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水利建設提上日程
朱瀚從袖中取出一捲圖紙,恭敬地呈上:「陛下,此乃臣與標兒微服私訪期間,所繪製的幾處關鍵水利工程的示意圖。臣建議,可先從這些工程入手,逐步推廣至全國。」
朱元璋接過圖紙,仔細端詳片刻,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此圖詳盡周密,看來你們確實下了不少功夫。減輕賦稅之事,朕自會斟酌處理。」
朱元璋將圖紙輕輕放下,目光中透出一絲讚許,沉聲道:「瀚弟,你所繪製的這些水利工程圖,確實詳盡且實用。不過,實施起來還需大量的人力物力,朕需仔細籌謀。」
朱瀚躬身行禮,語氣堅定:「陛下所言極是,臣深知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臣以為,水利乃農業之根本,關乎國計民生,不可不察。臣願親自督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朱元璋微微點頭,目光轉向朱標:「標兒,你對此有何看法?」
朱標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兒臣以為瀚王叔所言極是。水利建設不僅能解百姓燃眉之急,更是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兒臣願全力支持瀚王叔,共同推進此事。」
朱元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好,你二人既有此決心,朕自當全力支持。瀚弟,你便著手準備,挑選得力人手,著手興修水利。標兒,你則負責監督朝中官員,確保賑災物資能夠及時送達,並嚴懲貪腐之徒。」
朱瀚與朱標齊聲應諾,心中滿是激動與決心。
朱元璋沉吟片刻,又道:「至於教育一事,瀚弟可有良策?」
朱瀚沉思片刻,緩緩道:「陛下,教育乃國家之根本,不可等閑視之。臣以為,可先在各地興辦官學,選拔良師,教授孩童讀書識字。同時,鼓勵民間辦學,給予一定資助,以廣開才路。」
朱元璋微微點頭,目光中透出一絲深邃:「此計甚好。教育之事,關乎國家未來,必須重視。瀚弟,你便著手籌備此事,務必做到公平公正,讓每一個有志於學的孩童都能得到機會。」
朱瀚躬身領命,心中暗自思量如何具體實施這一計劃。
朱元璋轉而看向朱標,語重心長地道:「標兒,你身為太子,責任重大。不僅要關注眼前之事,更要為國家的長遠發展考慮。瀚弟輔佐於你,乃是你的福氣,你要虛心學習,不可懈怠。」
朱標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父皇教誨,兒臣銘記於心。兒臣定當與瀚王叔齊心協力,共謀大明江山之未來。」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揮手示意二人退下。朱瀚與朱標躬身告退,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決心。
退出大殿後,朱瀚與朱標並肩而行,朱瀚輕聲對朱標道:「殿下,水利與教育之事,乃國家之根本,需你我二人共同努力。殿下可有信心?」
朱標微微一笑,語氣堅定:「瀚王叔放心,標兒定當全力以赴。有瀚王叔在旁輔佐,標兒信心倍增。」
朱瀚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拍了拍朱標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殿下能有此決心,實乃大明之福。你我二人,需同心協力,為大明江山穩固與繁榮盡一份綿薄之力。
朱標聞言,贊同道:「瀚王叔所言有理,標兒願隨王叔一同前往各地巡視,親眼見證水利之興,也好從中學習,為將來治國理政積累經驗。」
朱瀚微微一笑,心中對朱標的成長感到欣慰:「殿下有此心意,甚好。不過,巡視之事,辛苦異常,殿下需有心理準備。」
朱標挺直了胸膛,眼中閃爍著決心:「瀚王叔放心,標兒雖年輕,卻也知責任重大。為了大明江山,標兒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兩人邊走邊談,不知不覺間已至宮門。朱瀚停下腳步,轉身對朱標說:「殿下,今日之談,望殿下能深思熟慮,將所學所得,用於治國安邦之中。」
