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
這次對日本的算計,定性為「拔羊毛」,以獲得經濟利益為主,若是能獲得持久的政治利益則更佳。
鄭芝豹建議下,天津水師出動何塞號、鄭和號兩艘大艦,再組織20艘裝備了火炮的商船跟隨。水師出動1500官兵,陸軍出動1000名官兵。先期以販運商品的名義,將艦隊停泊在日本的長崎港。
一旦等到日本出現肖圖白預言的天主教起義,便趁機向幕府兜售一些皇家新軍淘汰下來的軍火,賺取一筆暴利。若是幕府出錢雇傭,則參與對日本天主教徒的鎮壓。如果,幕府不邀請,艦隊也就返航,不會介入日本內政,避免日本幕府的忌憚和疑心。【】小說章節更新最快
這次任務海軍由鄭芝豹指揮,而陸軍由將道子率領,吳三桂則是擔任軍事顧問。領導次序中,鄭芝豹為主,將道子為次,而吳三桂僅有建議權而無指揮權。在這個計劃制定完后,便是開始秘密的調兵。如果有機會幹涉,就是抓住練兵的機會,而找不到干涉的機會就當做商務旅遊。
事實上,天津水師的歷練、作戰機會一直不缺,因為水師經常跨境作戰,襲擾遼東半島來練兵。」「小說章節更新最快
而陸軍就比較悲催了,韃子碰不到,天津周圍已經經濟環境安定,有效杜絕了農民起義的土壤。由於這兩年,特區的官兵經常拿周邊土匪們練兵,以至於土匪們全都悲憤的搬家,天津周圍500里都找不到土匪寨子。
最近幾個月,陸軍的長官們,一個個念叨「實戰啊實戰!」、「沒有實戰怎麼練兵!」、「現在不實戰,真上戰場就豆腐渣了!」……
此時。天津的總軍事力量,膨脹的比較快,比兩年前,兵力增長了六倍。
陸軍體系為:皇家新軍一個滿編師1.2萬人、預備役3000人、民兵1萬人。
海軍體系為:天津海防水師4000人
警察治安人員:5000人
天津老兵皆是浴血奮戰磨練出來的,但是近期新入伍的新兵,連剿匪性質的實戰機會都沒有,上戰場后,其對抗表現存疑。
軍隊的戰鬥力,來自於訓練、後勤、士氣、實戰、軍餉、榮譽等等方面構成,任何一個要素都是重要環節。
天津的軍隊。訓練一向抓的非常嚴格,每年早晚體能、隊列操練,中間還有軍事技能、文化課程、思想教育內容,一天時間基本上耗在軍營。而大明的舊式軍隊,三天一小操、十天一大操。已是嚴格訓練了。嘉靖年間戚繼光的軍隊,也不外乎一個月訓練十天,已經是天下第一強軍。
後勤方面,武器、食品、運輸等等,任何一個環節,天津都是很重視的。海上、江河上充分利用各類船隻運輸,陸地上擁有馬車、牛車、手推車等等運輸工具。在不缺乏軍費的條件下,後勤方面已經做到這個時代最高標準。
士氣方面,給士兵普及文化。再用這個政治思想、民族主義,政治戰略進行熏陶,整個軍隊體系內部的凝聚力和士氣,是相當有保障的。
軍餉方面,天津的軍隊體系。從不短缺。天津的官兵,一般軍餉收入,是高於普通工人的,更遠遠高出農民收入的數倍。
榮譽感。來自於社會地位和社會認同。天津特區政府給予軍人一堆的政策照顧,讓軍人和軍屬,享受到遠遠高於平民的社會地位。軍人們在特區飽受平民羨慕、仰視,這樣一來,自然就有了榮譽感!
目前,特區的民兵並非是正規軍人,但是參加民兵也可獲得一些特區福利。比如,特區的醫院醫療,對於正規軍完全免費,對於民兵和其家屬採取一折價,對於普通市民採取五折價格。對於非特區戶口,採取全額支付醫療費用。
教育方面也是類似,特區戶口採取免費教育。如果非特區戶口,則是要交納每學期1兩銀子的學費和食宿費。
除了醫療、教育等等福利,特區還實行失業救濟、技能培訓、贍養老人、收養孤兒等等各種社會福利。
這一系列的福利,使得特區的戶口,也變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事實上,早期特區戶口的登基是沒有門檻的,任何一名在特區常住的自由民,皆能申請獲得特區戶口。
但是,良好的社會保障福利制度,吸引了數以千計的懶漢,他們既不工作,也不參軍,專門領取政府救濟和蹭福利。惹起早期參與特區建設,並且一直向特區納稅的市民們不滿。
所以,在崇禎十年八月,特區戶口登記人數增至25萬人時,天津特區發布了《天津特區戶口修訂法案》:
一、大明本土投資居民,對特區投資1萬兩白銀的產業,可以獲得特區戶口。
二、擁有技術特長和學術特長,通過特區考試后,可以獲得戶口。
三、定居十年以上,擁有穩定工作,持續納稅的居民,可以獲得特區居民戶口。
四、參軍三年以上或參與參與實戰殺敵一人,可以獲得特區居民身份。
五、受到特區政府特批的傑出人才,可以獲得特區戶口。
