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二郎神楊戩!(4K)
另一人接過話茬道:「而且這金丹期大妖的血肉對你來說可是大補,吃了之後修為肯定嗷嗷往上竄!」
彭俊調笑道:「不過我聽說這出家人都是不吃肉食的,不知道李木兄弟吃不吃?」
李木滿不在乎道:「過去出家,是因為要報答養育之恩。可我的過去的命已經在雙叉嶺丟了,是真君救了我,以後我這條命就是真君的了,自然也不再是佛門弟子。」
李木的這番話,令彭俊幾人好感大增。
他們這些草頭神,大都是因為崇拜二郎神的威名而加入的,對二郎神有著極為熾熱的崇拜。
通俗一些說,他們都是二郎神的狂熱粉絲。
所以只要你誇二郎神,他們就認為你是他們的好朋友。
而李木一下把「誇」上升到了「賣命」的地步,自然讓他們好感度直接拉到爆表了。
「李木兄弟,等會兒你多吃一點,只有實力變得更強,才能更好地報答咱二郎爺。」一名草頭神道,因為李木的話和實力,他們都將李木當成了弟弟一樣來看待。
李木自然是無不可。
你還別說,李木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他想起來,這寅將軍的實力,和當初被他宰掉的那位「龍王神」敖連,可以是旗鼓相當的。
當初敖連的五十公斤血肉,就讓李木修為大增。
而現在放在李木面前的,是整整一隻!
誠然,這一整隻不是全都給李木的。
寅將軍作為一隻野生的妖怪,或許也沒有龍王神這條家養的井龍王要純正。
但金丹期就是金丹期。
而且,彭俊他們顯然是此中老手了。
也不知道曾經吃過多少的妖怪才整理出的經驗,就看到他們在烹煮寅將軍的時候,還放入了一大堆寶葯。
大鼎蒸煮之間,靈氣都匯聚成五色霞光從中鑽了出來。
李木聞了一下后,立馬就察覺到了其中蘊含的能量,對於他現在這具身體來說剛好合適。
於是他和彭俊他們說了一聲后,就在大鼎旁打起坐來。
本願本身所修鍊的,是一門名為《易筋經》的內功心法,不過它並非前世武俠小說里的《易筋經》,而是一種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理念的功法。
「易筋之初基,一曰清虛,二曰脫換。能清虛則無障,能脫換則無礙。無障無礙,則出入定矣。」
「所謂清虛者,洗髓是也;所謂脫換者,易筋是也。」
「且雲易筋者,謂人身之筋骨由胎兒起,有筋弛者、筋攣者、筋弱者、筋壯者......種種不一。筋弛則病、筋攣則瘦、筋弱則懈、筋壯則強......」
「易者,乃陰陽之道也,為變化之理,陰陽之變化,實存乎於人。弄壺中之日月,搏掌上之陰陽......」
本願出身於大唐境內的一個小小的佛寺,屬於人族的地界。
玉皇大帝雖然對那裡也有統治權,但實際上卻是讓人皇自治為主的。
在那裡,佛與道並沒有太大的隔閡,佛中有道,道中有佛,佛本是道,便是如此。
就像是這本易筋經,其中有佛家常說的「脫胎」、「清虛」、「破障」,也有道家根本的陰陽之道蘊含其中。
雖然只是這個世界的一本普通的修鍊功法,但在「普通的修鍊功法」這個級別中,品質是相當不錯的。
易筋經一共有九個修鍊階段:
一曰易氣,二曰易血,三曰易精,四曰易脈,五曰易髓,六曰易骨,七曰易筋,八曰易發,九曰易形!
