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遊歷
第二日,楊誠拜別玄妙觀,下山去了。
此次登山,楊誠收穫滿滿,不僅修為大進,心靈澄凈,更是明了前路。
此前楊誠或可跟著《北冥神功》記載,打通任督二脈,貫通天地二橋,成就先天。
但後面的路該怎麼走,就不知道了,到那時如果沒人告知,楊誠也只能是一昧的提升功力。
想要成就宗師,可以說是難之又難,或許可以根據「身活氣靈心意先」這句話,慢慢摸索出成就宗師之法,但這就不知要耗費多少時間了。
武道修行,一步慢步步慢,若是過了身體巔峰才成就宗師,這輩子恐怕只能到這了。
雖然楊誠有時空穿越令,可以穿越到別的世界,重回年少,但如果能夠就在此界更上一層樓,誰又會不想呢?
下了山,楊誠繼續遊歷江湖,心靈澄凈后,楊誠看世間一切都彷彿比以往更加靈動,讓人若有所悟。
也因此,楊誠演練招式時,不知不覺見,無論是拳法、掌法、指法還是劍法,都大有長進,揮舞間多了以往沒有的靈動與自然。
這一日楊誠在去往揚州的路上發現了一片桃林,正盛開著桃花,不由走入桃林欣賞。
此時,一陣輕柔的微風吹過,含苞欲放的桃花,如同害羞的少女,頓時被喚醒起來。
朵朵桃花就像一隻只優雅的花蝴蝶,伸展著婀娜多姿的身材,扑打著翅膀,像一位成熟的舞蹈家慢慢墜落。讓人目不暇接,神迷意醉。
楊誠不由運起武功,與飄搖的桃花共舞,只見一位俊美少年郎身姿優雅的穿梭在桃林中,雙手舞動,或拍、或點,在這桃花林中飛舞,一時間讓人分不清是景美,還是人美。
過了好一陣子,才見楊誠停下舞動,經此一舞,楊誠將桃花的隨風飄舞化入自己的武功,使輕功、拳法、劍法更加飄渺。
其中落英神劍掌和蘭花拂穴手這兩門本就符合桃花飛舞的武功,更是出神入化,用起來如有神助般得心應手。
想必是黃藥師當初創功時,靈感就是來自桃花島上的桃花吧。
出了桃林,楊誠在心中好好感謝了一番大自然的饋贈,便接著趕路了。
經過多日的露宿荒野,楊誠終於來到一座城市——丹陽郡,
也就是六朝古都南京。
入了城,楊誠找了家客棧,先是好好清洗一番,洗去一路的風塵,然後又點了幾份店內招牌菜,好好慰勞一下自己的肚子。
雖然楊誠武功高強,在荒野中也可打些獵物烤著吃,但是一來對於做菜缺乏經驗,二來缺少調料,所以烤出來的烤雞、烤魚等雖然能吃,但味道嘛……
好好吃了一頓后,楊誠便在這丹陽郡好好遊玩了一番,發現這六朝古都似乎並不繁榮,不由感覺奇怪。
這卻是楊誠不了解,正因為丹陽郡曾是六朝古都,所以在隋唐兩代都受到打壓。
隋唐兩代的首都都定在長安,位數北方,顯然是以北方發展為主,但南京能成為六朝古都自有其優勢——「前橫大江,南接重山,憑高為險,形勢絕勝」。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的南岸,北有淮河為屏障,淮河之間還有滁州附近的張八嶺,合肥、巢湖為之門戶,防禦條件較好。另外,南京所在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土地肥沃,糧草豐足,可兼地利與錢糧兩便。
隋朝正是為了防止有人佔據南京造反,所以在打下南京后,下令毀掉南京皇宮,擴大耕地面積,遏制南京發展。
到了唐朝,統治者也延續了隋朝對於南京的壓制。
唐朝就有多位詩人在南京感嘆南京失去了往日的繁華。
在南京(丹陽郡)修整兩日後,楊誠再度啟程,去往揚州。
雖是自己一人獨行,但楊誠本身就是喜好獨處的人,再加上靈魂強大和心靈澄凈帶來的強大靈覺,讓楊誠一路上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故而楊誠不僅不覺得孤單,反而頗為享受獨行帶來的樂趣。
在體味大自然的美好的過程中,又讓楊誠的武功更加的靈動,這讓楊誠愈發高興。
終於,楊誠到達了揚州,在找到一家客棧修整一番后,楊誠開始在城內遊玩起來。
揚州城內比丹陽(南京)要熱鬧得多,楊誠行走在熱鬧的市集中,看著或悠閑、或繁忙的行人,耳邊傳來的各種吆喝聲、討價還價聲、胡姬的歌唱聲,都讓楊誠有一種恍然如夢般的感覺。
只覺得自己好似與他們融為一體,都在這滾滾紅塵中演繹著悲歡離愁。
又彷彿抽離開來,若置身世事之外,看著人們過著各自的人生,或艱辛、或洒脫,或唯唯諾諾、或肆意張揚……
楊誠忽的一笑,彷彿想透了什麼,整個人的氣質大變,若說之前楊誠身上的氣質宛若不屬於人世的謫仙,隨時可能飄然而去,那麼現在楊誠的身上「人氣」更重了,更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仙了。
「畢竟我還是人啊!又怎能脫離了人群呢?此前多是獨自在自然中行走悟道,不免使我少了些人味,如今在這繁華的城市中悟道,人心與道心平衡,我才算是重回本我啊!」楊誠心中充滿了喜悅。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於我而言,不僅紅塵滾滾多慾望是塵埃,深山無人少人性亦是塵埃!以後除了師法自然外,還得多與人交流啊!」心中思定,楊誠便想著除了在這熱鬧非凡的地方感受紅塵,也多多拜訪一些前輩高人,多與人交流,從他人的「道」中汲取靈感。
第二天,楊誠便拜訪了「父親」生前好友中定居揚州的盧克。
盧克乃是楊誠此界父親遊歷四方求學時交的好友,學識非凡,尤通《孟子》,在楊誠「父親」去世后,也曾趕去祭拜過。
盧克見楊誠來訪,大為驚喜,見面后拉著楊誠聊了許久,都是在問楊誠在「父親」死後的生活,聽楊誠說道的都是自己讀書習武,或是請教長輩,不由又是高興又是傷感。
高興在於故人之子敏而好學,文武雙全,傷感在於好友無法看見自己兒子的優秀,也傷感於楊誠因父母雙亡而早熟(盧克以為),8歲後幾乎沒有娛樂,甚至都沒有同齡好友。
想到這,盧克不由濕了眼眶,帶著些哽咽說道:「好孩子,既然你來了揚州,就在我府上住著,我也好照顧你,另外你這些年都沒什麼朋友,可以和我的幾個孩子多熟悉熟悉,平日里一起遊玩,也是有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