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
李然找到石姍的時候,她已經不認識李然了。
石姍蹲在牆根,披散著長,衣服骯髒,還刮破了好幾處,腳上就剩一隻鞋子。李然撩開她的頭,臉上都是泥巴,石姍兩眼無神,她對李然的出現視若無睹。
「寶貝。」李然把石姍緊緊地抱在懷裡。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李然無法控制自己錐心的痛,淚水無聲地落下。
「寶貝,我帶你回家。」李然扶起石姍上了車。
「站住。」就在這時後來出現兩個彪型大漢。
「站住。」那兩個人開槍了。
李然知道他們一定是沖著石姍來的,加緊油門,衝出城外。
「院長,開門。」李然帶著石姍來到了福利院。
「李然,找到石姍了,快進來。」一個年過半百的慈祥老人出現了。
「有人在追殺我們。」李然著急地說。
「快跟我來吧,孩子。」院長帶著李然進去了。
「你先帶著石姍躲在密室,我去外面看著。」院長說。
「謝謝你院長,我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你一定幫我把住門,千萬不能讓別人闖進來。好嗎?」李然央求院長。
「放心吧,仁慈的孩子,上天會保佑好人的,我可憐的石姍她一定會沒事的。」院長說。
李然打了一盆水,幫石姍洗臉,擦手,洗腳。石姍細嫩的腳因為沒有穿鞋子,布滿了血道道。
「寶貝,那天到底是誰劫走了你?對你做了些什麼?你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李然心疼地說。
「為什麼?我們連普通人的幸福都得不到?一出生就註定了承受挫折和打擊?寶貝,我要你健康快樂地活著,我要你快樂。」李然像一個無助的孩子,傷心地哭起來。
「為什麼?為什麼命運這樣對我?連自己所愛的人都救不了,還當什麼專家。石姍,寶貝,無論你愛誰,無論你跟誰在一起,只要你快樂,我就放心了,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寶貝,我一定給你報仇。我一定幫你找回自己。寶貝,30年了,是你的出現才讓我體會到什麼是愛,我恨了30年,好累,從今往後我只想好好的愛你。」
李然在用他的愛,喚起石姍心中的樂觀積極情緒,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揮機體的代償能力,使喪失的功能獲得恢復或改善、心理創傷獲得癒合、社會再適應獲得恢復,且能享受人應該享受的權利。
石姍還是沒有任何的反應。
李然知道,石姍是典型的習得性無助,因一系列失敗經驗而造成的無能為力的絕望心境。如果個體覺無論他如何努力、無論他幹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那麼他的精神支柱就會解體,從而喪失求生鬥志,放棄一切追求,陷入絕望的心境之中。
童年時一個人在鄉下孤苦無依的生活在她心中留下陰影,幽靈在石姍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一顆不信任的種子,此後她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友善,但是,她的內心還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寶寶,她渴望與人交往,與人為善,她相信世上有真善美,因此年幼的石姍第一次出現了心理紊亂,她既渴望與人交往,卻又對別人萬分的警惕、戒備,她既追求美好的真情,卻又不相信真情。她的心理產生了恐懼,求生的本能使她對抗這些恐懼,為了緩和內心的衝突她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她的認知陷入了困境。
長期生活在矛盾之中會使主格與各個子人格之間的矛盾激化展,從而使所有人格毀滅,也就是死亡或是紊亂。
環境對兒童的誘導極其重要。
其實這些都是由於人際關係的障礙引起的。
她需要友愛與讚許;她需要生活伴侶;她需要社會認可;社會接納;她需要自我認可,自我接納;她需要成就。但是她什麼都沒有得到,她沒有朋友,一個人孤獨地在鄉下生活,得不到周圍人的關愛、讚許、認可和接納,被大家排除在外,大家都不喜歡她,說她不乖,她很鬱悶,很強的挫敗感,年幼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客觀的自我評價,她的認知還處於場依存狀態,她的思維和行動主要以外界為參照,容易受外部事物和其他人的影響。糟糕的處境使她自責、恐懼、痛苦,她無法原諒自己,不接納自己,她很容易就把別人對她的評價內化成了她的自我評價。
小小年紀的石姍,因無力應對外界壓力而產生了消極情緒----抑鬱。她產生了社交焦慮,其實社交焦慮背後真正的原因是評價恐懼。石姍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尤其害怕別人對自己的消極評價。
一個人的行為和行為模式,心理學家華生認為,除了如達爾文所指出的某些基本情緒是通過遺傳得來之外,其他的各種行為模式都要從與環境相適應的經驗中經由學習而獲得。華生是一個極端的環境決定論。在他看來,只要能控制個體的經驗,就能隨心所欲地塑造出任何一種人來。下面這段話可算是華生的經典之談:「給我一打健康和天資完善的嬰兒,並在我自己設置的特定環境中教育他們,那我可以保證:任意挑選一個嬰兒,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趨向、能力、天資和他們祖先的種族如何,都可以把他訓練成我所選定的任何一種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商界領乃至乞丐和盜賊。」
石姍的人格就是由當時的環境和童年的生活經驗所決定的。
按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來說,石姍的人格不過是她的習慣系統而已。
以斯金納的理論分析,石姍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不信任他人,對他人充滿警惕,造成人際交往障礙。從而產生孤獨感和寂寞感,沒有歸屬感,沒有根,體驗不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人生下來的時候,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是他所處的環境影響的結果。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童年影響論。但是也不是不能改變,榮格認為,人格在後半身能由未來的希望引導而塑造和改變。只是這個改變的過程相當的漫長並且艱辛。
那麼,到底過去是什麼問題讓石姍難以面對,使她寧可迴避,乃至遺忘,也不願意麵對呢?沒錯,是感情,是女人豐富的感情!
無論外表上是溫柔還是冷艷,是依賴還是剛強,是衝動還是理智,是端莊還是熱情,在每個女人內心裡,無一例外地隱藏著一座感情的火山。女人,總是擁有豐富的感情,但是,她們的感情卻又常常得不到傾聽、共鳴,甚至還會受到挫折、傷害。這樣,為了保護,許多女人就會努力把自己那些豐富的情感隱藏起來,壓抑在內心深處,久而久之,不僅在外人看來很難了解她們,即使是她們自己,也不了解自己。但是,那沒有得到足夠尊重與理解的感情,面對這種不公正的對待,會感到憤憤不平,於是就悄悄地在暗地裡揮作用,讓女人變得不可理喻,失去常理。
「寶貝,看這我的眼睛。」李然捧起石姍的臉。
「寶貝,從現在開始,我數10、9、8、7、6、5、4、3、2、1、你就開始回到過去、、、、、、」李然在喚醒石姍的記憶,喚起她的生存意志。
寧靜的鄉村,一座百年老厝旁,一棵高大茂盛的柚子樹下,一群小孩子在嬉戲。
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扎著兩個辮子,小鼻子,小眼睛,小嘴巴,圓圓的小臉蛋,穿著花裙子,粉紅色的涼鞋。
她的手裡捏著一團黃泥巴,邊上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她的手裡也捏著一團黃泥巴,但已經略顯形狀,她正在教小女孩。小女孩邊捏邊問,看看自己手上的泥人看看姐姐手上的泥人,忍不住笑了,露出了少了兩顆門牙的一排牙齒。
這時,旁邊幾個小男孩忽然大聲吆喝起來
「打,打、、、、、、」
小女孩和姐姐同時扭過頭去看。
一個歲的小男孩和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子不知什麼原因打了起來。
那個小一點的男孩顯然不是另一個男孩子的對手,不一會兒他就被那個大一些的男孩摁到了地上。那個小男孩似乎不服氣,眼裡是倔強和好鬥的眼神。他試圖爬起來,但是另一個男孩子意識到了他的想法,立刻坐到他身上,雙手緊緊地抓住小男孩的雙肩,死死地把他摁在地上。
邊上幾個男孩子出吶喊助威的聲音,不知道是幫誰,也許只是好玩。
「哥哥!」
小女孩一聲驚呼,扔掉手裡的泥團奔跑過去,兩隻髒兮兮的小手從身後用力地揪住大男孩的兩隻耳朵,試圖把大男孩從哥哥的身上拉起來。
但是小女孩的力氣太小了,怎麼也拉不動。沒辦法,最後她只好放手了。可是那個大男孩還坐在哥哥的身上,小女孩想了一下,撿起旁邊的一根小樹枝,用力地敲打在大男孩的身上。
大男孩可能有些痛了,回過頭去想抓住小女孩的樹枝,小男孩趁機翻身,把大男孩壓在了身下。小男孩終於是贏了,他這才爬起來,拍拍衣服上的塵土,一副勝利的樣子。
「哥哥,我們回家去,不跟他們玩。」小女孩說。
她沖大男孩撅了撅嘴。
「石姍!」大女孩叫了小女孩一聲,可是小女孩頭也不回地跟著哥哥走了。大女孩的眼神立刻暗淡了下去。
大女孩叫青青,在她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也改嫁了,家裡只有哥哥和弟弟。她沒有上學,很孤僻,很邋遢,像一隻骯髒的流浪貓。但是,即使如此也掩蓋不住她的天生麗質。她長的很漂亮,精緻的臉上鑲嵌著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遺憾的是,她的眼睛里總有那麼一些飢餓、、凄涼、哀怨的眼神。任何人,只要一接觸她的眼睛,一看到她那楚楚可憐的樣子,就都會不由自主地心酸,油然生起一股強烈的保護欲。
「哥哥,我肚子餓了。」石姍跟在哥哥後面,邊走邊說。
「我也有一點餓了,我們回去吃東西吧。」哥哥說。
「好啊!」石姍高興地說。
家,就在老厝里,離柚子樹只有十幾步路。
裡面住了十幾戶人家,世代耕農,安貧樂道。
石姍和哥哥來到了廚房,媽媽不在,廚櫃里沒有東西吃,連剩飯剩菜都沒有。他們正在嘆息,突然,哥哥嗅了嗅鼻子,說:「什麼東西?好香!」
香氣正從鍋裡面傳出來。
哥哥掀開鍋,裡面正躺著一隻黃澄澄、香噴噴的白斬雞。
「有雞吃。」哥哥高興地對石姍說。
「我看看。」站在旁邊的石姍踮起了腳尖,「我看不見。」
「別著急,我端出來。」哥哥把一盤雞端到了桌子上。
「好香啊!」石姍忍不住咽口水。
「吃吧!」哥哥說。
石姍不假思索地把手伸了過去,可是一剎那,她的手頓在了空中,她猶豫了,說:「這雞,不知道它是要幹什麼的,我怕媽媽罵。」
除了相逢年過節,或是有什麼重要的客人,平時媽媽很少殺雞殺鴨的,總之是一件隆重的事。
「別怕,有我呢,管他是幹什麼的,先吃了再說。」
哥哥說完就動手了。
石姍一向膽小,可是有哥哥在她就什麼都不怕了,她相信就算是天塌下來哥哥也頂的住,於是她也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了。
不一會兒,雞頭、雞脖子、雞翅膀、雞腿被他們都吃完了,只剩下一個雞身子。
「哥哥我吃飽了。」石姍擦了擦油膩膩的嘴,晃著兩隻油乎乎的手說。
「吃飽了那就去玩吧。」
「噢!」
這時一直坐在對面冷眼旁觀的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婆婆突然說:「哼!今晚你們要被人打的屁股開花了,真是膽大,不象話!」
「哥哥,嬸婆、、、、、、」石姍一聽這話立刻皺起了臉,一副要哭的害怕樣子。
「別怕!走吧。」
哥哥滿不在乎。
整個下午,石姍寸步不離地跟著哥哥,一直到天黑了,媽媽叫她的名字了,她也不敢一個人先回家。
「哥哥,我怕!我想回家。」
