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之楚國篇

第十節 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之楚國篇

齊桓公的武力值、經驗值不斷上漲,對於齊國來說是振奮人心的好事。但對於南邊的區域強國楚國來說就是另一種感覺了。

楚成王一連幾個月看到報紙上的頭條都是關於齊桓公的專題報道,內心很不是滋味。為了從實力與地位出發贏得各國的尊重,楚成王決定弄點新聞出來刷刷存在感。

既然提到了楚國,照例先簡要介紹一下楚國的過往。

楚國同齊國一樣是周王朝的異姓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早在周文王時期,楚國的先祖鬻熊就參與了周王朝的滅商大業。周成王時期,為了酬謝其功勞,封鬻熊為子爵,始有楚國。由於是異姓諸侯,加上沒有在滅商大業中發揮重要作用,楚國獲得的爵位是五等爵位中的第四等。

一開始,楚國根本沒有被周天子當成一回事。楚國被安排向周天子進貢的特產,是一種不值錢的植物—包茅,主要作用是過濾酒里的雜質。在周天子開大會的時候,楚國國君連個座位都沒有,被安排與蠻夷酋長一起看守篝火,其地位的低微和家庭的貧寒可見一斑。

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楚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穿著被荊棘劃破的衣服,到處開荒種地,勤勞致富。

見到楚國逐漸發展,為了防範楚國崛起,周王朝又把一些姬姓貴族分封到楚國周邊對其予以監視。

但逆境反而讓楚人養成了不屈不撓和奮發圖強的性格,他們通過幾代人的積累,逐漸擁有了比較強大的實力。

後來,周昭王為了遏制楚國的發展,率兵親征楚國。那時候的周天子實力很強,楚國當然不是對手。周昭王獲勝后,攜帶大量戰利品返回。結果在乘船渡過漢江時,當地人(楚人的嫌疑最大)為周昭王提供了用原始膠水粘起來的船。由於攜帶了大量戰利品,導致船的負載過重,加上膠水遇水融化,周昭王及其軍隊所乘坐的船在漢江中陸續沉沒。北方長大的周昭王因為沒學會蛙泳、自由泳等任何一種游泳技術,於是光榮的成為中國首位被淹死的天子。

這件事之後,周王朝與楚國算是結下了梁子。到了周夷王時期,楚國國君熊渠對子爵爵位實在看不順眼,乾脆自己稱王。後來周厲王時期,熊渠考慮到周厲王脾氣不太好,為了減少麻煩又主動放棄了王號。

鄭莊公把周天子的威信踩在腳下之後,楚國不再懼怕周天子興師問罪,於是楚國國君熊通出兵伐隨,要挾隨國國君向周桓王寫信,要求提高自己的爵位。周桓王雖然實力不行,但架子還是要端著的。況且楚國也不會來事,光提要求,連土特產什麼的都不知道送,於是周桓王斷然拒絕隨國為楚國提出的要求。

熊通見周天子不給自己面子,索性學熊渠一樣自己稱王。從那以後,楚國的國君就都稱王了。這個「王」當然不可能得到周天子及中原諸侯的認可。不過沒有關係,楚國通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在南方征服了一批諸侯,這些諸侯現在都認可楚王的合法性。