九個階段全部修鍊完后,就沒有後續了。
這也是本願卡在大宗師的原因,因為他需要先開發出後續的功法,才能繼續修鍊下去。
不過,在李木接管了之後,這個缺點卻被他直接補齊了。
他本體再怎麼拉,也是堪破了五行的存在。
正所謂「一法通萬法」,要補齊這二十來級的功法,還是很簡單的。
當然,也不是瞎補。
重修功法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重修,就意味著要從零開始。
所以李木是要在《易筋經》的基礎上進行後續補全。
內壯神勇,外壯神力。
李木覺得,這或許可以作為「易形」后的功法後續。
所謂「內壯神勇」,便是內煉一口氣,將全身上下的筋脈全都打通,相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方小周天。
而「外壯神力」,則是錘鍊筋肉,要做到即便是不藉助靈氣,光靠肉身也能做到力拔山兮的壯舉。
「守中者,專於積氣也。積氣者,專於眼、耳、鼻、舌、身、意也。含目光、凝耳韻、勻鼻息、緘口氣、逸身勞、鎖意弛,四肢不動,一念銘心!」
李木本身體內的令其開始緩緩流淌起來,一邊壯大著,一邊流過四肢百骸。
與此同時,那烹煮時逸散出來的金丹期大妖身上的藥力,也被李木不斷地鯨吞入腹中。
神奇的力量不斷地滋養著陸海的肉身,從他的細胞中催吐出莫名的雜質,同時不斷強化著它們。
首先是他的修為,順理成章地便從20級的大宗師,突破到了21級的天人之境,而且,還在隨著修鍊而不斷提升著。
而他的肉身強度,也在跟著不斷地提高。
凡器、法器、寶器......
就連一旁的彭俊等人都驚呆了。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
讓你趁機修鍊一下,不是讓你趁機修鍊億下啊!
怎麼突然間氣勢就節節攀升起來了呢?
不過他們也知道,這對於一名修鍊者來說,絕對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認為李木是「自己兄弟」的幾人,心思也是頗為純粹。
他們沒有就這樣干看著,或者去嫉妒地打斷,反而齊齊出手,將鼎中逸散出來的寶氣不斷拘起,放到李木的身周,讓他吸收更加方便快捷。
李木此時對外界的變化渾然不覺,他只感覺自己的全身細胞都在散發著一種名為喜悅的情緒。
......
與此同時,前廳之中。
化身為劉伯欽的楊戩,正在招待一名僧人。
這名僧人的容貌頗為俊美,尤其是那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黝黑深邃,給人一種「其中定然蘊含著大智慧」的感覺,為他增色不少。
顯露在僧衣外的皮膚,雖然是古銅色的,但卻並沒有那種久經風霜的滄桑感,反而如待字閨中的少女的肌膚一般,細膩嫩滑,甚至隱隱散發出一種圓潤光澤。
這,便是唐三藏!
法號:玄奘。
此時的他,正值而立之年,是人一生中最為熾熱的時代。
他並非如西遊記中表現的那般軟弱、沒有主見,也並非是那麼的天真。
自十五歲於漢中寺廟中剃度出家以來,玄奘以苦行僧的身份,行走天下,走一處,辯一處,最後天下聞名,博得一個「唐門千里駒」的稱謂,為天下眾僧所信服,堪稱當今大唐中的天下僧正(僧正是唐代官方敲定的專門管理地方僧人的一個職位),是真正意義上的精神領袖。
而後,他也並沒有像是西遊記里的那樣,是獲得了觀音菩薩的指點才上西天。
在這裡,去西天「取經」,是玄奘自己冥冥之中的堅持。
為此,他謝絕了人皇許給的高官厚祿,辭別了人族大地上對他崇敬有加的佛徒們,毅然踏上了這條西行的不歸路。
「多謝施主救命之恩。」唐三藏雙手合十,感激道。
楊戩面色複雜地看著唐三藏,沒有回答,而是擺了擺手。
四下立馬有數道身影閃到屋子四角,緊接著,一股奇異的力量中,一個大陣升騰而起,將其中的空間與外界天地剝離開來。
唐三藏雖然看不懂發生了什麼,但卻隱隱知道,眼前這名獵戶,似乎不是普通人。
「施主......」
楊戩伸手制止道:「別說話。」
然後,他伸出手,揭開自己的衣服,在唐三藏驚悚的目光中,將自己修長如玉的手指插入自己的胸口中,一陣摸索后,掏出了一顆珠子。
那是一顆佛珠。
原本被楊戩這突如其來的騷操作有些嚇到的唐三藏,看到這佛珠時,卻突然整個人都呆住了。
他怔怔地看著佛珠,眼睛中似乎有什麼東西呼之欲出。
楊戩身形一轉,從一個獵戶變成了原本的青年模樣。
「金蟬兄,何不速速醒來!」楊戩大喝道,將那枚珠子打向唐三藏。
站在佛珠上的血液在飛行的過程中消失地無影無蹤,待到它來到唐三藏面前時,已經變成了一顆光潔的木珠,就這樣滴溜溜地停在唐三藏面前的空中轉動著。
唐三藏愣愣地看著這顆佛珠,眼中的閃爍愈發激烈。
他若有所覺,伸出手,捏在那顆木珠上。
啪!