石姍小聲地說。
哥哥不理她,還在玩。
「石姍,快回來,我不會罵你的。石雨,快帶妹妹回來,天都黑了,再不回來我打的你屁股開花。」
媽媽一回家就現了他們兩乾的壞事,不過媽媽寵他們,從來就沒有不捨得給孩子吃的東西。
石雨終於是玩夠了,才帶著石姍回家。
爸爸媽媽都在飯桌旁等著他們回來吃飯。
石姍低著頭進門,她偷偷地看了爸爸一眼,又偷偷地看了媽媽一眼,站著不說話,等著爸爸媽媽的處罰。
石雨若無其事,一進門就大喊肚子餓,要吃飯。
爸爸媽媽都笑嘻嘻的,他們並沒有生氣。
「快去洗手,要吃飯了,晚上有雞吃,不過很奇怪,下午好好的一隻雞放在鍋裡面後來就少了半隻,不知道是不是被老鼠偷吃了。」爸爸笑著說。
石姍難為情地看了哥哥一眼,小聲地說:「是我和哥哥吃的。」
「你今天怎麼有那麼大的膽?是誰先動手的?」媽媽問。
「哥哥先動手的,我也很想吃。」
「好了,吃了就算了,本來就是給你們吃的嗎。下次不準這樣,那隻雞被你們啃的那麼難看,有沒有先洗手再吃啊?」媽媽說。
「沒有,我只擦了擦手。」
「那你吃的更多還是哥哥吃的更多啊?」
「我吃了雞頭、雞脖子、還有一個雞腿,哥哥喜歡吃翅膀。」
「吃的還不少,比哥哥還多。你沒有門牙也啃的動啊?」
「我把肉一口一口吞下去,肚子好餓。」
一家人圍著小圓桌邊吃飯邊逗小石姍。
飯後,爸爸洗碗、整理廚房,媽媽幫石姍洗澡,監督石雨洗澡,收拾完孩子們才輪到他們自己。
石雨一洗完澡又不見了,又去找別的小孩子玩去了。石姍洗完澡換上乾淨的衣服,就先進卧室,靜靜地等待夜的來臨。
等爸爸媽媽收拾好一切進房休息的時候,天已經全黑了。
石姍靜坐呆了那麼久也已經困了。
「媽媽我要睡覺了,我很困了。」
媽媽摸了摸石姍的長,說:「頭還是濕的,不敢睡,會感冒的,再等一下,時間還早著哩,才七、八點。」
「我不!」石姍眼皮已經重的都撐不開了,就躺下了。
「好吧,好吧。這樣,你橫躺著,頭靠在床沿,把頭垂在外面,媽媽給你打扇子,把頭吹乾。」
媽媽說完把石姍抱起來,換了一個方向。
石姍很快就安詳入睡了。
這是一個簡陋而又溫馨的房間,房裡有一張大床一張小床,一個衣櫥一張寫字檯,兩把椅子,房裡最值錢的是母親的結婚之物,一台蝴蝶牌縫紉機。
母親手巧,一家人的穿戴全靠這台機器。
父親是村裡的半個秀才,從部隊退伍后當過鄉鎮幹部,現調往一個國有林場。一萬多人的村子,每天都有許多事生。不管是村裡頭的大事還是各家各戶雞毛蒜皮的小事,每天都有人來找父親商討主意。
父親在村中是受尊重的,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受尊敬是因為在一群農民中他的文筆還算犀利,紅白喜事、大小官司的起訴狀答辯狀也都應付的來,因此他有一張象樣的寫字檯,每天,衣服的口袋上都插著一兩隻鋼筆。這是自豪的、驕傲的、與眾不同的!被人看不起是因為他沒有經濟頭腦,一改革開放,村裡的貧富差距就拉開了,別人家的經濟條件都上去了,石姍家不僅上不去,反而更糟糕了,父母親體力透支,身體不好,很多農村的家庭因病至貧,自己家的經濟條件一般,與人交往時還經常被別人佔便宜,很笨。但凡遇到這種事,母親總是又氣又無奈,只好不停地數落父親,罵他傻瓜。母親的算盤打的非常精,她不想占別人的便宜,別人也休想欺負她。母親是個不肯吃虧,不服輸的女人,個性很強。石姍從小就尊敬母親、信任母親,覺得她是個無所不能的人,這個家完全是靠母親的精打細算和勤勞吃苦才能過上好日子,而父親,除了每個月領一點死工資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管,一個家庭的經濟重擔都落在母親的身上,因此父親是應該被看不起的,《傲慢與偏見》里曾經說過一個女人如果看不起她的丈夫,她是絕對不會幸福的。石姍支持母親,雖然她還很懵懂,但是她覺得每次父母親吵架,母親都分析的更有道理,父親不能為家裡想出更好的辦法賺更多的錢,因此石姍同情母親,一個家庭如果女人比男人更厲害那是不幸的,男人覺得自己很壓抑,女人也會覺得自己很無助,石姍覺得母親是一個辛苦的女人,身體上勞累,精神上也孤獨,父親不理解母親,不管母親有什麼賺錢的點子,父親都不支持,他對生活的主張就是順其自然,悠閑地過著每一天。在母親看來,那完全是一個懶人的主張,她希望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地多勞動多創造財富,改善生活。
此時,父親坐在寫字檯前,默默地抽著煙。母親坐在床邊,給石姍打扇子。
平凡的日子不過就是如此,平靜,周而復始。
又過了一會兒,石雨回來了,他一進門就遇到了父親凌厲的目光。
「明天就上課了,你這個周末的作業做完了嗎?拿出來我檢查一遍。」父親嚴厲地說。
「噢!」
石雨最怕父親,從來不敢和父親說一句輕鬆玩笑的話,也從來不敢頂嘴,在爸爸眼裡石雨是個機靈鬼,到處惹禍,石姍倒是個膽小老實的笨小孩,不用操心。
父親經常說:「女兒是這個家的客人,長大了遲早是人家的人,好賴都是別人家的事,用不著打。」
在成長的過程中這話一遍一遍地從父母親、哥哥的嘴裡說出來,石姍聽的心理不是滋味。
父親檢查完石雨的作業,就叫他去睡覺了。
石雨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只是太貪玩,目前的成績還算不錯,總算是在班裡前幾名,他膽子特別大,獨立性強,已經和父母分房睡很久了。
偶爾,石姍也會吵嚷著要跟哥哥睡,可經常是剛睡著了,媽媽就把她抱走了。石姍愛踢被子,可石雨也是個孩子,睡的沉,沒辦法半夜裡幫妹妹蓋被子。
清晨,各家各戶的屋頂上都飄著裊裊的炊煙,鄉村的寧靜安詳已被打破,人們一大早就忙碌起來。農婦們一大清早就起來煮飯,去菜地里擇菜。男人們則開始準備今天下地上山的傢伙,查看一下他們是否有毛病,用起來是不是還順手。
吃過早飯,鄉間的小路上就熱鬧了,人們開始向地里出了,厝里又安靜了下來。大白天,房子里大多是空的,大人們幹活去了,孩子們上課去了。
石家的飯不算早,父親不必急著下地幹活,石雨和石姍又都愛睡懶覺。最糟糕的是石雨,今天又起晚了,匆忙地洗臉刷牙,可飯菜還燙著,想吃的快一點也不可能。
「媽,快幫幫我。」石雨急得飯菜都夾不起來了,他經常這樣。
媽媽只好先幫他,拿出好幾個碗,把飯菜分別夾到小碗里好讓飯菜涼的快一些,還要動作迅速地喂石雨。
石姍眯著小眼睛,懶洋洋地看著忙碌的媽媽和哥哥,她早就看慣了,並經常以此來笑哥哥。
她和哥哥不一樣,她要自己吃,一口一口慢條斯理地細嚼慢咽。石姍不喜歡媽媽喂她,媽媽喂飯的時候經常會催她快點吃,嘴巴動起來,大口大口吞下去。她不喜歡被催,她要自己慢慢吃,邊吃邊玩,邊吃邊休息,石姍把吃飯看作是一件很累的事,所以她經常是把飯含在嘴裡忘了吞下去。她吃一頓飯要個把小時,忒慢!
今天不行了,石姍剛開始吃,就有人來叫媽媽了。於是媽媽抱著石姍,帶著石姍的早飯匆忙就走了。
石姍家與別人合夥辦了一個加工廠,廠里有兩台機器,可以加工各種糧食,村裡人們起的早,這時就有一個老一姆要加工大米,因此媽媽只好先上班了。
加工廠離家有七八分鐘的路程,那是以爸爸媽媽的腳力來算的,如果是石姍,她一定要走上二十多分鐘。
此時,母親忙碌著做事情,石姍拿一把大椅子,坐在廠門口空曠的草地上。她邊吃飯邊無意識地看著路上過往的行人、附近的房子、遠處的學校、對面高大巍峨的群山。
有時候,加工廠沒有生意,石姍就趴在媽媽的膝蓋上,媽媽給她講故事,講媽媽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的故事。
媽媽以前去過很多地方,那時村裡沒有電視,沒有廣播,也沒有報紙書籍,增長知識的唯一途徑就是聽有經歷的人講她的所見所聞。可是村裡見過世面的人也不多,母親在那時候算是很有見識的。
母親沒有和父親結婚之前,經常和阿姨舅舅們一起出遠門,倒騰一點外地的新鮮貨回來賣,是最早的倒爺。嫁了父親之後,由於父親不喜歡,也就沒有再出過門了。
當然,這是媽媽的方式,爸爸雖然沒有媽媽那樣的經歷,可是他上班的地方有報紙,有支部生活等少量的幾份刊物,他經常帶回家來,讀給大家聽。
爸爸那最有意思的就是一部手搖電話機,石姍每次去都不免多看他幾眼。
石姍生來體弱多病、羞澀、敏感、脆弱,她從來都不懂得如何主動找別人玩,總是靜靜地呆著,孤獨地看著熱鬧的人群。她的眼中,有一種和她的年齡不相稱的孤寂和傷感,她總是那樣,不哭、不鬧、也不玩!
她最常見的表現有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對事物缺乏興趣、睡眠質量低、容易驚醒、容易生病、情緒不高、靈活性不高、幽默感很低。她常常聽見父母親評價她是笨小孩,她也習慣了自己是笨小孩。
石姍的記憶是從門前那條蜿蜒的小路開始的,依稀記得,每天早上母親背著她去工廠上班。她總是一整天,一整天吃零食或呆坐著,看著母親忙碌的身影,一直到日落西山,母親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背著石姍回家。
那個時候,加工廠的生意不錯,母親很忙,她只能是買一大堆的零食打石姍。石姍除了呆就是吃零食,直到牙齒全部蛀壞。所以,一直到石姍長大了,她還是經常吃零食,孤獨無助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暴食!
父親經常不在家,他上班的時候要駐工區。他只有在母親忙不過來的時候才會帶石姍到工區住幾天。石姍記得,父親曾經帶著她一起去開會,吃工作餐,那裡的阿姨和叔叔伯伯都很喜歡她,對她露出親切和藹的笑容,誇她長的漂亮,衣服穿的漂亮,辮子扎的漂亮。石姍雖然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樣與這些長輩交流,但是,她喜歡這些善良的人群!
哥哥石雨活潑好動,他每天都是吃完早飯就出去了,一直玩到天黑了才回來。他有很多朋友,他們總是有玩不完的遊戲,一刻都閑不下來。
那個時候,石姍就開始覺得有些奇怪,為什麼其他的小朋友都有很多小夥伴,他們都是一群一夥的玩,而她卻沒有,沒有人主動邀請她,她也不知道該怎樣加入那些群體。
只有鄰居家的一個小姐姐青青很喜歡石姍,經常想找石姍一起玩,可是,媽媽往往是不同意的,只有在很忙的時候才允許石姍和她在一起。
青青經常說一些石姍聽不懂的話,說著說著她就哭了,石姍迷茫地看著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有認真地聽,只有緊緊地拉著她的手,抱著她。石姍那時候就下定決心,長大后一定不讓別人欺負青青姐姐。
過完六歲生日,石姍上學了!
記得那一天,她背著書包,怯生生地跟在哥哥後面,踏上了門前那條彎彎的小路。一種對未來不能預測、沒有把握的恐慌使她的心撲通撲通地快速亂跳。石姍不知道等待她的將是什麼,於是她恐慌!不規律的心跳使她胸口悶、呼吸困難、全身乏力,連腳步都有些飄飄浮浮。
那一年,石姍的處境糟透了,她是全班年紀最小的,她怯生生地坐在第一排,費勁地趴在高大的課桌上。
上課的時候,石姍瞪大眼睛,盯著黑板,獃獃地傻坐著。她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她什麼都不明白!成績一團糟糕!
下課的時候,沒有人和她說話,也沒有人找她玩。她總是孤單地看著熱鬧的人群。
石姍不知道該怎麼加入她們的圈子!石姍受不了那種冷冷清清、孤寂的煎熬。
有一段時間,石姍很想逃避這一切,她總是找借口,拖拖拉拉不肯去上學。可是,當她又慣性地站在二樓的扶欄前,眺望遠方時,她又看見了小路,目光就再也移不開了,她彷彿聽到了小路在呼喚她、訓斥她,讓她不安,讓她羞愧,讓她不由自主地又背起了書包。
後來,爸爸媽媽和哥哥知道了石姍的情況,只要他們在家,就每天手把手地教石姍寫字、算術,耐心地輔導她,鼓勵她,讓她有面對現實生活的勇氣。
石姍飄忽的眼神,總是在遇到爸爸堅定目光的時候得到力量,內心的不安,總是在得到爸爸媽媽支持和肯定的時候變得塌實。
爸爸在石姍的心中就像一座堅不可摧的大山!
漸漸地,在家人的關心和幫助下,石姍變的開朗起來,每天屁顛屁顛地跟在哥哥後面,嘻嘻呵呵,像個假小子。
她的學習成績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總是排在年段前幾名,受到了老師、同學和長輩的好評,每一天都過的開心、幸福、滿足!
她開始變的很愛玩,喜歡熱鬧的人群,爽然、熱情,熱愛生活。
每天,她無憂無慮的,走在路上,她渴望遇見長輩,因為每一位長輩都會給她親切的笑容,並且誇她好乖,那個時候,她為自己的聰明伶俐而自豪,為自己有那樣優秀的爸爸媽媽而驕傲!