六、外國人中優異人才,在特區定居超過十年,做出傑出貢獻,可以批准特區戶口。
這麼一系列的限制,最大的好處是,一些外來移民的有錢人,紛紛決定用買房置業,或者投資實業的辦法,獲得特區的居民身份。沒有錢,在特區穩定工作十年進行納稅貢獻后,可以擁有特區戶口。想要快速擁有特區戶口,則可以參加民兵,入伍三年即可獲得特區的居民戶口。
最大的受益方,可能是軍隊!《天津特區戶口修訂法案》頒布后,特區根本不用大張旗鼓的徵兵宣傳了。希望早日獲得特區戶口的新移民,將徵兵處的門檻都踏破。
其實,民兵部門才是特區真正的新兵營。進行最基礎的隊列訓練、冷兵器訓練、文化掃盲教育。
一些民兵中優秀的人才進行挽留,並提拔為正規軍。一些非特別優秀的普通人,則是服滿三年兵役,自動退伍了。
事實上,退伍的民兵也經過了掃盲教育,擁有文化基礎,放到了基層工作崗位,也比未經過軍隊熏陶的普通人素質要高一些。
對軍人進行文化培訓,優秀軍人退伍去當基層軍官,這種制度在漢朝時期是很普遍的。而有文化的退伍兵。不但能夠勝任基層地方官,增強政府對於基層的滲透力,並且也有利於培養民眾尚武精神,達到藏兵於民的效果。
後世有人給漢朝定性「強漢」!漢朝的軍事力量,非常強悍的!比同一時期的羅馬帝國更勝一籌!羅馬帝國在全盛的時期。自然能征服蠻夷,橫掃八荒,但是羅馬帝國進入了國力衰退期后,就一直被蠻族們欺辱!
而漢朝不但全盛時期能將匈奴人從亞洲驅逐到歐洲,哪怕就是即將滅亡的時期,都能對蠻夷們壓著打。因為,漢朝時期基層百姓尚武之風未泯,普通的農夫,也是農忙時務農。農閑時練武。以至於,隨便招募一些農民,就能當做合格的兵員。漢朝時,草原民族來侵犯,有時候。官府還沒出兵,當地暴走的漢民們,已經拿著武器,殺的蠻夷們丟盔棄甲了。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戰鬥中民族,熱愛打仗這是出名的!否則,怎麼能解釋,從一個小部落發展成一個響噹噹的大國,領土又不是憑空冒出來的。所謂「自古以來」的含義,其實是我們老祖宗用武力打出來的!
而後世,我們的尚武之風日漸消失,打不過敵人時,卻開始自欺欺人,稱「熱愛和平」了。這是恥辱,也是愚昧!
雖然「好戰必亡」,但是「忘戰必危」!
好戰的秦漢,從興起到滅亡都在打仗,可曾看到秦漢簽署一堆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條約?而委屈求全,用妥協換和平,敵人則會步步逼迫,一直憋屈到死!
比如,宋朝文風鼎盛,經濟是中國封建時代最發達時期。但是,宋朝崇文抑武到極點,武人臉上居然會被刺字,普通人也以當兵為恥。由於軍事上疲軟,宋朝一直在委屈求和,但是還避免不了在憋屈中滅亡。
明初的武人經濟待遇好,社會地位比宋朝有所提高,也造成了明初的軍隊戰鬥力爆棚!等到明朝中期,土木堡之變,文人壓倒武人。軍屯中的田產,被軍官、地方豪強鯨吞,原本經濟富裕、榮譽感十足的軍戶,變成了比民戶中的佃農還不如的悲慘窮光蛋。從此之後,軍戶制度廢掉了,世襲專業的軍人,成為不會打仗的代名詞。以至於後來,武將們要訓練、招募少數的家丁去作為軍隊的核心,其他的軍戶,僅是湊個人數而已。
戚繼光的軍事改革,主要就是在軍戶制度敗壞后,選擇了花錢雇傭,採用募兵製作戰。用家丁、募兵制打仗,如果錢糧足夠,也能夠擁有戰鬥力的。但是,問題是明末稅收制度同樣敗壞,怎麼可能付得起昂貴的軍餉開支?於是,募兵制短暫輝煌,很快有開始頹廢了!
屯兵制,需要給田地能養出強兵。募兵制,需要足額發軍餉,也能養出強兵。
既沒有田去屯兵,又沒有錢去雇傭,士兵的身份地位還受歧視,自然是不能夠維持軍隊的戰鬥力。
天津特區,則是通過拔高武人地位,來維持社會的尚武之風!
事實上,軍人地位並不僅是服役期間,退伍后依然有崇高地位,這也是關鍵。擁有崇高地位的退伍兵,一切的驕傲來自於軍隊,自然也是尚武精神的免費宣傳者和提倡者。
為什麼,中國古代崇尚讀聖賢書?因為,大明的文官們退休了,也是德高望重的官紳。地方官們有事,也需要和這些官紳們商量一下。官紳擁有眾多的政治權利,身份地位與平民不同,所以他們也是讀書才能出人頭地的榜樣和宣傳者!
特區的退伍兵,則也擁有類似於官紳們的權利,不但能彈劾官員,也擁有對政府的批評、建議的權利。同樣,他們是尚武之風,和入伍從軍同樣能有前途的宣傳者和榜樣……(未完待續。)
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