木珠瞬間化為粉末。
但這些粉末卻並沒有落在地上,而是就這樣浮在空中,變成了一幅幅奇異的圖畫。
圖片一共分為了三組,每組為四張。
這一顆丁點大的佛珠化作的粉末,卻要用來拼湊整整十二張圖片,可以想象每張圖片只用到了多少點粉末。
本來以唐三藏的肉眼凡胎,應該是看不出這種就算拿著放大鏡都只和螞蟻差不多大小的圖案上表達的意思的。
但他偏偏能看明白!
第一組圖中的四張。
第一張是混沌一片中,一個人身蛇尾的女子在不斷地創造著東西;
第二張,混沌消失,一個美好的世界誕生,一片祥和和欣欣向榮的景象;
第三張,還是那人身蛇尾的女子,只不過這次她的臉色有些蒼白,臉上充斥著恐懼,身體看起來有些虛弱,搖搖欲墜;
第四張,人身蛇尾的女子不見了。在那片美好的大地上,出現了許多生命,他們擁有著強大的力量,自稱為「神祇」。
接著是第二組四張。
第一張的內容,恰好印證了上面第一組的第四張,那些生命果然是各個都有自己的本領,它們聯合在一起,共同探索、建造著這個世界;
第二張中,畫風一變,這些神靈隱隱分成了兩派,進入了對峙狀態,不過還好,看起來他們只是對峙,並沒有動手,更多地只是像在論道證高低一般;
第三張,畫風再變。原本只是「動口」的兩派,驟然進入了戰爭狀態,戰鬥異常激烈;
第四張中,戰鬥進入焦灼狀態,並且地上似乎躺著許多神靈的屍體的樣子,顯然,戰爭已經導致了雙方的傷亡......或許也不止是因為戰爭?
前兩組圖中表達的意思,外人不明覺厲,但在場的兩人,卻都有著不一樣的表現。
楊戩早就知道那是這個世界最古老的歷史。
那是無數個元會以前,曾經的起源大陸毀滅之際,女媧大神在混沌中開闢出一個新的世界,供給那些從上個紀元活下來的生靈居住,休養生息的。
可後來,女媧大神自己卻因為某些原因而遭到了世界反噬,直接隕落了。
而那些受到女媧大神庇護的生靈們,則在那之後逐漸強大,掌握了力量,成為了神。
後來,神靈之間互相攻伐,展開了內戰。
冗長的戰爭中,無數的神靈隕落,也有許多新神崛起,最後形成了如今的局勢。
這兩組一共八幅圖,可以說是將這個世界的全部歷史都囊括其中了。
唐三藏看到這一幕幕的時候,神情也愈發變得激動起來。
直到第三套圖的出現,才讓唐三藏的臉色徹底變了。
第三套圖的第一張上,畫著一隻金蟬,從雲端墜入地獄,然後踏入了輪迴之中!
而在那他墜落的雲端之上,隱隱能看到一座高聳於九天之外的金色大山,山上還有金色的宮殿。
「金蟬......靈山......大雷音寺......我......」唐三藏的臉上流露出痛苦之色。
沒有等待多久,第二張圖也逐漸展開。
一片建立在雲端的宮殿群落上,一隻猴子,將十萬天兵天將團團包圍住,場面似乎一度非常尷尬,畢竟一方是一個,一方卻是十萬。
人少的一方包圍了人多的一方,屬實是個技術活。
不過如果是李木在這裡的話,就能一眼認出這副場面了。
這不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圖么?
「悟......空?」唐三藏的臉已然有些扭曲,但還是帶著幾分痛苦和迷糊,緩緩吐出了這兩個字。
怎麼回事?
看樣子,唐三藏,不,是金蟬子,似乎認識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