一天,爸爸去省城了,是媽媽要他去的,聽說去找在省里當大官的伯父和叔叔。
夜裡,石姍在睡夢中醒來聽到了爸爸和媽媽的談話。
「怎麼樣,他們怎麼說?肯幫忙嗎?」媽媽問。
「他們勸我們不要出去,農民在農村也能勤勞至富。再說了,父母親老了,他們都在外面,如果我們也出去了,兩個老的怎麼辦?」爸爸說。
「他們自私,只有面對兩個老頭子的時候才想起我們是兄弟了?兄弟就是用來替他們解決後顧之憂的?就你這身子怎麼勤勞至富?再說了,你上的那個班,一個月也沒在家幾天,能幹什麼活,所有的農活都落在我一個人身上,再說了我現在這個身體也做不了什麼,你的工資勉強能維持生活,可是孩子們要讀書的,這讀書的錢往哪出?向他們借,不但不肯,還要數落教訓一番『別人都養的起孩子你們為什麼不行?才多大點孩子,就開始借學費,往後呢?再說了,你們打算怎麼還啊?想借幾次啊?還的起嗎?這不是辦法,得自己會賺錢,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我羞愧的呦,恨不得找個洞鑽進去。」媽媽說。
「你以為我不難受呢?這人也真他媽奇怪,就說小弟吧,以前我養他,供他讀書的時候他可怕我了,現在怎麼就敢教訓我,而我自己,現在也覺得在他們兩面前矮了一截,感覺他們才是兄弟,我不是,我不配。」爸爸嘆了口氣說。
「咳!人會變的,現在他們是官,我們是農民,講出去不光彩,所以不肯讓我們進城,也不給介紹工作,怕我們拖累他們。」媽媽說。
「哼!我再也不求他們了,就當沒有這樣當官的兄弟。我們靠自己。」爸爸說。
「體會到了卑賤的恥辱和窮困的悲哀了吧?他們看不起我們,不幫我們,我們就一定要爭氣。都怪你沒有本事,你沒有好的辦法還不聽我的,現在政策好了,我們要稱著年輕出去闖一闖,要不找我弟弟吧,我們是一定要出去的,在家沒有活路。」媽媽說。
爸爸終於是辭職了,他對石姍說要和媽媽一起到都市闖一闖,為了生活!
隨著改革開放浪潮的掀起,媽媽身上「不安分」的細胞又活躍起來了,她勸說爸爸辭職,放棄「鐵飯碗」。
起初爸爸是不同意的,他不是捨不得鐵飯碗,而是對於出去「拼搏」根本就一無所知,不感興趣。
爸爸身上有文人的頹廢、清高,對生活充滿幻想,卻缺乏動手能力,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經常無能為力。更重要的是他安於物質生活的貧困和平凡。但是,他最終拗不過媽媽,終於辭職了。
媽媽是一個全身都充滿熱情,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女人。無論經歷多少磨難,她的生命都充滿韌性。
石姍的外公曾經是公安局局長,在石姍的母親7歲的時候,他就去世了,外婆改嫁了,母親到了鄉下,在一個有著八、九個小孩的綜合家庭中被人遺忘、無人疼愛、莫名其妙、孤獨地長大。從小,她就渴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家裡有愛她的和她愛的人,為了這個信念,她一直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創造幸福,她一直很堅強。
那時,哥哥已經上了高中,寄宿在校,只有石姍,留守在家。
那一天,石姍微笑著送走爸爸媽媽,她不怪爸爸媽媽,她已經懂事了,她知道父母親也是逼不得已的,她知道父母親是多麼的愛她,對她放心不下,所以她更要懂事一些,堅強一些。幼小的石姍已經知道了許多事,那些事已經在她心中根深蒂固。
事情要從石姍的爺爺說起,石姍的爺爺從小就是個孤兒,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後來紅軍經過他的村子,他參加了解放戰爭,再後來,他在戰場上受傷了,殘了,就又回到了老家。組織上照顧他,安排他取了妻子,生了5個子女。石姍的父親是長子,石姍父親出生的時候,石姍的爺爺已經35歲了。石姍的奶奶是個二婚,她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悍婦,不過長得倒是相當的不錯,在那個年代里,她嫁給爺爺那是最好的,也是逼不得已的選擇。爺爺從戰場上退回來雖然殘了,但是他有生活保障金,聽爺爺說那個年代大家都在生產隊里幹活,以記工分的方式來領取糧食,許多人家勞動力不夠,領不到糧食,一年到頭吃不飽,更難得吃一頓白米飯,那時稻穀一擔5塊錢,但是還有很多人家買不起,可是爺爺一年有一佰多塊錢的工資,也就是說爺爺一年有二十多擔的糧食,而且偶爾還可以領到一些政府的帶魚、肉。那時候吃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奶奶就嫁給了爺爺。頭幾年,他們過的還算不錯,可是,隨著5個孩子的相繼出生,生活就日見困難,隨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飯量也一天天增大,而物價又一天天提高,那糧食就明顯地短缺,所以,作為長子的父親,十二歲就輟學到生產隊勞動,掙工分。那時奶奶在家帶孩子走不開,爺爺身體不行了,父親成了家裡唯一的勞動力,成了這個家的頂樑柱。石家的孩子們都很聰明,都很想讀書,石姍有三個姑姑和一個叔叔,因為重男輕女,當時石姍的父親以一家之主的身份要求妹妹們幫助家裡幹活,全力供弟弟上學。之到19歲的大妹出嫁,17歲的弟弟成了村裡第一個大學生,石姍的父親才鬆了一口氣,終於敢正視自己的存在,正視自己的夢想。他不顧全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去參軍,穿上了他夢寐以求的軍裝。幾年之後石姍的父親退伍回來,結了婚,在石姍的母親懷著石雨挺著大肚子的時候他們被趕出了那個家,石姍的爺爺奶奶要和石姍的父母脫離關係。原因是奶奶認為媽媽藏有私房錢沒有交出來,在媽媽沒有嫁到石家的時候奶奶就跟媽媽買過東西,認識媽媽,所以媽媽剛剛結婚奶奶就逼媽媽把私房錢交出來,奶奶說你嫁過來人是石家的人,錢也是石家的錢,媽媽不肯,她說自己沒有什麼錢,年輕人都用於打扮和吃喝玩樂上了,於是媽媽成了大家庭的公敵。媽媽懷孕后,一直受到***詛咒,奶奶罵媽媽胎死腹中,在媽媽順利地十月懷胎生產的時刻,奶奶點著香燭跪拜天地鬼神希望他們保佑媽媽難產而死,一屍兩命。媽媽懷上石姍時奶奶也還是這樣詛咒媽媽和石姍。石姍知道后很受打擊。她經常自我解嘲地說:「老子在娘胎里就不受別人歡迎,就被別人詛咒,但是我到現在還活的好好的,我怕誰?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說明我將來要成大器,所以歷經磨難,我不怕!而且奶奶和爺爺不想幫他們帶石雨,更不想幫石姍的父親還因為結婚欠下的一千多元的外債。那時候爺爺奶奶決定要把石姍的父母趕出來,為了劃清界限,永無瓜葛,還叫了族裡的長輩寫了嗣書,把爸爸過繼給已去世的一個堂伯做兒子,叔叔也簽了字,表示同意把爸爸過繼出去,爺爺奶奶由他全權負責。父母親就拿著自己換洗的衣服出來,沒有分到糧食,也沒有分到房子,借宿在別人家,還欠一屁股債,而且奶奶見誰幫助母親,她就在誰的家門口耍潑開罵,所以誰也不敢幫母親。那時石姍父親一個月的工資只有二十多元,卻要還那麼多的外債,就算夫妻兩不吃不喝也要還上好幾年。那時他們是那麼孤獨無助,那麼的凄涼絕望,那麼的無辜和莫名其妙。那時石姍還沒有出生,他們的日子非常的苦,經常斷糧,媽媽挺著大肚子跟在生產隊的後面,在他們收割過的稻田裡撿拾稻粒。大家同情母親,故意散落一些在地上,母親撿的滿心歡喜,充滿感激。那時石姍的姑姑們都已經出嫁了,日子過的都還不錯,因為恨當年石姍的父親不讓她們讀書,恨媽媽不拿私房錢出來幫大家改善生活,或許骨子裡也遺傳了一些父輩的冷血,她們對石姍的父親一直冷眼旁觀。從石姍懂事起,她就沒有得到過爺爺奶奶姑姑叔叔們的關心和親情。石姍從小就是在加工廠高分貝的噪音中長大。小時候,石姍一直不解地問爸爸媽媽,為什麼爺爺奶奶不理我,難道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姑姑叔叔不喜歡我,難道我不可愛?媽媽無法解釋,說不清楚,只是說,石姍乖,有爸爸媽媽疼你就夠了,別人不疼你,媽媽自己疼你。問得多了,石姍也就不問了,朦朦朧朧地明白了一些,什麼玩意兒,兄弟姐妹也不過如此,爸爸當年養了一群人,還不如養狗,狗還會對你搖尾巴。她也開始對周圍人冷漠。經過自己的努力勞動石姍的父母幾年間就把債務還清,當好日子要開始的時候,石姍的爸爸媽媽都生病了。爸爸因為小時候營養不良,體力透支,就成了藥罐子,每天不是這痛就是那痛,全身無力,什麼事也幹不了,還花了不少錢。媽媽因為長期在高分貝的環境中作業,嚴重的心悸、心慌、食欲不振,煩躁,人瘦的只剩下皮包骨頭。而且,孩子漸漸長大,讀書要花很多錢,出於經濟和健康狀況著想,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謀生。耳染目濡,石姍從小就對錢很敏感,她從小就知道,錢是行動的勇氣,錢是表情達意的好東西,爸爸媽媽每天辛苦的工作都是為了錢,錢可以買很多東西,人活著不能沒有錢。石姍的爸爸媽媽是為生活所迫,他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石姍,她還小,生活還不能自理,他們希望爺爺奶奶姑姑們能幫忙,能收留石姍,可是他們都拒絕了。石姍知道爸爸媽媽的難處,拍著胸脯保證會把自己照顧的很好,她一直想為這個家做點什麼,可是什麼也做不了,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家人操心,她相信自己。
李然找到石姍的時候,她已經不認識李然了。
石姍蹲在牆根,披散著長,衣服骯髒,還刮破了好幾處,腳上就剩一隻鞋子。李然撩開她的頭,臉上都是泥巴,石姍兩眼無神,她對李然的出現視若無睹。
「寶貝。」李然把石姍緊緊地抱在懷裡。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李然無法控制自己錐心的痛,淚水無聲地落下。
「寶貝,我帶你回家。」李然扶起石姍上了車。
「站住。」就在這時後來出現兩個彪型大漢。
「站住。」那兩個人開槍了。
李然知道他們一定是沖著石姍來的,加緊油門,衝出城外。
「院長,開門。」李然帶著石姍來到了福利院。
「李然,找到石姍了,快進來。」一個年過半百的慈祥老人出現了。
「有人在追殺我們。」李然著急地說。
「快跟我來吧,孩子。」院長帶著李然進去了。
「你先帶著石姍躲在密室,我去外面看著。」院長說。
「謝謝你院長,我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你一定幫我把住門,千萬不能讓別人闖進來。好嗎?」李然央求院長。
「放心吧,仁慈的孩子,上天會保佑好人的,我可憐的石姍她一定會沒事的。」院長說。
李然打了一盆水,幫石姍洗臉,擦手,洗腳。石姍細嫩的腳因為沒有穿鞋子,布滿了血道道。
「寶貝,那天到底是誰劫走了你?對你做了些什麼?你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李然心疼地說。
「為什麼?我們連普通人的幸福都得不到?一出生就註定了承受挫折和打擊?寶貝,我要你健康快樂地活著,我要你快樂。」李然像一個無助的孩子,傷心地哭起來。
「為什麼?為什麼命運這樣對我?連自己所愛的人都救不了,還當什麼專家。石姍,寶貝,無論你愛誰,無論你跟誰在一起,只要你快樂,我就放心了,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寶貝,我一定給你報仇。我一定幫你找回自己。寶貝,30年了,是你的出現才讓我體會到什麼是愛,我恨了30年,好累,從今往後我只想好好的愛你。」
李然在用他的愛,喚起石姍心中的樂觀積極情緒,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揮機體的代償能力,使喪失的功能獲得恢復或改善、心理創傷獲得癒合、社會再適應獲得恢復,且能享受人應該享受的權利。
石姍還是沒有任何的反應。
李然知道,石姍是典型的習得性無助,因一系列失敗經驗而造成的無能為力的絕望心境。如果個體覺無論他如何努力、無論他幹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那麼他的精神支柱就會解體,從而喪失求生鬥志,放棄一切追求,陷入絕望的心境之中。
童年時一個人在鄉下孤苦無依的生活在她心中留下陰影,幽靈在石姍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一顆不信任的種子,此後她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友善,但是,她的內心還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寶寶,她渴望與人交往,與人為善,她相信世上有真善美,因此年幼的石姍第一次出現了心理紊亂,她既渴望與人交往,卻又對別人萬分的警惕、戒備,她既追求美好的真情,卻又不相信真情。她的心理產生了恐懼,求生的本能使她對抗這些恐懼,為了緩和內心的衝突她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她的認知陷入了困境。
長期生活在矛盾之中會使主格與各個子人格之間的矛盾激化展,從而使所有人格毀滅,也就是死亡或是紊亂。
環境對兒童的誘導極其重要。
其實這些都是由於人際關係的障礙引起的。
她需要友愛與讚許;她需要生活伴侶;她需要社會認可;社會接納;她需要自我認可,自我接納;她需要成就。但是她什麼都沒有得到,她沒有朋友,一個人孤獨地在鄉下生活,得不到周圍人的關愛、讚許、認可和接納,被大家排除在外,大家都不喜歡她,說她不乖,她很鬱悶,很強的挫敗感,年幼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客觀的自我評價,她的認知還處於場依存狀態,她的思維和行動主要以外界為參照,容易受外部事物和其他人的影響。糟糕的處境使她自責、恐懼、痛苦,她無法原諒自己,不接納自己,她很容易就把別人對她的評價內化成了她的自我評價。
小小年紀的石姍,因無力應對外界壓力而產生了消極情緒----抑鬱。她產生了社交焦慮,其實社交焦慮背後真正的原因是評價恐懼。石姍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尤其害怕別人對自己的消極評價。
一個人的行為和行為模式,心理學家華生認為,除了如達爾文所指出的某些基本情緒是通過遺傳得來之外,其他的各種行為模式都要從與環境相適應的經驗中經由學習而獲得。華生是一個極端的環境決定論。在他看來,只要能控制個體的經驗,就能隨心所欲地塑造出任何一種人來。下面這段話可算是華生的經典之談:「給我一打健康和天資完善的嬰兒,並在我自己設置的特定環境中教育他們,那我可以保證:任意挑選一個嬰兒,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趨向、能力、天資和他們祖先的種族如何,都可以把他訓練成我所選定的任何一種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商界領乃至乞丐和盜賊。」
石姍的人格就是由當時的環境和童年的生活經驗所決定的。
按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來說,石姍的人格不過是她的習慣系統而已。
以斯金納的理論分析,石姍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不信任他人,對他人充滿警惕,造成人際交往障礙。從而產生孤獨感和寂寞感,沒有歸屬感,沒有根,體驗不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人生下來的時候,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是他所處的環境影響的結果。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童年影響論。但是也不是不能改變,榮格認為,人格在後半身能由未來的希望引導而塑造和改變。只是這個改變的過程相當的漫長並且艱辛。
那麼,到底過去是什麼問題讓石姍難以面對,使她寧可迴避,乃至遺忘,也不願意麵對呢?沒錯,是感情,是女人豐富的感情!
