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發展,規模壯大
至正十六年三月初十的這一天,明太祖站在集慶城頭,舉目遠眺。
此刻他的心中充滿了無比的鬥志,因為他明白,從自己站在這個城頭上的一剎那起,自己便擁有了,與天下群雄,逐鹿中原的資格。
他現在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寄人籬下,依靠他人勢力而生存,只是這亂世之中的一個小小兵官了,他也有了屬於自己的一方勢力,在這天下站住了腳跟,只等風雲再起,橫掃天下了!
隨後,太祖下令依然打著小明王韓林兒龍鳳政權的旗號,並且接受小明王的任命,成為了樞密院同僉,獨掌元帥府事,是一個正四品的大官。
不過,也有專家考證:在小明王龍鳳正權的官員職位裡面是排行正二品的。當然了,不管這個官職到底是幾品,太祖都至此,正式開啟了他的帝王之業!
太祖登臨集慶,不久之後便改名為了應天,顧名思義,響應天的號召,替天行道。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太祖有什麼迷信,只是當時的時代,局限了天下的百姓,如若不舉著順應天命的稱號,怕是也長久不了。
雖然每一件事情有無數種選項,無論你如何選擇都會有與之相反的消極影響,但是你在一個時期中能夠做出的獲得最大利益的選擇,那你這個抉擇便是最好的選擇,其帶來的那一丁點的消極影響,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小不忍則亂大謀!
在整頓好了人馬之後,太祖再一次開啟了下一步征戰的計劃,他緩緩在地圖上指了一個離應天府最近的城池,作為下一次的進攻目標,這座城就是——鎮江。
如今天下的局勢,對太祖來說,其實還算是十分有利的,首先想讓我們把目光看向北方。北方元軍的主力被韓林兒劉福通牽制,基本威脅不到在南方的太祖朱元璋。
長江上游又有徐壽輝陳友諒把元軍阻截,東南是張士誠,看似他們二者將太祖的勢力包圍夾擊,但是卻起到了一個隔離的效果。正如商傳老先生所言:「也幸虧這時候有劉福通,韓林兒在江北到河南,山東一帶,跟元軍作戰,元軍顧不上江淮一帶,元末群雄才得以在你追我打中得到發展。」
太祖站穩了腳,並沒有其急於稱王稱霸,而是繼續悶頭髮展,很快便進一步使自己的根據地得到了擴大。
「於是遣徐達攻鎮江,拔之,定定戰死。夏六月,鄧愈克廣德。」
「……耿炳文克長興……徐達克常州。」「五月,上元、寧國、句容獻瑞麥……趙繼祖克江陰……常遇春克池州,繆大亨克揚州,張明鑒降。」
時間飛逝,太祖又迎來了一位「大儒」,這位「大儒」可謂是出現的極其及時,他所說的九個字,更是震古爍今,如今去看依然富有極其的價值!這位大人物正是有名的儒士——朱升。
這個時候啊,太祖的軍隊中,雖然打仗的能人不少;管理後勤的又有像李善長這樣的大才。但是讀書人數量畢竟還是少的,每當有像朱升這樣的大儒前來,太祖必定都會十分重視,經常與他們談論時事,並虛心請教。
這一次也毫不例外。
朱升來到了太祖朱元璋的帳下,太祖同樣對他虛心求教,朱升也緩緩地回答出了他思慮已久的九個大字: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明史.朱升傳》)
太祖聽到這話眼睛一亮,他深刻的意識到了這句話,是有多麼大的含金量!這九個大字,將是他走向統一天下的不二選擇!
