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張詠來訪
張詠(946—1015),字復之,號乖崖,謚號忠定,宋濮州鄄城(今山東鄄城)人。亦稱張忠定、張乖崖,太平興國年間進士。累擢樞密直學士,真宗時官至禮部尚書,詩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兩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稱。他的文集被命名為《張乖崖集》。北宋太宗、真宗兩朝名臣,但是,他現在也是和李道一樣被皇帝徵發過來經營西北邊地的青年才俊。今天早上在軍事會議上看到李道的表現覺得此人簡直是「再世諸葛」故此,有心結識。這才連夜來拜訪李道下塌的驛站。李道此時正在大快朵頤地吃著一碗麵條,是李道的夫人把他引進來的,兩個人互相幾句簡單的客套話之後,張詠先開口問:「李道吃的麵條為何如此奇怪?」這麵條比一般的麵條寬出三兩倍並且搭配的肉是很少有人會用的鹿肉。這就是李夫人為李道準備的宵夜。李道回答;「我也不知道,這是我夫人做的,美味無比。」於是他們把李夫人叫來問這面到底是什麼?此時,李夫人換了一身翡翠綠的裙服。散著頭髮,身材顯得玲瓏豐腴,李夫人見了兩人先是行禮,然後輕聲細語地說:「這叫麒麟面,是先父的獨創的菜。」李道問:「我的老泰山會做菜?」李夫人答:「先父本來是一位手藝高超的庖廚,經營這一家不錯的麵館本來家境富裕,可是,不久之後父親認識了一個朋友,此人一開始還是個仗義疏財的好朋友,但是,一次他向家父借了一大筆錢,理由是他的父親患了重病急需用錢,因為他之前偽裝的太好,家裡有人都沒有懷疑他有禍心,於是就答應他了,可是,這錢不在少數家父也是問別人借的,誰知那兩個人本就是一丘之貉,他們兩個串通一氣,殺了妾身父親,佔了妾身家產,為了防止被尋仇報復,還派人追殺於妾身,妾身逼不得已才去找了當時還在朝廷做官的叔叔,這途中在應天府又被歹人划傷了臉。好不容易才逃過一劫母親又餓死途中,妾身是一路乞討才得以活命。」
李夫人此時是邊哭邊說,她倒是知道自己說了很多沒有必要說的話,但是就在不久前李道剛剛回家的時候她問李道:「夫君為何這麼快就回來了?」李道的回答令她喜出望外,李道答:「事情已經解決了,為夫甚是想見上娘子一見,所以,提起回來了。」她原來以為李道和她成親只是想借著她巴結她的叔叔,可沒有想到,這李道竟然是動了真情,那還不趁熱打鐵讓他對自己心生憐憫,從而加固他要保護自己的慾望從而牢牢鎖住他的心,本來這些事如果故意說出來就會過於刻意以李道的才智不看看不出來,她正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也就在此時這個不親自來的張詠恰巧問起這「麒麟面」來這簡直是天賜良機,她乾脆就順著這茬往下說了,而結果也如她預先設想的那般李道和張詠兩個人氣的青筋暴起,咬牙切齒。李道先恢復了平靜,走到李夫人的面前輕輕地用衣袖為她拭去珠淚和聲細語地說:「好了,好了,夫人莫哭了,為夫知道我家夫人被欺負受委屈了,我現在軍務繁忙,等我騰出手來,定叫那賊人不得好死。」說完還不顧一旁的張詠,捏了一下李夫人的臉,李夫人則又羞又惱地把李道推開,嬌滴滴地說:「幹什麼,還有客人在呢。」張詠則十分知趣地說:「月朦朧,燈光昏暗,在下什麼也沒有看到。」可是,實際上整座驛站各處都是燈火通明的。後來,張詠和李道繼續談天說地,李夫人則回房休息,他聊著聊著就聊到了科舉制,張詠問李道對科舉有何見解。科舉制度是古代中國及受中國影響的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
科舉從開創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二百餘年。[2]科舉制度的主要考試都是定期的舉行的。唐朝科舉與宋初科舉每年舉行一次,宋太宗時期改為每一年或二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為每三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通常分為地方上的鄉試、中央的省試與殿試。鄉試第一名為「解元」,中央省試為「省元」,殿試第一名為「狀元」。
唐朝科舉考試有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數學)等多種科目,考試內容有時務策、帖經、雜文等。宋朝科舉考試有進士、明經科目,考試內容有帖經、墨義和詩賦,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明清科舉改為考八股文。[9-10]
科舉制度是封建時代所能採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它擴展了封建國家引進人才的社會層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層社會的人士進入統治階級。特別是唐宋時期,科舉制度之初,顯示出生氣勃勃的進步性,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
在科舉制度發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時期,其積極性還佔主導地位。但在宋代以後,隨著封建專制的非人道發展,科舉的消極性越來越大。宋代以後,士大夫知識階層的文化創造能力每況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等等。唐朝對秀才要求特別高,結果士人很少應試秀才,不久秀才一科就廢罷了。此後「秀才」遂成為對一般讀書應舉者的通稱。明經、進士二科在唐代科舉吸引了最多的考生。所以,總的來說宋朝的科舉制還是積極作用大於消極作用的,尤其是宋朝對於「末學」的理科也比其他朝代的重視程度要高出很多,選拔的人才在綜合素質方面是比較優秀的,所以,對於張詠的問題李道這樣回答:「這世上不存在完美的東西,相比於九品中正制科舉制至少給了寒門學子出人頭地的希望。」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是曹丕採納尚書令陳群的意見,後來各參與方基本遵從這種不成文規定。曹丕於黃初元年(220年)命陳群制定的具有法律意義的制度。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從曹魏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之科舉,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實際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或者說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九品中正制大體是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評人才的官職名稱。大、小中正產生后,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將各地流亡人士無論是否出仕皆登記其上,表內詳記年藉各項,分別品第,並加評語。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審核后將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此項制度使得當時的官吏選拔有了一客觀標準,此標準其實依然是採取地方群眾輿論和公共意見,保留了漢代鄉舉里選的遺意。九品中正制的實行一方面解決了選拔官吏無標準的問題,使當時一時間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緩解了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係,促成魏晉實現全國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話雖如此,但是,這種制度完全由世家大族掌控人才的選拔和任用,沒有背景的寒門學子永無出頭之日,所以,雖然,科舉制中父親做官和不做官的考試難度不一樣,但是,最起碼有出人頭地的可能性了,從這個角度上說李道說的也沒有錯。他們聊了很久張詠才回到自己的驛站,臨走時不忘囑咐李道,他回鐵崖城的時候別忘了去向寇準辭行,畢竟是上司,該有的人情世故還是要有的。李道聽了他的話準備就明天向寇準辭行,畢竟,離開鐵崖城太久的話自己也不放心,前幾天被自己刷得團團轉的那個耶律龍還一直在鐵崖城附近像個幽靈一樣地徘徊著,揚言要找自己復仇。他必須馬上回去,解決這個麻煩。張詠辭別了李道,李道本以為他二人只是一面之緣,可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後來他們還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合作關係,不過,這是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