無論外表上是溫柔還是冷艷,是依賴還是剛強,是衝動還是理智,是端莊還是熱情,在每個女人內心裡,無一例外地隱藏著一座感情的火山。女人,總是擁有豐富的感情,但是,她們的感情卻又常常得不到傾聽、共鳴,甚至還會受到挫折、傷害。這樣,為了保護,許多女人就會努力把自己那些豐富的情感隱藏起來,壓抑在內心深處,久而久之,不僅在外人看來很難了解她們,即使是她們自己,也不了解自己。但是,那沒有得到足夠尊重與理解的感情,面對這種不公正的對待,會感到憤憤不平,於是就悄悄地在暗地裡揮作用,讓女人變得不可理喻,失去常理。
「寶貝,看這我的眼睛。」李然捧起石姍的臉。
「寶貝,從現在開始,我數10、9、8、7、6、5、4、3、2、1、你就開始回到過去、、、、、、」李然在喚醒石姍的記憶,喚起她的生存意志。
寧靜的鄉村,一座百年老厝旁,一棵高大茂盛的柚子樹下,一群小孩子在嬉戲。
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扎著兩個辮子,小鼻子,小眼睛,小嘴巴,圓圓的小臉蛋,穿著花裙子,粉紅色的涼鞋。
她的手裡捏著一團黃泥巴,邊上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她的手裡也捏著一團黃泥巴,但已經略顯形狀,她正在教小女孩。小女孩邊捏邊問,看看自己手上的泥人看看姐姐手上的泥人,忍不住笑了,露出了少了兩顆門牙的一排牙齒。
這時,旁邊幾個小男孩忽然大聲吆喝起來
「打,打、、、、、、」
小女孩和姐姐同時扭過頭去看。
一個歲的小男孩和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子不知什麼原因打了起來。
那個小一點的男孩顯然不是另一個男孩子的對手,不一會兒他就被那個大一些的男孩摁到了地上。那個小男孩似乎不服氣,眼裡是倔強和好鬥的眼神。他試圖爬起來,但是另一個男孩子意識到了他的想法,立刻坐到他身上,雙手緊緊地抓住小男孩的雙肩,死死地把他摁在地上。
邊上幾個男孩子出吶喊助威的聲音,不知道是幫誰,也許只是好玩。
「哥哥!」
小女孩一聲驚呼,扔掉手裡的泥團奔跑過去,兩隻髒兮兮的小手從身後用力地揪住大男孩的兩隻耳朵,試圖把大男孩從哥哥的身上拉起來。
但是小女孩的力氣太小了,怎麼也拉不動。沒辦法,最後她只好放手了。可是那個大男孩還坐在哥哥的身上,小女孩想了一下,撿起旁邊的一根小樹枝,用力地敲打在大男孩的身上。
大男孩可能有些痛了,回過頭去想抓住小女孩的樹枝,小男孩趁機翻身,把大男孩壓在了身下。小男孩終於是贏了,他這才爬起來,拍拍衣服上的塵土,一副勝利的樣子。
「哥哥,我們回家去,不跟他們玩。」小女孩說。
她沖大男孩撅了撅嘴。
「石姍!」大女孩叫了小女孩一聲,可是小女孩頭也不回地跟著哥哥走了。大女孩的眼神立刻暗淡了下去。
大女孩叫青青,在她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也改嫁了,家裡只有哥哥和弟弟。她沒有上學,很孤僻,很邋遢,像一隻骯髒的流浪貓。但是,即使如此也掩蓋不住她的天生麗質。她長的很漂亮,精緻的臉上鑲嵌著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遺憾的是,她的眼睛里總有那麼一些飢餓、、凄涼、哀怨的眼神。任何人,只要一接觸她的眼睛,一看到她那楚楚可憐的樣子,就都會不由自主地心酸,油然生起一股強烈的保護欲。
「哥哥,我肚子餓了。」石姍跟在哥哥後面,邊走邊說。
「我也有一點餓了,我們回去吃東西吧。」哥哥說。
「好啊!」石姍高興地說。
家,就在老厝里,離柚子樹只有十幾步路。
裡面住了十幾戶人家,世代耕農,安貧樂道。
石姍和哥哥來到了廚房,媽媽不在,廚櫃里沒有東西吃,連剩飯剩菜都沒有。他們正在嘆息,突然,哥哥嗅了嗅鼻子,說:「什麼東西?好香!」
香氣正從鍋裡面傳出來。
哥哥掀開鍋,裡面正躺著一隻黃澄澄、香噴噴的白斬雞。
「有雞吃。」哥哥高興地對石姍說。
「我看看。」站在旁邊的石姍踮起了腳尖,「我看不見。」
「別著急,我端出來。」哥哥把一盤雞端到了桌子上。
「好香啊!」石姍忍不住咽口水。
「吃吧!」哥哥說。
石姍不假思索地把手伸了過去,可是一剎那,她的手頓在了空中,她猶豫了,說:「這雞,不知道它是要幹什麼的,我怕媽媽罵。」
除了相逢年過節,或是有什麼重要的客人,平時媽媽很少殺雞殺鴨的,總之是一件隆重的事。
「別怕,有我呢,管他是幹什麼的,先吃了再說。」
哥哥說完就動手了。
石姍一向膽小,可是有哥哥在她就什麼都不怕了,她相信就算是天塌下來哥哥也頂的住,於是她也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了。
不一會兒,雞頭、雞脖子、雞翅膀、雞腿被他們都吃完了,只剩下一個雞身子。
「哥哥我吃飽了。」石姍擦了擦油膩膩的嘴,晃著兩隻油乎乎的手說。
「吃飽了那就去玩吧。」
「噢!」
這時一直坐在對面冷眼旁觀的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婆婆突然說:「哼!今晚你們要被人打的屁股開花了,真是膽大,不象話!」
「哥哥,嬸婆、、、、、、」石姍一聽這話立刻皺起了臉,一副要哭的害怕樣子。
「別怕!走吧。」
哥哥滿不在乎。
整個下午,石姍寸步不離地跟著哥哥,一直到天黑了,媽媽叫她的名字了,她也不敢一個人先回家。
「哥哥,我怕!我想回家。」
石姍小聲地說。
哥哥不理她,還在玩。
「石姍,快回來,我不會罵你的。石雨,快帶妹妹回來,天都黑了,再不回來我打的你屁股開花。」
媽媽一回家就現了他們兩乾的壞事,不過媽媽寵他們,從來就沒有不捨得給孩子吃的東西。
石雨終於是玩夠了,才帶著石姍回家。
爸爸媽媽都在飯桌旁等著他們回來吃飯。
石姍低著頭進門,她偷偷地看了爸爸一眼,又偷偷地看了媽媽一眼,站著不說話,等著爸爸媽媽的處罰。
石雨若無其事,一進門就大喊肚子餓,要吃飯。
爸爸媽媽都笑嘻嘻的,他們並沒有生氣。
「快去洗手,要吃飯了,晚上有雞吃,不過很奇怪,下午好好的一隻雞放在鍋裡面後來就少了半隻,不知道是不是被老鼠偷吃了。」爸爸笑著說。
石姍難為情地看了哥哥一眼,小聲地說:「是我和哥哥吃的。」
「你今天怎麼有那麼大的膽?是誰先動手的?」媽媽問。
「哥哥先動手的,我也很想吃。」
「好了,吃了就算了,本來就是給你們吃的嗎。下次不準這樣,那隻雞被你們啃的那麼難看,有沒有先洗手再吃啊?」媽媽說。
「沒有,我只擦了擦手。」
「那你吃的更多還是哥哥吃的更多啊?」
「我吃了雞頭、雞脖子、還有一個雞腿,哥哥喜歡吃翅膀。」
「吃的還不少,比哥哥還多。你沒有門牙也啃的動啊?」
「我把肉一口一口吞下去,肚子好餓。」
一家人圍著小圓桌邊吃飯邊逗小石姍。
飯後,爸爸洗碗、整理廚房,媽媽幫石姍洗澡,監督石雨洗澡,收拾完孩子們才輪到他們自己。
石雨一洗完澡又不見了,又去找別的小孩子玩去了。石姍洗完澡換上乾淨的衣服,就先進卧室,靜靜地等待夜的來臨。
等爸爸媽媽收拾好一切進房休息的時候,天已經全黑了。
石姍靜坐呆了那麼久也已經困了。
「媽媽我要睡覺了,我很困了。」
媽媽摸了摸石姍的長,說:「頭還是濕的,不敢睡,會感冒的,再等一下,時間還早著哩,才七、八點。」
「我不!」石姍眼皮已經重的都撐不開了,就躺下了。
「好吧,好吧。這樣,你橫躺著,頭靠在床沿,把頭垂在外面,媽媽給你打扇子,把頭吹乾。」
媽媽說完把石姍抱起來,換了一個方向。
石姍很快就安詳入睡了。
這是一個簡陋而又溫馨的房間,房裡有一張大床一張小床,一個衣櫥一張寫字檯,兩把椅子,房裡最值錢的是母親的結婚之物,一台蝴蝶牌縫紉機。
母親手巧,一家人的穿戴全靠這台機器。
父親是村裡的半個秀才,從部隊退伍后當過鄉鎮幹部,現調往一個國有林場。一萬多人的村子,每天都有許多事生。不管是村裡頭的大事還是各家各戶雞毛蒜皮的小事,每天都有人來找父親商討主意。
父親在村中是受尊重的,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受尊敬是因為在一群農民中他的文筆還算犀利,紅白喜事、大小官司的起訴狀答辯狀也都應付的來,因此他有一張象樣的寫字檯,每天,衣服的口袋上都插著一兩隻鋼筆。這是自豪的、驕傲的、與眾不同的!被人看不起是因為他沒有經濟頭腦,一改革開放,村裡的貧富差距就拉開了,別人家的經濟條件都上去了,石姍家不僅上不去,反而更糟糕了,父母親體力透支,身體不好,很多農村的家庭因病至貧,自己家的經濟條件一般,與人交往時還經常被別人佔便宜,很笨。但凡遇到這種事,母親總是又氣又無奈,只好不停地數落父親,罵他傻瓜。母親的算盤打的非常精,她不想占別人的便宜,別人也休想欺負她。母親是個不肯吃虧,不服輸的女人,個性很強。石姍從小就尊敬母親、信任母親,覺得她是個無所不能的人,這個家完全是靠母親的精打細算和勤勞吃苦才能過上好日子,而父親,除了每個月領一點死工資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管,一個家庭的經濟重擔都落在母親的身上,因此父親是應該被看不起的,《傲慢與偏見》里曾經說過一個女人如果看不起她的丈夫,她是絕對不會幸福的。石姍支持母親,雖然她還很懵懂,但是她覺得每次父母親吵架,母親都分析的更有道理,父親不能為家裡想出更好的辦法賺更多的錢,因此石姍同情母親,一個家庭如果女人比男人更厲害那是不幸的,男人覺得自己很壓抑,女人也會覺得自己很無助,石姍覺得母親是一個辛苦的女人,身體上勞累,精神上也孤獨,父親不理解母親,不管母親有什麼賺錢的點子,父親都不支持,他對生活的主張就是順其自然,悠閑地過著每一天。在母親看來,那完全是一個懶人的主張,她希望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地多勞動多創造財富,改善生活。
此時,父親坐在寫字檯前,默默地抽著煙。母親坐在床邊,給石姍打扇子。
平凡的日子不過就是如此,平靜,周而復始。
又過了一會兒,石雨回來了,他一進門就遇到了父親凌厲的目光。
「明天就上課了,你這個周末的作業做完了嗎?拿出來我檢查一遍。」父親嚴厲地說。
「噢!」
石雨最怕父親,從來不敢和父親說一句輕鬆玩笑的話,也從來不敢頂嘴,在爸爸眼裡石雨是個機靈鬼,到處惹禍,石姍倒是個膽小老實的笨小孩,不用操心。
父親經常說:「女兒是這個家的客人,長大了遲早是人家的人,好賴都是別人家的事,用不著打。」
在成長的過程中這話一遍一遍地從父母親、哥哥的嘴裡說出來,石姍聽的心理不是滋味。
父親檢查完石雨的作業,就叫他去睡覺了。
石雨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只是太貪玩,目前的成績還算不錯,總算是在班裡前幾名,他膽子特別大,獨立性強,已經和父母分房睡很久了。
偶爾,石姍也會吵嚷著要跟哥哥睡,可經常是剛睡著了,媽媽就把她抱走了。石姍愛踢被子,可石雨也是個孩子,睡的沉,沒辦法半夜裡幫妹妹蓋被子。
清晨,各家各戶的屋頂上都飄著裊裊的炊煙,鄉村的寧靜安詳已被打破,人們一大早就忙碌起來。農婦們一大清早就起來煮飯,去菜地里擇菜。男人們則開始準備今天下地上山的傢伙,查看一下他們是否有毛病,用起來是不是還順手。
吃過早飯,鄉間的小路上就熱鬧了,人們開始向地里出了,厝里又安靜了下來。大白天,房子里大多是空的,大人們幹活去了,孩子們上課去了。
石家的飯不算早,父親不必急著下地幹活,石雨和石姍又都愛睡懶覺。最糟糕的是石雨,今天又起晚了,匆忙地洗臉刷牙,可飯菜還燙著,想吃的快一點也不可能。
「媽,快幫幫我。」石雨急得飯菜都夾不起來了,他經常這樣。
媽媽只好先幫他,拿出好幾個碗,把飯菜分別夾到小碗里好讓飯菜涼的快一些,還要動作迅速地喂石雨。
石姍眯著小眼睛,懶洋洋地看著忙碌的媽媽和哥哥,她早就看慣了,並經常以此來笑哥哥。
她和哥哥不一樣,她要自己吃,一口一口慢條斯理地細嚼慢咽。石姍不喜歡媽媽喂她,媽媽喂飯的時候經常會催她快點吃,嘴巴動起來,大口大口吞下去。她不喜歡被催,她要自己慢慢吃,邊吃邊玩,邊吃邊休息,石姍把吃飯看作是一件很累的事,所以她經常是把飯含在嘴裡忘了吞下去。她吃一頓飯要個把小時,忒慢!