朱標躬身行禮,恭敬地回答:「瀚王叔教誨,標兒定當銘記。標兒告退,瀚王叔也請早些歇息。」
朱瀚目送朱標離去,心中暗自思量接下來的計劃,須知水利與教育之事,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恆,方能見效。
次日清晨,朱瀚早早起身,準備前往戶部,挑選得力人手,著手準備水利工程的各項事宜。
來到戶部,朱瀚直奔主題,向戶部尚書說明來意。戶部尚書聞言,立刻召集戶部官員,協助朱瀚挑選人手,準備物資。
戶部尚書恭敬地對朱瀚說:「瀚王殿下心繫百姓,實乃我大明之福。戶部定當全力支持殿下,確保水利工程順利進行。」
朱瀚點了點頭,表示感謝:「有勞尚書大人了。本王此行,不僅是為了解決眼前之困,更是為了大明江山的長遠之計。望尚書大人能理解本王苦心。」
戶部尚書連忙躬身行禮:「瀚王殿下高瞻遠矚,下官佩服之至。戶部定當竭盡所能,不負殿下厚望。」
朱瀚與戶部尚書一番交談后,心中更加堅定了推進水利工程的決心,但想要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不僅需要朝廷的支持,更需要地方官員的全力配合與百姓的積极參与。
離開戶部后,朱瀚並未直接返回王府,而是決定先去拜訪幾位在水利方面有著豐富經驗的老臣,以求得他們的指點與支持。他首先來到了工部尚書府上。
工部尚書府內,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正悠然地品著茶,見朱瀚來訪,連忙起身相迎:「瀚王殿下駕臨,老朽有失遠迎,還望殿下恕罪。」
朱瀚連忙上前扶住老者,笑道:「尚書大人言重了,本王此次前來,是有要事相商。」
兩人在書房內落座,侍從奉上茶水后,朱瀚便開門見山地說明了來意:「本王欲興修水利,以解百姓灌溉之困,特來向尚書大人請教。」
工部尚書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殿下心繫百姓,實乃大明之福。水利之事,確乃國計民生之根本。不知殿下有何具體打算?」
朱瀚從袖中取出圖紙,鋪展在書案上,指著幾處關鍵位置說道:「本王已繪製了幾處關鍵水利工程的示意圖,計劃先從這些地方入手,逐步推廣至全國。不知尚書大人以為如何?」
工部尚書仔細端詳著圖紙,不時點頭稱讚:「殿下此圖詳盡周密,實乃佳作。不過,水利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且需地方官員全力配合。」
朱瀚點頭表示贊同:「尚書大人所言極是,本王已向陛下請命,挑選得力人手,著手準備。但本王深知,僅憑朝廷之力尚顯不足,還需尚書大人及工部同仁鼎力相助。」
工部尚書微微一笑,捋了捋鬍鬚道:「王爺放心,工部定當全力支持。老朽雖已年邁,但願為殿下鞍前馬後,共謀水利之興。」
朱瀚聞言,心中大喜,連忙起身行禮:「尚書大人高風亮節,本王感激不盡。待水利工程告成之日,定當為大人請功。」
隨後,朱瀚又與工部尚書詳細討論了工程的具體實施方案、所需物資及人員調配等問題,直至夜幕降臨,兩人才意猶未盡地結束交談。
次日清晨,朱瀚帶著工部尚書的鼎力支持,再次踏入了朝堂,準備向朱元璋詳細彙報水利工程的籌備情況。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肅立,氣氛莊重而緊張。
朱元璋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群臣。朱瀚穩步上前,行過大禮后,沉聲道:「陛下,微臣已按旨意籌備水利之事,現將詳細情況稟報於陛下。」
朱元璋微微點頭,示意朱瀚繼續。朱瀚取出圖紙,緩緩展開,邊展示邊講解:「陛下,此乃微臣與標兒親赴各地考察后所繪製的幾處關鍵水利工程的示意圖。微臣建議,先從黃河中下游及長江流域的幾處要害之地著手,興修灌溉渠道,以解百姓灌溉之困。」
朱元璋仔細審視著圖紙,不時點頭,顯然對朱瀚的籌劃頗為滿意。「瀚弟思慮周全,此等工程,利國利民,朕心甚慰。然,此事體大,所需人力物力非同小可,你有何良策?」
