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科舉試水
又到了朝會之日。
進入宏德殿時,劉協微微錯愕。才五日,這大殿便已經變了模樣,所有的器皿擺設,傢具窗帘,全部換過,就連松鶴香爐都從新換新。
「這曹操還是真是會搞心裡暗示。」劉協心裡笑笑,「這滿殿除了龍椅和龍椅上的人沒換,其他都換了。」
禮畢。
劉協目視群臣,緩緩開口道:「自黨錮之禍以來,太學凋敝。孔子嘆『學之不講則所識日忘。』朕想重興太學。」
誰也沒想到,這位天子居然說起太學的事情來了,這下子連曹操都摸不著頭腦,百官看著天子侃侃而談。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后,儒家一直是主流思想。而光武中興以來,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知識的力量得到很好的展現,雖經歷兩次黨錮之禍,但士人精神始終是時代精神的標杆。」
「現如今,太學凋敝,急需改革才能讓文化不斷層,文化要昌興,那必須得有新鮮血液加註入,太學那套年齡和門第限制,就將新鮮血液擠在門外了。」
「士族,寒門皆有優勢,亦各有不足,如何取長補短,揚長避短,趨利避害。考驗的便是為君之道。如何選擇,古往今來,無非德與法,以德育人,以法為教。唯才是舉,唯德是用,皆有弊端,德才兼備才是為臣之道。」
「前幾日孔大夫和荀令君上奏此事,建議群儒聚議,重興太學,朕經過幾日思考,將其中一些制度弊端做出了改革,名曰科舉。制度細節朕已寫出,大家可傳閱一下。」劉協說著走下陛階,親自將竹簡遞出。
滿朝公卿,無一人多言,均盛讚天子英明,紛紛附議。
漢時以儒治天下,忠君愛國乃儒家思想的基本操守。
這些道德信仰,在東漢時期就像我們的馬哲一樣,是國家根本所在。
其實,曹操跳出時代喊出「唯才是舉」的口號,是有很明確的政治鬥爭,以「唯才是舉」的名義充以自己的親信,像人肉大師程昱,浪蕩公子郭嘉,就很配得上這個風格。
而漢臣們的也予以反擊,「為德是舉」,在曹魏後期,這一反抗特別明顯,比如毛玠和崔琰。
同樣是求才,來個科舉制對抗一下「求賢令」,既無傷大雅,又能保證儒家思想的繼續固化,為自己這個君來服務。說起來都是求才。
這種針對天下讀書人的推恩令,曹操若是反對,那便是與天下讀書人為敵,這麼大頂帽子,誰戴得住?哪怕董卓窮凶極惡之時,都知道拉攏蔡邕這種大儒,你曹操敢公然反對科舉,那以後各諸侯就可以把曹操當董卓來討伐了。
科舉之令一出,許都果然聚集了各地的士人學子。
與漢初的太學相比,科舉沒有任何設限。
當然也不會像後世那樣繁縟,十日後,殿試試水一波。
劉協命許都周圍的各驛館都空置出來,以便安置前來科舉的學子,學子聚集也可以互相論道,再命孔融.伏完隔三差五的來一次演講,將這些學子的心激蕩的澎湃不已。
很快到了,試舉辦的科舉考試之日,試場就設在朝陽里的大街上,羽林衛早已將試場布置的井然有序,試場外排滿了各地來的學子。孔融,荀彧,伏完等人為主考官,早已入場。
劉協端坐試場高台正首
三公其次,九卿列於兩側。
太常贊禮唱誦道:「天子致辭!」
這些都是讀書人,讀書人面前講話還是要注意點。
高考前班主任的那幾句話絕對死濃縮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字精華:
「願你們合上筆的那一刻,就像劍客將劍收回劍鞘般驕傲,以筆為劍,光耀萬里,以夢為馬,前程似錦,乾坤未定,未來可期,乘風破浪,氣宇軒昂,全力以赴,金榜題名。」
劉協言畢,下面一陣沸騰。看著高台上的年輕天子,氣度風儀皆無雙。這些學子內心激蕩。
「入場!」太常贊禮高唱道。
看著這些學子驗明身份后魚貫入座,正式開考後。
沒人注意到一輛簡樸的馬車穿街過巷而來,然後停在了考場外。按道理,整條街都清空作為考場,不會有人能隨便闖入的。
這時車中走出一個剛剛束髮的少年,看年紀與劉協相仿。不一會就與羽林衛發生了爭吵。
「黃蛾,你去看下什麼情況!」
「諾!」
不一會黃蛾趕緊過來稟報了一番,「據說是一位來許都趕考的世家子弟,因路程耽誤,錯過了時間,剛求見天子不成,不知道是不是心懷怨懟,竟站在那裡不走。」
「可是羽林衛有所失禮?」劉協正色問道。
「應該不會,荀令君在那邊呢!」黃蛾俯首躬身道。
「恐怕是這年輕人氣盛,進不得考場便覺得受了辱,這也是常見的事!」身側的曹操突然轉過頭來道。
「這倒也是。」劉協點點頭道,「不過既然來了,就讓他進來吧!」
「剛荀令君已經拒絕其入內了。」黃蛾答道。
「為何?」劉協問道。
「荀令君說弘農楊氏,不得參考。」
「弘農楊氏?」劉協猛的一怔,看向曹操。
只見曹操凝目而視,拱手道:「陛下,待臣過去看看。」
天子與百官坐居考場最里端,那少年在考場最外圍,這考生約有千餘人,街道寬可行四輛馬車,加上維持秩序的羽林衛,這考場布置下來,縱橫二十里。
曹操剛起身,那頭就開始炸起了鍋。考場本就安靜,那少年清悅的聲音傳來:「陛下既興科舉,為何獨獨只將我弘農楊氏排擠在門外?是否因我父親楊彪被污入獄,就連整個弘農楊氏都不能參考了?」
曹操眯了眯眼睛,怒道:「哪來的瘋子,擾亂考場紀律,叉出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