今天不行了,石姍剛開始吃,就有人來叫媽媽了。於是媽媽抱著石姍,帶著石姍的早飯匆忙就走了。
石姍家與別人合夥辦了一個加工廠,廠里有兩台機器,可以加工各種糧食,村裡人們起的早,這時就有一個老一姆要加工大米,因此媽媽只好先上班了。
加工廠離家有七八分鐘的路程,那是以爸爸媽媽的腳力來算的,如果是石姍,她一定要走上二十多分鐘。
此時,母親忙碌著做事情,石姍拿一把大椅子,坐在廠門口空曠的草地上。她邊吃飯邊無意識地看著路上過往的行人、附近的房子、遠處的學校、對面高大巍峨的群山。
有時候,加工廠沒有生意,石姍就趴在媽媽的膝蓋上,媽媽給她講故事,講媽媽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的故事。
媽媽以前去過很多地方,那時村裡沒有電視,沒有廣播,也沒有報紙書籍,增長知識的唯一途徑就是聽有經歷的人講她的所見所聞。可是村裡見過世面的人也不多,母親在那時候算是很有見識的。
母親沒有和父親結婚之前,經常和阿姨舅舅們一起出遠門,倒騰一點外地的新鮮貨回來賣,是最早的倒爺。嫁了父親之後,由於父親不喜歡,也就沒有再出過門了。
當然,這是媽媽的方式,爸爸雖然沒有媽媽那樣的經歷,可是他上班的地方有報紙,有支部生活等少量的幾份刊物,他經常帶回家來,讀給大家聽。
爸爸那最有意思的就是一部手搖電話機,石姍每次去都不免多看他幾眼。
石姍生來體弱多病、羞澀、敏感、脆弱,她從來都不懂得如何主動找別人玩,總是靜靜地呆著,孤獨地看著熱鬧的人群。她的眼中,有一種和她的年齡不相稱的孤寂和傷感,她總是那樣,不哭、不鬧、也不玩!
她最常見的表現有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對事物缺乏興趣、睡眠質量低、容易驚醒、容易生病、情緒不高、靈活性不高、幽默感很低。她常常聽見父母親評價她是笨小孩,她也習慣了自己是笨小孩。
石姍的記憶是從門前那條蜿蜒的小路開始的,依稀記得,每天早上母親背著她去工廠上班。她總是一整天,一整天吃零食或呆坐著,看著母親忙碌的身影,一直到日落西山,母親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背著石姍回家。
那個時候,加工廠的生意不錯,母親很忙,她只能是買一大堆的零食打石姍。石姍除了呆就是吃零食,直到牙齒全部蛀壞。所以,一直到石姍長大了,她還是經常吃零食,孤獨無助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暴食!
父親經常不在家,他上班的時候要駐工區。他只有在母親忙不過來的時候才會帶石姍到工區住幾天。石姍記得,父親曾經帶著她一起去開會,吃工作餐,那裡的阿姨和叔叔伯伯都很喜歡她,對她露出親切和藹的笑容,誇她長的漂亮,衣服穿的漂亮,辮子扎的漂亮。石姍雖然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樣與這些長輩交流,但是,她喜歡這些善良的人群!
哥哥石雨活潑好動,他每天都是吃完早飯就出去了,一直玩到天黑了才回來。他有很多朋友,他們總是有玩不完的遊戲,一刻都閑不下來。
那個時候,石姍就開始覺得有些奇怪,為什麼其他的小朋友都有很多小夥伴,他們都是一群一夥的玩,而她卻沒有,沒有人主動邀請她,她也不知道該怎樣加入那些群體。
只有鄰居家的一個小姐姐青青很喜歡石姍,經常想找石姍一起玩,可是,媽媽往往是不同意的,只有在很忙的時候才允許石姍和她在一起。
青青經常說一些石姍聽不懂的話,說著說著她就哭了,石姍迷茫地看著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有認真地聽,只有緊緊地拉著她的手,抱著她。石姍那時候就下定決心,長大后一定不讓別人欺負青青姐姐。
過完六歲生日,石姍上學了!
記得那一天,她背著書包,怯生生地跟在哥哥後面,踏上了門前那條彎彎的小路。一種對未來不能預測、沒有把握的恐慌使她的心撲通撲通地快速亂跳。石姍不知道等待她的將是什麼,於是她恐慌!不規律的心跳使她胸口悶、呼吸困難、全身乏力,連腳步都有些飄飄浮浮。
那一年,石姍的處境糟透了,她是全班年紀最小的,她怯生生地坐在第一排,費勁地趴在高大的課桌上。
上課的時候,石姍瞪大眼睛,盯著黑板,獃獃地傻坐著。她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她什麼都不明白!成績一團糟糕!
下課的時候,沒有人和她說話,也沒有人找她玩。她總是孤單地看著熱鬧的人群。
石姍不知道該怎麼加入她們的圈子!石姍受不了那種冷冷清清、孤寂的煎熬。
有一段時間,石姍很想逃避這一切,她總是找借口,拖拖拉拉不肯去上學。可是,當她又慣性地站在二樓的扶欄前,眺望遠方時,她又看見了小路,目光就再也移不開了,她彷彿聽到了小路在呼喚她、訓斥她,讓她不安,讓她羞愧,讓她不由自主地又背起了書包。
後來,爸爸媽媽和哥哥知道了石姍的情況,只要他們在家,就每天手把手地教石姍寫字、算術,耐心地輔導她,鼓勵她,讓她有面對現實生活的勇氣。
石姍飄忽的眼神,總是在遇到爸爸堅定目光的時候得到力量,內心的不安,總是在得到爸爸媽媽支持和肯定的時候變得塌實。
爸爸在石姍的心中就像一座堅不可摧的大山!
漸漸地,在家人的關心和幫助下,石姍變的開朗起來,每天屁顛屁顛地跟在哥哥後面,嘻嘻呵呵,像個假小子。
她的學習成績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總是排在年段前幾名,受到了老師、同學和長輩的好評,每一天都過的開心、幸福、滿足!
她開始變的很愛玩,喜歡熱鬧的人群,爽然、熱情,熱愛生活。
每天,她無憂無慮的,走在路上,她渴望遇見長輩,因為每一位長輩都會給她親切的笑容,並且誇她好乖,那個時候,她為自己的聰明伶俐而自豪,為自己有那樣優秀的爸爸媽媽而驕傲!
一天,爸爸去省城了,是媽媽要他去的,聽說去找在省里當大官的伯父和叔叔。
夜裡,石姍在睡夢中醒來聽到了爸爸和媽媽的談話。
「怎麼樣,他們怎麼說?肯幫忙嗎?」媽媽問。
「他們勸我們不要出去,農民在農村也能勤勞至富。再說了,父母親老了,他們都在外面,如果我們也出去了,兩個老的怎麼辦?」爸爸說。
「他們自私,只有面對兩個老頭子的時候才想起我們是兄弟了?兄弟就是用來替他們解決後顧之憂的?就你這身子怎麼勤勞至富?再說了,你上的那個班,一個月也沒在家幾天,能幹什麼活,所有的農活都落在我一個人身上,再說了我現在這個身體也做不了什麼,你的工資勉強能維持生活,可是孩子們要讀書的,這讀書的錢往哪出?向他們借,不但不肯,還要數落教訓一番『別人都養的起孩子你們為什麼不行?才多大點孩子,就開始借學費,往後呢?再說了,你們打算怎麼還啊?想借幾次啊?還的起嗎?這不是辦法,得自己會賺錢,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我羞愧的呦,恨不得找個洞鑽進去。」媽媽說。
「你以為我不難受呢?這人也真他媽奇怪,就說小弟吧,以前我養他,供他讀書的時候他可怕我了,現在怎麼就敢教訓我,而我自己,現在也覺得在他們兩面前矮了一截,感覺他們才是兄弟,我不是,我不配。」爸爸嘆了口氣說。
「咳!人會變的,現在他們是官,我們是農民,講出去不光彩,所以不肯讓我們進城,也不給介紹工作,怕我們拖累他們。」媽媽說。
「哼!我再也不求他們了,就當沒有這樣當官的兄弟。我們靠自己。」爸爸說。
「體會到了卑賤的恥辱和窮困的悲哀了吧?他們看不起我們,不幫我們,我們就一定要爭氣。都怪你沒有本事,你沒有好的辦法還不聽我的,現在政策好了,我們要稱著年輕出去闖一闖,要不找我弟弟吧,我們是一定要出去的,在家沒有活路。」媽媽說。
爸爸終於是辭職了,他對石姍說要和媽媽一起到都市闖一闖,為了生活!