也正如朱升所言,其後太祖一直就是按照這九個字去做的,而做完這九個字之後,他便已經身披龍袍,成為了天下的共主。
可見這位朱升實屬不是一般人,即便是與古人爭輝也未為不可。
廣積糧這一條我們不得不說一說,這句話的「含金量」了。這一句話直到我們現代還有很多國家沒有做到,因為這句話真正的含義他們並不清楚。
到底什麼是廣積糧,就是靠燒殺搶掠,贏得一系列足夠的糧食儲備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因為廣積糧積累的不僅僅只是糧食,放到現在來說,要積累的是一系列國家級別的「底蘊」和「底牌」。
而想要有這些東西,絕對不是靠你對外搶殺擄掠而來,而是要靠自身去獲得,並且可以很穩定的,保證這些東西的來源。
太祖從剛一開始的時候,也不太很理解這三個字的含義,因為最初的時候啊,他也和別人一樣,靠的大多是強征軍糧來得到糧食,但是這種行為實在是不可取,因為根本沒法長久維持下去,一旦名聲臭了,人心散了,就再也沒有資格與天下爭雄了。
於是啊,太祖便轉變了方略,就是對外去搶,但是很快他發現對外去搶也不行,因為天下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百姓哪一個不是自己的百姓,搶誰的糧食都是不對的。
到最後只能有一個方法,那就是自己親自派人去耕田!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固定的糧食來源,讓老百姓安安心心的種田生活,這樣一來可以減輕百姓的負擔,二來可以使軍隊自己養活自己,可謂是一石二鳥,一舉兩得。
在做出這一個決定之後,太祖馬上就開始在根據地搞生產,說到搞生產啊,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在日後的龍灣戰場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一個人。
他的名字叫做康茂才。
這位康茂才兄弟,原本是帶兵打仗的,但是講句實在話,打的實在是一般!但是自從搞了這個生產活動之後,太祖才發現這傢伙組織水利開荒種田,那可是一等一的大高手啊!所謂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言廢人,太祖很快就利用了他這個長處。
而康茂才兄弟也十分爭氣,很快的就將糧食生產搞得非常靠譜,短短一年之後啊,就收穫了一萬五千石糧食!這可是相當大的一筆數目了。
在這之前如果說,太祖有一統天下的宏望,那麼可以說他只是隱藏在內心深處,並沒有表達的那麼明顯,但是在他親率十萬大軍攻佔下了婺州之時,卻已經出現端倪了。
太祖攻佔下來了婺州以後,太祖在衙門的門前豎起了兩面大旗。
這兩面大旗上赫然寫著:
「山河因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國初群雄事略》)
我想寫完這一句話之後,太祖必然會登上高高的城牆,看向浙東的方向,豪情滿懷。
不僅僅因為地盤在穩步的擴張,更因為,一旦自己的勢力範圍到達了浙東,那浙東的一位有名謀士,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邀請了。
昔日劉備未尋卧龍出山,也曾三顧茅廬,如今想要請這麼一位軍師出山,自然也得費一番心思。
這位謀士的大名,赫然是能與當年「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諸葛亮相媲美的人,對他的評價更是讚揚有佳,甚至更流傳出來了這樣的一句話:
「三分天下諸葛亮,天下一統劉伯溫。」
但是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站在一個上帝視角來重新審視一下,這位傳的有一些神乎其神的劉基劉伯溫先生。
首先啊,劉伯溫先生加入到太祖的起義軍中已經算是很晚的了,其次在一直到奪得天下的過程之中,這位大名鼎鼎的謀士起到的作用其實並不算是太大。
第一場戰役就是在龍灣一戰中,即便他不去提那個意見,相信太祖也不可能傻乎乎的真放棄應天,更不會真的放著康茂才這位陳友諒的老友擺在這裡好看,而不用他來做局。
這之後,歷次戰爭的指揮權,依然是放在了太祖的手中,而且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太祖本身就是一個卓越的軍政家,他親自指揮的每一場戰役,幾乎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失誤,這就導致了劉伯溫很多時候說的話,都是和他的想法一樣,甚至有些時候太祖並沒有理會他的意見,也依然全身而退。
當然了,我講這麼多,並不是說劉伯溫是一個浪得虛名的人,而是說他起到的作用,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巨大而已,好了,我們言歸正傳。
話說負責邀請劉伯溫先生的,是另外一名才子,這一位才子的名字叫做孫炎。
也是一個當地有名的才子,不過據說長相不咋地,當然了,這並不能阻擋他的才氣。此刻的他,拿到了劉基送給他的一把寶劍,低眉沉思許久,對劉伯溫的心思便已然瞭然於胸,但他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打算去揭穿劉伯溫。
他只是把這把寶劍,還給了劉伯溫,並且又帶去了一首詩,而正是這一首詩,奠定了劉伯溫要前去投靠太祖的決心,這首詩的內容如下:
「寶劍出鞘光耿耿,配之可以當一龍。這是陰山太古雪,為誰解此青芙蓉。明珠為寶錦為帶,三尺枯蛟出冰海。自從虎革裹干戈,飛入芒碭育光彩。青田劉郎漢諸孫,傳家為有此物存。匣中千年睡不醒,白地血染桃花痕。山童神全眼如日,時見蜿蜒走虛室。我逢龍精不敢談,正氣直貫青天寒。還君持之獻明主,若歲大旱為霖雨。」(《明詩紀事》)
劉基拿到這一首詩,心中便不由暗暗升起了一種嚮往之心,像孫炎這樣的大才都說太祖朱元璋,是當世的明君,那麼應該真相也差不了多少。
於是在元至正二十年暮春三月,劉基便大踏步的來了,而且還是直奔應天面見了太祖。
而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另外三位當時極其有名的讀書人,分別是宋濂,葉琛和章溢。
太祖見到他們四個人同時前來,自然也是驚喜的不得了,急忙表態道:「我為天下屈四先生。」(《明史.章溢傳》)
(本章未完,請翻頁)
所謂福兮禍之所依,也就在這一年的五月,在長江上游與太祖對立的一個人物來了!而且是帶著數萬大軍來的!
