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視野迷蹤

第5章 視野迷蹤

前言:回顧人類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信息技術的發展起著歷史性的槓桿作用。

兩股力量決定人類以後的發展方向--基因革命和星際技術。

在新的歷史時期,基因技術打破了傳統的地緣政治、地緣文化和地緣經濟的概念,形成了虛擬的以信息為中心的跨國界、跨文化、跨語言的全新空間,無數的精英人物和世界級首富們,在這樣的空間里成長起來。

每當我們抬頭仰望深空,會陷入意識空白和倒流,思緒萬千,是不是所有人類都一樣彷彿在深邃中要尋找到什麼

在浩瀚的宇宙背景下,藍星不過是一個很小的舞台。

佔有那浩瀚宇宙的小點中……那一小部分

墨白望著繁星思考著

隔牆觀物已經可以實現了嗎,不,是我遺漏了哪些信息,人類或許早已可以。

破伽星,一科學院實驗室內,正在操作著一個經典實驗。

助手手裡有一個激光器和探測器。

激光器向牆上某一點發出一個脈衝激光,它被牆壁散射。

有些光子原路返回,被探測器接收到。有些光子被偏轉,照向了隱藏物體。

大部分光子既沒返回,也沒撞到隱藏物體,就此消失了。

這是第一次散射。

然後照到隱藏物體上的光,又被這個物體散射。大部分光子跑得沒影兒了,少部分光子運氣好,又被反射回牆壁,這是第二次散射。

最後,反射回牆壁的光子,又被牆壁散射。大部分光子跑得沒影兒了,少部分光子運氣爆棚,又被反射回探測器,被學者和實驗人員觀測到,這是第三次散射。

當一個普通人搞明白這個設置后,會震驚得好像被閃電劈中一樣。

每一次散射,實際上都是一次撞大運的過程。

大部分光子都是丟失的,只有少部分撞到了合適的光路上。假如撞上一次的概率是r,那麼連續撞上三次的概率就是r的三次方,這是一個非常低的概率,就好比一個人三次被閃電劈中而存活的概率。

實驗居然在這樣的概率為基礎的實驗上做測量,這是多麼驚人的技術。

然而,有另一方面的原理,使得這個技術成為可能,就是光的粒子性。也就是說,光是由一個個光子組成的。

具體而言,某學術文章曾提到一次操作時間大約是2秒,發出460億億個光子。

其中有674個經過三次散射回來。三次散射的光子身上,就攜帶了隱藏物體的信息。探測器收到了兩種光子。

一種是在第一次散射就回來的。比如說,它們跟出發的時間隔2.7納秒。這說明它在2.7納秒的時間裡,走過了探測器到牆壁激光點距離的兩倍。由此可以計算出,探測器到牆壁激光點的距離是40cm。

另一種是經過三次散射才回來的,他們與出發時間間隔4.3納秒。它在4.3納秒的時間裡走過了探測器到牆壁激光層距離的兩倍。再加上牆壁激光點到隱藏物體的距離的兩倍。由此可以計算出,激光點到隱藏物體的距離是24cm。

學者們利用三維成像和多種數學建模分辨出1.43公裡外的一個空間里的幾個數字「1115」。

「教授,結果出來了。」

「知道了,你們可以去休息了。」錢教授似乎早已預料到結果,未留絲毫目光到這實驗,像是機械般的篤定結果的出爐。

遣散了周圍人,留下自己盯一張布滿圖表和物理模型的屏幕。

「宇宙密度增加到每四立方米一個氫原子,成噸暗物質無時無刻不擠壓著我們,我們竟無絲毫察覺,人類所無法企及的未知是無窮盡的。」袁老這樣嘆了口氣。

不仔細觀察的話,似乎眸底一絲精光不存在似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葉扁舟掠無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一葉扁舟掠無疆
上一章下一章

第5章 視野迷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