朱瀚早有準備,躬身答道:「陛下,微臣已與戶部、工部商議,決定先調撥國庫銀兩,並動員地方官員與百姓共同參與。同時,微臣也擬定了詳細的監督與考核機制,確保每一分銀錢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份勞力都能發揮最大效用。」
朱元璋聞言,面露讚許之色:「好,你有此等籌謀,朕心甚安。不過,此事還需得力之人主持大局,你可有人選?」
朱瀚略一思索,道:「陛下,微臣以為,此事非太子殿下莫屬。標兒心懷百姓,又頗有才幹,且對各地民情了如指掌,由他主持,定能事半功倍。」
朱元璋聞言,目光轉向朱標,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朱標連忙上前,躬身行禮道:「父皇,兒臣願擔此重任,定不負父皇與瀚王叔所託。」
朱元璋沉吟片刻,終是點頭應允:「好,既如此,標兒,此事便交由你全權負責。瀚弟從旁輔佐,務必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朱標與朱瀚齊聲領命,心中滿是激動與責任。朱瀚深知,這不僅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更是對朱標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驗。
退朝之後,朱瀚與朱標並肩走出朝堂,朱瀚輕聲對朱標道:「殿下,此事責任重大,望你務必謹慎行事,切莫辜負陛下厚望。」
朱標神色凝重,點頭道:「瀚王叔放心,標兒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父皇與瀚王叔所託。」
朱瀚聞言,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殿下有此決心,實乃大明之幸。不過,水利之事千頭萬緒,非一朝一夕之功,殿下還需做好長期奮戰的準備。」
朱標神色堅定,語氣沉穩:「瀚王叔放心,標兒自當全力以赴,不畏艱難。只是,這水利工程的實施,還需各地官員的配合與支持,不知瀚王叔可有良策?」
朱瀚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殿下所言極是,地方官員的支持至關重要。微臣以為,可先派遣欽差大臣前往各地,宣講朝廷興修水利之意,同時考察地方官員的政績與品行。對於積極配合者,可予以嘉獎;對於敷衍塞責者,則嚴懲不貸。」
朱標點頭贊同:「瀚王叔此計甚妙,既能激勵地方官員,又能震懾那些心存僥倖之徒。只是,這欽差大臣的人選,需得謹慎挑選,方能服眾。」
朱瀚微微一笑,目光中透露出深邃的智慧:「殿下所言極是,人選確實需謹慎。微臣建議,可從朝中正直敢言、經驗豐富的大臣中挑選,如李善長、劉伯溫等,他們既得民心,又有威望,定能勝任此任。」
朱標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敬佩:「瀚王叔考慮周全,標兒受教了。只是,這水利工程耗資巨大,國庫能否支撐得起?」
朱瀚輕輕搖頭,神色凝重:「國庫雖豐,但連年征戰與賑災,已顯拮据。微臣以為,可發動民間力量,鼓勵富商巨賈捐贈,同時減免部分賦稅,以資鼓勵。此外,還可設立專項基金,專款專用,確保每一兩銀子都用在刀刃上。」
朱標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擔憂:「瀚王叔此法雖好,但民間響應如何,尚難預料。若無人響應,又當如何?」
朱瀚微微一笑,眼中透露出自信:「殿下勿憂,民間不乏有識之士,知恩圖報者大有人在。只要朝廷誠意十足,措施得當,定能激發民間熱情。再者,即便初期響應者不多,也可逐步推廣,以成效示人,自然能贏得更多支持。」
朱標點頭,神色稍緩:「瀚王叔言之有理,標兒受教了。只是,這水利工程浩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成,還需多方協作。」
朱瀚點頭贊同:「殿下所言極是,水利之事需上下一心,方能成功。微臣已擬好詳細方案,包括工程分工、物資調配、人員安排等,待殿下審閱無誤后,便可著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