隨著改革開放浪潮的掀起,媽媽身上「不安分」的細胞又活躍起來了,她勸說爸爸辭職,放棄「鐵飯碗」。
起初爸爸是不同意的,他不是捨不得鐵飯碗,而是對於出去「拼搏」根本就一無所知,不感興趣。
爸爸身上有文人的頹廢、清高,對生活充滿幻想,卻缺乏動手能力,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經常無能為力。更重要的是他安於物質生活的貧困和平凡。但是,他最終拗不過媽媽,終於辭職了。
媽媽是一個全身都充滿熱情,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女人。無論經歷多少磨難,她的生命都充滿韌性。
石姍的外公曾經是公安局局長,在石姍的母親7歲的時候,他就去世了,外婆改嫁了,母親到了鄉下,在一個有著八、九個小孩的綜合家庭中被人遺忘、無人疼愛、莫名其妙、孤獨地長大。從小,她就渴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家裡有愛她的和她愛的人,為了這個信念,她一直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創造幸福,她一直很堅強。
那時,哥哥已經上了高中,寄宿在校,只有石姍,留守在家。
那一天,石姍微笑著送走爸爸媽媽,她不怪爸爸媽媽,她已經懂事了,她知道父母親也是逼不得已的,她知道父母親是多麼的愛她,對她放心不下,所以她更要懂事一些,堅強一些。幼小的石姍已經知道了許多事,那些事已經在她心中根深蒂固。
事情要從石姍的爺爺說起,石姍的爺爺從小就是個孤兒,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後來紅軍經過他的村子,他參加了解放戰爭,再後來,他在戰場上受傷了,殘了,就又回到了老家。組織上照顧他,安排他取了妻子,生了5個子女。石姍的父親是長子,石姍父親出生的時候,石姍的爺爺已經35歲了。石姍的奶奶是個二婚,她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悍婦,不過長得倒是相當的不錯,在那個年代里,她嫁給爺爺那是最好的,也是逼不得已的選擇。爺爺從戰場上退回來雖然殘了,但是他有生活保障金,聽爺爺說那個年代大家都在生產隊里幹活,以記工分的方式來領取糧食,許多人家勞動力不夠,領不到糧食,一年到頭吃不飽,更難得吃一頓白米飯,那時稻穀一擔5塊錢,但是還有很多人家買不起,可是爺爺一年有一佰多塊錢的工資,也就是說爺爺一年有二十多擔的糧食,而且偶爾還可以領到一些政府的帶魚、肉。那時候吃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奶奶就嫁給了爺爺。頭幾年,他們過的還算不錯,可是,隨著5個孩子的相繼出生,生活就日見困難,隨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飯量也一天天增大,而物價又一天天提高,那糧食就明顯地短缺,所以,作為長子的父親,十二歲就輟學到生產隊勞動,掙工分。那時奶奶在家帶孩子走不開,爺爺身體不行了,父親成了家裡唯一的勞動力,成了這個家的頂樑柱。石家的孩子們都很聰明,都很想讀書,石姍有三個姑姑和一個叔叔,因為重男輕女,當時石姍的父親以一家之主的身份要求妹妹們幫助家裡幹活,全力供弟弟上學。之到19歲的大妹出嫁,17歲的弟弟成了村裡第一個大學生,石姍的父親才鬆了一口氣,終於敢正視自己的存在,正視自己的夢想。他不顧全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去參軍,穿上了他夢寐以求的軍裝。幾年之後石姍的父親退伍回來,結了婚,在石姍的母親懷著石雨挺著大肚子的時候他們被趕出了那個家,石姍的爺爺奶奶要和石姍的父母脫離關係。原因是奶奶認為媽媽藏有私房錢沒有交出來,在媽媽沒有嫁到石家的時候奶奶就跟媽媽買過東西,認識媽媽,所以媽媽剛剛結婚奶奶就逼媽媽把私房錢交出來,奶奶說你嫁過來人是石家的人,錢也是石家的錢,媽媽不肯,她說自己沒有什麼錢,年輕人都用於打扮和吃喝玩樂上了,於是媽媽成了大家庭的公敵。媽媽懷孕后,一直受到***詛咒,奶奶罵媽媽胎死腹中,在媽媽順利地十月懷胎生產的時刻,奶奶點著香燭跪拜天地鬼神希望他們保佑媽媽難產而死,一屍兩命。媽媽懷上石姍時奶奶也還是這樣詛咒媽媽和石姍。石姍知道后很受打擊。她經常自我解嘲地說:「老子在娘胎里就不受別人歡迎,就被別人詛咒,但是我到現在還活的好好的,我怕誰?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說明我將來要成大器,所以歷經磨難,我不怕!而且奶奶和爺爺不想幫他們帶石雨,更不想幫石姍的父親還因為結婚欠下的一千多元的外債。那時候爺爺奶奶決定要把石姍的父母趕出來,為了劃清界限,永無瓜葛,還叫了族裡的長輩寫了嗣書,把爸爸過繼給已去世的一個堂伯做兒子,叔叔也簽了字,表示同意把爸爸過繼出去,爺爺奶奶由他全權負責。父母親就拿著自己換洗的衣服出來,沒有分到糧食,也沒有分到房子,借宿在別人家,還欠一屁股債,而且奶奶見誰幫助母親,她就在誰的家門口耍潑開罵,所以誰也不敢幫母親。那時石姍父親一個月的工資只有二十多元,卻要還那麼多的外債,就算夫妻兩不吃不喝也要還上好幾年。那時他們是那麼孤獨無助,那麼的凄涼絕望,那麼的無辜和莫名其妙。那時石姍還沒有出生,他們的日子非常的苦,經常斷糧,媽媽挺著大肚子跟在生產隊的後面,在他們收割過的稻田裡撿拾稻粒。大家同情母親,故意散落一些在地上,母親撿的滿心歡喜,充滿感激。那時石姍的姑姑們都已經出嫁了,日子過的都還不錯,因為恨當年石姍的父親不讓她們讀書,恨媽媽不拿私房錢出來幫大家改善生活,或許骨子裡也遺傳了一些父輩的冷血,她們對石姍的父親一直冷眼旁觀。從石姍懂事起,她就沒有得到過爺爺奶奶姑姑叔叔們的關心和親情。石姍從小就是在加工廠高分貝的噪音中長大。小時候,石姍一直不解地問爸爸媽媽,為什麼爺爺奶奶不理我,難道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姑姑叔叔不喜歡我,難道我不可愛?媽媽無法解釋,說不清楚,只是說,石姍乖,有爸爸媽媽疼你就夠了,別人不疼你,媽媽自己疼你。問得多了,石姍也就不問了,朦朦朧朧地明白了一些,什麼玩意兒,兄弟姐妹也不過如此,爸爸當年養了一群人,還不如養狗,狗還會對你搖尾巴。她也開始對周圍人冷漠。經過自己的努力勞動石姍的父母幾年間就把債務還清,當好日子要開始的時候,石姍的爸爸媽媽都生病了。爸爸因為小時候營養不良,體力透支,就成了藥罐子,每天不是這痛就是那痛,全身無力,什麼事也幹不了,還花了不少錢。媽媽因為長期在高分貝的環境中作業,嚴重的心悸、心慌、食欲不振,煩躁,人瘦的只剩下皮包骨頭。而且,孩子漸漸長大,讀書要花很多錢,出於經濟和健康狀況著想,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謀生。耳染目濡,石姍從小就對錢很敏感,她從小就知道,錢是行動的勇氣,錢是表情達意的好東西,爸爸媽媽每天辛苦的工作都是為了錢,錢可以買很多東西,人活著不能沒有錢。石姍的爸爸媽媽是為生活所迫,他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石姍,她還小,生活還不能自理,他們希望爺爺奶奶姑姑們能幫忙,能收留石姍,可是他們都拒絕了。石姍知道爸爸媽媽的難處,拍著胸脯保證會把自己照顧的很好,她一直想為這個家做點什麼,可是什麼也做不了,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家人操心,她相信自己。
李然找到石姍的時候,她已經不認識李然了。
石姍蹲在牆根,披散著長,衣服骯髒,還刮破了好幾處,腳上就剩一隻鞋子。李然撩開她的頭,臉上都是泥巴,石姍兩眼無神,她對李然的出現視若無睹。
「寶貝。」李然把石姍緊緊地抱在懷裡。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李然無法控制自己錐心的痛,淚水無聲地落下。
「寶貝,我帶你回家。」李然扶起石姍上了車。
「站住。」就在這時後來出現兩個彪型大漢。
「站住。」那兩個人開槍了。
李然知道他們一定是沖著石姍來的,加緊油門,衝出城外。
「院長,開門。」李然帶著石姍來到了福利院。
「李然,找到石姍了,快進來。」一個年過半百的慈祥老人出現了。
「有人在追殺我們。」李然著急地說。
「快跟我來吧,孩子。」院長帶著李然進去了。
「你先帶著石姍躲在密室,我去外面看著。」院長說。
「謝謝你院長,我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你一定幫我把住門,千萬不能讓別人闖進來。好嗎?」李然央求院長。
「放心吧,仁慈的孩子,上天會保佑好人的,我可憐的石姍她一定會沒事的。」院長說。
李然打了一盆水,幫石姍洗臉,擦手,洗腳。石姍細嫩的腳因為沒有穿鞋子,布滿了血道道。
「寶貝,那天到底是誰劫走了你?對你做了些什麼?你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李然心疼地說。
「為什麼?我們連普通人的幸福都得不到?一出生就註定了承受挫折和打擊?寶貝,我要你健康快樂地活著,我要你快樂。」李然像一個無助的孩子,傷心地哭起來。
「為什麼?為什麼命運這樣對我?連自己所愛的人都救不了,還當什麼專家。石姍,寶貝,無論你愛誰,無論你跟誰在一起,只要你快樂,我就放心了,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寶貝,我一定給你報仇。我一定幫你找回自己。寶貝,30年了,是你的出現才讓我體會到什麼是愛,我恨了30年,好累,從今往後我只想好好的愛你。」
李然在用他的愛,喚起石姍心中的樂觀積極情緒,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揮機體的代償能力,使喪失的功能獲得恢復或改善、心理創傷獲得癒合、社會再適應獲得恢復,且能享受人應該享受的權利。
石姍還是沒有任何的反應。
李然知道,石姍是典型的習得性無助,因一系列失敗經驗而造成的無能為力的絕望心境。如果個體覺無論他如何努力、無論他幹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那麼他的精神支柱就會解體,從而喪失求生鬥志,放棄一切追求,陷入絕望的心境之中。
童年時一個人在鄉下孤苦無依的生活在她心中留下陰影,幽靈在石姍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一顆不信任的種子,此後她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友善,但是,她的內心還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寶寶,她渴望與人交往,與人為善,她相信世上有真善美,因此年幼的石姍第一次出現了心理紊亂,她既渴望與人交往,卻又對別人萬分的警惕、戒備,她既追求美好的真情,卻又不相信真情。她的心理產生了恐懼,求生的本能使她對抗這些恐懼,為了緩和內心的衝突她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她的認知陷入了困境。
長期生活在矛盾之中會使主格與各個子人格之間的矛盾激化展,從而使所有人格毀滅,也就是死亡或是紊亂。
環境對兒童的誘導極其重要。
其實這些都是由於人際關係的障礙引起的。
她需要友愛與讚許;她需要生活伴侶;她需要社會認可;社會接納;她需要自我認可,自我接納;她需要成就。但是她什麼都沒有得到,她沒有朋友,一個人孤獨地在鄉下生活,得不到周圍人的關愛、讚許、認可和接納,被大家排除在外,大家都不喜歡她,說她不乖,她很鬱悶,很強的挫敗感,年幼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客觀的自我評價,她的認知還處於場依存狀態,她的思維和行動主要以外界為參照,容易受外部事物和其他人的影響。糟糕的處境使她自責、恐懼、痛苦,她無法原諒自己,不接納自己,她很容易就把別人對她的評價內化成了她的自我評價。
小小年紀的石姍,因無力應對外界壓力而產生了消極情緒----抑鬱。她產生了社交焦慮,其實社交焦慮背後真正的原因是評價恐懼。石姍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尤其害怕別人對自己的消極評價。
一個人的行為和行為模式,心理學家華生認為,除了如達爾文所指出的某些基本情緒是通過遺傳得來之外,其他的各種行為模式都要從與環境相適應的經驗中經由學習而獲得。華生是一個極端的環境決定論。在他看來,只要能控制個體的經驗,就能隨心所欲地塑造出任何一種人來。下面這段話可算是華生的經典之談:「給我一打健康和天資完善的嬰兒,並在我自己設置的特定環境中教育他們,那我可以保證:任意挑選一個嬰兒,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趨向、能力、天資和他們祖先的種族如何,都可以把他訓練成我所選定的任何一種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商界領乃至乞丐和盜賊。」
石姍的人格就是由當時的環境和童年的生活經驗所決定的。
按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來說,石姍的人格不過是她的習慣系統而已。
以斯金納的理論分析,石姍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不信任他人,對他人充滿警惕,造成人際交往障礙。從而產生孤獨感和寂寞感,沒有歸屬感,沒有根,體驗不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人生下來的時候,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是他所處的環境影響的結果。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童年影響論。但是也不是不能改變,榮格認為,人格在後半身能由未來的希望引導而塑造和改變。只是這個改變的過程相當的漫長並且艱辛。
那麼,到底過去是什麼問題讓石姍難以面對,使她寧可迴避,乃至遺忘,也不願意麵對呢?沒錯,是感情,是女人豐富的感情!