如今,楚成王的風頭被齊桓公蓋過了,身為高貴的「王」,為了不被侯爵之國比下去,楚成王當然要想辦法提高一下自己的知名度。

考慮到鄭國地理位置特殊,處在南北交界之處,又兼具東西交通之便,在鄭國搞事能夠很快引起國際關注,楚成王決定帶兵到鄭國去搞一次大規模武裝恫嚇。

前面已經提到,齊桓公組織了鄭國的第五次國君輪崗后,鄭國已經成為齊國的忠實盟友。楚成王這一舉動,顯然是在找齊國的茬。

實際上,在此之前,齊國發生的一件事情,也間接促成了齊楚之間的爭鬥。

第4章提到,蔡國在齊桓公大婚時,通過「媵」的制度成為了齊桓公的姻親。嫁給齊桓公的就是蔡國時任國君蔡穆公的妹妹,按照慣例,我們稱她為蔡姬。

蔡姬雖然長得貌美如花,惹人喜愛,但卻經常仗著夫君的寵愛開點無傷大雅的玩笑。某一天,蔡姬和齊桓公一起蕩舟湖上,卿卿我我之際,作為經常與水為伴的南方人,蔡姬一時興起,便捧起湖水灑向齊桓公。齊桓公雖然在外人面前威武霸氣,但卻天生怕水,於是連忙叫停了蔡姬的舉動。但蔡姬卻不知道見好就收的道理,反而使勁搖晃小船,想捉弄一下齊桓公。齊桓公被嚇得驚慌失措,蔡姬卻因為發現了夫君的弱點而哈哈大笑。身為天下霸主,卻在女人面前露了窘態,齊桓公一怒之下便送了蔡姬一件特殊的禮物—送她回娘家。

雖然齊桓公顧及夫妻情分,沒有和蔡姬辦理離婚手續,但在那個年代,丈夫把妻子送回娘家已經是相當嚴重的事態了。

蔡穆公好歹也是一國之君,對於齊桓公這種赤裸裸的打臉行為表示十分不滿。他一怒之下,也不顧蔡姬還沒有和齊桓公辦理離婚手續的事實,擅自做主將蔡姬改嫁給了楚成王。這種妥妥的重婚罪當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於是,齊桓公決定給有

(本章未完,請翻頁)

奪妻之恨的楚國和蔡國一點顏色瞧瞧。

對付楚國這樣的區域性強國,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貿易戰這個法寶,在魯國身上已經試驗過,效果杠杠的。這麼好的東西,不讓楚國嘗嘗味道自然說不過去。

於是,管仲的第二場貿易戰緊鑼密鼓地運轉起來。

楚國出產一種麋鹿,這東西全身都是寶,食用、藥用價值都很高,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比較貴,一般人消費不起。但這在齊國的財政實力面前當然不是問題。齊國派出一個龐大的貿易團隊,赴楚國採購麋鹿。採購的價格十分公道、數量也很龐大。一隻麋鹿的售價足可以讓一個樸實的楚國農民過上一年衣食無憂的生活。

於是楚國的農民紛紛改行當起了麋鹿獵手,甚至楚國的貴族們也在暴利面前放下矜持加入打獵大軍。這樣一來,楚國的農田大量拋荒。但這也不是問題,因為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之下,只要手裡有錢,糧食從其他國家進口就是了。

和魯國一樣,一年之後,楚國也出現了糧食短缺的現象。於是,楚國侵犯人權的事情突然成了國際熱點。

通過齊國專家的研究,楚國對其境內的少數民族存在強制遷徙的現象。據此,齊國及其盟友決定對楚國實施制裁,禁止齊國及其盟友進口楚國麋鹿,同時禁止向楚國出口糧食。

楚國迅速因為飢荒而出現亂局,齊國則照例為楚國人民開闢人道主義走廊,大量接收楚國難民。

搞完一波貿易戰,齊國的戰爭準備也差不多完成了。於是,齊國及其盟友經過會議討論,形成大周安理會第002號決議,決定組建由齊國、宋國、魯國、鄭國、陳國、衛國、曹國七國組成的聯合國軍幫助楚國解決人權問題。

七國聯軍浩浩蕩蕩一路向南,首先直奔蔡國而去。

蔡國因為地理位置尷尬,是典型的牆頭草國家。作為周天子冊封的同姓諸侯,蔡國本來也屬於中原諸侯圈子裡的一員。但由於南方鄰居楚國的強勢,蔡國在其武力脅迫之下,很多時候又不得不充當楚國的耳目和眼線。眼下,蔡國又一次因為美女而招來了災難。

之所以說「又一次」,是因為蔡國在不久前因為另一位美女而差點亡國。

蔡穆公的父親蔡哀公在位時,蔡國有一個鄰國叫做息國。息國國君與蔡哀公同娶陳國貴族姐妹為妻。蔡哀公娶的是姐姐,息侯娶的是妹妹。因為陳國國君這一族姓「媯」,所以息侯的夫人又稱為「息媯」。這位息媯有當時的大周第一美女之稱。

