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陰陽五行

第一章 陰陽五行

第一節陰陽之道

一陰一陽謂之道,世間萬物,皆有陰陽。辨明陰陽對於中醫診病來說,至關重要,《黃帝內經》開篇論述到,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火為陽,水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動為陽,靜為陰;運氣太過為陽,不及為陰;臟腑實熱為陽,虛寒為陰;氣為陽,血為陰;神為陽,精為陰;後背督脈為陽,前胸任脈為陰;六腑為表為陽,五臟為里為陰……

中醫治病,重在調理。天之道,補不足而瀉有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為自然?我認為,不變的規律就是自然。比方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就是自然。一年四季,寒暑交替,循環往複,就是自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就是自然。而對於中醫來說,陰陽平衡就是自然。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陽和合,乃為至道。大道至簡,一個人如果能夠真正領悟陰陽之道,那就離真理不遠了。正如張伯端《金丹四百字》所說,「悟得陰陽理,聖胎不難結。」陰陽之重,可見一斑。

為人醫病,先辨陰陽。陰虛陽盛則滋陰潛陽,陽虛陰盛則補陽填陰。那麼如何區分陰陽呢?傳統中醫採用「望聞問切」四診之法,派生出「舌診」、「脈診」、「面診」、「手診」等諸多方法。舉個簡單例子,中醫講氣虛則胖,血虛則瘦,胖人多虛寒濕阻,瘦人多實火燥熱,這就是簡單的望診。

第二節五行之法

金木水火土,是謂五行。五行相生相剋,循環往複,生生不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對五臟,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五行對六腑,膽屬木,小腸屬火,胃屬土,大腸屬金,膀胱和三焦屬水。五行對四季,春屬木,夏屬火,季夏屬土,秋屬金,冬屬水;五行對四方,東屬木,南屬火,中央屬土,西屬金,北屬水;五行對五味,酸屬木,苦屬火,甘屬土,辛屬金,咸屬水;五行對五色,青屬木,赤屬火,黃屬土,白屬金,黑屬水;五行對五志,怒屬木,喜屬火,憂屬土,悲屬金,恐屬水;五行對五官,眼屬木,舌屬火,口屬土,鼻屬金,耳屬水;五行對六氣,風屬木,熱屬火,暑濕屬土,燥屬金,寒屬水……

上醫治病,見微知著,由外及內,觀形體髮膚,問五志七情,可知曉病人五臟六腑陰陽歸屬,個中道理,在於通曉五行之法。肺主氣,肝主血,心主神,腎主精,脾主津液;肺主皮毛,肝主筋和爪甲,心主脈,腎主骨和發齒,脾主肉和四肢;怒傷肝,使人肝火亢盛;喜傷心,使人心氣渙散;悲傷肺,使人易感風寒;憂傷脾,使人不思飲食;恐傷腎,使人腎陽不足。久視傷神傷血,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坐傷肉,久卧多言傷氣,聲色不節傷精傷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紫薇真經之內經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紫薇真經之內經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陰陽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