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東吳動作
天下震動,諸葛亮出兵北伐,三郡聞風而降,只剩下隴西、廣魏二郡苦苦支撐。
雍州刺史郭淮,只能退守上邽,諸葛亮又分兵數路圍攻隴西和上邽,廣魏太守艱難抵抗,一切似乎都是如此的美好。
東吳,武昌。
吳王宮殿,孫權此時正在思考接下來的措施,就得知諸葛亮開始北伐,孫權知道,東吳的機會來了。
孫權高坐上首,看著東吳的群臣,正在竊竊私語不止。
孫權放下手中的毛筆,看向眾人,面似有愁容。
「眾卿,如今蜀國已經出兵北伐,號稱二十萬軍馬,如今魏國隴西之地,幾乎淪喪,關中震怖,天下無不驚嘆,我東吳不知該如何是好?」孫權一開口,就直接點明主題。
「大王,如今之計,吳蜀結盟,又約定北伐曹魏,正是出兵的好時機,東吳若出兵,不須多隻用十萬人,就可以使得魏國首尾不得兼顧,顧此失彼,損失巨大!」此人正是張溫,又與蜀漢教好,自然傾向於出兵北伐。
「大王不可!不可啊!」張溫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張昭所打斷。
雖然不是東吳的丞相,但是也算的上是東吳的二號人物了,如今似乎要出言反對。
「大王,據臣所知,東吳不過十萬人馬可用,可是曹魏在東線戰場就不下十五萬,在加上中線的五萬,這就是二十萬的軍隊,況且合肥城堅,南陽城固,如何攻之?」
「我東吳本就不如曹魏,蜀漢諸葛亮別看是氣勢洶洶,可不過是仗著我東吳牽制曹魏兵力,使得關隴地區,兵力空虛罷了,如此才有三郡,瞬息而下耶!」張昭頓了頓,又繼續說到。
「昔日蜀主劉備盛怒之下,夷陵之戰也不過就只能出七八萬人,今諸葛亮接手蜀漢,不過三四年間,又有南中反叛,如何能出二十萬的人馬?不過虛張聲勢而已!」
「臣推測,諸葛亮派趙雲、孟達分兵兩路攻打眉縣和武關,更是無奈之舉,疑兵之計也!其主力部隊有五萬人乎?
不過是仗著西羌、胡之蠻夷功也,今曹魏皇帝,已經親臨長安,御駕親征諸葛亮,又派大將軍曹真十萬人馬佐右將軍張郃前去支援關中地區,必能旬月暨定,平定叛亂。
我東吳如果參戰,必定出兵十萬大軍與曹休對峙,恐怕數月之內,不能分出勝負,倒時蜀漢坐看漁翁之利,誠聖明之主,不取也!」張昭說到最後,已經潸然淚下,不知所已了。
孫權感慨一聲,但是心中已經下了決心!
「大王,臣以為,既然答應了吳蜀結盟,共同北伐,如今蜀漢一動,我們也要出兵,不然縱然諸葛亮有驚天之才,也難以憑藉益州之力,撼動佔據九州中原的大魏,此時曹魏已經源源不斷的將兵力調往關隴地區,臣請願出兵北伐,攻克宛、洛為大王分憂!」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朱桓。
如今東吳僅次於陸遜的名將,之前曾擊敗魏大司馬曹仁的進攻,還是以少勝多,最終導致曹仁鬱鬱而終。
孫權點了點頭「既然如此,眾愛卿議論不止,孤欲與大都督商議之後,再作決定!」
「大王,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朱桓想要獨攬軍權,充作最高統帥。
孫權堅定要和陸遜商議之後,再作決定。
很快,陸遜就從襄陽趕到武昌,順漢水而下,只用了幾天功夫。
密室之內,孫權與陸遜二人對坐而飲。
「伯言,這是太子新烘焙的茶也,
且飲之,與往常自是有幾分不同。」孫權親自給陸遜斟茶。
「大王,臣不勝萬分榮幸!」陸遜直接雙手接住,然後一飲而盡。
「此茶果然,比臣尋常所飲,清新脫俗,俊逸秀美!」
「哈哈,伯言還是如此啊!」孫權調笑了一下。
然後,孫權才步入正題。
孫權命人將地圖拿來,然後在二人面前展開。
孫權伸手一指,看向陸遜,「伯言相比也知道前些日子,諸葛亮北伐,曹魏調兵遣將關中地區,東吳出兵與否?若出兵,幾分力耶!」
陸遜仔細思索片刻,就開口言道「大王直言,遜以知之,此戰,東吳必出,若出必盡全力一戰,如此東吳可興矣!」
孫權眼神一動,微微一愣神「計將安出?」
「臣以為,諸葛丞相,兵伐隴右,東吳必定接應,出兵北伐,則曹魏首圍難顧,臣已有萬全之策……」
孫權聞聽,眼睛大放光彩,「好好,愛卿所言,孤以明矣,若如此,則曹休無可慮也!」
陸遜之計,不知能否成功?
