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螳臂當車的孟加拉灣
阿拉干十天被平推,剩下的阿薩姆、孟加拉、奧里薩、岡德瓦納以及一直向西的諸多邦國,甚至直到天竺那邊,都人心惶惶。
很多人以為大明是從孟加拉灣區域開始,一直打穿天竺,再征服西域。
因此楊瑾把阿拉干駐防兵力的事情安排好,率領大軍進入阿薩姆疆域,甚至還沒開始打的時候,就接到了阿薩姆國王的降書。
楊瑾一看,這不行啊,我是來建戰功的。
結果剛打了一個阿拉干,你阿薩姆就投降了,那老子還怎麼建立赫赫戰功?
然後……
楊瑾就想不接受投降。
把定國公徐永寧嚇了一跳,咱們一共就十萬人啊,雖然平推阿拉干戰損基本上才那麼幾百人,而且這幾百人很多是追擊過程中,自己不小心被散兵游勇敲掉了腦袋,是完完全全的碾壓局,可畢竟戰場上風雲突變得快。
咱們不接受投降,阿薩姆全國上下就抱著必死之心而戰。
萬一咱們吃個敗仗……
後果承擔不起。
急忙勸說楊瑾接受投降。
汪直也認為我大明是禮儀之邦,而且得給孟加拉灣區域留下一點空間,不能逼迫死了,因此也力主接受投降。
於是三人討論了好幾天。
而在這幾天里,阿薩姆全國上心惴惴不安,日夜擔驚受怕。
其實在他們看來,大明不接受投降也很正常。
因為可以直接平推。
好在最終他們還是等來了大明遠征軍的特使:接受投降。
不過條件很苛刻。
阿薩姆王室甚至連藩王都當不成,不過好在是把王室成員的命保住了,而且大明遠征軍還算仁厚,給阿薩姆王室留下了一些財富。
讓其依然是阿薩姆區域最大的地主。
之後,大明遠征軍全盤接受阿薩姆王國,並將阿薩姆常備的三萬大軍,整編為大明遠征軍的前鋒部隊,並在阿薩姆王國全面徵收糧草,以阿薩姆王國的三萬人作為前鋒主力,進擊奧里薩王國。
奧里薩王國毗鄰海岸。
又到了南海艦隊那十艘鋼鐵戰艦的表演時刻。
阿薩姆王國的三萬大軍,本來以為他們是被大明遠征軍用來當炮灰的,但為了那微薄的活命希望,還是很聽話的出擊奧里薩的沿海重鎮。
結果跑過去只是和奧里薩的大軍接觸性的打了兩仗,前方就傳來消息,大明南海艦隊已經炮轟奧里薩王都,之後艦隊士卒登陸,全面佔領了奧利奧王都,阿薩姆王國的三萬大軍聽從軍令迅速跟進,全面掌控奧里薩王都。
這一場戰事打下來,讓阿薩姆的三萬大軍真正感受到了時代的變化。
也感受到了大明的無敵姿態。
太變態了!
從大明出擊阿拉干,到己方三萬人被迫作為前鋒進入奧里薩,再到佔據奧里薩王都,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大明就摧枯拉朽的解決了三個邦國!
關鍵是大明遠征軍還沒有什麼戰損。
甚至就沒打過像樣的戰事!
而心存僥倖負隅頑抗的奧里薩王室和阿拉干王室一樣,也在戰事中「壯烈殉國」,至於是不是真的殉國,天知道了。
因為這一場戰事是南海艦隊乾的。
反正阿薩姆的三萬大軍進入王都接收后,一直受到當地散兵游勇的頑抗,對侵略者的恨意巨大無比,因此阿薩姆的將軍敏銳的覺得,奧里薩王室很有可能是被屠戮的。
不過都不重要。
因為大明遠征軍隨後進入奧里薩王都后,阿薩姆的三萬人就被派出去清剿各地的散兵游勇,耗費了一個月的時間,直接把奧里薩最後的希望給破滅了。
而阿薩姆的大軍將軍也親眼見證了大明的一場「內訌」。
奧里薩王宮裡,大明遠征軍高層和南海艦隊的向羽,吵了個面紅耳赤。
中心意思就一個:南海艦隊越界了!
本來遠征孟加拉灣區域,是遠征軍的事情,南海艦隊只負責炮擊沿海重鎮,並在海上封鎖這些王室沿海逃竄的路徑。
結果你南海艦隊把遠征軍的事情給辦了。
雖然結局是一樣的,但這個過程帶來的影響不一樣,我遠征軍跑到孟加拉灣區域來,就打了一個阿拉干,然後接收了阿薩姆的投降,奧里薩被你南海艦隊給征服了,那留給我遠征軍的還能有多少戰功?
本來要打的區域就小。
而少了一個奧里薩的戰功,遠征軍上下很多人,升職加薪的空間就要少一些。
向羽也很無奈。
他只是覺得南海艦隊是順勢而為,誰叫奧里薩的王城距離海岸線如此之近,被鋼鐵戰艦幾頓炮轟后,就失去了防禦能力,南海艦隊順勢登陸佔領王都,順手的事情而已。
最後還是梁青山和彭青山一直勸說,才讓楊瑾和向羽停止爭吵。
本以為遠征軍和南海艦隊之間會有隔隙了。
哪曾想當天傍晚,向羽就帶著好酒去找楊瑾了,還把定國公徐永寧和汪直也喊上了,然後四個大佬大醉一場,第二天起來就開始稱兄道弟。
其實楊瑾也理解。
向羽並不是貪軍功,實在是奧里薩的王都太靠近海岸了,南海艦隊不順勢攻下,回到國內,只怕也會被朝廷的中樞臣子們彈劾。
而且南海艦隊過來,也是以戰代練。
遠征很快就把戰後的奧里薩給收拾了一遍,徵集糧食,徵召民夫,彙整殘兵剩勇到阿薩姆的三萬大軍中,組織了五萬人的前鋒部隊,向此次遠征的最強敵人岡德瓦納發起了進攻。
岡德瓦納邦國國土面積最大,大概有大明最小的一個承宣布政使司那麼大,人口也不少,將近一百萬人,關鍵是岡德瓦納西邊還有很多小邦國,這些小邦國很有可能悄悄的支持岡德瓦納阻止大明遠征的西進,而岡德瓦納的態度也很堅決。
背負著亡國的信念而戰。
國內已經極致動員,組織了一支十多萬人的大軍。
一共才一百萬人口。
卻組織了十多萬人的大軍,可想而知死戰的決心有多強烈――當然,不排除這十萬多人中有一些是西邊一些小邦國的人。
畢竟唇亡齒寒。
岡德瓦納一亡國,這些小邦國都得被大明遠征軍踏平。
然而……
都是螳臂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