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行第三集雪域高原,遼闊玉樹
長江行第三集雪域高原,遼闊玉樹上一集攝製組記者胡鑫在青海省海西市格尓木縣唐古拉山鎮班德湖三江源西北科考站走訪了吳鐸站長后又沿長江來到西藏省那曲市安多縣雁石坪鎮,走訪了牧民搬遷安置戶漢語名張扎次。本集攝製組記者葉雨來到清海省玉樹市境內走訪。玉樹市原名玉樹藏族自治州因樹如玉貴而得名,位於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腹地,區劃面積26.7萬k㎡,約30萬藏族同胞聚居區,方言是藏語。玉樹市由玉樹縣稱多縣,雜多縣,治多縣,曲麻萊縣囊謙縣六個縣組成,市政府駐玉樹城區玉樹縣結古街道,全球東京89度27分,北緯31度45分交點。現任玉樹市委書記吳德軍,市長漢語名蔡讓大。長江在玉樹市境內流過約800千米清海人叫通天河。如果把姜根迪如冰山,格拉丹東冰山下的班德湖定為長江源,那麼自班德湖起,以下的在西藏省那曲市安多縣境內的長江當地人叫沱沱河,青海省玉樹市境內的長江當地人叫通天河,四川攀枝花市境內的長江當地人叫金沙江今後在中國地理學上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都是長江的一部分應該通稱長江。玉樹市境內的長江黃河支流眾多以扎曲河為代表的長江支流在玉樹市城區蜿蜒流淌匯入長江。玉樹市境內旅遊景點有可可西里野生動物觀光園,三江源雪山風景區,文成公主廟,姜珠姆廟等。交通有玉樹機場,青藏公路。經濟以旅遊業農業畜牧業為主。清海省玉樹市與四川省甘孜市相鄰,1951年12月建立。玉樹市素有『江河之源,雪山之處,氂牛之地,歌舞之鄉』之稱。在四千多年前的古代,這裡就有古人築物定居。2019年7月3日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長江行攝製組記者葉雨在當地嚮導漢語名駱周文帶領下驅車來到玉樹市區【玉樹縣城】城外海拔4500m的當代雪山上,居高臨下,俯瞰玉樹全城,一座2010年新建成的嶄新漂亮的城市,約5k㎡的磚石五層排樓建築布局合理,街巷縱橫,車來人往,川流不息,盡收眼底。近20年,玉樹市委市政府響應國家號召修路建橋,立家興業,蓄水固沙,種樹保土,建設家園,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業,旅遊業。城區四周荒山變森林,新栽種了上千萬棵雲杉,丁香賴低溫乾旱樹種,已成苗成活。城區建有遊客中心,格薩尓王廣場以及玉樹市博物館。這裡自古是巴塘草原藏族游牧民族聚居地。記者葉雨與嚮導駱周文一起走進玉樹市城區街巷寬闊整潔,廣場樹綠花香,車輛來往穿梭行人絡繹不絕。嚮導駱周文對記者講『』扎西科雪山融雪形成的扎曲河繞玉樹市城區匯入長江,玉樹市是扎曲河與長江交匯處建設的城市。玉樹市並不缺水可是由於塘湖溪溝水草蓄水濕地少,給人幾分空氣濕度小的風沙乾燥的感覺。玉樹市城區有扎曲河,結古溪,翠竹溝三條溪河匯入長江。採訪格薩爾王廣場邊的市藏族文化中心主任漢語名塗登君對記者講『格薩爾王是藏族人民心中的英雄生於1038年,他平息了當時的游牧部族紛爭,建立了嶺國,統一了西藏,促成了藏族人民之間的團結和平。後人為紀念這位藏民族英雄,玉樹市委在市中心修建了格薩爾王廣場,鑄造了格薩爾王騎馬征戰的青銅像。據藏語版的《格薩爾王傳》記載格薩爾王妃漢語名叫姜珠姆,是文成公主的妹妹。《格薩爾王傳》有一百多部,兩百多萬字是藏族人們精神文化的模板。如今已演化成藏族文化藝術思想體系,相當於我們漢語里的名人傳記敘事散文詩。詩歌朗誦傳播藝人在當地已形成一個藝術團體,屬於藏民族歌舞繪畫雕塑藝術的一個分支。藏族《格薩爾王傳》與蒙古族的《江格爾》史詩,科爾克孜族的《瑪納斯史詩》並稱中國56個少數民族中的三大英雄史詩。2006年被列入國家文化遺產名錄史冊被後人銘記傳承。結束玉樹市區的走訪。長江行攝製組記者葉雨從玉樹市城區驅車穿行在雪山草地之間三小時後來到治多縣城外的山上,記者看見了一座新建在雪山間平壩上的磚砌排樓建築密集,街巷縱橫的新縣城,四周是雪山叫頗章澤雪山。藍色的天空,白色的雪山,紅色的屋頂,棕色的大地繪成了一副美麗的西北風景畫卷。發源於那根雪山的聶洽河繞縣城流過也是長江的一條支流。這裡是藏族文明的一個分支嘎嘉洛文化的發源地。治多縣與曲麻萊縣,雜多縣相鄰,距玉樹市城區兩百千米也是藏格薩爾王妃姜珠姆的家鄉,藏族游牧經濟的發源地。