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關中三輔
吳詠在弘農楊氏一呆就是數日,盡情暢遊在知識的海洋中,渾然忘卻了其他事情。
直到這日,楊賜將他喊出來,笑罵說:「你小子想一直賴在我家不成!」
吳詠感慨道:「自從觀閱了楊氏之內庫藏書,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學問一道,永無止境!」
楊賜見他如此好學,不禁點頭認可,隨後嘆息說:「恐怕你以後不能在這裡隨意閱讀典藏了。」
「老師,這是為何?可是學生哪裡做錯了?」吳詠急忙詢問。
楊賜搖搖頭,輕聲說:「不是你的問題,是朝廷要徵用我為光祿大夫,明日我便起程要回洛陽了。屆時我不在府內,內庫藏書要暫時關閉一段時間。」
「原來如此!倒是學生魯莽了。」吳詠作揖道。
楊賜將他扶起,笑著說:「學習並不是埋頭苦讀,而是多思、多想,及時將所學轉為自己的知識。這幾日你廢寢忘食讀書,已經失去了學習的本質,我將你喊出來也是擔心你誤入歧途。」
「老師教訓的是!學生受教了。」吳詠再次拜道。
楊賜揮揮手,捋了捋鬍鬚,開口說道:「正好今日我兒楊彪從洛陽歸來,還帶來一位好友,我給引薦一番。據說他們想續寫《東觀漢記》,想到我楊家的外庫藏書閣查閱典籍,或許你也參與其中,在後世留下名字。」
《東觀漢記》也稱《東觀記》、《漢記》,因官府於東觀設館修史而得名,它
經過幾代人的修撰才最後成書。
在《東觀漢記》流傳之初,為世人極為看重,與《史記》、《漢書》並稱為"三史",地位十分重要。
范曄《後漢書》問世前,該書影響較大,范書流行后,才逐漸被人忽視。后在傳承的過程中不斷散佚。
《東觀漢記》的撰寫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
東漢明帝時期,班固私撰《漢書》,漢明帝看后很欣賞他的才能,詔詣校書郎,除蘭台令史,后又升遷為郎,典校秘書,繼續撰寫《漢書》。在《漢書》的撰寫之外,明帝又令班固先酷諒斷說后與前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隸從事孟異以及杜撫、馬嚴、劉復、賈逵共同編撰本朝史。先行撰成的是《世祖本紀》,后又陸續有光武帝功臣、平林、新市、公孫述事,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是《東觀漢記》的開篇之作。
安帝永寧年間,鄧太后又詔令謁者僕射劉珍以及諫議大夫李尤、劉騊駼、劉毅著《中興以下名臣列士傳》,而劉珍等人所撰不止於此,還包括了從建武至永初時期的紀和表,這就使《東觀漢記》具備了國史的規模。隨著劉珍等人的去世,侍中伏無忌、諫議大夫黃景繼續撰寫了諸王、王子、功臣、恩澤侯表和南單于、西羌傳以及地理志。
桓帝元嘉元年,桓帝令太中大夫邊韶、大將軍司馬崔寔、議郎朱穆、曹壽作《孝穆皇傳》、《孝崇皇傳》
和《順烈皇後傳》,又增安思皇后等入《外戚傳》,崔篆等人入《儒林傳》。崔寔、曹壽又與議郎延篤作《百官表》和漢順帝功臣孫程、郭鎮以及鄭眾、蔡倫等人的傳。這次續補,主要增加了人物傳記,而《百官表》為崔寔、曹壽新創。
《東觀漢記》的最後一次續修是在東漢靈帝、獻帝時期。
"熹平中,光祿大夫馬日磾、議郎蔡邕、楊彪、盧植著作東觀,接續紀傳之可成者,而蔡邕別作朝會、車服二志。后坐事徙朔方,上書求還,續成十志。會董卓作亂,大駕西遷,史臣廢棄,舊文散佚。及在許都,楊彪頗存註記。至於明賢君子,自永初以下闕續。"
吳詠沒想到楊賜會如此為他考慮,心中自是感激萬分。
很快有奴僕引來楊彪二人,楊賜便指著一人,笑著為吳詠介紹道:「這位是扶風茂陵馬日磾,經學大師馬融之族孫。」
「見過先生!」吳詠急忙見禮。
他沒想到今日來人今日是馬日磾!這位可是後世鼎鼎大名的人物啊!