有一次,息媯回娘家時途經蔡國,因為是親戚的緣故,蔡哀公得以見到了這位傳說中的絕世美女。一見之下,蔡哀公立即驚為天人。這貨色迷心竅之下,竟不顧國際形象對小姨子息媯進行了言語調戲。結果,這一次調戲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

息國雖然國力不如蔡國,但也是個正兒八經的諸侯國。一國之君的正妻被人調戲了,這種事情誰能忍啊。息國當然要採取措施進行報復了。但息國這種在歷史上毫無存在感的國家,其國力可想而知。正面開戰,息國肯定是拿蔡國毫無辦法的。咽不下這口氣的息侯決定藉助楚國的力量來教訓蔡國。

於是,息侯秘密派人與楚國聯絡,主動提出請楚國來進攻息國,然後息侯再以連襟的名義向蔡哀公求救,等蔡國出兵來救息國的時候,息國則和楚國裡應外合坑死蔡國。

楚文王一聽,還有這種送上門的好事,當即照辦。

息侯的計策順利進行,很快,蔡哀公就在息國吃了敗仗,做了楚文王的俘虜。息國則通過此事成了楚國的小弟。

蔡哀公成了楚國的俘虜后,只好拚命籌錢贖人。好在楚國覺得蔡國還有利用價值,於是在收了一大筆保護費后把蔡哀公釋放了。

恨息侯入骨的蔡哀公獲得自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息侯上眼藥。他添油加醋地把息媯的美貌向楚文王進行了詳細描述,並慫恿楚文王把息媯搶走。

楚文王對美女也沒有什麼抵抗力,又經過蔡哀公的賣力宣傳加慫恿,頓時色迷心竅,又考慮到息國利用價值不大,於是決定當一回明火執仗的強盜。

不久,楚文王找了個理由到息國巡視。息侯見老大來了,當然要設宴款待。酒足飯飽之際,楚文王順勢提出,上次為了幫你夫人出氣,我可是費了不少力氣的,照理說你應該讓夫人出來敬我一杯酒吧。息侯哪敢拒絕,只好請夫人出來敬酒。

楚文王見了息媯,果然是國色天香、名不虛傳。心想小蔡果然沒有騙人,這一趟來對了。

第二天,息侯到楚國軍營為楚文王送行,楚文王派人將息侯扣押,自己則帶兵直入息侯宮室,把息媯帶走,毫不客氣地吃了一回強扭的瓜。息國就這樣被楚國滅掉,蔡國也在亡國的邊緣走了一遭。

由於息媯實在過於漂亮,後來楚文王把息媯立

(本章未完,請翻頁)

為王后,並將她生下的兒子立為太子。再後來,息媯怨恨蔡哀公的卑鄙無恥,她又慫恿楚文王為自己出氣。楚文王為了博美人一笑,再次出兵伐蔡。伐蔡的理由則是現成的—蔡哀公曾經調戲楚國王后。

蔡哀公再次流下悔恨的眼淚,為了活命,他向楚文王跪地求饒,並又一次送上大筆財物贖罪。楚文王考慮到蔡哀公畢竟是自己和息媯的媒人,總算饒了蔡哀公一命。從此蔡國成為楚國的附屬國。

蔡哀公因為幫楚王做媒的緣故差點身死國滅,但他的兒子蔡穆公絲毫沒有吸取教訓。這一次,蔡穆公又包辦了妹妹的婚姻,如願以償地成為七國聯軍的攻擊目標。

七國聯軍聲勢浩大,小小蔡國哪裡抵抗得住。蔡穆公連忙收拾細軟,帶上全家老小跑到妹夫楚成王那裡避難去了。

楚成王本來只是想通過在鄭國搞事情上個頭條,但沒想到齊桓公比他還霸道。而且貿易戰的威力確實不容小覷,楚國已經大傷元氣,如今他只好打消繼續上頭條的想法,全力準備應戰。