本來太祖與陳友諒,張士誠已然成為了三足鼎立之局勢,至少在短時間內幾個人是不會發生相互交戰的,但是壞就壞在我們的「奇男子」常遇春手中。
說起來我們天下第一先鋒常遇春,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而他的那一個癖好,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那就是他十分愛——殺降!
而就是這一個癖好,導致了陳友諒大軍來犯!讓我們先把時間線駁回到至正十九年。
這是一個不算平凡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我們的常大將軍和老搭檔徐達一起在九華山殲敵萬餘,又生擒了三千敵軍。
常大將軍看到這三千俘虜,不由自主的兩個手不自主的顫抖著,兩個眼睛瞪得滾圓,血絲明顯。是的,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壓制不住了。
徐達一見到他這個模樣,便趕緊勸他莫要瞎想,更不要殺降。而我們的常大將軍回答的也極其乾脆:「此勁旅也,不殺為後患!」
聽到這話,徐達就知道自己打也打不過,罵也罵不了,於是就一轉頭便跑去打了小報告,結果小報告還沒有送到太祖那裡,常大將軍就已經連夜活埋了這三千人。
不過消息傳的也很快,陳友諒在幾乎同一時間便也收到了這一條消息。陳得知這件事情后,非常憤怒,他從一個小小的賣魚的起勢,為的就是要爭一口氣,要一個臉面!無論是誰都要對他畢恭畢敬!而此刻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一個小將軍,竟然敢不顧自己的臉面,連夜坑殺自己的三千士兵,這打的不僅僅是他的士兵,更是打的他的臉!
打了敗仗,他可以接受,因為勝敗乃兵家常事,他自不會過多的計較,但是敗了一場仗,活著的士兵還被敵人給活埋,那他就忍不了了!
或許就是因為他這樣的一個有些過激的心理,才導致他沒有最後走向勝利的殿堂。
陳友諒沒有任何預兆的帶著徐壽輝和數萬大軍,就這樣浩浩蕩蕩的啟程了!
大軍很快就來到了採石城下,並且以電光火石般的速度,輕而易舉便拿下來了採石,並即將向太平發起進攻。而太平也是應天的最後一道屏障,沒了這道屏障,恐怕應天的丟失,就將「即日而待」了。
在攻下來的採石之後,陳友諒便直接讓人錘殺了徐壽輝,在狂風暴雨中加冕稱帝,建立了大漢!然後帶著大軍直撲應天。
在波瀾壯闊的江面之上;在天高雲淡的藍天之下;在高大雄偉的戰船之上,陳友諒正高昂著頭顱,神色平靜的看著遠方。
前方的路,在他的眼中並非是詩和遠方,而是唾手可得的天下!只要這一戰他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奪取應天殺了太祖朱元璋,那他就可以馬上繼續向東南發起進攻,佔領姑蘇,殺死張士誠,完成宏圖霸業,最後清理元軍,創立帝國。
此刻陳友諒的胸中必然是豪情萬丈,既有剛剛加冕為帝的歡喜,又有對自己無敵艦隊的自信,因為這一戰他是勢在必得。
論帶兵打仗,那陳友諒可謂是一流,如果要打一個比方的話,那他帶兵打仗的指揮藝術就像是當年騎著高頭駿馬,舉手投足之間,盡顯王者風範的秦王李世民!他們一樣的自信,一樣的年少有成,不過有一點不一樣,那就是一個聽勸一個不聽勸。
但這並不妨礙陳友諒在戰略指揮上的卓越天分,這一次的進攻,和他以往的指揮一樣。如暴風疾雨一般迅速,沒有任何的前兆,也沒有任何的計劃。
正是憑藉著這種高超的指揮藝術,才使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因為很多時候的指揮都是隨性而起,隨緣而起的,敵人想要得到情報那簡直是太難了,因為就連陳友諒本人都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發起進攻,敵人又如何能夠得到消息呢?
既然講到這裡了,我們就不得不再把天下的局勢,細細的剖析一番,準確的來說,是不得不把各路起義軍的首領,剖析一番。
首先先來看陳友諒吧,如果放到隋末時期,那他必然就是李世民那一級別的,一樣的驍勇善戰,一樣的是個用兵才子。
其次是張士誠,雖然比不了陳友諒,但可以和隋末時期的王世充相比,同樣是可以雄踞一方的人,但註定沒有長遠的目光。
劉福通嘛,則是和當年造反起義的李密一樣,早晚免不了失敗。
而太祖,則是可以和另外兩位聖君(秦始皇和隋文帝)並列的人,是五六百年才能遇得一位的盛君,不用多說,就看看每一個願意為他出生入死的士卒便能明白。
欲成大事者,都莫要忘記這樣的一句話:
「事無終始,無務多業;舉物而暗,無務博聞。」(《墨子.修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