馬日磾年輕時即繼承馬融學說,以才學入仕。
中平五年(一八八年),漢靈帝在世時,為射聲校尉的馬日磾升任太尉,次年四月,又被罷免。
初平二年(一九一年)七月,董卓遷都長安后,時任太常的馬日磾轉任太尉。同年,司徒王允與呂布等殺死董卓,蔡邕因董卓被殺而嘆息,惹怒王允將他收捕下廷尉,士大
夫大多都嘗試拯救但不果,馬日磾也勸說無果,最終蔡邕死在獄中。
初平三年(一九二年),原董卓部將李傕等人攻陷長安,殺死主政的王允並把持朝政。任命馬日磾為太傅、錄尚書事。
馬日磾在幾次危機中都安然度過,可惜他遇到不講武德的袁術,被搶奪符節和強逼任其軍師,最終馬日磾求去不能,於興平元年(一九四年)在壽春憂憤嘔血而死。
吳詠想到這些,看向馬日磾的目光更加帶有敬意。
這讓馬日磾有些欣慰,對著眾人哈哈笑道:「我也是早就聽說吳侍讀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副其實。」
一旁的楊彪也是附和說:「吳侍讀年紀輕輕便天下聞名,讓我等這些讀了半輩子書的人情何以堪啊!」
「兩位先生過譽了,小子這些虛名,豈敢與大德大才之人相提並論。」吳詠謙虛道。
接下來一段時間,眾人相談甚歡。
雖然楊彪和馬日磾都是人到中年,但他們並未看輕尚是弱冠的吳詠。
對於讓吳詠參與續寫《漢記》一事,兩人也是欣然同意。因為他們也想用吳詠發現的雕版印刷術來大量刊印《漢記》一書。
吳詠忽然又想到華陰縣城的位置特殊,西漢時,華陰歸京兆尹管理,屬於三輔地區。直到東漢初年,才改屬弘農郡。同時華陰又地處關中平原東部,因境內的西嶽華山而聞名。
「關中」這個稱謂,最早始於戰國時期。由
於這塊土地地處暖溫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水草豐美,是原始農業最發達的地區,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在那個諸侯割據、群雄爭霸的年代,為了防備敵國的進攻和進攻敵國,在我們居住的這片屬於秦國的土地的四周,西面設有大散關,東面設有函谷關,南面設有武關,北面設有蕭關,所以把圍攏在這四關之中的地方就稱作「關中」(后增東方的潼關和北方的金鎖關兩座)。
尤其是關中平原沃野千里,乃最早的天府之國。
西漢時,更是因為高祖劉邦定都長安,京畿官統稱內史。漢景帝(劉啟)時分置左、右內史及主爵都尉,即有三輔的名稱。漢武帝太初元年(前一零四年)改右內史為京兆尹,治長安以東。改左內史為左馮翊,治長陵以北。改主爵都尉為右扶風,治渭城以西。
西漢末年,京兆尹下轄長安、新豐等12個縣;左馮翊下轄高陵、櫟陽等24個縣;右扶風下轄渭城、槐里等21個縣。人們逐漸地把上述的京畿地區都稱為「三輔之地」。
「三輔迫近于山、河,地狹人眾,四方並湊,粟米薪菜,不能相贍。」
但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到了現在卻是河沙淤積,田地荒蕪,年年都有百姓外逃謀生的現象發生。
吳詠以前也是不得其解,今日恰好遇到當事人,不妨問問。
於是他開口問道:「諸位先生,小子有一事不解,
不知可否為我解惑?」
「說來聽聽。」
「這關中平原以前再怎麼說也是京畿之地,為何現在卻是如此落魄?」
這並不是的吳詠的隨意猜測,而是有史料記載。單人口上來看,公元2年,西漢元始二年,也就是漢平帝時期,長安所在的京兆尹有戶數19萬5720,人口68萬2468人。
而到了公元141年,東漢永和五年,漢順帝時期,京兆尹戶數53299,人口28萬5574人。連西漢時期的人口連一半也不到。
