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二
老子化身做帝師,傳經授道,傳的什麼道呢?都是以「道」為核心,諸如,順性之道、安神之道、好生之道、至道之要、忠順之道、清和之道、謙遜之道、自然之道、長生之道,特別是忠順之道、清和之道、自然之道、長生之道,本身就是「道」的核心內涵。
隋唐時期,太上老君,是老子被神化的鼎盛時期,如《混元聖紀》所載「二月十五日玄元皇帝降生日宜為降聖節,休假一日」,唐高宗、唐玄宗不僅多次將老子封為本家聖祖、玄元皇帝,甚至將其生日也立為國假日,這時老子的化身太上老君,在道教史上最為輝煌。到宋代,太上老君的神化地位更加鞏固,地位崇高,正如《混元聖紀》載「主領天上天下,地上地下,五億夭界,有情無情,有識無識,有形無形,皆太上老君所制御也」,足見,對老子的神化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老子被逐步神化,對中國古典文學的豐富影響巨大,道教影響深入,民間廣為傳播,諸如《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都有太上老君的記載。在《封神演義》中,太上老君地位最高,還是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大師兄,也是「一氣化三清」神話故事在民間的延續和普遍認同。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地位非凡,《西遊記》原著記載,西遊世界開天的就是太上老君;連孫悟空都曾說「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尚坐於太清之右」,直接將太上老君視為創世大神。《史記》也記載了一個開天闢地的神仙,為了來到人間傳播道教,就投胎下凡到李家,化身為老子李耳。
老子的學說被莊周繼承發揚,並稱為「老莊學派」,與「黃老道學」並稱道教兩大重要思想理論派別。老莊都主張道法自然、自然無為、清凈無為,反對鬥爭;但二者站的高度、境界卻迥然不同。老子站在人類社會的高度,主張通過「無為」而實現「無不為」,實現社會和諧、國泰民安;莊周則站在個人的高度,認可道法自然、自然無為、清凈無為,以放逐個人心靈自由,修鍊逍遙遊的境界。莊周除了繼承老子道法自然、自然無為、清凈無為的道之思想,還發揚了崇拜神仙、嚮往仙界的道之神仙信仰,《莊子·逍遙遊》中「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風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將仙境描繪得惟妙惟肖,肌若冰雪,動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風龍,騰雲駕霧,傲游四海,如夢如幻,美不勝收。
至漢順帝時,「漢安元年壬午,老君降於蜀之鶴嗚山,授天師張道陵《正一盟威秘錄》。五月再降,賜《秦清中經》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卷。建康元年甲申,老君再降於閡州雲台山,授天師三洞眾經及超度九祖齋直之法(《混元聖紀》)」。於是,張道陵於蜀郡鶴鳴山,用黃老道學創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師道,亦稱正一道,設二十四治,設立祭酒,分領其戶,有如宰守;張道陵被後世尊為祖天師。從此,道教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正規而嚴密的道教組織——「正一盟威道」。張道陵之孫張魯天師受曹操官職封賞,天師及正一道道徒幾萬戶被曹操安置於長安、洛陽、鄴城等地,正一道開始在中原傳播;張道陵第四代孫張盛天師,魏時自漢中還居祖壇龍虎山,開龍虎山正一宗壇,傳授弟子。隋唐時期,道教興盛,正一道逐漸融合其它符籙各派。宋時,正一道更為顯重,宋賜歷代天師為「先生」,在京師建立授籙院,大規模修建龍虎山宮觀。元時,敕命正一道主江南道教事,歷代正一道天師都被封為真人。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大德八年被授以「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茅山上清籙,閣皂山靈寶籙,龍虎山正一籙),統稱正一符籙;後來又被授以「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賜一品金印。泰定二年,第三十九代天師張嗣成被封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掌管全國道教。元時,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凈明派、太一道等均稱正一道,與金元時的全真派並列為道教兩大教派。明太祖朱元璋賜第四十二代正一道天師張正常為真人,並下詔讓正一道天師世代掌管全國道教;代代天師都被封為大真人。清代,正一道逐漸衰落。
「龍去鼎湖」,故事昭示,道教始祖,黃帝應為其源頭。相傳,黃帝晚年追尋長生不老,聽說崆峒山住著一位神仙廣成子,於是訪仙問道,拜師修道。廣成子授陰符經,教以至道之要,心境平和,清凈無為,堅持修鍊,方能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後為救人而煉丹,在鑄鼎鼎成時,黃龍天降,迎黃帝升天。龍去鼎湖,黃帝乘龍升天,得道成仙,誠如《史記·封禪書》所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烏號。」可見,黃帝訪仙問道,追求長生不老,鑄鼎濟世救人,乘龍升天,得道成仙,這昭示了「長生不老、得道成仙、濟世度人」的道教宗旨,正好是道教信仰的本質之所在。因此,可以說,黃帝才是道教的鼻祖。後世常常以「黃老道學」來稱謂道教,實際上就是承認了黃帝道教鼻祖地位。
追根溯源,道教的源頭,應該還遠在伏羲。相傳,伏羲演八卦;周文王將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孔子為六十四卦作註釋而寫《易傳》,從此《易經》發生了升華,不再局限於之前專門占卜吉凶禍福,而更側重於探討天地人生之道。既然是道,當然也應該屬於道教範疇,至少也是與道教相關聯。可見,《道德經》《易經》可謂並駕齊驅。《易經》的「易」有三層含義:簡易、變易、不易。簡易,宇宙最基本的東西只有兩樣,即陰爻和陽爻。變易,就是通過陰爻和陽爻的組合,組成八卦;又通過每卦六爻,演變出六十四卦;如此能夠演變天地人間萬象。不易,在變易當中,有不變的宇宙規律,宇宙萬物均在按規律有序地運轉。《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道是萬事萬物之源,道生一,道像太極一樣;太極生兩儀,即一生二,兩儀就是陰和陽;陰和陽相互作用,即二生三,就產生了萬事萬物,三生萬物。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方面或力量,都是陰和陽相互作用形成的,所以「萬物負陰而抱陽」。「一陰一陽之謂道」,出自《易傳》,與老子的「萬物負陰而抱陽」異曲同工。《易經》的道之哲學、道之思想,與《道德經》一樣,都位於道教思想的最高層次;而《易經》起源於伏羲八卦,追根溯源,道教的源頭,應該還遠在伏羲。道教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遠古原始社會時期。《山海經》記載了遠古時期的神話及宗教信仰,內容豐富,自成體系,為道教仙學的原始淵源。《山海經》中,提出了長生不老的信仰,記載了神仙與羽士的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記載了祭祀禮儀以及奇異的方術。可見,在遠古時代,已有人開始學仙,這應該是道教的遠古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