為了挫一挫七國聯軍的銳氣,楚國決定派人和七國聯軍先打一場口水戰。被派去執行這個任務的是楚國大臣屈完。

屈完其實是楚國的王族。楚國王族的姓是「羋」,按照楚國的規矩,楚王的氏是「熊」,其他未能繼承王位的王室子弟則根據封地或者官名冠以其他的「氏」。「屈」氏的得來是因為這一支王族被封到了屈地。所以,實際上屈原也是楚國的王族。而前幾年熱播電視劇《羋月傳》中的羋月,之所以不叫熊月,是因為女人在那個時候只稱氏,不以姓冠之的緣故。

言歸正傳,屈完馬上要引出下一個成語了。

春秋時期,打口水戰是一個技術活。很多時候,如果你能把敵方駁得啞口無言,那麼你就算大獲全勝了,對方多半會因為羞愧而退兵甚至道歉。當然,這種情況只適用於熟悉並遵守大周禮法的中原諸侯,楚國顯然不在此列。

楚人要挾隨侯向周桓王寫信那一次,隨侯派人向楚國說:「我一向本本分分的啥也沒幹,你為啥打我?」楚國回答道:「我是蠻夷,聽不懂你在說些什麼。」

但如今,當著七國聯軍的面,屈完不能再玩這套把戲了。為啥?因為齊桓公打的大旗就是「尊王攘夷」啊。

於是,屈完按照中原諸侯的套路,義正詞嚴地問管仲:「鄙國國君派下臣來問,齊國居於北海之濱,而楚國位於南海之畔,二國雖風馬牛不相及也,不知齊國何故以大軍壓於楚國之境?」

「風馬牛不相及」這個成語就這樣誕生了。考慮到齊國與楚國中間還隔著魯國、宋國、蔡國等一堆諸侯國,刮大風的時候,齊國迷路的馬和牛確實不太可能跑到楚國來,屈完的這句話確實問到了點子上。

但管仲也是打口水戰的行家。熟知楚國過往的他張口便來:「成王曾賜我先君太公征伐之權,四海之內,凡不遵王命之國皆可征伐。貴國多年未向天子進貢包茅,此為不遵王命;當年昭王南征,崩於漢水之中,貴國難辭其咎。鄙國是以奉天子之命討楚國之罪。」

屈完聽了管仲的話,自感無力反駁,但對於周昭王死於漢水這件事,由於時過境遷,加上死無對證,楚國當然不能承認。

於是屈完答道:「包茅之事,乃是鄙國交通不便之故所致,既蒙提醒,鄙國即時遣人貢入洛邑。然則昭王溺於漢水之事,鄙國未嘗參與,此事君其詳加訪查再論。」

打完口水戰,沒有佔到便宜的屈完返回楚國向楚成王復命。屈完分析道:「齊人奉天子之命合七國之師而來,聲勢浩大,又兼師出有名,我國與之正面相抗勝算不大。但臣觀齊人伐魯、伐宋之役,二國認錯求和,齊國便息兵受盟。為今之計,不如請和。」

楚成王由於吃了貿易戰的虧,加上面對七國聯軍心裡沒底,想了一想,便同意了屈完的意見。

作為已經稱王的諸侯,楚成王當然不可能屈尊去參加齊桓公主持的會議,因為在那個會議上,給他擺的座位牌仍然顯示是子爵。除了許國,已知的諸侯國沒有一個爵位比他低。於是他安排屈完前往七國聯軍的駐地服軟求和。

屈完再次來到七國聯軍駐地。他口頭承認了楚國沒有按時向周天子進貢包茅的錯誤,並承諾馬上履行進貢義務。然後,屈完又按規矩與管仲搞了一個會盟儀式,算是給足了七國聯軍的面子。鑒於楚國國力強大、國土遼闊,七國聯軍並沒有必勝的把握,齊桓公照例見好就收,遂率領七國聯軍班師回國。

對周天子來說,百年來桀驁不順的楚國在齊國的敲打下低頭認錯並乖乖進貢,這當然是天大的喜事。天子有了面子,齊桓公也有了名聲,大家當然皆大歡喜。

寫到這裡,還是照例加上一句,齊桓公的霸業又上一個台階。我自己都不記得這是第幾次寫這句話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秋雜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春秋雜談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節 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之楚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