對我。難道我們還要等第四次嗎?我又不是菲德爾·卡斯特羅!誰知道下一次會不會死?還有其他問題嗎,沒有問題的話,就趕緊投票。」
沉默。
十分鐘的沉默。
最終,兩個捆綁在一起的議程形成了兩個全票通過的決議。
緊接著,那個被推遲討論的議程再次被宣讀、討論。
夏希羽並沒有急著開始投票,而是進行了一次演講。
「今天,在投票前,我需要對整個議程的起因、經過,結果進行儘可能簡單的介紹。不過,這次的介紹必須從第一批留美幼童開始……」
在場的眾人帶著極大的恐懼情緒聽完了之後數分鐘的內容,當第一批從恐懼之中走出時,他們發現夏希羽已經在做總結了——
「如任何一條不能滿足,希羽組研究所將不惜一切代價,在希羽組研究所現有的「應急事態應對工具箱」的範圍內,進行有針對性的制裁和惡意反饋(報復),直到相關人員和單位願意讓一切回到正軌為止。」
近十分鐘的演講結束后,夏希羽無視了台下的所有與會者,徑直從已經為他開放且嚴密保衛的出口離開了會場,並回到自己的住處。
接著,經過了長達四個多小時的激烈討論后,夏希羽以一次震撼人心的演講為討論階段畫上了句號。
最終,在夏希羽完成發言后在這天的下午六點五十分形成決議。
在這份決議中,希羽組研究所以聯席會議決議的形式,最後一次對外發表了實際上是「哀的美敦書」(最後通牒)的公開信,信中提出的要求包括:
(1)要求停止一切針對希羽組研究所成員的密謀刺殺、下毒、暗害等一切犯罪行為。
(2)在馮琪諾、瓦格納兩人主動提供的涉多起刺殺案件的人證、物證的基礎上,要求中科院推動在本會議結束后的一個月內,以「教唆犯」的犯罪嫌疑人為刑拘理由,以「多次犯罪既遂」為加重情節,剝奪華羅庚的一切職務、待遇,並剝奪一切政治權利。
考慮到華羅庚的既往病史,希羽組研究所同意在審判前實際上進行監視居住而非直接關押,並最終在本會議公報公開發表后的半年內進行公開審判。
(3)要求中科院公開華羅庚和關肇直之間自1956年1月1日以後至關肇直病逝前的所有往來信函、文件、報告、論文。
如需要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持(如有需要),希羽組研究所可以協助出版、印刷成冊。
(4)要求中科院及所有相關單位重新審查夏希羽在費馬最後猜想問題、模糊數學領域這兩方面的成果,進行再次評定,酌情補發在1982年被錯誤認定獲獎資格的「國家自然科學獎」。
(5)要求中科院應當公開組織印刷全無遺漏的完整版《竺可楨日記》並印刷發行,希羽組研究所願意在相關工作開始時,盡全力提供技術支持(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和資金支持(如有需要),中科院應當確保在1984年12月1日前可以出版、印刷、發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6)要求自1983年12月1日起,中科院及其成員完全斷絕與「中研院」及其成員的一切公開或秘密聯繫,最終實際上實現學術上的「一個中國」。
在上述條件全部滿足的基礎上,希羽組研究所可以在全部滿足后的一個月內發表公開聲明,公開與國內主要數學家及華裔數學家(教授及以上,以及個別副教授級)的所有信函,證明希羽組所有成員與潛在相關人員無密切聯繫,同時解除對中科院相關單位申請我所對外開放的科研項目貸款基金的限制。
如任何一條不能滿足,希羽組研究所將不惜一切代價,在希羽組研究所現有的「應急事態應對工具箱」的範圍內,進行有針對性的制裁和惡意反饋(報復),直到相關人員和單位願意讓一切回到正軌為止。
「咚!」
隨著項天微的三次落錘,希羽組研究所第一次全體代表會議在研究所內成員們的緊張,以及來自研究所外的與會者們的恐慌、驚駭和憤怒之中結束了。
而引發著上述一切情緒的夏希羽,此時已經被沈涵曦、黎筱雨、江舟守在床邊。
「1795年,葡月,巴黎杜伊勒里宮,拿破崙解決局面的手段不是別的,就是正確地四十門火炮打中目標,僅此而已。這些人對世界近現代史的了解還是太少了。」【2】
用冰冷的語氣表達了感慨后,他望著研究所的方向,寫下了一首《鶯啼序·大審判》——
當年望洋慨嘆,泰西皆可法。遠赴美,遍訪學堂,不知風雨疲乏。郵輪載,如年度日,美人共住攻學業。側畔千帆渡,歸來只作威脅。
世紀更迭,刺殺尤甚,炸彈對機匣。溯過往、斧鉞刀槍,黨同伐異血歃。女裝出、人頭落地,政紛亂、眾皆驚怯。盡硝煙,高塔依然,學究粘洽。
人間正道,恍若滄桑,春江水暖鴨。日月換、中科院立,霧靄未除,鄙視成環,幾重斷閘?美英法日,諸相互斥,土洋油墨雙征戰,憶昔年、數理可玩狎。菁華散去,陰雲仍舊充斥,只余老生廝掐。
浦江東去,大浪淘沙,樹間留蜂蛺。小生旦、莫名悲愴,數海悠遊,遇刺為果,梟首代押。終開審判,獨抒感嘆,小樓內外興狂亂,棄豪情、憂路危途狹。可憐億萬書生,求索書文,以何過峽?
……
1983年11月11日,希羽組研究所的相關人員加班加點之下,一天半的會議全部內容都已經整理完畢,並在這天上午翻譯成了法語、英語,隨後在這天下午兩點完成了日語版本的翻譯。
於是,在世界各地進入11月12日之後,希羽組研究所第一次全體代表會議的內容被全世界擴散——首先通過學術期刊在全世界範圍內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
1983年11月13日傍晚八點三刻,喬辦總部。
喬公本人正在批閱文件。
當他看到有些緊張的「老林」帶著一堆不同厚度和紙張制式的文件走到自己面前時,他立刻放下手中剛批閱完的文件,摘下眼鏡,隨後看向「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