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以自身為棋,誅殺楚國權貴兩千餘。
「上卿,走穩了!」
景授看著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江乙揶揄,道:「楚國多山,道路崎嶇,小心摔跟頭!」
江乙心中一動,腳步放緩,臉上掛著和善的笑容:「不勞執圭挂念,楚國山水,皆在江乙心中。」
「哈哈哈.......」
看著江乙得體的回答,景授搖頭好笑,道:「真的么?」
「老夫記得當年的安國君也是這樣說的!」
此話一出,江乙的心,不禁猛然沉了下去。
就連腳步也是微頓。
景授話中的告誡與威脅,表現的一覽無餘,吳起當年之死,皆因權貴。
那可是楚國的一件大事!
「多謝執圭告誡!」
說完,江乙都也不回的走了。
他自然是清楚景授的威脅,只是江乙無怨無悔,他半生追求,皆在楚國大興之上,自然而然,絕對不允許出現這樣的情況。
回到府上,江乙臉色難看,他心裡清楚,但凡是想要動當下楚國的格局,屈景昭項四大家族是自己根本無法避開的。
這一刻,他再一次感受到了當年變法的吳起承受的壓力。
那位,江乙也是敬畏不已。
這一日,江乙將自己困在書房,思考著楚國的是事情,以及天下的事情,然後為楚國謀劃一條復興大路。
也開始總結當年吳起變法的具體情況。
在江乙看來,楚國的變法,當建立在吳起變法的基礎之上。
唯有如此,才有成功的希望。
要不然,根本就是無根之浮萍,很難完成。
楚國雖然中斷了吳起變法,也誅殺了吳起,但是對於當年變法的案卷都留在了王族案卷之中。
以江乙的身份,自然是可以翻閱,這一日,江乙親自前往楚王宮,將案卷借了過來。
只是越看,他越覺得觸目驚心。
在楚國變法,面對的壓力遠遠大於中原大地之上的任何一個國家。
三十年前,吳起逃出魏國,在楚國擔任令尹變法,可謂是雷厲風行,一時間人心惶惶。
當時的第一招詔令,便是一律收回封地,罷黜爵位,但就算是吳起,也沒有收回屈景昭項四族的封地。
這也是當初變法能夠推行的原因。
同樣的,他江乙想要變法,四大家族便是他不得不面對的阻礙。
當年,吳起以性命為代價,換取了兩千多貴胄的培養,進一步削弱了權貴對於楚王的掣肘。
那是楚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屠殺。
只是吳起的復仇實現了,但,楚國的變法也從那一刻開始夭折了。
念頭轉動,江乙清楚想要完成變法,振興楚國,就只有一個辦法,那便是外結魏國,內借修士之勢。
唯有如此,他才能在楚國進行變法,一念至此,江乙心動了。
於是,江乙連夜入宮,面見楚王羋良夫。
........
此時此刻,中原第一霸主魏國也在鬧幺蛾子,安邑城中,也是一片的沸騰。
魏王宮中。
魏王,公子,太子申,上將軍龐涓,河西守將龍賈皆在。
這是魏國少見的場面。
這一刻,魏王一臉肅然,正襟危坐,彷彿一下子回到了初為王的時候,找到了當時的壯志雄心。
在場眾人,包括在魏王在內,清一色的甲胄在身,一股肅殺之氣席捲魏王宮,席捲安邑。
「諸位,上天顯露天象,西方太白之下,彗星大起,預示我大魏必將一統天下!」
「大魏巫師有言,我大魏當上承天意,兵出中原,一統天下!」
魏王看著群臣,語氣肅然,道:「諸位一統天下之大略,由爾等鋪排,然後有交由寡人定奪!」
此話一出,宮殿之中一片安靜,所有人都清楚,滅國一統天下,絕非易事。
就算是,如今的大魏乃是諸國之首也不行,畢竟,如今的大魏,尚未對於中原諸國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這一刻,龐涓與龍賈對視一眼,他們兩人都清楚,當下的中原大地之上,其實尚未有一統天下的契機。
但是,兩人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反駁,很顯然,當下的魏王正在興頭上,一旦反駁,很快就會擺爛。
「我王天縱神武,如今決意奮發,此乃大魏之幸,中原之幸!」公子站起身來,語氣慷慨激昂:「滅國之戰,臣以為當由上將軍,龍賈將軍,太子,以及臣,四路齊出!」
「太子滅燕,臣滅秦,上將軍滅趙韓,龍賈將軍滅齊楚!」
「如此一來,大勢可定!」
「父王,兒臣有異!」太子申沉吟片刻開口,道。
「說!」
魏王看了一眼公子,然後看向了太子申,這兩人都是王族中人,一個是丞相,一個是太子,任何一個的意見,他都無法忽略。
但是,滅國之戰,如此大規模的征戰,他想聽的是龍賈以及龐涓的意見,而不是太子申與公子的。
「今日商議國事,乃是為了大魏霸業,諸卿都是我大魏樑柱,自當暢所欲言!」
此話一出,太子申開口,道;「我大魏甲士,上將軍麾下有精兵三十萬,河西守軍二十萬!」
「就算是再行徵召三十萬,也不過是八十萬大軍!」
「但是,天下諸國眾多,其中楚,齊,皆是大國,而韓秦剛剛經歷變法,八十萬大軍之中,新召集的三十萬大軍,根本難以滅國!」
「最重要的是,我大魏雖然號稱是中原第一諸侯大國,富甲天下,但是,支付八十萬大軍的糧草與消耗,就算是掏空大魏府庫,也難以堅持五年!」
「此策太危險!」
........
此話一出,公子臉色微變,他本以為此策,一定會得到魏王以及太子申的贊同。
畢竟,他們都是一家人。
而且,這個想法,符合大家彼此的利益,相反,他擔心的是龍賈與龐涓的反對。
太子申的反對,打了公子一個措手不及。
這一刻,公子沉聲,道;「臣願聞太子的長策大略!」
此話一出,眾人都將目光落在了太子申的身上,包括龐涓與龍賈,他們寄希望於太子申有驚天之言。
畢竟,魏王年歲已經大了,魏國的下一任王,十有八九便是眼前的太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