無論外表上是溫柔還是冷艷,是依賴還是剛強,是衝動還是理智,是端莊還是熱情,在每個女人內心裡,無一例外地隱藏著一座感情的火山。女人,總是擁有豐富的感情,但是,她們的感情卻又常常得不到傾聽、共鳴,甚至還會受到挫折、傷害。這樣,為了保護,許多女人就會努力把自己那些豐富的情感隱藏起來,壓抑在內心深處,久而久之,不僅在外人看來很難了解她們,即使是她們自己,也不了解自己。但是,那沒有得到足夠尊重與理解的感情,面對這種不公正的對待,會感到憤憤不平,於是就悄悄地在暗地裡揮作用,讓女人變得不可理喻,失去常理。
「寶貝,看這我的眼睛。」李然捧起石姍的臉。
「寶貝,從現在開始,我數10、9、8、7、6、5、4、3、2、1、你就開始回到過去、、、、、、」李然在喚醒石姍的記憶,喚起她的生存意志。
寧靜的鄉村,一座百年老厝旁,一棵高大茂盛的柚子樹下,一群小孩子在嬉戲。
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扎著兩個辮子,小鼻子,小眼睛,小嘴巴,圓圓的小臉蛋,穿著花裙子,粉紅色的涼鞋。
她的手裡捏著一團黃泥巴,邊上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她的手裡也捏著一團黃泥巴,但已經略顯形狀,她正在教小女孩。小女孩邊捏邊問,看看自己手上的泥人看看姐姐手上的泥人,忍不住笑了,露出了少了兩顆門牙的一排牙齒。
這時,旁邊幾個小男孩忽然大聲吆喝起來
「打,打、、、、、、」
小女孩和姐姐同時扭過頭去看。
一個歲的小男孩和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子不知什麼原因打了起來。
那個小一點的男孩顯然不是另一個男孩子的對手,不一會兒他就被那個大一些的男孩摁到了地上。那個小男孩似乎不服氣,眼裡是倔強和好鬥的眼神。他試圖爬起來,但是另一個男孩子意識到了他的想法,立刻坐到他身上,雙手緊緊地抓住小男孩的雙肩,死死地把他摁在地上。
邊上幾個男孩子出吶喊助威的聲音,不知道是幫誰,也許只是好玩。
「哥哥!」
小女孩一聲驚呼,扔掉手裡的泥團奔跑過去,兩隻髒兮兮的小手從身後用力地揪住大男孩的兩隻耳朵,試圖把大男孩從哥哥的身上拉起來。
但是小女孩的力氣太小了,怎麼也拉不動。沒辦法,最後她只好放手了。可是那個大男孩還坐在哥哥的身上,小女孩想了一下,撿起旁邊的一根小樹枝,用力地敲打在大男孩的身上。
大男孩可能有些痛了,回過頭去想抓住小女孩的樹枝,小男孩趁機翻身,把大男孩壓在了身下。小男孩終於是贏了,他這才爬起來,拍拍衣服上的塵土,一副勝利的樣子。
「哥哥,我們回家去,不跟他們玩。」小女孩說。
她沖大男孩撅了撅嘴。
「石姍!」大女孩叫了小女孩一聲,可是小女孩頭也不回地跟著哥哥走了。大女孩的眼神立刻暗淡了下去。
大女孩叫青青,在她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也改嫁了,家裡只有哥哥和弟弟。她沒有上學,很孤僻,很邋遢,像一隻骯髒的流浪貓。但是,即使如此也掩蓋不住她的天生麗質。她長的很漂亮,精緻的臉上鑲嵌著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遺憾的是,她的眼睛里總有那麼一些飢餓、、凄涼、哀怨的眼神。任何人,只要一接觸她的眼睛,一看到她那楚楚可憐的樣子,就都會不由自主地心酸,油然生起一股強烈的保護欲。
「哥哥,我肚子餓了。」石姍跟在哥哥後面,邊走邊說。
「我也有一點餓了,我們回去吃東西吧。」哥哥說。
「好啊!」石姍高興地說。
家,就在老厝里,離柚子樹只有十幾步路。
裡面住了十幾戶人家,世代耕農,安貧樂道。
石姍和哥哥來到了廚房,媽媽不在,廚櫃里沒有東西吃,連剩飯剩菜都沒有。他們正在嘆息,突然,哥哥嗅了嗅鼻子,說:「什麼東西?好香!」
香氣正從鍋裡面傳出來。
哥哥掀開鍋,裡面正躺著一隻黃澄澄、香噴噴的白斬雞。
「有雞吃。」哥哥高興地對石姍說。
「我看看。」站在旁邊的石姍踮起了腳尖,「我看不見。」
「別著急,我端出來。」哥哥把一盤雞端到了桌子上。
「好香啊!」石姍忍不住咽口水。
「吃吧!」哥哥說。
石姍不假思索地把手伸了過去,可是一剎那,她的手頓在了空中,她猶豫了,說:「這雞,不知道它是要幹什麼的,我怕媽媽罵。」
除了相逢年過節,或是有什麼重要的客人,平時媽媽很少殺雞殺鴨的,總之是一件隆重的事。
「別怕,有我呢,管他是幹什麼的,先吃了再說。」
哥哥說完就動手了。
石姍一向膽小,可是有哥哥在她就什麼都不怕了,她相信就算是天塌下來哥哥也頂的住,於是她也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了。
不一會兒,雞頭、雞脖子、雞翅膀、雞腿被他們都吃完了,只剩下一個雞身子。
「哥哥我吃飽了。」石姍擦了擦油膩膩的嘴,晃著兩隻油乎乎的手說。
「吃飽了那就去玩吧。」
「噢!」
這時一直坐在對面冷眼旁觀的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婆婆突然說:「哼!今晚你們要被人打的屁股開花了,真是膽大,不象話!」
「哥哥,嬸婆、、、、、、」石姍一聽這話立刻皺起了臉,一副要哭的害怕樣子。
「別怕!走吧。」
哥哥滿不在乎。
整個下午,石姍寸步不離地跟著哥哥,一直到天黑了,媽媽叫她的名字了,她也不敢一個人先回家。
「哥哥,我怕!我想回家。」
石姍小聲地說。
哥哥不理她,還在玩。
「石姍,快回來,我不會罵你的。石雨,快帶妹妹回來,天都黑了,再不回來我打的你屁股開花。」
媽媽一回家就現了他們兩乾的壞事,不過媽媽寵他們,從來就沒有不捨得給孩子吃的東西。
石雨終於是玩夠了,才帶著石姍回家。
爸爸媽媽都在飯桌旁等著他們回來吃飯。
石姍低著頭進門,她偷偷地看了爸爸一眼,又偷偷地看了媽媽一眼,站著不說話,等著爸爸媽媽的處罰。
石雨若無其事,一進門就大喊肚子餓,要吃飯。
爸爸媽媽都笑嘻嘻的,他們並沒有生氣。
「快去洗手,要吃飯了,晚上有雞吃,不過很奇怪,下午好好的一隻雞放在鍋裡面後來就少了半隻,不知道是不是被老鼠偷吃了。」爸爸笑著說。
石姍難為情地看了哥哥一眼,小聲地說:「是我和哥哥吃的。」
「你今天怎麼有那麼大的膽?是誰先動手的?」媽媽問。
「哥哥先動手的,我也很想吃。」
「好了,吃了就算了,本來就是給你們吃的嗎。下次不準這樣,那隻雞被你們啃的那麼難看,有沒有先洗手再吃啊?」媽媽說。
「沒有,我只擦了擦手。」
「那你吃的更多還是哥哥吃的更多啊?」
「我吃了雞頭、雞脖子、還有一個雞腿,哥哥喜歡吃翅膀。」
「吃的還不少,比哥哥還多。你沒有門牙也啃的動啊?」
「我把肉一口一口吞下去,肚子好餓。」
一家人圍著小圓桌邊吃飯邊逗小石姍。
飯後,爸爸洗碗、整理廚房,媽媽幫石姍洗澡,監督石雨洗澡,收拾完孩子們才輪到他們自己。
石雨一洗完澡又不見了,又去找別的小孩子玩去了。石姍洗完澡換上乾淨的衣服,就先進卧室,靜靜地等待夜的來臨。
等爸爸媽媽收拾好一切進房休息的時候,天已經全黑了。
石姍靜坐呆了那麼久也已經困了。
「媽媽我要睡覺了,我很困了。」
媽媽摸了摸石姍的長,說:「頭還是濕的,不敢睡,會感冒的,再等一下,時間還早著哩,才七、八點。」
「我不!」石姍眼皮已經重的都撐不開了,就躺下了。
「好吧,好吧。這樣,你橫躺著,頭靠在床沿,把頭垂在外面,媽媽給你打扇子,把頭吹乾。」
媽媽說完把石姍抱起來,換了一個方向。
石姍很快就安詳入睡了。
這是一個簡陋而又溫馨的房間,房裡有一張大床一張小床,一個衣櫥一張寫字檯,兩把椅子,房裡最值錢的是母親的結婚之物,一台蝴蝶牌縫紉機。
母親手巧,一家人的穿戴全靠這台機器。
父親是村裡的半個秀才,從部隊退伍后當過鄉鎮幹部,現調往一個國有林場。一萬多人的村子,每天都有許多事生。不管是村裡頭的大事還是各家各戶雞毛蒜皮的小事,每天都有人來找父親商討主意。
父親在村中是受尊重的,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受尊敬是因為在一群農民中他的文筆還算犀利,紅白喜事、大小官司的起訴狀答辯狀也都應付的來,因此他有一張象樣的寫字檯,每天,衣服的口袋上都插著一兩隻鋼筆。這是自豪的、驕傲的、與眾不同的!被人看不起是因為他沒有經濟頭腦,一改革開放,村裡的貧富差距就拉開了,別人家的經濟條件都上去了,石姍家不僅上不去,反而更糟糕了,父母親體力透支,身體不好,很多農村的家庭因病至貧,自己家的經濟條件一般,與人交往時還經常被別人佔便宜,很笨。但凡遇到這種事,母親總是又氣又無奈,只好不停地數落父親,罵他傻瓜。母親的算盤打的非常精,她不想占別人的便宜,別人也休想欺負她。母親是個不肯吃虧,不服輸的女人,個性很強。石姍從小就尊敬母親、信任母親,覺得她是個無所不能的人,這個家完全是靠母親的精打細算和勤勞吃苦才能過上好日子,而父親,除了每個月領一點死工資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管,一個家庭的經濟重擔都落在母親的身上,因此父親是應該被看不起的,《傲慢與偏見》里曾經說過一個女人如果看不起她的丈夫,她是絕對不會幸福的。石姍支持母親,雖然她還很懵懂,但是她覺得每次父母親吵架,母親都分析的更有道理,父親不能為家裡想出更好的辦法賺更多的錢,因此石姍同情母親,一個家庭如果女人比男人更厲害那是不幸的,男人覺得自己很壓抑,女人也會覺得自己很無助,石姍覺得母親是一個辛苦的女人,身體上勞累,精神上也孤獨,父親不理解母親,不管母親有什麼賺錢的點子,父親都不支持,他對生活的主張就是順其自然,悠閑地過著每一天。在母親看來,那完全是一個懶人的主張,她希望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地多勞動多創造財富,改善生活。
此時,父親坐在寫字檯前,默默地抽著煙。母親坐在床邊,給石姍打扇子。
平凡的日子不過就是如此,平靜,周而復始。
又過了一會兒,石雨回來了,他一進門就遇到了父親凌厲的目光。
「明天就上課了,你這個周末的作業做完了嗎?拿出來我檢查一遍。」父親嚴厲地說。
「噢!」
石雨最怕父親,從來不敢和父親說一句輕鬆玩笑的話,也從來不敢頂嘴,在爸爸眼裡石雨是個機靈鬼,到處惹禍,石姍倒是個膽小老實的笨小孩,不用操心。
父親經常說:「女兒是這個家的客人,長大了遲早是人家的人,好賴都是別人家的事,用不著打。」
在成長的過程中這話一遍一遍地從父母親、哥哥的嘴裡說出來,石姍聽的心理不是滋味。
父親檢查完石雨的作業,就叫他去睡覺了。
石雨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只是太貪玩,目前的成績還算不錯,總算是在班裡前幾名,他膽子特別大,獨立性強,已經和父母分房睡很久了。
偶爾,石姍也會吵嚷著要跟哥哥睡,可經常是剛睡著了,媽媽就把她抱走了。石姍愛踢被子,可石雨也是個孩子,睡的沉,沒辦法半夜裡幫妹妹蓋被子。
清晨,各家各戶的屋頂上都飄著裊裊的炊煙,鄉村的寧靜安詳已被打破,人們一大早就忙碌起來。農婦們一大清早就起來煮飯,去菜地里擇菜。男人們則開始準備今天下地上山的傢伙,查看一下他們是否有毛病,用起來是不是還順手。
吃過早飯,鄉間的小路上就熱鬧了,人們開始向地里出了,厝里又安靜了下來。大白天,房子里大多是空的,大人們幹活去了,孩子們上課去了。
石家的飯不算早,父親不必急著下地幹活,石雨和石姍又都愛睡懶覺。最糟糕的是石雨,今天又起晚了,匆忙地洗臉刷牙,可飯菜還燙著,想吃的快一點也不可能。
「媽,快幫幫我。」石雨急得飯菜都夾不起來了,他經常這樣。
媽媽只好先幫他,拿出好幾個碗,把飯菜分別夾到小碗里好讓飯菜涼的快一些,還要動作迅速地喂石雨。
石姍眯著小眼睛,懶洋洋地看著忙碌的媽媽和哥哥,她早就看慣了,並經常以此來笑哥哥。
她和哥哥不一樣,她要自己吃,一口一口慢條斯理地細嚼慢咽。石姍不喜歡媽媽喂她,媽媽喂飯的時候經常會催她快點吃,嘴巴動起來,大口大口吞下去。她不喜歡被催,她要自己慢慢吃,邊吃邊玩,邊吃邊休息,石姍把吃飯看作是一件很累的事,所以她經常是把飯含在嘴裡忘了吞下去。她吃一頓飯要個把小時,忒慢!
今天不行了,石姍剛開始吃,就有人來叫媽媽了。於是媽媽抱著石姍,帶著石姍的早飯匆忙就走了。
石姍家與別人合夥辦了一個加工廠,廠里有兩台機器,可以加工各種糧食,村裡人們起的早,這時就有一個老一姆要加工大米,因此媽媽只好先上班了。
加工廠離家有七八分鐘的路程,那是以爸爸媽媽的腳力來算的,如果是石姍,她一定要走上二十多分鐘。
此時,母親忙碌著做事情,石姍拿一把大椅子,坐在廠門口空曠的草地上。她邊吃飯邊無意識地看著路上過往的行人、附近的房子、遠處的學校、對面高大巍峨的群山。
有時候,加工廠沒有生意,石姍就趴在媽媽的膝蓋上,媽媽給她講故事,講媽媽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的故事。
媽媽以前去過很多地方,那時村裡沒有電視,沒有廣播,也沒有報紙書籍,增長知識的唯一途徑就是聽有經歷的人講她的所見所聞。可是村裡見過世面的人也不多,母親在那時候算是很有見識的。
母親沒有和父親結婚之前,經常和阿姨舅舅們一起出遠門,倒騰一點外地的新鮮貨回來賣,是最早的倒爺。嫁了父親之後,由於父親不喜歡,也就沒有再出過門了。
當然,這是媽媽的方式,爸爸雖然沒有媽媽那樣的經歷,可是他上班的地方有報紙,有支部生活等少量的幾份刊物,他經常帶回家來,讀給大家聽。
爸爸那最有意思的就是一部手搖電話機,石姍每次去都不免多看他幾眼。
石姍生來體弱多病、羞澀、敏感、脆弱,她從來都不懂得如何主動找別人玩,總是靜靜地呆著,孤獨地看著熱鬧的人群。她的眼中,有一種和她的年齡不相稱的孤寂和傷感,她總是那樣,不哭、不鬧、也不玩!
她最常見的表現有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對事物缺乏興趣、睡眠質量低、容易驚醒、容易生病、情緒不高、靈活性不高、幽默感很低。她常常聽見父母親評價她是笨小孩,她也習慣了自己是笨小孩。
石姍的記憶是從門前那條蜿蜒的小路開始的,依稀記得,每天早上母親背著她去工廠上班。她總是一整天,一整天吃零食或呆坐著,看著母親忙碌的身影,一直到日落西山,母親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背著石姍回家。
那個時候,加工廠的生意不錯,母親很忙,她只能是買一大堆的零食打石姍。石姍除了呆就是吃零食,直到牙齒全部蛀壞。所以,一直到石姍長大了,她還是經常吃零食,孤獨無助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暴食!
