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欲謀權,先揚名
君臨不容置疑的語氣讓林毅心慌,由於各種或明或暗的阻撓,他與皇帝接觸得不多,對皇帝的印象還處於少年聰慧的階段,一時沒有想到皇帝已然性情大變,只以為皇帝韜晦鋒芒,要藉助自己這個天然的外戚,在朝堂上大展拳腳了。外戚的權勢讓林毅動心,而與之相隨的危險卻讓林毅警醒,他正想拒絕,抬頭卻見皇帝專註的看著他,那眼神里流露出一絲期待,還有一絲孤寂。
那是舉目無親,身邊沒有一個可信可用可託付之人的孤寂。身為皇帝血緣親近的母族,林毅竟不捨得說出拒絕的話,如果連自己都為了明哲保身,不願輔佐皇帝,那麼誰又會真心相助呢?皇帝可就真成一個孤家寡人了啊,自己親姑姑林美人和含恨而終的父親若是泉下有知,必然要恨他冷血,自己以後入土,又何來面目去見先人?
看到皇帝與昔日姑姑極為相似的眉眼,林毅心頭一顫,低聲應諾道:「臣本不才,得蒙君上不棄,願供陛下驅使。」
林毅以身家相托,讓君臨大受感動,他握住林毅的手,說:「表兄今日之言,我絕不敢忘。」
君臨往攆車前看了一眼,林毅知道皇帝在猶疑他接下來的談話抬攆的轎夫是否能聽見,為了讓皇帝寬心,林毅說道:「臣任職五年,宮中奉車侍衛將官均已熟識,每逢陛下帝駕出行,為保鑾輿萬全,皆是由臣來選派忠直之人馭車,陛下不必擔憂隔牆有耳。」
原來林毅也不是完全吃乾飯的,無論是為了以後的可能做準備,還是為了自保,在這五年間他恩威並施,這些負責皇帝出行的侍衛們為了攀附將來富貴,也紛紛投效,雖然宮中郎將不止林毅一個,但論在這些負責鑾駕的侍衛心中,林毅才是他們的主心骨。
君臨明白了這些,忍不住對其貌不揚的林毅另眼相看,自己的表哥不過一名不見經傳的外戚,都能有如此心計,另外則是為林毅苦心孤詣利用職權暗地保護自己而感動。他說道:「好,好,有卿如此,何愁王業不興?」
於是君臨將自己被下毒暗害,以及自己所發現的大內總管王公公的事情以自己猜測的方式告知了林毅,還有曹公公的回歸以及自己的部分設想。他不擔心林毅會藉此告訴他人,如果林毅真有此心,這五年來早就投身他處獲取權位了,又何必等到這個時候?
林毅聽了皇帝所言,驚愕當場,他萬萬沒有想到丞相王也並不像表面那麼忠心,而宮中也有人對陛下暗下殺手,根本沒打算讓皇帝活到親政那天;他也沒有想到皇帝聰慧無比,這更加讓林毅覺得皇帝的不凡。看來投靠皇帝,對日後家族欣旺也不是全然無望。他鎮了鎮心神,在心裡迅速思索自己在裡面要處在什麼位置,要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見林毅身子正了正,君林彎過頭去在其耳邊輕輕說道:「其實在朕寢殿內,侍衛都來之不便,只消數十死士伏之……什麼攝政王,太傅什麼的」
君臨還未說完,便伸手拍向林毅肩膀,林毅彷彿觸電一般躲開,慌忙拜倒:「這些事情,陛下是從何得知?萬萬不可告知於他人,還請陛下謹言慎行,三思為上。」
「我就是因為反覆三思,這才想好了告訴表哥的啊。」君林直起身子笑道,「其他人可沒有這個資格,讓我說出這種話來。」
林毅大受感動,謙道:「臣下不過鄙陋之軀,無才無德,豈能備受陛下信重。臣雖不才,亦願為陛下赴死。只是眼下實非良機,臣願見陛下大有作為。」林毅退後一步拜倒。
君臨哈哈一笑,笑道:「一人之力,何以治天下?。」
林毅本欲勸君臨韜光養晦,靜待親政,可君臨不知是哪裡來的自信。他自認有必要提醒一下君臨:「宮中侍衛御林禁軍多由四位輔政大臣把控,強將精兵,皆聽命於他人,即使籌算良久,伏數十人於暗室,但也不是說能有萬分把握。」
但是一想到如果君臨謀劃成功,以皇帝現在的架勢來看,定然要獨掌大權。而自己作為直接參与者,又是皇帝母族的身份,勢必會被提拔重用。自己可能會從區區四品中郎將,成為朝堂最具話語權的人之一,林毅內心狂跳,完全抑制不住自己的語調:「臣願為陛下效死!」
車馬粼粼,不消多久,皇帝一行便返回了寢殿。君臨一回到寢殿,就仰面倒在床榻上,盡情的舒展的四肢,輕盈的常服被壓出一道道褶子。林毅在一旁見到皇帝這副孩子般的舉動,既感動於皇帝坦然大方,不把自己當外人,又忍不住想笑。
「得了,這兩天表哥回去先好生休息吧。」君臨舒舒服服的伸了個懶腰,側頭看著林毅。
林毅頓了頓,見皇帝已翻身坐起,一臉認真的看著自己。於是林毅滿意的繼續說道:「既然陛下欲親政,是如何也繞不開諸位大臣的。」
君臨細細想了一番,點頭道:「表哥說得對,四大輔政大臣在朝中,在天下威勢無兩,我到底是年紀不夠,如果沒有什麼別的法子,強行親政恐怕會惹人非議。」
「更何況,我現在聲名未顯。」皇帝說完,看向了林毅。
林毅明白皇帝的意思,皇帝雖然有聰慧的名聲,但那不過是當初新君上位捧場面的話。這五年來朝政操在四位輔政大臣手中,皇帝更是沒有一點表現才智的機會。如果貿貿然下手就要提前親政,恐怕朝臣只會懷疑是皇帝身邊的人別有用心,加以慫恿,而不會有人相信皇帝真的有親政之能。
「臣以為,陛下聰慧仁敏,提前親政自不為過,但聲名一事,還得要與朝臣多多接觸。等朝臣如臣今日那般被君上的言行所折服,自然就會有聲名。說到底,臣以為陛下身邊得要有親近的臣子,既能為陛下傳頌聲名,也能供陛下驅策。」
君臨也想過這個問題,在親政之前在朝廷中打造一個自己親信組成的帝黨,不求有多忠誠能幹,只要能團結在自己身邊就可以了。俗話說得好,先發制人,后發制於人。另外想要完全掌控朝堂和天下,說不得還得建立東廠,至於外朝,當建立錦衣衛,廣撒耳目,探聽天下。
這是個可取的法子,東廠和錦衣衛的建立都是后話了,但是在朝堂中發出自己的聲音得早點提上日程。只是到現在,朝堂上的臣子無不是以四大輔政大臣馬首是瞻。想要從裡面拉攏、挑選出合適的人當做親信,就很為難了,看來還得自己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