要知道同時期東漢的洛陽有戶數28萬2486,人口數100萬827。
這是在東漢已經建國百年時期統計的數據,東漢承平百年,人口繁衍到5000萬,幾乎恢復了西漢時期的水平,但是長安只有28萬人,還不到西漢時期的一半。
按理說這是不可能出現的事啊!但偏偏卻出現了,因此吳詠百思不得其解。
馬日磾聞言,與楊彪對視一眼,嘆息說:「你可知高祖為何將都城定在長安?」
「據說是因為婁敬(后因劉邦賜姓改名劉敬)的建議。」
這個史料也有記載,吳詠也看到過,很是清楚。
據說西漢本來也是定都的洛陽。
漢高祖劉邦是楚國徐州人,他的祖先是魏國人,他自小就崇拜信陵君,曾經前去大梁拜訪過信陵君的門客。
所以劉邦最喜愛的肯定是魏國的都城——大梁。
可是,大梁在秦統一戰爭中
被水泡壞了,成了一座廢墟。不得已,劉邦就定都東周的國都——洛陽。
就在劉邦準備定都洛陽,開始住進周朝宮殿的時候,婁敬前來進諫。
婁敬一見到劉邦就問他:「陛下建都洛陽,難道是要跟周朝比試一下興隆嗎?」
劉邦說:「是的。」
婁敬緊接著說:「在周朝鼎盛時期,天下和睦,四方各族心向洛邑,歸附周朝,仰慕周君的道義,感念他的恩德,依附而且一起奉事周天子,不駐一兵防守,不用一卒出戰,八方大國的百姓沒有不歸順臣服的。」
劉邦說:「那挺好的啊。」
婁敬緊接著說:「那是太平盛世時期的景象,結果,周朝武備鬆弛,戰國群雄並起,最後名存實亡。如今,天下剛剛安定,還外有強敵,陛下應該定都秦地,秦地有高山被覆,黃河環繞,四面邊塞可以作為堅固的防線,即使突然有了危急情況,百萬之眾的雄兵是可備一戰的。陛下進入函谷關把都城建在那裡,山東地區即使有禍亂,秦國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並佔有的。」
這句話打動了劉邦,隨後劉邦定都長安。
吳詠話音剛落,馬日磾點點頭,「關中是四塞之地,進可攻退可守。關中地區被東函谷關、西大散關、南武關、北蕭關四座關隘圍在中央,憑藉這四座易守難攻的關隘,外來兵馬很難攻入關中腹地,從而保證了關中地區較為穩定的局勢,且可以
憑藉四座關隘掌握戰略主動權,進可攻、退可守,戰國時期的秦國便是典型例子。尤其是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說著,他又感慨道:「婁敬的說法,一語成讖,定都長安之後,朝廷的統治一直不是很穩固,在景帝時期,爆發了著名的七國之亂,幾乎瞬間就可以攻破滎陽,整個天下都是岌岌可危,但景帝卻穩坐長安,派名將周亞夫前去平叛,梁王劉武死守商丘城,也抵擋住了東部的攻勢,最終平叛。」
說到這裡,馬日磾又問吳詠:「你可知光武帝為何放棄長安,而選擇定都洛陽?」
吳詠想了想,試探性說:「據說是綠林軍和赤眉軍燒了長安的皇宮。」
馬日磾搖搖頭,「你只說對一半,不僅是因為皇宮的事情,主要還是因為關中平原因為大量人口的遷入,原先的森林樹木都砍伐殆盡,導致渭河時常爆發水患災害,農田被毀,百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本。」
吳詠一愣,心中不禁感慨道:「原來是這樣啊!看來破壞了生態環境,一定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
一旁許久不說話的楊彪,這時也插言說:「其實這也是朝廷故意為之,畢竟關中地區易守難攻,又臨近羌人的聚集地,朝廷也是擔心有人藉機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