父親經常不在家,他上班的時候要駐工區。他只有在母親忙不過來的時候才會帶石姍到工區住幾天。石姍記得,父親曾經帶著她一起去開會,吃工作餐,那裡的阿姨和叔叔伯伯都很喜歡她,對她露出親切和藹的笑容,誇她長的漂亮,衣服穿的漂亮,辮子扎的漂亮。石姍雖然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樣與這些長輩交流,但是,她喜歡這些善良的人群!
哥哥石雨活潑好動,他每天都是吃完早飯就出去了,一直玩到天黑了才回來。他有很多朋友,他們總是有玩不完的遊戲,一刻都閑不下來。
那個時候,石姍就開始覺得有些奇怪,為什麼其他的小朋友都有很多小夥伴,他們都是一群一夥的玩,而她卻沒有,沒有人主動邀請她,她也不知道該怎樣加入那些群體。
只有鄰居家的一個小姐姐青青很喜歡石姍,經常想找石姍一起玩,可是,媽媽往往是不同意的,只有在很忙的時候才允許石姍和她在一起。
青青經常說一些石姍聽不懂的話,說著說著她就哭了,石姍迷茫地看著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有認真地聽,只有緊緊地拉著她的手,抱著她。石姍那時候就下定決心,長大后一定不讓別人欺負青青姐姐。
過完六歲生日,石姍上學了!
記得那一天,她背著書包,怯生生地跟在哥哥後面,踏上了門前那條彎彎的小路。一種對未來不能預測、沒有把握的恐慌使她的心撲通撲通地快速亂跳。石姍不知道等待她的將是什麼,於是她恐慌!不規律的心跳使她胸口悶、呼吸困難、全身乏力,連腳步都有些飄飄浮浮。
那一年,石姍的處境糟透了,她是全班年紀最小的,她怯生生地坐在第一排,費勁地趴在高大的課桌上。
上課的時候,石姍瞪大眼睛,盯著黑板,獃獃地傻坐著。她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她什麼都不明白!成績一團糟糕!
下課的時候,沒有人和她說話,也沒有人找她玩。她總是孤單地看著熱鬧的人群。
石姍不知道該怎麼加入她們的圈子!石姍受不了那種冷冷清清、孤寂的煎熬。
有一段時間,石姍很想逃避這一切,她總是找借口,拖拖拉拉不肯去上學。可是,當她又慣性地站在二樓的扶欄前,眺望遠方時,她又看見了小路,目光就再也移不開了,她彷彿聽到了小路在呼喚她、訓斥她,讓她不安,讓她羞愧,讓她不由自主地又背起了書包。
後來,爸爸媽媽和哥哥知道了石姍的情況,只要他們在家,就每天手把手地教石姍寫字、算術,耐心地輔導她,鼓勵她,讓她有面對現實生活的勇氣。
石姍飄忽的眼神,總是在遇到爸爸堅定目光的時候得到力量,內心的不安,總是在得到爸爸媽媽支持和肯定的時候變得塌實。
爸爸在石姍的心中就像一座堅不可摧的大山!
漸漸地,在家人的關心和幫助下,石姍變的開朗起來,每天屁顛屁顛地跟在哥哥後面,嘻嘻呵呵,像個假小子。
她的學習成績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總是排在年段前幾名,受到了老師、同學和長輩的好評,每一天都過的開心、幸福、滿足!
她開始變的很愛玩,喜歡熱鬧的人群,爽然、熱情,熱愛生活。
每天,她無憂無慮的,走在路上,她渴望遇見長輩,因為每一位長輩都會給她親切的笑容,並且誇她好乖,那個時候,她為自己的聰明伶俐而自豪,為自己有那樣優秀的爸爸媽媽而驕傲!
一天,爸爸去省城了,是媽媽要他去的,聽說去找在省里當大官的伯父和叔叔。
夜裡,石姍在睡夢中醒來聽到了爸爸和媽媽的談話。
「怎麼樣,他們怎麼說?肯幫忙嗎?」媽媽問。
「他們勸我們不要出去,農民在農村也能勤勞至富。再說了,父母親老了,他們都在外面,如果我們也出去了,兩個老的怎麼辦?」爸爸說。
「他們自私,只有面對兩個老頭子的時候才想起我們是兄弟了?兄弟就是用來替他們解決後顧之憂的?就你這身子怎麼勤勞至富?再說了,你上的那個班,一個月也沒在家幾天,能幹什麼活,所有的農活都落在我一個人身上,再說了我現在這個身體也做不了什麼,你的工資勉強能維持生活,可是孩子們要讀書的,這讀書的錢往哪出?向他們借,不但不肯,還要數落教訓一番『別人都養的起孩子你們為什麼不行?才多大點孩子,就開始借學費,往後呢?再說了,你們打算怎麼還啊?想借幾次啊?還的起嗎?這不是辦法,得自己會賺錢,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我羞愧的呦,恨不得找個洞鑽進去。」媽媽說。
「你以為我不難受呢?這人也真他媽奇怪,就說小弟吧,以前我養他,供他讀書的時候他可怕我了,現在怎麼就敢教訓我,而我自己,現在也覺得在他們兩面前矮了一截,感覺他們才是兄弟,我不是,我不配。」爸爸嘆了口氣說。
「咳!人會變的,現在他們是官,我們是農民,講出去不光彩,所以不肯讓我們進城,也不給介紹工作,怕我們拖累他們。」媽媽說。
「哼!我再也不求他們了,就當沒有這樣當官的兄弟。我們靠自己。」爸爸說。
「體會到了卑賤的恥辱和窮困的悲哀了吧?他們看不起我們,不幫我們,我們就一定要爭氣。都怪你沒有本事,你沒有好的辦法還不聽我的,現在政策好了,我們要稱著年輕出去闖一闖,要不找我弟弟吧,我們是一定要出去的,在家沒有活路。」媽媽說。
爸爸終於是辭職了,他對石姍說要和媽媽一起到都市闖一闖,為了生活!
隨著改革開放浪潮的掀起,媽媽身上「不安分」的細胞又活躍起來了,她勸說爸爸辭職,放棄「鐵飯碗」。
起初爸爸是不同意的,他不是捨不得鐵飯碗,而是對於出去「拼搏」根本就一無所知,不感興趣。
爸爸身上有文人的頹廢、清高,對生活充滿幻想,卻缺乏動手能力,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經常無能為力。更重要的是他安於物質生活的貧困和平凡。但是,他最終拗不過媽媽,終於辭職了。
媽媽是一個全身都充滿熱情,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女人。無論經歷多少磨難,她的生命都充滿韌性。
石姍的外公曾經是公安局局長,在石姍的母親7歲的時候,他就去世了,外婆改嫁了,母親到了鄉下,在一個有著八、九個小孩的綜合家庭中被人遺忘、無人疼愛、莫名其妙、孤獨地長大。從小,她就渴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家裡有愛她的和她愛的人,為了這個信念,她一直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創造幸福,她一直很堅強。
那時,哥哥已經上了高中,寄宿在校,只有石姍,留守在家。
那一天,石姍微笑著送走爸爸媽媽,她不怪爸爸媽媽,她已經懂事了,她知道父母親也是逼不得已的,她知道父母親是多麼的愛她,對她放心不下,所以她更要懂事一些,堅強一些。幼小的石姍已經知道了許多事,那些事已經在她心中根深蒂固。
事情要從石姍的爺爺說起,石姍的爺爺從小就是個孤兒,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後來紅軍經過他的村子,他參加了解放戰爭,再後來,他在戰場上受傷了,殘了,就又回到了老家。組織上照顧他,安排他取了妻子,生了5個子女。石姍的父親是長子,石姍父親出生的時候,石姍的爺爺已經35歲了。石姍的奶奶是個二婚,她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悍婦,不過長得倒是相當的不錯,在那個年代里,她嫁給爺爺那是最好的,也是逼不得已的選擇。爺爺從戰場上退回來雖然殘了,但是他有生活保障金,聽爺爺說那個年代大家都在生產隊里幹活,以記工分的方式來領取糧食,許多人家勞動力不夠,領不到糧食,一年到頭吃不飽,更難得吃一頓白米飯,那時稻穀一擔5塊錢,但是還有很多人家買不起,可是爺爺一年有一佰多塊錢的工資,也就是說爺爺一年有二十多擔的糧食,而且偶爾還可以領到一些政府的帶魚、肉。那時候吃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奶奶就嫁給了爺爺。頭幾年,他們過的還算不錯,可是,隨著5個孩子的相繼出生,生活就日見困難,隨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飯量也一天天增大,而物價又一天天提高,那糧食就明顯地短缺,所以,作為長子的父親,十二歲就輟學到生產隊勞動,掙工分。那時奶奶在家帶孩子走不開,爺爺身體不行了,父親成了家裡唯一的勞動力,成了這個家的頂樑柱。石家的孩子們都很聰明,都很想讀書,石姍有三個姑姑和一個叔叔,因為重男輕女,當時石姍的父親以一家之主的身份要求妹妹們幫助家裡幹活,全力供弟弟上學。之到19歲的大妹出嫁,17歲的弟弟成了村裡第一個大學生,石姍的父親才鬆了一口氣,終於敢正視自己的存在,正視自己的夢想。他不顧全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去參軍,穿上了他夢寐以求的軍裝。幾年之後石姍的父親退伍回來,結了婚,在石姍的母親懷著石雨挺著大肚子的時候他們被趕出了那個家,石姍的爺爺奶奶要和石姍的父母脫離關係。原因是奶奶認為媽媽藏有私房錢沒有交出來,在媽媽沒有嫁到石家的時候奶奶就跟媽媽買過東西,認識媽媽,所以媽媽剛剛結婚奶奶就逼媽媽把私房錢交出來,奶奶說你嫁過來人是石家的人,錢也是石家的錢,媽媽不肯,她說自己沒有什麼錢,年輕人都用於打扮和吃喝玩樂上了,於是媽媽成了大家庭的公敵。媽媽懷孕后,一直受到***詛咒,奶奶罵媽媽胎死腹中,在媽媽順利地十月懷胎生產的時刻,奶奶點著香燭跪拜天地鬼神希望他們保佑媽媽難產而死,一屍兩命。媽媽懷上石姍時奶奶也還是這樣詛咒媽媽和石姍。石姍知道后很受打擊。她經常自我解嘲地說:「老子在娘胎里就不受別人歡迎,就被別人詛咒,但是我到現在還活的好好的,我怕誰?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說明我將來要成大器,所以歷經磨難,我不怕!而且奶奶和爺爺不想幫他們帶石雨,更不想幫石姍的父親還因為結婚欠下的一千多元的外債。那時候爺爺奶奶決定要把石姍的父母趕出來,為了劃清界限,永無瓜葛,還叫了族裡的長輩寫了嗣書,把爸爸過繼給已去世的一個堂伯做兒子,叔叔也簽了字,表示同意把爸爸過繼出去,爺爺奶奶由他全權負責。父母親就拿著自己換洗的衣服出來,沒有分到糧食,也沒有分到房子,借宿在別人家,還欠一屁股債,而且奶奶見誰幫助母親,她就在誰的家門口耍潑開罵,所以誰也不敢幫母親。那時石姍父親一個月的工資只有二十多元,卻要還那麼多的外債,就算夫妻兩不吃不喝也要還上好幾年。那時他們是那麼孤獨無助,那麼的凄涼絕望,那麼的無辜和莫名其妙。那時石姍還沒有出生,他們的日子非常的苦,經常斷糧,媽媽挺著大肚子跟在生產隊的後面,在他們收割過的稻田裡撿拾稻粒。大家同情母親,故意散落一些在地上,母親撿的滿心歡喜,充滿感激。那時石姍的姑姑們都已經出嫁了,日子過的都還不錯,因為恨當年石姍的父親不讓她們讀書,恨媽媽不拿私房錢出來幫大家改善生活,或許骨子裡也遺傳了一些父輩的冷血,她們對石姍的父親一直冷眼旁觀。從石姍懂事起,她就沒有得到過爺爺奶奶姑姑叔叔們的關心和親情。石姍從小就是在加工廠高分貝的噪音中長大。小時候,石姍一直不解地問爸爸媽媽,為什麼爺爺奶奶不理我,難道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姑姑叔叔不喜歡我,難道我不可愛?媽媽無法解釋,說不清楚,只是說,石姍乖,有爸爸媽媽疼你就夠了,別人不疼你,媽媽自己疼你。問得多了,石姍也就不問了,朦朦朧朧地明白了一些,什麼玩意兒,兄弟姐妹也不過如此,爸爸當年養了一群人,還不如養狗,狗還會對你搖尾巴。她也開始對周圍人冷漠。經過自己的努力勞動石姍的父母幾年間就把債務還清,當好日子要開始的時候,石姍的爸爸媽媽都生病了。爸爸因為小時候營養不良,體力透支,就成了藥罐子,每天不是這痛就是那痛,全身無力,什麼事也幹不了,還花了不少錢。媽媽因為長期在高分貝的環境中作業,嚴重的心悸、心慌、食欲不振,煩躁,人瘦的只剩下皮包骨頭。而且,孩子漸漸長大,讀書要花很多錢,出於經濟和健康狀況著想,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謀生。耳染目濡,石姍從小就對錢很敏感,她從小就知道,錢是行動的勇氣,錢是表情達意的好東西,爸爸媽媽每天辛苦的工作都是為了錢,錢可以買很多東西,人活著不能沒有錢。石姍的爸爸媽媽是為生活所迫,他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石姍,她還小,生活還不能自理,他們希望爺爺奶奶姑姑們能幫忙,能收留石姍,可是他們都拒絕了。石姍知道爸爸媽媽的難處,拍著胸脯保證會把自己照顧的很好,她一直想為這個家做點什麼,可是什麼也做不了,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家人操心,她相信自己。