……
孫登在府內,當得知諸葛武侯北伐的時候,就知道,天下大勢要來了,東吳能否立國,真正的天下三分,就看接下來這一戰了。
曹魏立國憑什麼,漢帝禪讓,蜀漢立國,靠繼承漢室正統。
只有東吳既無名分,又無血統,只能夠以武立國了。
歷史上的石亭之戰,就是如此,東吳十萬人馬,曹休十萬人馬,再加上賈逵的數萬人馬,司馬懿的數萬人馬,一場二十七八萬的亂戰,最終以東吳殺敵、俘虜一萬餘人,軍糧、器械數以萬計,打崩了曹魏的東線戰場,還使得曹休敗亡,再也沒有主動進攻東吳的能力了。
東吳是以武立國,當然石亭之戰,雖然造成東線崩潰,也間接導致,曹魏的宗室統帥又少一位,加快了曹魏的衰落。
但是最終還是沒有開江拓土,曹魏的損失,在東興之戰前就早早的補充回來了。
不過這也使得,在東線戰場,攻守之勢異也,也有了之後孫權數次帶兵攻打合肥,而曹魏只能退守,不能主動出擊。
甚至還修建了合肥新城,就是東吳的進攻給曹魏東線,帶來了巨大的防守壓力,如此而已。
孫登的布局,才剛剛開始,「這一次的石亭之戰,可不會如此簡單了!」
隨即孫登也去拜見孫權,並且訴說厲害,終於得到了孫權的允許,帶兵出征。
……
「太子此次,也要出兵否?」
「哈哈,元遜還是如此啊!這幾年真是辛苦你了!」孫登看向諸葛恪,不由得感嘆而已。
「哈哈,軍座此次欲領兵作戰,恪也願與之通往!」諸葛恪這幾年也成熟不少,而且忠勇軍也成長很多,可稱精銳了。
「元遜,放心,此戰還有你威風的機會,不過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
孫登此次之所以在去安陸之前,來見諸葛恪就是因為,諸葛恪如今手上已經基本收復山越。
四郡之地,數年之功,耗費了無數錢糧,再加上孫權寬厚的政策,以及諸葛恪的真心,終於勉強解決掉山越這個麻煩,還得到了十幾萬的人口,諸葛恪在其中挑選了精兵萬人,直接訓練完善,隨後更是將近二十萬人的編戶齊民,視作吳人,教化不止。
如此,東吳山越之患,幾乎平頂,諸葛恪還得兵萬餘人,再加上忠勇軍,諸葛恪手上已經擁有了一萬五千餘人。
當然,這都跟孫權報備過了,而且山越新兵,雖然戰鬥力不高,但是打打順風仗還是可以的。
有人說,為什麼諸葛恪不募兵四萬,只募兵萬人,那是因為此時,東吳要供給接下來的大戰,糧草緊缺,反倒是十幾年後,戰事平息,自然可以募兵四萬來了。
「元遜之才,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建功立業不久矣!」
孫登同諸葛恪暢聊了很長時間,連續數日皆是如此,因為孫登知道,諸葛恪佔據這孫登謀划的關鍵一部,重要無比。
此時,距離諸葛亮北伐,也不過七八天,中線孟達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