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從容求是 柔剛荷嬅 (2)
吳是聽到這一消息,表面雖波瀾不驚但內心卻悵然若失。從此心裡再無旁騖,專研兵法和戰策,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田安大喜,認為遇到絕世軍事天才,將女兒田荷許配給吳是。吳是沒有推辭欣然接受。因為他已經死了心,今世娶誰都行,反正除了嬅,誰都不是前世的光。他對荷相敬如賓,愛護有加,惟命是從。
此時,齊景公死後,齊國陷入內亂,大將田乞挑撥離間齊大夫之間的關係,鼓動其他大夫合謀偷偷地從魯國迎回了大公子陽生,立他為君,即齊悼公。但嬅和其子姜壬均還在魯國未歸。
齊悼公元年,因齊悼公夫人嬅和子姜壬滯留魯國未歸,所以齊國攻打魯國,要求魯國送回嬅和其子姜壬,並佔領了歡、闡兩地。其實此時嬅正在與魯國的正卿季侯私通,怕姦情暴露不敢回齊國。
魯國國君戰敗后,將嬅和其子姜壬送到了齊國,嬅依然受到齊悼公的寵愛,育有第二子姜驁,齊國又將侵佔魯國土地歸還。
齊國權臣田乞死後,其子田常有野心圖謀王位,殺死了齊悼公,把齊悼公的兒子姜壬扶上了國君之位即齊簡公。齊簡公不甘心屈從於強臣,便讓親信闞止做了左相,以便削弱田常的權力。田常豈肯善罷甘休,又殺齊簡公,立簡公第弟姜驁為齊平公,自立為太宰,大權獨握。田常讓齊平公割出齊國安平以東的土地,作為田氏家族的封邑。
田常在謀取取代姜氏的過程中,忌憚國內高、國、鮑、晏四大家族勢力,為了剷除競爭對手,利用手中權力,故意挑起了與魯國的戰爭,把內憂轉為外患,調動包括這些人的十萬武裝力量,準備攻打魯國,實際目的是想趁機削弱齊國國內的高、國、鮑、晏四大家族勢力。
此時,吳是的軍事才能已被魯國人所知並逐漸聞名於各諸侯國。魯國國君舉兵迎戰,擬任命吳是為帥,但考慮吳妻田荷是齊國人,其父田安與齊人主帥田常是姻親,且此時田安已回齊國擔任此次齊國兵馬的副帥,所以猶豫不決遲遲不敢任命。
吳是自認此次出兵,主帥人選非他莫屬,卻久久不見魯王的任命,苦思良久,彷徨無策。適逢回家后,荷遞上其父書信,勸說其為齊國效力。吳是立刻明白了魯王的擔憂,二話沒說,拔劍斬荷,提著人頭和書信來見魯王,魯王見其意甚絕,遂授其虎符和將令。
吳是審時度勢,魯國兵力只有一萬人,不能強攻只能智取,遂以魯國主帥身份求見齊軍主帥田常。田常和吳是的老師田安共同見了他。
他對田常說:「閣下攻打魯國是個錯誤的決定。正確的應該是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田常猛然領悟,田安也拍手讚歎,知道吳是已經了解了他們發動此次戰爭的目的。
「那依你之意,應該攻打哪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國家?」田常問。
吳是道:「大人應攻打吳國,吳國的城牆高厚,護城河寬深,兵器精良,人才濟濟,大臣精明強幹,守備天衣無縫。正適合此次戰爭的意圖,消耗異己兵力,然後就能架空君主,獨攬大權,取代就唾手可得!」
田常和田安心有所動,目光如熾。
田常問:「齊國軍馬已赴魯國邊境,如何能臨時改變路線轉向吳國?」
吳是說:「這卻不難,大人先按兵不動,待本帥去吳國遊說一番,吳軍必來,將軍靜待即可。」
吳是馬不停蹄趕到吳國,求見吳王夫差。對吳王說道:「大王,吳國與越國積怨甚深,越王勾踐一直在卧薪嘗膽圖謀報復。不如派越王勾踐帶兵征齊,耗他兵力,使它國內空虛,也可免除後顧之憂。」吳王夫差點頭,此計甚合他心意。
「越國的國力不如魯國,吳國的國力不如齊國,大王您放棄眼下的好機會防越而不攻齊,屆時齊國佔領了魯國,吳國就失去了稱霸的機會。如果吳國幫助魯國討伐齊國,順便又給晉國一點顏色,這樣一來,諸侯必相率而朝吳,霸業成矣!」吳王聽后心有所動,點頭同意。
吳是又以吳王特使的身份來到越國。越王勾踐此時正卧薪嘗膽圖謀復仇,親臨國境迎接。越王對吳是說:「窮鄉僻壤,大夫何以辱而臨之?」
