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的一點「意見」或「建議」
()從2oo3到2oo8,在我走進「菲迷」的五年時間裡,我現自己是真的融進去了,也有人說我是「專業」人士,其實真的不敢當。雖然我會更加了解娛樂圈多一點,但卻從不敢以「專業人士」自居,我只是和大家一樣的菲迷而已。至於一些觀點和意見也不敢說是「全對」,但至少我知道自己是真的欣賞和喜歡亦菲的。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很少提意見和建議,更多的時候只是「讚美菲」的言論。那是因為我覺得「諫言貴jīng而不貴多」,我習慣了用更加謙虛謹慎的心態來對待「菲迷」二字,而不是將「建議」甚至是「批判」當做混菲網的主要目的,更加不喜歡做一些「嘩眾取寵」的事。換言之,諫言是用來實踐的理論xìng工具,而不是嘩眾取寵、博取點擊率的東西,所以不願也不敢「妄言」,更加不敢對偶像「妄加指責」,即使偶有「建議」也力求做到「在不違背其大方向、大原則的基礎上做到快捷而有效的接近成功。」因為在我的眼中「缺什麼補什麼」最重要,安全、實用是第一位的。而做為菲迷,就算不能夠有所建樹,也不能讓自己的言論給「菲迷」二字留下什麼「後遺症」。
再就是,許多人總是希望亦菲能夠多拍影視劇,多一點工作量,卻總是對「宣傳工作」很排斥,這可能與亦菲本人的低調有關,所以「排斥宣傳」可以理解,但我並不贊同。因為無論是「質」和「量」,又或是「商業」和「藝術」都是「一體兩面」的,又或者可以比作是一把尺子的兩極,原則上同一把尺子,靠「質」近一點,則必然靠量遠一些;靠「商業」多一點就可能會靠「藝術」少一些,但從長遠計,則「質」與「量」、「商業」和「藝術」卻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展的,因為它所增長的是尺子的長度,成就將在尺外,而非只是尺內。
也就是說,身為藝人,無論是先求質后求量,還是「以量變換質變」,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朝「盡善盡美」這個目標靠近,但在這樣的過程中必然要根據自己的優勢和目的有所「取」、有所「舍」,在取捨之間,只有其本人才有最終言權,而他人是沒辦法負責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除非本人「徵求意見」,否則旁人應多看而少言。
對於亦菲而言,我覺得在成功的道路上,只需要堅持正面的、堅持自己認為對的、堅持將自身最大的、最多的優點集中展現釋放出來就足夠了,目前亦菲所缺少的並不是內涵,而是表現力。而菲迷所缺少的卻並不是個人的表現力,而是一種團體的凝聚力以及對偶像的自信。
醫者重仁心,諫者同樣重人心。人心思量,一念善、一念惡,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世間萬事,唯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