記者在當地嚮導漢語名洛周文帶領下來到治多縣城中心廣場。嚮導對記者講『青海省玉樹市治多縣距青海省省會西寧市921km玉樹市區195km。交通有109國道,青藏鐵路過境。治多縣區劃面積8.01萬k㎡。現有總人口約3萬人。主要景點有庫賽湖,可可西里湖和烏蘭湖。平均海拔4500m是藏族人聚居的縣。治多縣由加吉,索加,扎河,多彩,治渠,立新六個鄉鎮組成。現任縣委書記任寶元,縣長蘭陽。治多縣政府駐縣城博洛大街一號。』記者看見縣城裡塑有格薩爾王妃姜珠姆白玉石雕像。『治多』在藏語里是長江源頭的意思。記者在當地十二位身著華麗的藏族服飾的《格薩爾王傳》史詩傳承朗誦藝人的帶領下來到距治多縣城5km白海螺湖。科考學家認為,發源於頗章澤雪山溶雪形成的白海螺湖是藏族文化的分枝嘎嘉洛文化發源地。記者在湖邊聽了藏語講述的格薩爾王的故事。藏民族英雄格薩爾王,幾百年來滋養著藏族人們的心靈,是藏文化傳承久遠的標誌。離開治多縣藏文化傳承藝人文駱周記者又驅車120千米來到雜多縣境內採訪。同行的雜多縣委宣傳部長李延斌對記者講『青海省玉樹市雜多縣,區劃面積3.5萬k㎡,現有人口3.4萬人。境內有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昂賽鄉原始森林,佐清寺旅遊景點。縣政府駐薩呼騰鎮。現任縣委書記李斌,縣長柴旦周。雜多縣是青海省中草藥蟲草之鄉。』記者這次來到青海省玉樹市扎多縣主要是為了,尋覓野生動物雪豹的蹤跡。雜多縣有雪豹之鄉的美譽。記者跟隨當地科考隊成員李沛芸,她是瀋陽農業大學的碩士研究生,走進深山尋覓雪豹的足跡來到雜多縣昂賽鄉在路邊草地發現了一群呆萌警覺肥碩的旱獺在洞口迎接遠方的來客。旱獺以吃草為生。也是棕熊和雪豹的食物。在積雪溶化時,記者還看見了白馬雞,潔白的羽毛黑頭,黑尾,黃色的嘴喙群居生活。這是一種分佈在四川甘孜,阿壩,涼山與青海高寒山區的珍稀禽類動物。它們也是狐狸和鷹的食物,多棲息在高山針葉林帶。從雜多縣昂賽鄉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記者與科考隊冒著雲霧雨雪的天氣在高山懸崖上攀爬約三小時來到海拔約4km的紅石山頂,沒有觀察到雪豹,金錢豹的足跡,活動的跡象但檢查以前安放的紅外攝像視頻發現了雪豹一家四口生活的場景和豹貓,猞猁,岩羊,金錢豹的身影。結束尋覓雪豹蹤影之行記者從玉樹市雜多縣昂賽鄉回到玉樹市區。在當地人原譯藏語音譯名洛周文毛,漢語名駱週。在玉樹市城區走訪康巴風情街旅遊景點。駱週對記者講『這條街車來人往有300m長,有餐館,旅店,菜市場,畜牧產品市場,工藝品店等店鋪三十多家。記者在嚮導帶領下走進玉樹市文藝中心傳統民間手工藝體驗館。主要有用羊毛編織氂牛鞭,唐卡畫,珠寶配飾藏香囊和手工雕刻的瑪尼石藏字經文等極具藏族文化藝術傳承的工藝品供遊客觀賞,購買或進店動手體驗製作。店裡有12名玉樹市文化館的藏族姑娘在經營,其中藏語音譯名扎西央宗漢語名祡西給記者品嘗了藏族同胞的傳統小吃酸奶糖和糌粑這是當地人的早餐食品。離開玉樹市城區,記者來到距市區3km外的新寨村這裡是石刻藏經文瑪尼石工藝品旅遊景點。在村長漢語名裘真帶領下,記者走訪了新寨村。村長對記者講『我們新寨村現有508戶,3459人,村民都是從事旅遊服務業,農業,畜牧業為主要的經濟來源。2000年以來,村裡修路建橋,種樹養花美化村裡生產生活,生態自然環境吸引八方遊客,同時向遊客提供餐館,旅店車船交通以及出售藏文化地方傳統手工藝品等旅遊服務。村裡的藏文化旅遊景點主要建有佛堂,轉經堂,三百多個轉經筒以及由38億塊刻有藏經文的瑪尼石磊砌成的一面牆。以前是當地人信奉佛教文化藝術的藏民燒香祈福的結古寺廟,2000年以後,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開發成了藏文化旅遊景點。藏文是我國西北高原青海西藏人使用的地方語言文字。由於其形音意的脫離,加之書寫的刀具的困難相對於漢語和英語都不具備傳情達意的優勢,只能作為地方語言文字在西藏青海省境內傳播當地人,當地學校以教授英漢語為主。藏文尼瑪石牆是自公元1715年當地僧人嘉那活佛用刀具在石塊上刻下第一塊尼瑪石起歷經304年各朝代僧人信徒的鐫刻保存累計了38億塊瑪尼石砌成的。它是中國藏族文化藝術久遠傳承的標誌。下一集壯美青海,生命之源繼續長江行的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