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離家
吳猛這願賭服輸的光棍模樣,顯然屬於直性子。
他方才反對劉祈,是認為劉祈年紀小,武藝不精。
清水亭亭長,又豈能有謀無勇?
現在,劉祈憑藉能力,單是箭術,就超越了他,吳猛便也忍了下來,算作守信之輩。
但劉祈接下來做的,卻是再度出人意料。
待將弓箭交給馬氏僕從手中后,當著眾人的面,他來到吳猛面前,深深一禮道:「實不相瞞,此中箭術,乃是我家好友許案教授,祈時常上山砍柴,於後山多加練習,才至如此!
尺有所短,人有所長,倘若比力氣、刀法,我絕非吳君對手。
這次往縣寺,后還將阻擋黃巾之部,吳君隨行,有勞者甚多,還請吳君多多幫助才是!」
劉祈此行此言,進退有度,旁觀者無不點頭贊之。
距離最近的吳猛,神色一動,大漢男兒,頂天立地,劉祈之言行,不以年紀,很合他胃口。
況且,他雖非博學好識之輩,但劉祈以年弱之姿,那一手箭術,確實折服了他。
「尺有所短,人有所長。」
吳猛將這八個字,於口中咀嚼了一遍,望向劉祈的目光,少了幾分驕傲與輕視,回禮道:「亭長權且寬心,既為清水亭人,此番行程,我必全心相助!」
漢人的鄉黨氛圍,可是相當濃烈,無論內鬥如何,於外部,至少是一致對外。
昔太祖、世祖成事,另如劉備涿縣起事,鄉黨都是發家之根源。
今,劉祈雖則年少,可以吳猛歸心,足使人嘆之。
「善!」
馬傅一直在旁觀望,待兩人行禮言和后,他與陳書佐,視線一碰即開,大步來到劉祈和吳猛身邊,接著望向圍觀之人,道:「諸位都是我清水亭才俊,如劉亭長所言,當團結一致,互幫互助。」
「謹遵馬公教誨!」
旁人無不行禮。
一側的方真,看向人群中心的劉祈,心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劉祈此人,將來必成大器!
當日間,馬傅便向外公示,他願以舉薦劉祈為清水亭亭長之事。
這則消息傳出,實與任命無異。
以馬傅在郡縣名聲,縣令定不會拂了他意。
而有馬傅所舉,劉祈暫時直接行代理亭長之責。
考慮到縣寺命令緊急,明日一早就要出發,劉祈並沒有打算慶祝。
但當劉祈忙碌大半天,與許案一道返回家院時,發現內外熱鬧無比。
來者無不手持禮物,或布匹,或農產。
從兄劉直,從嫂杜氏,還有二弟劉紀,妹妹劉幼娘,且與家中交好的許案父母兄嫂,以及一些鄰里,都在招呼著。
常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便是一個小小的亭長,即令這麼多人看重。
足可見之,古往今來,為官為吏,方是追索之道。
「大郎回來了!」
「喚何大郎?婦道人家,要叫亭長!」
「什麼亭長,大郎就是大郎,那可是老婦人從小看著長大的!」
「是大兄,大兄回來啦!」
……
鄰裡間,時隔半日,再度見到劉祈,竟多了幾分敬畏。
唯劉幼娘這等親兄妹,一如既往。
望向來眾,劉祈早失了白日在集鎮的鋒芒畢露,重新變成了鄰居家的陽光大男孩。
與前來道賀之人,頻頻行禮。
家宅內,不需他親自下手,
已有親友做好菜食,招待來客。
夜色漸深,來客陸續散去,望著滿屋物品,其中價值,竟比他賣地還要多些。
兄妹三人蹲守於前,難得休息。
劉紀忘了眼自家大兄,試探道:「大兄,你當下已為亭長,可是將鄉勇民夫,帶往縣中交接,便會回來?
不會離家太長吧?」
劉幼娘早靠在劉祈身邊,小腦袋枕在他的大腿上,一雙靈動大眼,聽到二兄劉紀所言,眨了眨,搖曳著劉祈胳膊道:「真的嗎?
大兄可要快快回來,幼年最喜歡吃大兄做的炒飯了!」
聽著這一世的兄妹念叨,劉祈內心溫暖。
他將小妹抱在懷裡,又將二弟拉到身邊,指著前方陶罐里的錢幣,還有收到的一些物品,道:「為兄原本也認為,這次縣中相召,全為備防,要不了月許就能歸來,還能掙些糧食。
然眼下,黃巾軍勢頭兇猛,這次縣中所召,為兄看,必不止於此,多會開赴前線!
此中財物,另有從兄,及許家等鄰里招撫,足夠很長時間花費。且但有獎賞,我也會託人送回。
故你二人生活,不用憂也!
阿紀,如我昨日囑託,我若不在家舍,勿望平日我教授過的課業,還當照顧好幼娘!」
劉祈原往縣中,是為了幾斗米,還有可能來的戰功獎賞,還為三張嘴,在這亂世里,爭上一條活路。
就如許案所言,他識字。不復早幾年,劉紀也已年長,他可放心往外處事,于軍中,或是官寺,誰言不能找個養家活口的飯碗。
泰山郡當下尚算安穩,他暫時都沒背井離鄉之打算。
現今成了清水亭亭長,以馬傅白日單獨叫他於書舍說的那番平叛內情后,考慮之事,不免多了些。
比如,趁此機會,若真能憑著作為,將杜鄉這群人,收歸人心,那未來,能否以鄉地為根,闖出一番事業?
且不說,單一之人力,於亂世下,照顧親人,實難活命。
便問大好男兒生於世,若無理想抱負,豈不是平白荒廢這一世?
窗外蟲鳴聲起,讓人憂思難消。
劉祈今夜再有言,兄長之威,加上他所言皆屬有理,以為顧家之責,劉紀也好,劉幼娘也罷,都是小雞啄米般的點頭應下。不舍之意,溢於言表。
隔日天尚未明,家院內就升起了火。
雞鳴時分,早食用罷,劉祈再度告別了弟妹鄰友,與許案一道,手持柴刀弓箭,背好行囊,打著火把,往集鎮約定好的方向而去。
此番離家,竟不知歸期!
待至清水亭的亭戍之所,含清水亭及整個杜鄉,數日應召的鄉勇,另有昨日見過面的亭佐諸人,已有大部分到來。
平旦剛過,人悉數已至,杜鄉乃是大鄉,此行算上徵召之民夫,足有三百零六人。
劉祈與其餘幾名亭長,正做交談,馬傅趁車也來了。
「拜見馬公!」
數百人行禮,聲勢浩大。
馬傅白須飄飄,頷首后,徑直來到劉祈面前,手持一把長劍,交於劉祈手中,道:「此劍贈你,為老夫昔日遊學雒陽,追隨李膺公所佩。
願你持此劍,攜我杜鄉男兒,能以郡縣之令,蕩平蟻賊,安我大漢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