吳是開門見山地說:「吳王準備伐齊救魯,可他擔心越國乘人之危。假如吳王在出兵之前先清理後院,越國就要亡國了。」
越王勾踐聽后冷汗直流,此時他羽翼未豐沒有招架之力,遂請教破解之法。
吳是說道:「大王本人不必隨軍,可多派羸兵弱卒隨吳王一起出征齊國,精壯士卒留在國內。如果吳國攻齊不贏,則可報仇雪恨。若攻齊勝利,吳軍定會乘勝攻打晉國,到時晉國必會聯手齊國共同對付吳國,吳國國內必然空虛,何不趁此時機報仇雪恨?」勾踐興奮地手舞足蹈,頓覺大仇可報,答應派兵跟隨吳王伐齊,並慷慨賞賜吳是黃金兩千兩。
吳是返回吳國,吳王再無憂慮,發吳國九郡之兵前往攻齊。吳是又動身前往晉國,通知晉王做好防範齊國和吳國來犯的準備。
然後吳是快馬加鞭回到魯國,率大軍協助吳國與齊國對決,齊軍大敗。吳軍勝利後果然轉攻晉國,因晉國有吳是提醒早有準備,吳軍被晉軍打敗。越王勾踐也得到吳是密報,趁吳軍大敗國內空虛,乘機率精壯士卒報仇,滅了吳國。
吳是剛一上任,未動本國一兵一卒,就解決了五國的戰亂,達到了存魯,亂齊,破吳,強晉和霸越的效果,世人讚歎尊其為神。
從此戰神歸位,封印大開,精於用兵,罕有對手,最終拓地千里,殺人無數,在諸侯國中聞風喪膽。
他曾領
(本章未完,請翻頁)
軍與諸侯大戰七十六次,六十四次全勝,其餘是打平,終生未有敗績。吳是曾以五萬軍隊,擊敗了十倍於己的秦軍,成為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時光荏苒,吳是終成卿相。然其終身未再娶,時常憶及前世光和今世荷,偶爾也想起今世的嬅,暗自嗟嘆。
戰後的田常和田安獨攬齊國大權,盡誅高、國、鮑、晏諸族,田常的封邑遠遠大於齊國國王齊平公管理的地區。
田常選齊國女子身高七尺以上為姬妾,後宮以百數,而不禁賓客舍人出入後宮。這些賓客和舍人要麼是姜姓後人,要麼是列國子弟,雖然他們沒了各國的政治待遇,但都是與各國政治勢力有關聯的人。
在田常死的時候,已有七十個兒子。田荷的長兄幼弟們也在齊國為卿為相,權傾朝野,顯赫一時。田氏一家發展到這時候,已經可以隨時把姜姓國君廢除了。
因齊國的姜姓國王是嬅的後代,大將田姓是荷的姻親,與吳是均有淵源,所以此時齊國的外部事務皆有吳是在背後作強力支撐,縱有十分的內部紛憂,但絕無外患。
齊國國君漸成傀儡,嬅主動約見與吳是見面,懇求他限制田氏的權利,保證姜家子孫的安全。吳是見嬅依然風姿綽約然而神情憂慮彷徨無力,回憶當初,感念她是光的後世,遂慨然答應,出面與田氏約定:只要吳是還在,田氏就不能弒主,否則吳是將帶兵覆之。
在吳是的干預下,齊國的田氏取代姜姓延遲了近五十年,經歷了三代人的持續積累。公元前386年,在各大諸侯國國君的呼籲下,周天子周安王宣布正式冊立田氏子孫田和為諸侯,從制度上承認了齊國由田氏取代姜氏的合法性。
此時田和依然遵守田家與吳是的約定,已在五年前將齊國姜姓最後一個國王齊康公遷徙到一個有美麗風景的海島上。
吳是在諸侯中聲望日隆。及至暮年,魯國諸侯們越來越害怕他功高蓋主,迫使他轉投楚國。
楚國貴族也認為他能力太強有篡位之嫌,密謀殺了他。公元前381年,楚王薨,貴族和大臣與吳是相約弔唁楚王,暗自帶弓箭入宮。眾人剛剛看見吳是,就迫不及待地用弓箭攻擊,一時間箭如雨下。
吳是猝不及防眼見不敵,蹲下來以楚王的屍體為盾,意在以此使攻擊者有所顧忌。但追殺他的貴族們毫不顧忌,還是射殺了他,箭同時也射到了楚王的身上。
那一日天空烏雲遍布,大風凜冽,吳是的魂魄飄飄搖搖地被吹向遠方。楚人聽到天空中有忽隱忽現的聲音在漫歌,曰: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願言思光,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願言思嬅。使我心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